急求,就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谈谈你对和亲的看法,并说明理由(从文学方面说明)?字数不少于1000.

作者&投稿:勤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全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东西怎么从文学方面说啊,只能说是政治背景给文学提供了素材,让那些具备文学素养的人有了更多可以抒发自己情绪的由头。杜甫是感怀家国的,王昭君和亲给百姓带来了平稳安定的生活,所以她功不可没,但也反应了当政者无能,在那个女人没有社会地位的时代,只能把女人推向第一线,承担救国救民的责任。


求杜甫的诗〈咏怀五百字〉
赋闲咏怀五百字 辽东有布衣,而立欲抒怀。久住奉天府,宫殿雕栏外。左邻清太祖,右近张将军。策马向燕赵,兵谏长安道。文章孤愤成,英雄时事造。常会同学公,诸君事业兴。布衣正徘徊,闲情有无中。日进无寸金,坐吃将山空。欲学乔致庸,唯恐市无情。想做于成龙,无奈世难容。在家莫傍徨,荣衰事有常。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原文、译文以及鉴赏
宋玉悲在此,杜甫悲为此。前人说“言古人不可复作,而文采终能传也”,恰好与杜甫的原意相违背。体验深切,议论精警,耐人寻味,是这诗的突出特点和成就。但这是一首咏怀古迹诗,诗人亲临实地,亲自凭吊古迹,因而山水风光自然在诗中显露出来。杜甫沿江出蜀,飘泊水上,旅居舟中,年老多病,生计窘迫,...

杜甫咏怀古迹其四此诗推崇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关系
《咏怀古迹·其四》作者:杜甫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注解】:1、蜀主:指刘备。2、征吴:对吴有企图。3、幸:旧称皇帝踪迹所至曰“幸”。4、翠华: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作装饰...

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精彩翻译和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是杜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陆续写成。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首联: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湖北荆门山,这里遗留有明妃生长的秭归香溪村。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这里用一个“赴”字...

求杜甫的咏怀古迹之一,诗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最末一篇、瞻像,历代敬仰,反而因军务繁忙,不由肃然起敬,至尾联蓄势已足,愈涨愈高;二字。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诗人不由呼出的赞语,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古往今来曰宙,三分功业,发而为诗。诗中除了,...

杜甫 咏怀古迹·其四
杜甫 咏怀古迹·其一 《咏怀古迹其一》作者: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注释:1、支离:犹流离。 2、东北风尘际:指安禄山叛乱时期,作者一直在外流亡。风尘:比喻战...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整首诗的平仄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咏怀古迹其三》唐代 杜甫 原文: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及赏析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 杜甫在夔州 (今四川奉节县) 所创作的 《咏怀古迹五首》之一。诗人借咏昭君村以抒发己怀,全诗充满吊古伤今、忧国怀乡之情。首二句极写长江三峡雄奇壮丽的山水...

有月字的古诗词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的原文和鉴赏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作者:杜甫【唐】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夜月 一作:月夜)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鉴赏】:“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

杜甫咏怀古迹赏析
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不无相似之处。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所谓“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唐宋...

太和县15756708484: 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字泪清芬:[答案]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

太和县15756708484: 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 -
字泪清芬:[答案]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

太和县15756708484: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 -
字泪清芬:[答案]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

太和县15756708484: 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予了怎样的情感?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字泪清芬:[答案] 寄予的情感: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

太和县15756708484: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帮帮忙哇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 -
字泪清芬:[答案]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

太和县15756708484: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
字泪清芬: 1、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这第三首,...

太和县15756708484: 急求,就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谈谈你对和亲的看法,并说明理由(从文学方面说明)?字数不少于1000. -
字泪清芬: 这东西怎么从文学方面说啊,只能说是政治背景给文学提供了素材,让那些具备文学素养的人有了更多可以抒发自己情绪的由头.杜甫是感怀家国的,王昭君和亲给百姓带来了平稳安定的生活,所以她功不可没,但也反应了当政者无能,在那个女人没有社会地位的时代,只能把女人推向第一线,承担救国救民的责任.

太和县15756708484: 论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与王安石《明妃曲》 -
字泪清芬: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代表绝大多数诗人的主旨,悲汉帝之无能,伤明妃之远嫁,…… 王安石《明妃曲〉则是一种异端,非主流.但其议论高奇,力排众议,自是不朽之作,不可低估.但——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其自由主义色彩过浓,容易被变节者据为口实.

太和县15756708484: 赏析 《咏怀古迹》(其三)500字左右 -
字泪清芬: 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其三》 作者: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释: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

太和县15756708484: 杜甫 咏怀古迹其三首联赏析 -
字泪清芬: 第三首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这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