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新月》古诗赏析

作者&投稿:老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拜新月》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拜新月》

作者:李端

朝代:唐代

妆楼鸾镜拜月明,再乞嫦娥驻美容。

蛾眉新月今相似,如水流年叹无情。

「注释」

金粟柱: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翻译」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

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

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诗歌格律」

开帘见新月

○○●○●

即便下阶拜

●●●○▲

细语人不闻

●●○●○

北风吹罗带

●○○○▲

(说明:○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赏析」

《拜新月》为盛唐李端的五言绝句,描写盛唐时期拜月之风俗,作者对细节的描写传神入化,主人公拜月虔诚纯真的高尚情感跃然纸上,沁人肌髓。这首五言绝句,在轻描淡写之间让人顿时如身临其境,感受拜月全境,妙不可言。

开帘一句,揣摩语气,开帘前似未有拜月之意,然开帘一见新月,即便于阶前随地而拜,如此不拘形式,可知其长期以来积有许多心事,许多言语,无可诉说之人,无奈而托之明月。以此无奈之情,正见其拜月之诚,因诚,固也无须兴师动众讲究什么拜月仪式。“即便”二字,于虚处传神,为语气、神态、感情之转折处,自是欣赏全诗的关键所在:一以见人物的.急切神态,二以示人物的微妙心理。“细语”二字,维妙维肖地状出少女娇嫩含羞的神态。少女内心隐秘,本不欲人闻,故于无人处,以细声细语出之,诗人亦不闻也。其实,少女内心隐秘,非愁怨即祈望,直书反失之浅露。现只传其含情低诉,只传其心绪悠远,诗情更醇,韵味更浓。庭院无人,临风拜月,其虔诚之心,其真纯之情,其可怜惜之态,令人神往。即其于凛冽寒风之中,发此内心隐秘之喃喃细语,已置读者于似闻不闻、似解不解之间,而以隐约不清之细语,配以风中飘动之罗带,似纯属客观描写,不涉及人物内心,但人物内心之思绪荡漾,却从罗带中断续飘出,使人情思萦绕,如月下花影,拂之不去。后两句呕心吐血,刻意描绘,而笔锋落处,却又轻如蝶翅。

唐代拜月的风俗流行,不仅宫廷及贵族间有,民间也有。这首描写拜月的小诗,清新秀美,类乐府民歌。诗中既未明标人物身份,就诗论诗,也无须非查明所指不可。以诗中情感与细节论,宫廷可,民间也无不可。

唐代妇女拜新月,多是祈求青春常驻。常浩《赠卢夫人》:佳人惜颜色,恐逐芳菲歇。日暮出画堂,下阶拜新月。中唐大历才子吉中孚之夫人张氏有《拜新月》之诗:拜新月,拜月汝楼上;鸾镜始安台,蛾眉已相向。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看来,拜新月应是年轻妇女的事。

李端这首《拜新月》,纯用白描勾勒人物,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将人物一片虔诚纯真之情烘托而出,读之余音袅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表面看,似即写作者之所见所闻,又全用素描手法,只以线条勾勒轮廓:隐秘处仍归隐秘,细节处只写细节。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人物一片虔诚纯真的高尚情感跃然纸上,沁人肌髓。这正是诗人高超艺术功力所在。

「作者简介」

李端(约743—782?)唐代诗人,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公元770年(大历五年)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关于月亮的古诗有哪些
4、《月》唐代: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译文:细月如钩,一天天变圆,仿佛织成的团扇。不管是微微细影还是满月团栾,人世间又有哪儿的人在凝望呢?5、《拜新月》唐代:李端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译文:卷起低垂的帘儿,哦,一轮新月, ...

关于月亮的古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是常见偏旁,以“月”为偏旁的字,一类与月亮有关,如朔、望、朝等。还有一类是由“肉”演变而来,与月亮无关,如肘、肚、肺、肥等。《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鱼厥切,音_。《说文》:阙也。太阴之精。《释名》:月,缺也,满则缺也。《易·...

拜新月的古诗
拜新月·开帘见新月 [ 唐·李端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关于月亮的人生哲理的诗句
李端的《拜新月》一诗则是另一种滋味的寂寞。该诗云: 开帘见新月, 即便下阶拜。 细雨人不闻, 北风吹罗带。 该诗用白描手法勾勒了一个女子对月倾诉的场景。 古有拜月的习俗,此时月亮成了主人公唯一可以诉衷情的知己。烘托了她的寂寞之感,但她因何心事重重,对月又诉说了些什么,留给人们无尽的想象,因此该诗...

月在诗句中起什么作用
二、月还有烘托气氛的功能。李煜的《相见欢》中“月如钩”两句写登楼所见的景色,抬头新月如钩,低头桐荫深锁,写景逼真而凄情尤甚。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先写作者夜泊秦淮河时所见景色。即寒冷的秦淮河上弥漫着朦胧的水雾,清冷的月色笼罩着沙滩,景物显得凄迷而冷寂...

写初相遇的的古诗
译文:当你在阶前与女伴斗草时我们初次相见,当你在楼上与女伴穿针时我们再次相逢。少女踏青斗草游戏。只见你在阶前和别的姑娘斗草,裙子上沾满露水,玉钗在头上迎风微颤,那活泼唯美的情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另一次是七夕,少女夜须穿针乞巧拜新月。我和你在穿针楼上重逢,只见你靓妆照人,眉际...

李白关于新月的诗句大全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李端《拜新月》 远近看春色,踟蹰新月明。——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施肩吾《幼女词》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王涯《秋思赠远二首》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2.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 《静夜...

关于月心的诗句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施肩吾《幼女词》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王涯《秋思赠远二首》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3.关于月亮的诗句大全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浮士德1999 描写月亮的诗句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

关于月亮的诗句
耿湋【拜新月(一作李端诗)】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戴叔伦 【关山月二首】 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 戴叔伦 【关山月二首】 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李益【书院无历日,以诗代书,问路侍御六月大小】 野性迷尧历,松窗有道经...

一年级小学生读的诗词
17、《拜新月》(唐)端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18、《秋夜寄邱员外》(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19、《咏露珠》(唐)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20、《梅溪》 (唐)籍 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不教人扫石,恐损...

合肥市18279338664: 李端《拜新月》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
蹉雨美平: 李 端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赏析】古诗中往往有些短章,言少情多,含蓄不尽.诗人驾驭文字,举重若轻,而形往神留,艺术造诣极深.李端的《拜新月》即其一例. 唐代拜月的风俗流行,不仅宫廷及贵族间有,民间...

合肥市18279338664: 古诗拜新月的大意 -
蹉雨美平: 意思是:撩开门帘,只见一轮新月悬挂夜空,双手合在胸前,深深地拜.对着新月细语喃喃,旁人难以听清,只有微微的寒风,吹起那盈盈纤柔的裙带. 【诗歌原文】《拜新月》——唐代:李端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

合肥市18279338664: 李端《拜新月》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
蹉雨美平:[答案] 李 端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赏析】古诗中往往有些短章,言少情多,含蓄不尽.诗人驾驭文字,举重若轻,而形往神留,艺术造诣极深.李端的《拜新月》即其一例.\x0d唐代拜月的风俗流行,不仅宫廷及贵族间...

合肥市18279338664: 求一首趣味古诗及赏析 急!! -
蹉雨美平: 这首吧【年代】:唐【作者】:施肩吾——《幼女词》【内容】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赏析】:作者有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儿,在诗中不止一次提到,如:“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有时绕树...

合肥市18279338664: 北风吹罗带什么意思 -
蹉雨美平: 出自唐代李瑞,拜新月.风吹动罗裙的衣带,描绘了一个温婉娴静的拜月背影.

合肥市18279338664: 表达希望的诗句 -
蹉雨美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昌海

合肥市18279338664: 便即下阶拜怎么解释 -
蹉雨美平: 拜:是指拜新月,盛唐时期拜月之风俗.便即下阶拜:立即就走到于阶前随地而拜这句话出自: 《拜新月》—李端开帘见新月, 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 北风吹罗带.李端这首《拜新月》,纯用白描勾勒人物,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将人物一片虔诚纯真之情烘托而出,读之余音袅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表面看,似即写作者之所见所闻,又全用素描手法,只以线条勾勒轮廓:隐秘处仍归隐秘,细节处只写细节.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人物一片虔诚纯真的高尚情感跃然纸上,沁人肌髓.这正是诗人高超艺术功力所在.

合肥市18279338664: 拜新月是谁的作品 -
蹉雨美平: 李端《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罗带. 古诗中往往有些短章,言少情多,含蓄不尽.诗人驾驭文字,举重若轻,而形往神留,艺术造诣极深.李端的《拜新月》即其一例. 唐代拜月的风俗流行,不仅宫廷及贵族间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