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素问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9——其病所居,随而调之

作者&投稿:致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解读)

“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脏。 ” 黄帝道:你说虚实有十种,都产生于五脏,具体说是与五脏相联系的五脉。可是人身有十二经脉,能够产生各种病变,现在你仅仅谈了五脏 。

“ 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 ” 那十二经脉,联络人体的三百六十五个气穴,每个气穴有病肯定会波及经脉,经脉的病又都有虚实,它们与五脏的虚实怎么能相应呢?

“ 岐伯曰: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 ” 岐伯说:五脏本来和六腑有表里的关系,其经络和支节,各有虚实的病症,这要审视病变的所在,随即进行调治。

“ 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 ” 如病在脉的,可以调治其血;病在血的,可以调治其络;病在气的,可以调治其卫气;病在肌肉的,可以调治其分肉间;病在筋的,可以调治筋;病在骨的,可以调治骨。

“ 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淬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 ” 这要用火针劫刺病处和拘急的地方。如病在骨,可用针深刺,出针后,用药温熨病处,如病人不知疼痛,则针刺阳蹻、阴蹻二脉是最好的了;如有疼痛,而九候的脉象没有病变,就用缪刺法治疗;

“ 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 如疼痛在左侧,而右脉见了病象,就要用巨刺的方法治疗。所以必定要谨慎观察病人九候的脉象,然后进行针治,这样,针刺的道理就算齐备了。

今天学习了其病所居,随而调之。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东营区19377141166: 血气不和的表现
智傅凯莱: 《素问·调经论篇》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血气不和的征象有三: 1、瘀斑:正常人气血旺盛而调达,血液畅流脉中营养周身,脏腑功能协调,

东营区19377141166: 请教:“神气乃平”一词的出处和解释? -
智傅凯莱: 出自《黄帝内经》里面的素问篇

东营区19377141166: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5篇 -
智傅凯莱: 1 今天看《黄帝内经》,发现我几十年以来皮带一直系错了地方. 老人家说,“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原来腰带扎住的一圈,正好是带脉,带脉对十四条经脉有收紧的作用,约束经脉之间的联系. 经络通于脏腑,脏腑...

东营区19377141166: 中医看什么病 - 中医中什么是未病?
智傅凯莱: 也就是”未病防病,有病防传”. 这是中医的经典传统理论,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病.可以由五行的相生相克来传病,一脏有病,容易传给未病的脏腑.因而,当先使未病的易被传的脏腑腑气充实,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这个道理.

东营区19377141166: 为什么人老了怕冷? -
智傅凯莱: 老了以后,血红素较少,影响了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人会因产生的热量不足而感到异常寒冷.中医认为这是阳虚,指阳气不足或功能衰退.《素问·调经论篇》:“阳虚则外寒.”通常多指气虚或命门火衰,因气与命门均属阳,故名.肺主气,气虚多属肺气虚或中气不足,因而卫表不固,故外寒;阳虚则阴盛,故命门火衰亦多见功能衰惫,浊阴积潴的病证.

东营区19377141166: “血气不和 百病乃变化而生”出自哪本书哪一卷? -
智傅凯莱: 此句源自《黄帝内经 - 素问 - 调经论》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东营区19377141166: 什么叫阳气虚衰
智傅凯莱: 阳气虚衰是病证名.指阳气不足或功能衰退的证候.《素问·调经论篇》:“阳虚则外寒.”通常多指气虚或命门火衰,因气与命门均属阳,故名.肺主气,气虚多属肺气...

东营区19377141166: 黄帝内经之十六部 -
智傅凯莱: .《素问·调经论》:“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王冰注:“三百六十五节者,非谓骨节,是神气出入之处也....九窍”即指人体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前阴尿道和后...

东营区19377141166: 六淫之邪致病的途径是什么?
智傅凯莱: 六淫之邪致病的途径,多由皮肤或口 鼻侵入人体,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损害 人体的健康.《素问调经论》说:风雨之伤人,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 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意思是 六邪先由皮肤侵入,然后逐步侵入到孙脉、络脉、然后到经脉,由经脉的传导侵 入到所属的脏腑.

东营区19377141166: 十二经脉病候的病机病理是什么?
智傅凯莱: 《素问·调经论》中指出:“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经脉之病,皆有虚实”,还说:“经络支节,各生虚实”,“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