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的那个孔融(就是和曹操他们一样,整天带兵打打杀杀的那个孔融)是不是……

作者&投稿:蛮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融为什么被曹操杀了啊?说简单点...~

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了孔融,孔融说:父与子有何恩情?不过是当时的情欲发作而已。之类的话。
但主要是因为孔融自视清高,经常讽刺挖苦曹操,语言刻薄,说风凉话,对曹操的政治路线,重大决策公开表示反对。

孔融是孔子后代,名气太大,而且是个愤青,所以曹操忍无可忍最后将其杀了。

是啊。《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指孔融小时候曾把大个的梨让给哥哥吃的故事,教育小孩要尊敬兄长。曹操派人捉捕孔融全家时,有人要帮助他的两个幼子逃跑,但是其中一个说了一句名言:“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覆巢之下无完卵)最后孔融全家被杀。

是他。
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郡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建安元年(196),征还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大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为曹操所杀。能诗善文。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孔北海集》。

孔融(153-208),字文举,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孔子二十世孙,少有异才,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很广,勤奋好学,但被人评为“儿时了了,大未必佳”。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北海相,时称“孔北海”。袁绍之子袁谭攻北海,其既不投降亦不应战,城破时抛妻弃子只身遁走。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因触怒曹操,为曹操所杀。

就是他。因为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又有点文才,所以在当时颇有名气。就是说话总是没个把门的被曹操抓住把柄而被杀。

是的。个人感觉有点假,但是毕竟是传统美德,可能那时候幼教比较好,或者胎教比较好吧。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之后是哪几个国家?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曹操谥号魏武帝。蜀: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吴:孙权活动于...

中国史上在迎来大一统之前,都是在哪几次大动乱时代之后?
第二:东汉末年三国割据,西晋王朝逐步统一 1:秦汉时期国家一度繁荣昌盛,汉朝疆域比秦朝多出一倍有余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最短命的一个封建王朝,仅仅存在了十五年王朝轰然倒塌;汉高祖刘邦受命于天,建立了大汉朝,初期消灭了许多异姓王;经过汉文帝,汉景帝两代父子的励精图治,汉武...

汉末三国时期影响历史进程的三大战役
汉末三国时期影响历史进程的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

三国著名战役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

三国演义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它的背景是中国历史上的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时期之一,诸侯割据,战争频繁。由于政治混乱和战争的影响,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国演义》描绘了众多英雄豪杰的形象,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这些人物不仅代表了不...

询问个,三国时期的时间,多谢回复
三国(狭义220年-280年,广义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自东汉末年灵帝至西晋初晋武帝的一段时期,有曹魏、蜀汉、孙吴三个政权。汉末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但因战争不断,人口大幅下降,经济受损严重。为满足战争需求,科学技术,民族融合,文化发展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

东汉末年是四国鼎立,为何三国演义只写魏蜀吴,被删减的是哪国?
有一首歌的歌词叫做“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这首歌歌咏的就是罗贯中《三国演义》当中的那一段尔虞我诈的风云历史。不过历史上在东汉末年并不是“三国鼎立”,而是四个势力共存,为何罗贯中却只写了魏蜀吴,却把另外一个国家删减呢?这个被删减的国家又是哪个国家呢...

中国古代史上三次人口迁移是哪三次?
1、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迁移到南方,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2、发生在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

中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1、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迁移到南方,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2、发生在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

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医圣"的是谁?
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医圣"的是张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统治...

麻阳苗族自治县15066996646: 小时了了讲的是历史上哪位名人的事迹 -
播转熊胆: 说的是孔融 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他十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

麻阳苗族自治县15066996646: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小故事
播转熊胆: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

麻阳苗族自治县15066996646: 孔融让梨发生在哪个朝代?
播转熊胆: 发生在中国古代东汉末年.【故事原文】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应见《世说新语笺疏》: 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

麻阳苗族自治县15066996646: 有关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要简单概括..速度..急急 -
播转熊胆: 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麻阳苗族自治县15066996646: 哪些历史人物儿时虽然聪明长大后却未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
播转熊胆: 东汉末年的孔融,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东汉末文学家,鲁国曲阜人,建安七子之一,孔子二十代孙,孔宙之子.孔融少时成名,几次辞谢了州郡的辟举,于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开始步入仕途.中平初,举高第,为侍御史,与中丞不合,托病辞归.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献帝初平元年,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因颇有政声,时人又称他为“孔北海”.因与曹操政见不和,性格偏执,被曹操所杀.少年时为人“孔融让梨”,为后人称道.

麻阳苗族自治县15066996646: 汉朝大臣孔融是怎么死的 孔融是什么朝代人 -
播转熊胆: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麻阳苗族自治县15066996646: 文明礼仪小故事
播转熊胆: 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

麻阳苗族自治县15066996646: 东汉末年的军阀之一北海太守孔融是让梨的那个孔融吗? -
播转熊胆: 是`因为高才倨傲`锋芒太露``` 后被曹操杀掉``` 其子性格也同他一样``` 也被害```其子被害前留下的名言: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释源:《世说新语·言语》:“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说解: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字面意思是鸟巢既倾覆,其卵当皆破.用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老少不得幸免.据《魏氏春秋》记载:“(孔)融对孙权使有汕谤之言,坐弃市.”临事,他的子女无动于衷.原来二人预料必被株连,故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为喻.后也泛指事之整体被毁灭,其个体也无以保全.

麻阳苗族自治县15066996646: 孔融让梨的典故是什么 -
播转熊胆: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

麻阳苗族自治县15066996646: 有关礼仪的故事 -
播转熊胆: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