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断句

作者&投稿:巴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回乐蜂:指回乐县的烽火台。回乐县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芦管:乐嚣名,以芦叶为管,管口有哨簧,管面有孔,下端有铜喇叭嘴。
【解释】沙白似雪,白了回乐峰,月色如霜,茫茫受降城,是何处响起芦笛声,唤起征人的悲伤,整夜把家乡盼望。
【解析】本诗前两句写景,烘托出荒凉的边寒景象。在这样的背境下,传来悲凉的芦笛声,怎能不揪起征人的思乡之情。
本诗真切地再现了征人凄楚痛苦之情,感人至深。

原文: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赏析: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作者: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代: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扩展资料

1、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一排烽火台。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

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2、诗节奏划分

(1)四言诗,按意义或节奏可划分为“二 二”如: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2)五言诗,按意义单位可划分为“二 三”如:问女/何所思。按节奏单位可划分为“二 二 一 ”如: 大漠/孤烟/直; 或是“二 一 二”如:举头/望/明月。

(3)七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青山/相对出。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 二 二 一”, 如:春风/不度/玉门/关; 或“二 二 一 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代: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必背汇总
12、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3、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 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 励精,险躁则不能 冶...

七年级上册语文所有古诗 必背古诗整理
12、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3、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 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 励精,险躁则不能 冶...

描写边塞军旅的诗句
但随着他奢侈安逸思想的不断增生,边防建设渐乏于冷静和谋略,从开元25年至天宝10年这十五、六年间,接连不断的对境外黩武用兵,而且败仗颇多。杜甫的诸多诗就是对这个时期徭役和战事的实摹。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

初一上册语文必背古诗12首
8.《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9.《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0.《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1....

关于竹笛的诗
塞上闻笛  张祜 一夜梅花笛里飞,冷沙晴槛月光辉。北风吹尽向何处,高入塞云燕雁稀。李谟笛张祜 平时东幸洛阳城,天乐宫中夜彻明。无奈李谟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平明独惆怅,飞尽一庭...

初一上册古诗12首有哪些
7.《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8.《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9.《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0.《十一月...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词大全
12、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3、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 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 励精,险躁则不能 冶...

经典唐代诗人作品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韩愈:山石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江雪 柳宗元:渔翁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长恨歌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杜牧:赤壁 杜牧:泊秦淮 李商隐: 锦瑟 李商隐:夜雨寄北 李商隐:贾生 李商隐:无题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

比喻手法的古诗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

安庆市13417726437: 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 -
载洪咽炎:[答案] 夜上受降城闻笛 类别:七言绝句 体裁:诗 年代:唐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 1、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的山峰.回乐峰指城东的烽火台. 2、受...

安庆市13417726437: 李益那首诗第一句的后办句是“受降城下月如霜”还是“受降城外月如霜”? -
载洪咽炎: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是何处响起凄凉委婉的芦管声,使得一夜间远征的人个个眺望故乡思亲人. 以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 另一首: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安庆市13417726437: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载洪咽炎:[答案]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真切的再现了征人凄楚痛苦之情. 前两句写景.烘托荒凉边塞景象.这时传来悲凉的芦笛声,揪起了久戍征人的思乡之情.

安庆市13417726437: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春 夜 闻 笛 -
载洪咽炎: 小题1:B 小题2:不同.前诗表达的是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声而引起的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之情;后一首诗,诗人自称“迁客”,不是写士卒的乡愁,而是抒发迁客的归怨.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选择题,我们只要能够找出不正确的一项就可以了.《夜上受降城闻笛》开头两句近镜头描写了登城时所见的景象,但是没有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只是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之情.所以B选项是不正确的. 小题2: 试题分析:首先要回答相同还是不同,然后再来分析情感.前诗表达的是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声而引起的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之情,从“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可以看出;后一首诗,诗人自称“迁客”,不是写士卒的乡愁,而是抒发迁客的归怨.

安庆市13417726437: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从军行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 -
载洪咽炎:[答案]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 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 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 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

安庆市13417726437: 夜上受降城闻笛主旨,名句 -
载洪咽炎: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主旨: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名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安庆市13417726437: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全诗————— - —,受降城外月如霜.—————— - ,一夜征人尽望乡(补全) 有 全诗 也好; -
载洪咽炎:[答案]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安庆市13417726437: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 -
载洪咽炎:[答案] (1)《夜上受降城闻笛》抒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而《春夜闻笛》抒写的是迁客的归怨.(2)《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前两句写色(如霜的月光和 月下雪一般的沙漠),用以烘托征人心境的孤独、悲惨...

安庆市13417726437: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春 夜 闻 笛    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
载洪咽炎:[答案]小题1:B 小题2:不同.前诗表达的是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声而引起的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之情;后一首诗,诗人自称“迁客”,不是写士卒的乡愁,而是抒发迁客的归怨. 小题1:

安庆市13417726437: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全文
载洪咽炎: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