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强国争霸的结果如何对此你做何评价 商鞅变法发生在何时何地? 这次变法有什么重要意义

作者&投稿:贯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时期,齐桓公人用的改革家是谁,这次改革的结果如何?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有何目的?~

管仲,尊王攘夷,使得齐桓公称为春秋第一霸主。
商鞅变法是秦孝公时期任用卫鞅变法。目的是变法图强。
北魏孝文帝改革核心内容是汉化,加速了民族融合。
启示:变法可以强国。

秦惠文王虽然除去了商鞅,却没有除去商鞅的新法。这很有些象后来项羽、刘邦推翻了秦朝,却没有完全除去秦朝的酷政。因为这些新法酷政明显对于统治者有好处。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 商鞅推行的变法及其法家路线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须要辨析清楚。 司马迁称商鞅“天资刻薄”、“少恩”。班固认为,商鞅是周王朝末年的一大“凶人”。唐人颜师古注《汉书》,曾经引用了李奇的话说,商鞅为法,能够奖赏地位低下有功的人,惩罚地位高贵有罪的人,但是偏于严厉苛刻,不能以宽厚之心使老百姓得到实际的利益。朱熹说,商鞅只是一心要急于达到使秦国富强的目标,但是并不在文教上下功夫,是应当受到谴责的。商鞅重视和追求短期实效的物质利益,对于精神文化的极端仇视。正是古人常说的“人禽之辨”。因此有人说,秦国名声恶劣,被东方人称为“虎狼之国”,商鞅是有责任的。贾谊总结秦的失误说,商鞅丢弃了中华民族礼义的传统,废止了仁德的政策,放弃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建树,而专力于“进取”(犹今人之成功),两年之间就导致秦国社会风习颓坏,世情浇薄。家族间的亲情纽带也被实际利益的追求斩断了。当时秦国民间风习,据说将锄头一类的普通农具借给父亲,也会以为施以恩惠而面有德色;在母亲取用簸箕扫帚一类用物时,竟然可以恶言相骂;儿媳为婴儿喂奶与公公同坐,妇姑不相悦,则反唇而相讥;慈者也嗜财好利,与禽兽相差无几。秦在取天下之后,终不知回到廉耻惭愧对人的节制,仁义使人厚道的做法,仍坚信兼并、进取之术,人心混乱到了极点(《治安策》)。桓谭说:“法家申、韩之术,不仁至于极点,如何把人作为牛马?……万民碌碌,犹群羊聚猪,皆可以竿打而驱之”。(《太平御览》卷86)章太炎对于法家的“法治”颇多赞词,但是也指出其根本的失误是人不成其为人。他说:“如今没有了慈惠廉爱,则百姓为虎狼也;无文学,则士人如牛马也。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家政治虽然得到治理,其人民却不成其为人。”(《国故论衡·原道下》) 法家的观点是,反正世界上没有好人,只有依靠法治控制人的行为。因为中国今日需要富国强兵,柏杨就把法家那一套当作宝贝,这与文革后期因为需要为整人运动辩护而歌颂法家是一脉相承。 秦人自商鞅之后,其时代精神以成功为第一要义,民情亢奋,兵强马壮,又专用阴谋诡计,背信弃义,终于完成统一大业,秦人军事的成功,与其文化失败恰成反比。事业越成功,风俗越败坏,败亡也就越快。法家观念在今日的表现颇类似于体育竞赛,只求片面成功,不求全面完善。 早在秦始皇焚书之前,商鞅已经有烧毁诗书行为。秦始皇文化专制主义政策,不过是步商鞅之后尘罢了。在商鞅变法一百年之后,嬴政灭亡六国,厉行暴政,商鞅理想终于实现了。法家治国路线片面追求国力强盛,而放弃了文教的基本责任,使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偏离了正轨。儒家之正题被法家之反题否定。 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可谓天翻地覆。儒道两家的政治思想是以“爱民”为核心,政治目的是推进道德为民谋福。法家的政治目的只是为了维持统治秩序。商鞅变法也曾经以“至德”作为宣传。不过,他又明确分辨秦之“德”和殷周之“德”是不同的。李斯、秦始皇也标榜“德政”,都是另有含义,乃以排斥仁义之功利为“德”。于是将中国文化由文明转向另一面,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就不出解决人之本能需求的范围,人类的生存价值完全以物质为准则。现代某些精英的政治理论与法家理论从形式到本质都颇有契合之处,这是须要以智慧辨别的。如此一来,人的生命失去了光辉,超越的道德完全丧失。人之为人,也就成为问题。人生意义全在于不受肉体限制的生命精神之飞跃,这一点从法家思想中是无法引申出来的。所以古人认为秦政的本质就是禽兽。辨清“人禽两途”,坚持人之为人的基本精神是人类文明本质之所在。

大国争霸的结果更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大国争霸中,各大国兼并小国,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在大国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周边各部落的联系、交往、融合加强了,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北方的燕国为主的民族融合中心,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是,公元前356年在秦国实施的改革。意义是:
(1)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商鞅变法是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立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都起了重要作用。
(2)经济上:改变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3)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只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4)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商鞅变法是公元前356-前350间商鞅在秦朝的变法。
商鞅变法的意义:为后来秦灭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同时他实施的一些新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春秋时期除了吴国是强国还有什么国家有实力和之抗衡?
只看战争结果吴国是五霸中最强的,其他四国没有能和吴国相比的。

春秋时期,晋楚齐秦为什么要争霸,最后结果如何?
在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是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为了争夺中原霸主的宝座,晋楚争霸主要有三次大战:前632年城濮之战晋胜,前597年邲之战楚胜,前575年鄢陵之战晋胜。鄢陵之战时俘获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睛。前557年晋国在湛阪之战再次击败楚国。 前546年弭兵之会后,晋楚大体平分...

春秋争霸的详细历史故事
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尊王攘夷: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

春秋争霸的故事
宋襄公是宋国的君主,试图通过仁义和道德来获得霸权。在与楚国的战争中,宋襄公坚持遵守战争规则,最终失败。3、晋文公的故事 晋文公是晋国的君主,在流亡期间积累了经验和智慧。回到晋国后,任用贤能之士,扩大了领土,使晋国成为春秋时期的重要强国。4、秦穆公的故事 秦穆公是秦国的君主,注重军事力...

春秋楚晋争霸
最终的结局是两个国家并列,以两强并霸中原而告终。过程:楚国、晋国分别位于中原地区南北,各自侧后均有一些较为落后的部族和小国,具有广阔的开拓地域。楚国在西周时已扩展至越章(大别山南、长江以北地区)及鄂(今湖北鄂城)。鄂位于长江中游,铜矿资源丰富,是楚国东方战略要地和重要的兵工基地。春秋...

春秋争霸中第一个称霸的是谁
春秋争霸中第一个称霸的是齐桓公。详细解释:1. 背景介绍 在春秋时期,中国分裂成许多小国。这些国家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以争夺土地、财富和权力。这一时期被称为“春秋争霸”。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强大的国家崭露头角,试图称霸天下。最终,齐桓公成为了第一个成功称霸的君主。2. 齐桓公的个人才能与改革...

春秋时期晋楚齐秦四大强国的争霸活动?
特别到庄公时,郑的武力较强,不仅战败戎人,而且还灭掉了许国,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伐郑,结果被郑打得大败。此后,周王再也不敢用武力来制服诸侯,而野心勃勃的郑庄公则颇有称霸中原之意。除郑以外,宋、鲁等国都很强盛。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替代。齐桓公的...

晋楚两大强国长期争霸 最后为什么因为贪官而葬送了霸业
而晋国呢?如果先前晋国不曾撤军的话,战胜楚国的光荣很有可能属于晋国,晋国自然也就会成为天下唯一的霸主。惋惜晋国没有抓住这个机会,结果拱手送给了吴国。两大强国失去霸业,归根到底,都可以追溯到囊瓦、士鞅、荀寅这些贪官身上。可见,贪官对于一个国家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

春秋争霸的具体情况
“连横”就是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实际上“合纵”和“连横”都是争取暂时同盟者的外交手腕,其目的是进一步兼并土地,扩张领土。 齐、秦斗争的焦点在于争取楚国。楚国的国力开始很弱。 战国初期,楚悼王任用吴起为令尹,实行变法,国势富强,一举打败了魏国并出兵伐秦。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吴起的新法被废除,...

春秋争霸谁都想做霸主,为什么成就霸业的是这五个人
当然成就一番霸业。其他诸侯要嘛家底薄,就算出了明君贤臣也无能为力。要嘛就是在邦交、军事博弈中失败了呗。想要成就霸业首先要先有明君,再加上一两个贤臣通过政治、军事、文化变法加强提升国力。不一定这三个都变,当然都变了最强了。后面到了战国时期 魏国首先有效变法,成为第一个超级强国了。

茶陵县17530135427: 春秋强国争霸的结果如何对此你做何评价 商鞅变法发生在何时何地?这次变法有什么重要意义说说改革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
成滕氢化:[答案] 大国争霸的结果更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大国争霸中,各大国兼并小国,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在大国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周边各部落的联系、交往、融合加强了,...

茶陵县17530135427: 春秋争霸的影响?怎样答. -
成滕氢化: 1.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是中国奴隶制瓦解的反映,大国争霸的结果更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在大国争霸中,各大国兼并小国,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3.在大国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周边各部落的联系、交往、融合加强了,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北方的燕国为主的民族融合中心,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茶陵县17530135427: 如何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
成滕氢化: .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意义:不利---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有利---1.对于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实现区域统一有积极作用; 2.对于阻止夷狄等游牧民族的入侵,保护华夏进步文化,增强各族间的融合有一定的作用; 3.争霸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茶陵县17530135427: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火不绝.你对这种战争有何评价
成滕氢化: 春秋时的战争是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给人们带来沉重灾难,但土地的兼并又促进了局部的统一,另外各诸侯为提升国力重用人才,促进了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是文化繁荣时期

茶陵县17530135427: 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
成滕氢化: 评价:春秋诸侯争霸对当时的影响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这是消极的一面.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因而就有加快统一步伐的积极作用.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史实的影响.

茶陵县17530135427: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结果如何?急急急
成滕氢化: 文化绽放,百家争鸣

茶陵县17530135427: 春秋时期诸候争霸有何利弊 -
成滕氢化: 利: ①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春秋初年的一百多个小国逐步归并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②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在少数民族袭扰中原和中原霸主的“攘夷”斗争中,出现了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

茶陵县17530135427: 怎样看待春秋争霸,谈谈战争的利与弊? -
成滕氢化: 第一,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大国在争霸和兼并战争中,开拓了疆土.山东诸小国为齐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

茶陵县17530135427: 你是如何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的 -
成滕氢化: 春秋争霸战争主要源于周王朝经过数百年风雨已经大厦将顷了,国家枝强干若,数百年后分裂是必然的,从“尊王攘夷”足以看出周王朝的衰败了,诸侯们争霸已经是一种远见,是为以后战国的统一打基础.

茶陵县17530135427: 怎样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战争 -
成滕氢化: 经济: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 政治:诸侯国纷纷进行政治改革;诸侯国之间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奴隶主阶级走向衰亡,新兴地主阶级不断走向壮大. 民族关系: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促进了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逐步融合. 思想文化:文化异常繁荣,哲学思想流派纷呈,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不少世界领先的成就.主要因素: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增多,封建剥削方式的产生.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壮大,各诸侯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确立了封建制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