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怎么翻译?

作者&投稿:壹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翻译文学是本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

翻译文学到底是属于本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学术界存在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翻译文学属于外国文学。持此种观点的人认为翻译文学研究成果一般只能发表在外国类或比较类期刊上,而不能或很少发表在纯中国文学的期刊上;而且他们认为没有原作哪有译作,承认原作第一,译作第二。认为译作无论怎样都是来源于原作,忠实于原作。例如,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信”字居于第一位,正说明了忠实于原作的重要性。
第二种观点则是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三者并立。张南峰曾从多元系统的观点出发,承认翻译文学国籍的模 糊性,双重性,甚至游移性。
第三种观点认为翻译文学归属于本国文学。早在 1989 年,谢天振就发表了《为“弃儿”找归宿――翻译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一文,指出“文学翻译中不可避免的创造性叛逆,决定了翻译文学不肯能等同于外国文学,”并提出“恢复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的主张。皱涛开拓了一个新的视角――文学的他国化,进一步阐发把翻译文学纳入本国文学的原因。

1 文体对等
不同文体的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点,面对不同文体的作品,译者要自动“切换”至不同的“翻译模式”。即译员在着手翻译作品之前,首先要定位源语文本的文体,从而确定目的语文本的文体,即达到源语文本的文体和目的语文本的文体对等。此外,不同语言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其承载的文化因素也各不相同。优秀的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会充分考虑如何处理不同语言背景下的文化差异。既然存在差异,源语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就不可能完全传达或体现在目的语文本中,译者能做的是尽量减少译文中的文化缺失。
在翻译前,首先通读源语文本,将文章定位为文学类作品。相应地,种瓜得瓜,译文也一定是文学类作品。这就意味着我们在翻译时要注意,要以“文绉绉”的口吻去措辞、译句、谋篇,而非口语化的表达,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打上文学的“烙印”。
2 篇章对等
篇章对等又叫语篇对等。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不仅单分析语言本身,还要看语言是怎样在特定语境中体现意义和功能。语篇对等包含三个层面: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上下文语境指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在上下文的特定语境下确定其特殊的内涵。其语义单位和语义成分要在上下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语义的翻译转换。
例:Often, as his letters show, his powers of expression overflowed the bounds of the medium which he mastered.
从字面意思来分析原文,得出的译文是“通常,正如他信中显示的,他的表达力超过了他所掌握的媒介的界限”。但是根据上下文语境分析,“the medium which he mastered”实际上指的是钢琴,而非其他表达媒介或工具。从下文得知他抒怀的方式不止弹琴这种方式,他的写作能力也非常好。因此根据上下文语境分析,深挖出了原文的深层涵义。经过对译文的转化和润色后,得出的译文是“只要读一下他的信件就不难发现,贝多芬不仅只会借曲抒怀。”由此可见,上下文语境对翻译的帮助和制约作用。
情景语境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下,根据语境中交际的人际关系和内容来确定语言现象中的语言的确切涵义,从而判断译文的选词。
例:Once, when walking through the streets of Weimar, Beethoven and Goethe became aware that the Imperial family, accompanied by a glittering cavalcade of courtiers, was approaching them.
这段话描写的是贝多芬和歌德走在威玛街上偶遇到“accompanied by a glittering cavalcade of courtiers”的皇室人员,这里的“glittering”和“cavalcade”基本呈现出了街上列队整齐、臣伴左右的景象。根据当时的情景,我们不难想象得到当时庄严肃穆的盛况。因此,根据当时情景“accompanied”应翻译为簇拥,而非伴随、陪伴,因为簇拥一词更能再现当时的情景。因此译文应为“一次贝多芬和哥德走在威玛的街上,见到一队皇家人马在众大臣的簇拥下走来”。
文化语境指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传统文化及社会心理等。翻译的内容不仅仅是不同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不同语言符号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翻译中,尤其是文学翻译不可避免地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谈到翻译中的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就涉及到翻译时是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归化策略,还是让读者向作者靠拢,采用异化策略。就本文而言,笔者更倾向于前者。
例:Men who possess great character as well as genius have always been sure of their worth to the world.
这句直译为:拥有伟大人格和天才智慧的人总坚信他们对世界的价值。这种译法显然是可取的,毫无诟病。但是在文学翻译中要获得精彩的译文的话,不只是传达原文的直观意思。能把原文的含义用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或目标语习惯的俗语或诗句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就能变成更加地道的本国语言。译文如果意译为:“拥有伟大人格和天才智慧的人总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则更能深入目标语的文化习惯。
3 句法对等
英汉翻译中如果句句皆能达到对等的话,那全文的也就相对做到了文体对等和篇章对等。
例:there would have remained the life-story of a man whose character was supreme in resistance of evil, and in defiance of the blows of fate.
译文:他的一生仍然光辉灿烂,他不向邪恶妥协、不向厄运低头的人格魅力也已可圈可点。
原文为“in the resistance of evil, and in defiance of the blows of fate译文为“不向邪恶妥协、不向厄运低头”,笔者认为这已经做到了句法对等,原文和译文句式形成了对仗。
但是汉英语言在句法上存在很大差异,例如,汉语没有关系代词,这就意味着在英汉翻译时,需要考虑定语从句的次序和组合。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句法重组也是翻译的一大难题。
例:Perhaps it was this last trivial circumstance that set off the fiery spark of indignation in Beethoven, who under ordinary conditions would have acted just as one of the crowd.
原句中将“circumstance”的定语后置,同时贝多芬的定语也后置了,直接逐字逐句的翻译的话,显然不符合汉语句法结构。汉语中定语在核心词前面。在翻译中遇到后置定语的句子,就需要重新调整句子,这时就不能做到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的完全对等了。根据汉语句法结构语言顺序重组之后,译文为:通常情况下,贝多芬本也会随规从俗,但可能正是这微不足道的插曲最终让贝多芬忍无可忍。
4 词汇对等
两种语言间,没有哪两个词的意义是完全对等。例如汉语中的“饺子”
和英语的“dumpling”的所指等值吗?根据英语国家的饮食文化可知,他们的餐桌上是没有在做法和用料上和饺子一样的食物,所以实际上“饺子”和“dumpling”是不对等的两种食物,在意义上也是不等值的。所以在翻译中遇到不同语言间存在的文字空缺的,译者通常会采用加注、解释的方法。
5 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没有绝对的功能对等,只有相对的对等。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过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钥匙”。在翻译实践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为了对等而“生拉硬拽”的翻译,失去原文应有的风姿。尤其在文学翻译中,勉强的对等会造成译文读者对原文美感的缺失。所以,对于功能对等理论,我们应该做到的是能对等则对等,不能对等则灵活翻译。

翻译:

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一、原文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二、译文

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大凡富贵人家的子弟,意气豪放、志得意满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了;何况乡间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个人声名光荣显耀,为什么呢?

三、出处

节选自《七录斋集》的《五人墓碑记》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阉党当政。他们网罗党羽,排斥异己,欺压人民,形成了“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局面。当时以江南士大夫为首的东林党人,主张开放言路,改良政治。他们多次上疏弹劾魏忠贤,斗争非常激烈。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对东林党人进行残酷迫害。

天启六年(1626年),魏忠贤又派人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市民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事后,统治者大范围搜捕暴动市民,市民首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次年,崇祯皇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

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人民把他们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称为“五人之墓”。作者于崇祯元年(1628年)写下这篇文章。

二、作品赏析

按照“墓志”文的格局,首先叙述他们的姓名、籍贯、世系、行事等等。但作者却另辟蹊径,只用“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一个判断句开头,就“五人”为什么而死作出判断,说明“五人”是当周顺昌“被逮”的时候“激于义而死”的,这里已包含着对“五人”的颂扬。

按照作者在篇末点明的主题思想的逻辑,“激于义而死”,“死”的意义就“大”;如此而死,虽“匹夫”也“有重于社稷”。作者接下来由“死”写“葬”,由“葬”写“立石”,给读者留下悬念。写“葬”,写“立石”,用的是叙述句,但并非单纯叙事,而是寓褒于叙。

不是由不肖之徒,而是由“贤士大夫”们“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这正是对“五人”的褒扬。所以紧接着,即用“呜呼,亦盛矣哉”这个充满激情的赞颂句收束上文,反跌下文,完成了第一段。

虽然只是从正面褒“五人”,但其中已暗含了许多与“五人”相对比的因素,为下文的层层对比留下了伏笔。

三、作者简介

张溥(1602—1641年),明代文学家。初字乾度,后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

崇帧进十,选庶吉士,自幼发愤读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张溥曾与郡中名士结为复社,评议时政,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张溥在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义以“务为有用”相号召。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人墓碑记



译文:这五人的死,离现在修墓来埋葬他们,为时也只有十一个月罢了。

这五个人的死,距离现在给他们修墓并且把他们葬在这里,时间才过去了十一个月。

从这五人死去,到如今修墓埋葬他们,时间又有十一个月了。(不知道前后文怎么说的,不过这个止肯定不是说“只有”的意思。。。十一个月够长的了。。。)


五人墓碑记文言文翻译
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五人墓碑记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

不能容于远近出自于哪篇文言文
《五人墓碑记》朝代:明代 作者:张溥 原文: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中的“盖”应作何解...
原文:五人墓碑记 明代: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是什么意思_百...
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原文节选: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7而...

求文言文3篇每篇不少于200字 俺作业
五人墓碑记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前,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

五人墓碑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本篇叙述了颜佩韦等五人与阉党爪牙进行斗争的经过,论述了他们死难的意义,批评了当时和魏党同流合污的封建士大夫。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注释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绝改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

五人墓碑记中的词类活用
三、词类活用(17处)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名词活用为动词,修墓 2.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病 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形容词用为名词,先导、表率 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名词用如动词,伸张 5.缇骑按剑而前 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 6...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翻译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翻译: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出自明·张溥的五人墓碑记。原文: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

大笑大笑还大笑。。杨涟的文章原文是?
《五人墓碑记》原文: 五人墓碑记 明·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香河县13698604709: 五人墓碑记中夫五人之死的后两句是什么? -
查孟左氧:[答案]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译文: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修墓来埋葬他们,那时间只有十一个月罢了.

香河县13698604709: 翻译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
查孟左氧:[答案] 距离现在修墓安葬他们,为时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香河县13698604709: 请帮忙讲解一下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
查孟左氧:[答案]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语法现象,尤其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想要正确地理解以及正确地翻译古文... 应译为“向西挺进”. ④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句中划线处“去今之墓而...

香河县13698604709: 文言文中的徙、去、使、居、故、归、诣、为、具分别怎么解释?急,请各位语文高手快解答啊,谢!下午就要中考了,请大家帮帮忙啊啊. -
查孟左氧:[答案] 徙: ①迁移.《琵琶行》:“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②调动官职.《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岳阳楼记》:“便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②距;距离.《五人墓碑记》:“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③过去的.《...

香河县13698604709: 【五人墓碑记】文言总结包括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和一词多义 、 -
查孟左氧:[答案] 一、通假字古今字(4处)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2.夫十有一月之中,“有”同“又...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首领”古:头颅 今:头儿 三、词类活用(17处) 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名词...

香河县13698604709: 还有哪些字文言文中的去是距离的意思 -
查孟左氧:[答案] 《五人墓碑记》:“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两小儿辩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为学》: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鸿门宴》: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香河县13698604709: 求文言文3篇每篇不少于200字 -
查孟左氧:[答案] 五人墓碑记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前,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

香河县13698604709: 急!!!!【五人墓碑记】文言总结 -
查孟左氧: 一、通假字古今字(4处)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2.夫十有一月之中,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3.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赀”同“资”,资财,钱财 4.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

香河县13698604709: 五人墓碑记中的词类活用 -
查孟左氧: 三、词类活用(17处) 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名词活用为动词,修墓 2.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病 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形容词用为名词,先导、表率 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名词用如动词...

香河县13698604709: "焉"在古汉语词典中有哪些解释????? -
查孟左氧: 十.【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