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免耕播种技术问题

作者&投稿:凤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麦免耕播种技术问题~

小麦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通常是中稻收获后,在稻田土表直接进行条播、撒播、播前化学除草、施肥、播后稻草覆盖的一项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一)小麦播前准备 1 、稻草的准备 水稻收获后将稻草晒至五成干堆好待用,如果稻草过干,不利于堆沤腐烂,且干稻草覆盖小麦种子,由于稻草间隙过大,不利于保墒出苗;稻草过湿,易腐烂,不便于覆盖操作,晒至五成干既有利于稻草腐烂及保墒出苗,又便于操作。 2 、开沟整厢 选择水源方便、排灌方便的中稻田,水稻收获后,适墒开沟整厢,按厢宽 2.5米开沟整厢,整理好厢沟、围沟、腰沟和田间排灌沟,做到“四沟”配套,沟沟相通,排灌畅通,平整田面,清洁田园(小麦收获后保留固定厢沟格局,免耕抛栽种植水稻)。播前 2— 3天,每亩用 200— 250毫升克无踪或克瑞踪 150— 180毫升加金都尔 60毫升,按每桶水加 50毫升克无踪或 38— 45毫升克瑞踪和金都尔 15毫升的用量,均匀喷施于田间杂草及残茬上,进行除草和杀死残茬,喷施克无踪要注意不能用混泥水配兑,喷施时田间必须无水。 3 、施足底肥 一般在播种前一天,亩施复合肥 50公斤或用磷肥 30公斤,钾肥 15公斤,尿素 10公斤,将三者混合均匀后撒于田面,碳氨挥发性大,不宜作底肥。 4 、小麦种子处理 小麦种子在播前晒种 1— 2天,然后每公斤种子用 15%粉锈宁 2克拌种,随拌随播。 (二)播种及播后管理 1 、合理密植:免耕小麦分蘖节位底,分蘖多,成穗率高,播种时要严格控制播种量,中等肥力以上田块,每亩播量不超过 9公斤,肥力偏低田块每亩播量 10公斤。 2 、适墒播种:我省秋播主推的小麦品种有郑麦 9023、鄂麦 18、鄂麦 23、宛麦 369,适宜播期以 10月 15— 25日为宜。但郑麦 9023适宜在 10月 20-25日。 3 、规范盖草:小麦播种后要及时盖草,盖草厚度约 0.25— 0.5厘米,标准是既不露种又不露土,掌握薄盖不露的标准,每亩用草量 250公斤,即一亩水稻田稻草盖 2亩小麦。稻草覆盖后,要用水喷湿,有利于苗齐苗全和稻草腐烂。 4 、大田管理 ( 1)合理施肥:根据免耕小麦的生长发育和植株吸肥特点,以及土壤供肥特性进行合理施肥,才能提高免耕小麦的施肥效率,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免耕小麦前期吸收氮、磷量高于翻耕麦,有利于早发壮苗,而生育中期的氮、磷吸收量明显低于耕翻麦,易发生早衰。因此,在施肥技术上要求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早施苗肥促早发,中期适当控制保稳长,重施拔节肥防早衰。 ①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和微肥 每亩生产 300— 350公斤小麦需要施纯氮( N) 12— 15公斤,磷( P2O5) 6— 8公斤,钾( K2O) 15— 18公斤,硫酸锌 1公斤,钼酸铵 20克,水田小麦每亩要施用持力硼肥 200— 250克,底肥追肥比例为 6: 4为宜。磷、钾肥、微肥全部作底肥。免耕小麦底肥施用后要搞好覆盖,要做到种、肥不露出田面,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争取麦苗早发稳健生长。 ②早施分蘖肥 免耕小麦要注意早施苗肥,一般在小麦 2叶 1心时,就应追肥,施肥量占总用氮量的 15%,早施苗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冬前壮苗,对底肥施用不足,苗肥施用数量少,长势弱的田块和沟边小麦还要看苗补施平衡肥。 ③适时施好拔节肥 小麦在拔节到孕穗前后,是保花增粒,防退化的关键时期,而免耕小麦下层根系较少,后期土壤供肥能力差,容易早衰,施好拔节孕穗肥尤为重要,施肥适期是在群体叶色退淡,形成拔节期以后,如果返青阶段群体偏小,个体生长偏差、叶色退淡较早,可在剑叶抽出前,再施少量保花肥,达到攻穗稳长的目的。 ④叶面喷肥 针对免耕小麦易早衰的特点,要重视叶面喷肥,在小麦抽穗、开花、灌浆期间进行叶面喷施磷、钾肥或氮肥,对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碳素代谢,加强物质运转,提高结实率和增加粒重,有显著效果。一般在乳熟期以前喷施 1— 2次, 7— 10天喷一次,可用 1%尿素加 0.1— 0.2%磷酸二氢钾,用量每次每亩稀释液 50公斤左右。 ( 2)加强病虫草害的防治 免耕小麦由于稻蔸没有耕翻入土,田间稻蔸赤霉病菌残留的基数较大,侵染麦穗数量较多,发病率往往高于耕翻麦田,加上免耕小麦田早发优势强,郁闭封行早,田间湿度大,有利于中后期各种病菌的发生和蔓延。因此,对免耕小麦田病虫灾害的防治格外重视,要及时作好农药准备和测报工作,也要注意清除田边四周杂草,减少中间寄主并及早用药防治。 ( 3)要防鼠、鸡、雀 免耕小麦由于种子播于土表,易受老鼠、雀子危害,村子附近的田块鸡子也易啄食,要注意防治。 ( 4)免耕小麦其他管理措施按常规小麦管理进行。 ( 5)免耕小麦收获后,保持固定厢沟免耕种植水稻,即小麦稻草覆盖免耕及水稻麦杆覆盖免耕双免耕栽培及配套技术

小麦免耕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方法简单、省力省工、增产增效、易于推广等突出优势,尤其适宜在秋季多雨、揭板整田难度大情况下采用。其技术要点为: 1、开沟起厢、播前化除。 水稻收获后,按1.8--2米宽开沟起厢,厢沟宽25—30厘米、深20—25厘米。从沟内起出的泥土尽量敲碎,均匀地撒于厢面,同时开好腰沟、围沟,做到沟沟相通,排水流畅。播前2—3天清理厢面,每亩用灭生性除草剂“克无踪”200—250毫升兑水60公斤,均匀喷施于厢面杂草与残茬上,杀灭杂草与残茬,随后播种。 2、酌施底肥、增施磷钾微肥。 小麦播种前,每亩均匀撒施小麦专用肥或优质复合肥40--50公斤做底肥。若自己配肥,注意增施磷、钾、微肥,控制速效氮肥用量,特别是不能用挥发性强的碳氨做底肥,以减少肥料的挥发与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此外,免耕小麦还应注意化肥用量不可过大,防止“烧种”及肥料无效损耗。 3、药剂拌种、增加播量。 小麦播前晒种1—2天,然后再根据当地病、虫、鼠害发生情况用杀菌剂、杀虫剂或防鼠剂拌种。目前使用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有立克秀、适乐时、粉锈宁等,杀虫、防鼠剂有甲基异柳磷、辛硫磷、氧化乐果等,拌种后随即播种。由于免耕小麦盖籽较浅,为防止鼠害,保证一播全苗,播种前最好用敌鼠钠盐拌麦粒制成毒饵将老鼠诱杀。 免耕小麦虽然落籽浅、分蘖位底、蘖多、成穗率高,但播种时未整地,播种环境差,加之易遭鼠害、虫害、甚至雀鸟危害,因此综合考虑,播种量应比翻耕栽培增加5—10%,一般每亩均匀撒播麦种10公斤左右。免耕小麦最佳播期与翻耕栽培基本相同,低山以10月15—25日为宜,高山应适当提早。 4、播后盖土、地表盖草。 小麦播种后,必须用肥土或腐熟农家肥将麦种基本盖严,随后再用半干的稻草、麦秸或其他粉碎的秸杆均匀盖于厢面,标准以薄盖不露土为度,亩用草量约200--250公斤。免耕小麦地表盖草,在减少小麦种子外露同时,还可起到保温、保墒、保肥,抑制杂草、促进出苗,增进地力、改良土壤等多重效果,是一项重要的配套增产措施,值得大力推广。 5、注重追肥,防止早衰。 免耕小麦底肥用量受到限制,加之根层浅、易早衰,要提高产量,必须加大追肥用量。 一是早施苗肥。一般在小麦2叶1心时,亩追尿素5—6公斤,促苗早发稳长,尽快搭起丰产苗架。二是重施拔节肥。一般田块,在小麦拔节后,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若小麦返青期叶色淡、长势差、群体小,可适当提早追肥、并增加肥料用量;若底肥足,麦苗长势旺,则应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每亩撒施50--75公斤草木灰即可。三是补施粒肥。一般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或灌浆期,用“喷施宝”、“惠满丰”、“恩益碧”等叶面肥,加0.3%的磷酸二氢钾与1%的尿素液叶面喷施,每7—10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叶面喷肥可结合病虫防治进行。 6、防草防倒、防治病虫。 免耕小麦与翻耕栽培相比,病、虫、杂草发生相对较重,而且后期容易倒伏,必须加强防治。 防治免耕小麦病害,除采取播种前药剂拌种外,出苗后应重点抓好赤霉病、纹枯病、锈病、白粉病的防治。 免耕小麦虫害,重点要注意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小麦播种前后可用毒饵诱杀。春季麦苗起身后是地下害虫又一活动高峰期,可用“甲基异柳磷”、“专杀地老虎”等杀虫剂兑水在厢面上泼浇。 控制免耕小麦田杂草,除采取播前化除外,小麦出苗后还应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在杂草2—3叶期,喷绿麦隆、扑草净、骠马、巨星、使它隆等除草剂进行防治。 防止免耕小麦倒伏,一是要控制施氮,增施磷、钾肥;二是在麦苗两叶一心前后结合化学除草喷施多效唑;三是在冬、春季要结合清理“三沟”,将沟内碎土起出撒于厢面;四是年后严防基部病害。只要采取综合健身栽培措施,增强小麦抗倒能力,就能减轻倒伏损失。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笼统
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1)小麦生育期的长短与栽培地区的纬度、海拔高度、耕作制度及品种特性的不同有很大差异。一般纬度越高、海拔越高,生育期越长。
(2)低纬度地区,冬季较短,小麦播种较迟,越冬期短,所以生育期较短。
(3)在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品种生育期长短不同。春性品种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生育期较短;冬性品种生长发育慢,成熟迟,生育期较长。
(4)同一品种,播期不同生育期也有变化,迟播生育期缩短,早播生育期延长。
(5)我省主要栽培春性、半冬性品种,生育期一般在200-220天左右,鄂东、鄂东南及江汉平原等一般播种较迟,成熟较早,生育期稍短。鄂西北地区,一般播种较早,成熟较迟,生育期偏长。
2、生育时期的划分
小麦的一生要经过种子萌发、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生育进程。小麦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生上的变化,依次出现和形成各种不同的器官,最后形成作物产量。冬小麦一生划分四个时期:即幼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结实期。
(二)小麦阶段发育特性
小麦由营养生长转化生殖生长,这种阶段性的质变叫阶段发育。不同的发育阶段都要求一定的外界条件,如温、光、水、空气、养分等,往往是其中某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若缺少主导因素作用,小麦就不能完成阶段性发育,因而就不能开花结实。小麦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对外界条件要求差异极大。因此,小麦的个体发育可分为春花阶段和光照阶段。
1、春化阶段
春化阶段是小麦第一个发育阶段。冬小麦在发芽出苗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的低温才能进入生殖生长时期。温度起主要作用,这一阶段称为春化阶段,又称为感温阶段。如果冬小麦春播,因缺乏春化阶段发育所需的低温,个体发育就停止在分蘖状态而不抽穗。根据小麦春化阶段对温度高低和时间长短的要求不同,小麦品种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1)冬性品种。这类品种通过春化阶段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小,时间长。事宜温度为0-3℃,在这种温度下,完成春化阶段的发育需23-50天。
(2)半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为0-7℃,历时15-35天,如果这类品种春播,未经春化处理,则不能正常抽穗。
(3)春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范围较宽,0-12℃,5-15天即可通过这一阶段发育,这类品种对温度反应不敏感,未经春化处理的种子,春播也可正常抽穗,但耐寒性较弱。
2、光照阶段
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后,必须在一定日照时间才能完成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开花结实。日照长短在这一阶段起主导作用,其次还有较高的温度。小麦是长日照作物,在光照阶段,若延长日照,一般能促进发育,提前抽穗成熟。若长日照条件不能满足,则不能通过光照阶段,导致抽穗延迟或不能抽穗结实。根据小麦对日照长短反应的不同,可将冬小麦分为三个类型:
(1)反应迟钝型。在每天8-12小时日照条件下,经过16天以上就能通过光照阶段而抽穗,一般指的春性品种。
(2)反应中等型。在每天8小时日照条件下不能抽穗,每天12小时日照能正常通过光照阶段而抽穗,历时25天左右,一般指半冬性品种。
3、阶段发育理论在小麦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1)引种。
小麦品种具有严格的地区性,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差异,对品种的要求各不相同。如北种南引,由于南方温度较高,日照时间较短,不能满足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所要求的低温和长日照条件,发育迟缓,表现迟熟,甚至幼穗发育不全不能抽穗。南种北引,越冬前很快通过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表现早熟,且易冻害,也南成功。纬度相同或大致相近的地区引种较易成功。
(2)确定适宜的播种期。
冬性品种春化阶段要求的温度低,时间长,在南方种植不会拔节,宜早播。春性品种春化阶段短,播种过早,很快通过春化阶段而进入光照阶段,年内出现拔节现象,易受冻害而减产。所以春性品种宜迟播。半冬性品种则介于春性和冬性品种之间,因此应根据前茬作物收获早晚,合理选用和搭配品种,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宜用半冬性品种,反之宜用春性品种。早茬地可适当早播,宜用半冬性品种。晚茬地可适当晚播,宜用春性品种。
(3)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
春性品种春化阶段短,分蘖力弱;冬性品种春化阶段长,分蘖时间长,分蘖力强;半冬性品种介于二者之间,因此在确定播种密度时,为保证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春性品种播种密度要大些,而半冬性品种播种密度稍小些。
(4)确定栽培管理措施。
小麦完成春化阶段期间,主要分化叶片、分蘖、节和节间的营养器官,如能延长春化阶段时间,增加主茎叶片数和单株分蘖数,有利于争取多穗;小麦进入光照阶段后,开始分化穗这一生殖器官,因此光照阶段发育越快,穗分化时间越短,穗越小,反之则有利于形成大穗。
在小麦阶段发育过程中,加强肥水管理,增加适当的氮素营养,保证充足水分,有利于延缓光照阶段的发育,延长穗分化时间,从而增加小穗数和小花数。
(三)小麦产量的形成
小麦产量是指有机物质和数量或生物质量和经济产量。
生物产量是指小麦生产和积累的有机质的总量,经济产量是指栽培目的需要的那一部分产品,即籽实。
1、小麦光合生产、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形成
小麦的生物产量中90%以上是有机物质,有机物质生产是形成产量的主要基础,小麦的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质的主要器官,光合生产量=光合面积X光合时间X光合生产率,当小麦灌浆结实期当地气温适宜而偏低时,昼夜温差大,呼吸作用减弱,对有机物质消耗减少,叶片光合寿命延长,小麦灌浆时间延长,光合生产率提高,增加有机物质的积累和向籽粒输送。
小麦一生干物质积累速度和积累量:
拔节——抽穗期,占一生总积累量的45-50%(最快);
抽穗——成熟期,占一生总积累量的30-35%(次之);
茎杆输出,占一生总积累量的70%;
叶鞘和叶片输出,占一生总积累量的30%;
抽穗扬花期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状况的好坏,对小麦产量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
小麦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亩实粒数及千粒重三个因素构成,
每亩穗数X每亩实粒数X千粒重(克)
产量(667㎡)=
100
(1)穗数的形成。小麦穗数是由主杆穗和分蘖穗组成,由于小麦的播种不同,基本苗数不同,主穗在总穗数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一般在25-70%之间,增加分蘖穗提高成穗率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目标之一,小麦分蘖成穗规律是:低位蘖分蘖成穗率提高,高位蘖分蘖成穗率减弱,主茎基部第一、二分蘖成穗率可达60-80%,随着分蘖节位的提高,成穗率急剧下降。早发生蘖成穗率高,迟发生蘖成穗率低。
(2)粒数的形成。小麦在幼苗期前就开始进入小穗分化发育期,一般在短日照5-10℃的温度能延长小穗分化期,增加小穗数,为多花多粒打基础。拔节至孕穗期是小花发育的关键期,营养不足或密度过大,导致小花大量退化而减少穗粒数。孕穗至开花期,是花粉粒和小花发育的重要时期,光照不足影响有机营养缺乏,低于10℃的温度造成小花发育不良,不能正常授粉,影响小花正常结实,因此,只有在形成较多小穗小花的基础上,改善小麦拔节后的营养和光照条件,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减少小花退化,形成较多粒数。
(3)粒重的形成。小麦开花后8-10天,光合产物主要用于籽粒形成,随后灌浆速度加快,中期籽粒增重达到60-70%,前期、后期各占15-20%。因此小麦灌浆期间,日照充足,温差较大,气温适宜有利于籽粒灌浆和提高千粒重。
二、小麦栽培技术
(一)整地
1、土地平整。
2、土层深厚。
3、结构良好。
4、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高。
(二)麦田整地技术做到:早、深、松、碎、净、平。
早——前茬收获后及早整地;
深——适当加深耕作层;
松——表面疏松通气不板结;
碎——土渣细小;
净——及时灭茬,表土无作物根蔸;
平——地面平整,厢平沟直。
(三)施肥
1、小麦施肥特性
(1)小麦对氮、磷、钾吸收:
氮素在小麦籽粒中占干重2.2%,是构成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
磷素在小麦籽粒中占干重0.7-0.9%,是核蛋白的组成成分。
钾素在小麦籽粒中占干重0.5-0.6%,是促进碳水化合物合成和运转。
(2)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生产100公斤小麦)
纯氮:2.75-3.23公斤,折碳铵46.8-54.9斤;
五氧化二磷:0.88-1.39公斤,折过磷酸钙106-16.7斤;
氧化钾:2.4-4.0公斤,折氯化钾14.4-24斤。
(3)小麦与微量元素。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吸收锰、锌、铜、硼、钼等微量元素。
缺锰:小麦叶片柔软下披,有时出现灰色斑点。
缺锌:影响小麦分蘖,降低成穗率。
缺硼:雄蕊发育不良,花粉少而差,降低结实率。
缺钼:小麦植株矮小、穗小、粒少、产量低。
(4)施肥方法
A、生产200-250公斤小麦施肥量(按标准亩):总施氮量为12.5公斤;
生产450-500公斤小麦施肥量(按标准亩):总施氮量为碳铵5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钾肥10-15公斤,有机质占60-70%。
B、基肥:标准亩施有机肥2500斤,N、P、K肥占总肥量的60%。
追肥:追肥占40%。
(5)种植密度
A、密度与光合生产的关系:小麦生产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日光能转变成有机质的过程。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日光能,密度过低,浪费光能,光合产物减少;密度过大,呼吸作用加快,消耗光合产物也增加,通风透光不良,功能叶片死亡提早,光合寿命缩短,合成有机质减少。
B、密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种植密度一般基本苗,它是产量形成的基础,密度增加时,单位面积的穗数得到提高,但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密度降低时,穗数减少,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有所增加。一般要求每亩基本苗数在15-30万才是适宜的种植密度。
(6)选用良种。优良品种的特点: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产量稳定。当前生产上应用的良种有:郑麦9023、鄂麦23、鄂麦18、华麦13.
(7)播期、播量及播种方式
A、播期。
冬性品种日平均温度17-18℃,在10月以后播种;
半冬性品种日平均温度15-16℃,在10月以前播种;
春性品种日平均温度13-14℃,在10月底开始播种;
华北地区在9月中旬播种;
华南地区在11月中旬播种;
华中地区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播种。
B、播量。一般亩播15-18斤。
C、播种方式。分三种播法:条播、撒播和点播。

小麦的田间管理
一、出苗分蘖阶段的生育特点和田间管理
1、生育特点:出苗分蘖阶段,自播种出苗开始,到拔节为止。
春性小麦出苗—拔节4叶进入幼穗伸长期;
半冬性小麦出苗—拔节5叶进入幼穗伸长期;
冬性小麦出苗—拔节7-8叶进入幼穗伸长期。
2、栽培特点
(1)要苗齐、苗壮。
(2)争取早分蘖、早发根。
(3)达到壮苗越冬。
(4)营养物质积累多,有利于安全越冬,为增产打基础。
3、管理措施
(1)苗肥:齐苗后追一次速效肥,促进幼苗生长,提早分蘖,一般每亩追尿素5-8斤;
(2)分蘖肥:分蘖肥用量不可过多,防止冬前旺长,降低抗寒能力,一般亩追尿素8-10斤;
(3)腊肥:冬至过后,一般施有机肥2000斤,巩固冬前分蘖,促进幼穗分化。
(4)化学除草:在播后至出苗前,用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200-300克兑水120斤喷雾,在下雨期间喷药最好。
(5)压麦:压麦一般在越冬期间进行,对生长壮、旺苗进行镇压,控上促下,缩短茎基部一、二节间长度,增加粗度,提高抗倒能力。
(6)防御冻害:防御冻害的主要措施有,选用抗寒强的品种,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寒潮来前浇水,减轻冻害。
二、拔节孕穗阶段的生育特点和田间管理
1、生育特点:拔节孕穗阶段包括拔节、孕穗、抽穗等生育时期,属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早春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小麦开始拔节,拔节后分的蘖一般为无效分蘖。孕穗以后是小花发生分化和部分退化的时期。拔节期以茎、叶生长为主,孕穗期以茎、穗生长为主。
2、田间管理:
1追肥。
拔节期:一般每亩追尿素15斤左右,增粒增重,防早衰。
孕穗期:一般每亩追尿素5-6斤,增加穗部营养供应,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2清沟排渍。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小麦开始拔节,3月份雨水逐渐增多,导致小麦各种病害发生,麦田要注意清沟排渍,降低水位,减轻病害。
3预防倒伏。
a、采用矮杆品种。b、合理应用肥水。c、控制旺长,小麦过旺生长时,可用矮壮素进行防治。
三、抽穗成熟阶段的生育特点和田间管理
1、生育特点。本阶段指小麦抽穗后的生殖生长时期。长江中下游小麦在4月中旬前后抽穗,抽穗时间大约40天左右。本阶段是小麦籽粒形成时期,也是决定小麦粒数的关键期。
2、管理措施。
(1)合理排灌。小麦抽穗后,生理需水量增大,是小麦一生中需水的高峰。一般要求土壤含水量相当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为宜。南方4、5月份多雨,要注意清沟排渍,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
(2)防治病虫害。小麦生长后期有粘虫、蚜虫,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危害。
a、虫害:可用杀虫剂类农药进行防治。
b、病害:一是赤霉病的防治。可用多菌灵、敌百虫混合剂;兼治白粉病的防治。二是锈病的防治。可用敌锈钠或敌锈酸,稀释200倍液,兑洗衣粉2两进行防治。
四、收获


怎么种小麦
2、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1000-2000公斤,配方肥40公斤左右;硫酸锌1公斤,在整地前均匀撒施,及时深翻入土。3、精细整地。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播种质量。经常采用旋耕或免耕机播种的地块,3年以上一定要深翻一次(25厘米左右);秸秆直接还田的秸秆要细碎,清除过长的破碎秸秆,1亩秸秆还田2亩,...

宁麦14苏南地区小麦宁麦14繁种技术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苏南地区种植宁麦14小麦的繁种关键要素,包括产量目标、肥料与农药使用、技术要点及田间管理等。适用于苏南地区的宁麦14繁种作业。3.1 产量与结构 产量目标:每667平方米预期产量450kg以上。 产量结构:每块地有效穗28-30万,每穗粒数35-38粒,千粒重42-45g。4. 肥料使用:需遵循DB32...

小麦有哪些种植方法?种植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果想让小麦长得好,提前把种子晒干是很重要的。种子必须提前三天晒干。种子的出苗速度将直接影响幼苗的生长。种子出苗越慢,在土壤中消耗的养分越多,更容易感染疾病。所以选择优质的种子,早晒好醒,种子才能发芽更快。首先要注意的是小麦的播种时间。冬小麦通常在9月到10月播种,也就是说,现在,它...

怎么种植小麦
少耕、免耕与半旱式栽培 1.少耕与免耕所谓少耕、免耕,是与传统的整地而言,减少整地次数,降低整地强度,而对于田湿土粘,耕作困难,又易破坏土壤结构的麦田,免去不必要的甚至有害的耕作,所以这是对小麦整地技术的一个发展和完善。据对稻茬麦免耕研,其增产机理可以归纳如下。(1)保持良好士壤...

垄作免耕播种机研制及虚拟制造技术应用研究基本信息
深入剖析了免耕播种机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针对性的样机改进工作。利用虚拟样机技术,作者构建了改进后的小麦垄作免耕播种机模型。通过调整参数和部件尺寸,以满足不同需求,这一创新方法显著缩短了研发周期。这项工作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播种技术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种麦子一个月不发芽什么情况 麦子看不到麦苗怎么办
总之,小麦播种后一般6~7天左右就可以出苗,最迟10天左右就可以全苗。小麦播种后要及时进行检查,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比较好,不能马马虎虎一直不管,超过了最佳时限,就不容易解决了,往往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行免耕播种优势 1.将上茬作物的秸秆粉碎均匀地抛洒在地里,较少土壤水分蒸发...

一年一熟冷凉风沙区谷黍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是什么?
技术规程:1. 收割:目前小杂粮的收割主要依靠人工,部分地区也采用机械化收割,如割晒机。2. 留茬覆盖:保护性耕作的效果与田间覆盖率密切相关。通常要求播种后田间秸秆覆盖率保持在30%以上。对于谷子、黍子、莜麦、春麦等作物,建议留下约20厘米的根茬;对于豆类作物,留下约10厘米的根茬。在秸秆有...

一年一熟黄土高原区小麦保护性耕作免耕碎秆覆盖技术要点是什么?_百度...
该技术体系适用于亩产200~300千克、地表平整、土壤疏松的地块。应按照小麦收获→秸秆粉碎还田覆盖→(休闲期化学除草)→免耕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查苗、补苗等)→越冬→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收割的流程实施。由于小麦的秸秆量大,需要在小麦收割后对覆盖还田的秸秆进行粉碎处理。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有两种...

东北高寒易旱区垄作免(少)耕整秆覆盖的技术规程是什么?
技术模式:收获留高茬→免耕播种→化学除草→深松→收获留高茬→表土处理→免耕播种→化学除草→深松。技术规程:(1)秸秆根茬覆盖 主要采用留高茬越冬的保护形式。小麦等条播作物留茬高度15~20厘米,残茬秸秆地表覆盖率30%以上,留茬秸秆覆盖量2550~3900千克\/公顷;玉米等穴播作物留茬高度25~40厘米...

如何将小麦种好
1.少耕与免耕所谓少耕、免耕,是与传统的整地而言,减少整地次数,降低整地强度,而对于田湿土小麦粘,耕作困难,又易破坏土壤结构的麦田,免去不必要的甚至有害的耕作,所以这是对小麦整地技术的一个发展和完善。据对稻茬麦免耕研,其增产机理可以归纳如下。(1)保持良好士壤结构与水分免耕未打乱土层,保持了水稻土原有...

正阳县18625353960: 小麦免耕播种技术问题 -
宦厚康赛: 小麦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通常是中稻收获后,在稻田土表直接进行条播、撒播、播前化学除草、施肥、播后稻草覆盖的一项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一)小麦播前准备 1 、稻草的准备 水稻收获后将稻草晒至五成干堆好待用,如果稻草过干...

正阳县18625353960: 小麦免耕播种作业的技术要求是怎样的?
宦厚康赛: 小麦免耕播种作业的技术要求:1. 播种量:冬小麦亩播种量应视具体情况来定,一般水浇地亩播种 量10~ 15千克;春小麦一般亩播种量为18~ 20千克;2.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在4~5厘米,落籽均匀,覆盖严密.

正阳县18625353960: 稻茬麦少(免)耕播种技术有哪些?
宦厚康赛: 稻茬麦少(免)耕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少(免)耕机条播、板茬 撒播、稻田套播麦等播种方法,以及开沟覆土、稻草覆盖、化除化 控、氮肥后移等配套技术,适于北纬30°~35°麦区,主要是江苏、 安徽、河南、湖北、四川、重庆、山东的稻茬麦区.稻茬麦地区 少、免耕技术发展较快,播种形式多种多样,应根据本地区特点选 优应用.

正阳县18625353960: 什么是稻茬小麦少(免)耕栽培技术?
宦厚康赛: (1) 机条播技术与板茬撒播技术.技术要点:一是确定合理基本苗.适期播种每亩16万〜18万为宜.二是肥料运筹.前茬水稻要深耕足肥.亩施纯氮12〜14千 克,底追比5: ...

正阳县18625353960: 有的地方农村对小麦实行免耕播种,免耕播种的利弊是什么? -
宦厚康赛: 好处是比较节约时间,坏处是可能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可能会降低发芽率,严重的影响植物的产量.

正阳县18625353960: 小麦播量少怎么办 -
宦厚康赛: 小麦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通常是中稻收获后,在稻田土表直接进行条播、撒播、播前化学除草、施肥、播后稻草覆盖、配套后期科学管理的一项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一)小麦播前准备 1 、稻草的准备 水稻收获后将稻草晒至五成干堆好...

正阳县18625353960: 免耕技术有何优点?
宦厚康赛: 免耕种植技术具有省能源、省机械、省时间、提高土 壤耕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含水量和水分有 效性、减少土壤风蚀和水蚀等优点.我国华北平原“小麦一玉米”两熟制农田中90%以上的玉米已经采用了免耕 播种技术.

正阳县18625353960: 农田免耕施肥播种的方式有哪些?
宦厚康赛: 免耕施肥播种的方式:(1) 直接施肥播种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 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作业.(2) 带状旋耕播种施肥用带状旋耕播种施肥机一 次性完成带状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作业.

正阳县18625353960: 什么是免耕技术 -
宦厚康赛: 在免耕生产系统中: 除播种或注入肥料外,不再搅动土壤.肥料可与播种同时进行,也可以在播前或出苗后进行,可施入土壤中,也可以撒施于地表. 不进行机械除草和中耕,收获后作物残留物留在地表防治土壤侵蚀. 用专用播种机在狭小的种床上进行播种,保证种子、肥料的量和在土壤中的位置.注意,也可以在播种前处理狭小的播种带 . 灭草剂控制杂草. 因为它实际、有效益,且保护土壤、水和环境,所以,免耕农业即是持续农业.

正阳县18625353960: 播种机播种时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宦厚康赛: 3 作业条件3.1农田3.l.1免耕种植应选择土质疏松、中上等肥力的土壤,土壤有效耕层不小于2Ocm,湿度大和排水不良的粘性土壤不宜使用.3.l.2农田内较大的石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