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史学家为什么要杀史官?

作者&投稿:袁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晋朝史学家为什么要杀史官~

有这几个原因:
其一,一楼说的,陈寿是原来是蜀国的官员,后来蜀灭亡后,随后主一同入晋朝为官。难免会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想法。
其二,古人对忠诚节义什么看重,司马氏并不属于正统,而时通过谋朝篡政从曹魏(曹魏也不是正统)那里夺来的,作为一向以正统自称的蜀汉臣子来说,他肯定不会承认的,不过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其三,陈寿这个人很正直,遇事不避,做为史官就是要把事实写出来,在加上当时的晋朝朝政黑暗,官员腐败不堪,所以他就直接认为是这个朝代的领导者不服责任。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官方历史。
在 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
夏商周
在夏代的奴隶制国家机构中,已设置了史官。《吕氏春秋·先识篇》记载:夏桀荒淫无道, 太史令 终古出其图法进行劝谏,无效,即弃而奔商。
商周时代, 甲骨文中有“ 作册”、“史”、“尹”等字。《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即史的初义是指古代记事之官吏,即史官。金文有“ 作册 内史”、“作册尹”的记录。据 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考证,“ 作册”和“内史”是同样的 官职,其长官称“尹”,都是掌管 文书、记录时事的史官。《周礼·春官》记载周王室设有五史。
(一)大史 职位很高。新王登基,大史参加策命典礼。王为国家大事有时还会访问大史。如《国语·晋语》载胥臣曰:“文王访于辛、尹( 辛甲、尹佚,二人皆周大史)。”有时大史还命令百官规诫王的缺点,如《 左传》襄公四年载:“ 魏绛曰:昔周 辛甲之为大史也,命 百官箴王缺。”此外,大史还掌记录时事,保管 文书等。
(二)小史 秩卑, 金毓黻说:在古代史籍中一般称之为“史”。《周礼》云:“凡国事用礼法时,佐大史,掌其小事。”
(三) 内史其秩最尊。《周礼》说内史掌策命诸侯及孤卿大夫,掌书王命。如《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王命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 侯伯。”有时,内史还奉王命出使 诸侯国,《 左传》僖公十六年载:“周内史叔兴骋于宋。”
(四)外史 秩卑,《周礼》云其职务是“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
(五) 御史秩卑,又一名 柱下史。其职务是掌管图书等。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君举必书”,有大史、小史、 内史、外史、 左史、 右史等史官。“大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礼记·玉藻》说是“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可见,史官的分工和职责是十分细致、明确的。
秦汉以后
秦汉以后史官制度的演变。
汉承秦制,至 武帝时置 太史令,以 司马谈任其职。谈卒,其子司马迁继其任。司马父子,是为西汉著名史官。迁卒,知史务者皆出于他官,而太史不复掌史事,仅限于天文历法职掌范围。这是古代史官职责的一大变化。汉 武帝置史官,除 太史令外,似在宫中置 女史之职,以记皇帝起居,故有 《禁中 起居注》; 东汉因之。后世以“起居”作为史官的一种职掌和名称,与此有很大关系。 东汉时,以他官掌史官之事,如 班固以 兰台令史之职撰述国史。三国 魏明帝置史官,称 著作郎,隶属中书。晋时,改称大著作,专掌史任,并增设佐 著作郎人,隶属 秘书。宋、齐以下,改佐 著作郎为 著作佐郎。齐、梁、陈又置修史学士(亦称撰史学士)之职。十六国、北朝,大多设有史职,或有专称,或杂取他官。其体制、名称,多源于魏、晋而有所损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古代史学形成多途发展的趋势,而皇朝“ 正史”撰述尤为兴盛,故史官当中,名家辈出,被誉为“史官之尤美,著作之妙选”。其间,关于起居之职,魏、晋以著作兼掌。北齐、北周,著作、起居二职逐步分开。 隋炀帝时,以著作如外史,于 内史省置 起居舍人如内史。
唐代,因正式设立了 史馆,史官制度乃趋于规范化。 史馆以 宰相为监修,称监修国史;修撰史事,以他官兼领,称兼修国史;专职修史者,称史馆修撰;亦有以卑品而有史才者参加撰史,称直史馆。著名政治家 房玄龄、 魏徵、朱敬则,著名史学家 刘知几、 吴兢,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韩愈,著名诗人 杜牧等,都先后参与 史馆工作,并担任各种修史职务。自 史馆设立而以 宰相监修史事,由是 著作局始罢史职,这是古代史官制度的又一重大变化。唐初,于 门下省置 起居郎,后又在 中书省置 起居舍人,分为左右,对立于殿,掌起居之事,故有时也曾称为左右史。其所撰 起居注送交 史馆,以备修史之用。
五代迄清,史官制度多因唐制而各有损益,其名称虽因代而异,而职掌略同。其中以宋、清两朝较为繁复。宋有国史院、实录院、 起居院和 日历所,各有史职。辽有国史院,金有国史院和记注院,元有翰林兼国史院,明以 翰林院掌史事。清以翰林院掌国史、图籍管理与侍读等职,以 国史馆、实录馆掌纂修事,以 起居注衙门掌起居之事,其史职则多以他官兼任。
史官与帝王
历代帝王对于史官们载言记事,都是字斟句酌,斤斤计较。至于"君举必书",却是有选择、有条件的。有了功绩,做了好事,当然要大书特书。就是没有功绩,没干好事,也要虚构一些载入史册;或者“假人之美,藉为私惠”;或者颠倒黑白,把坏事说成好事。总之,“自称我长,相谓彼短”,“略外别内,掩恶扬善”( 刘知几:《 史通》),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必书"无疑;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事,万万不可见诸史册。帝王们或多或少都会干一些坏事,那些 贼臣逆子、淫君乱主,干的坏事就更多,但是干归干,举归举,要载入史册,传之后代,是绝对不允许的。"秽迹彰于一朝,恶名披于千载",有哪一个帝王愿意把自己的"秽迹"载入史册呢?所谓"君举必书",不过是一句假话。只有在古代史书作为宫廷秘籍,由太史负责的时候,史官有记载特权,皇帝是不能察看史官记载。
史官们对于“君举必书”的态度颇为认真。中国古代的史官有“ 秉笔直书”好传统,尤其是司马迁这样一个特殊的史官,成为后世史官竞相继承的品操和史德。他们都知道"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刘知几:《史通》)。因此,对帝王们的言行,随时都要记录下来,不管你"举"得对不对,都要"直书其事"。那怕把屠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绝对不能"兰艾相杂,朱紫不分"。
帝王和史官,一个要"自称我长"、"掩恶扬善",一个要"直书其事,不掩其瑕";一个要文过饰非,一个要"君举必书";一个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一个要对后人"申以劝诫"。两种目的,两个标准,南辕北辙,形成两种力量的尖锐矛盾和较量。较量的结果,常常是权力压倒亢直者,屠刀强过笔杆子。在 封建君主专制下,史官们屡遭厄难,原因就在这里。
起居录则是史官对帝王言行的严格把控与记载,早在周已有,那是称为“ 内史”。历经 秦汉魏晋南北隋唐宋……而不衰,皇帝皆无权干预,但这种风气却被 李世民打破。至此以后,有唐以来,帝王阅著并非罕见之事,却使得历史逐渐朝着扭曲的方向发展。

陈寿,233年(蜀汉建兴十一年)出生于安汉县城(今南充市顺庆区)内,297年(西晋元康七年)卒,终年65岁。陈寿出生时,正是魏、蜀、吴三国鼎立对峙,战争频仍之际,还在他出生之前,父亲即已投入到军旅之中,后来逐渐做到了高级统兵将领马谡的参军。因街亭之战其父便退出了行伍,回到安汉老家。陈寿自幼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母十分重视把他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因此,不惜花费家资,特地于治西果山脚为他修建了读书之所“万卷楼”,并聘请了当地名儒担任塾师。

正当陈寿仕途遇挫之际,他的父亲去世了。在办理丧事期间因极度悲伤和操劳过度,他也病处卧床不起。不得已,只好让侍婢为自己调制药丸。谁知此事为乡里所知,世人讥贬他触犯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清规戒律。就这样,陈寿再度遭到沉滞,累年不得升迁。他不辜负双亲的殷殷重望,尊师重道,勤学不辍,好问善思,学业不断精进。大致在238―257年(后主延熙中后期),他以其淳朴敦厚的品行和优秀的学业,告别父老,来到当时的蜀汉首都成都,进入全国最高学府太学学习。其时,名士秦宓的高脚弟子、蜀中大儒,西充国县人谯周,在成都担任蜀汉中央的典学从事,并亲自为太学生传道受业。谯周自然也就是陈寿的老师了。

在太学里,陈寿勤奋研治先秦儒家经典《尚书》和《春秋三传》,学习先代名主贤君的治民兴国之道。他尤其锐意于现代史,不厌其烦地精读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并旁及于先秦以来的各种典籍,常至夜阑人静仍独对孤灯,端坐在学堂里。谯周十分器重这位弟子,故常常不辞疲困伴他夜读,因材施教,答疑解惑。陈寿聪警敏识,凡读书不论如何艰深,都能过目而明了其宏旨要意,且擅长撰著,作文内容实在而文辞富艳。因此,他备受太学师生嘉赞,被喻为孔门七十二贤中工于文学的了游、子夏。263年,司马昭分兵三路大举攻蜀,此时蜀军已无抵御之功,最后不得不投降称臣于曹魏。264年,蜀汉灭亡。向来忧国如家的陈寿便返归故里,深居于万卷楼,把亡父之奄,黜废之怨、灭国之痛,深深埋进书山,沉入墨海......就这样,陈寿在安汉老家度过了近十年的寒窗生活。

我们知道陈寿的老师是谯周;陈寿在蜀汉任职观阁令史(就是个和史官很接近的职务);因为黄皓弄权几次被贬官;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因马谡失街亭连坐,被剃了光头;诸葛瞻又瞧不起陈寿。至于陈寿为什么从益州来到晋朝的都城洛阳,根本就没有提,而我们知道司马昭灭蜀汉后,为稳定益州人心,采取蜀人治蜀的原则,将原蜀汉官员非蜀籍的基本都调离益州,留下蜀籍官员,而陈寿偏偏是出身巴西郡的蜀籍官员,应该留在益州做官。陈寿是什么原因离开益州到洛阳去的?只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他自己要去的,二是朝廷征召。一个亡国的已经36岁的小官员有兴趣远离家乡到毫无官场背景的晋朝首都洛阳去吗?不可能!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朝廷征召,朝廷征召一个益州人士干什么?265年,司马炎废魏元帝曹奂而自立,建立西晋王朝,改年号为泰始。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实现消灭孙吴,统一全国的宏大目标,于是广泛网罗人才,叙用魏、蜀遗臣及先辈子弟的措施。268年(泰始四年)仲春,晋武帝在华林园与群臣宴会,席间,晋武帝让大家荐贤举才。群臣中有一位领武陵太守的襄阳人叫罗宪,早年与陈寿同为蜀汉太学学友,也很富有才德。罗宪极言陈寿等人学行,盛推宜加叙用。晋武帝当即下诏,命陈寿等速入京洛。在太学完成了学业以后,陈寿开始进入了他的仕宦生涯。延熙末,他应命担任卫将军(属第二品,位次于三司)姜维的主簿,典领文书,办理日常军务。之后,他又先后调任蜀汉中央图书馆东观任秘书郎,和侍从皇帝、传达诏命的显职黄门散骑侍郎。

经过对魏延大败费曜和郭淮,费?被刺等蜀汉几个重大事件的分析,我们发现《三国志蜀书》部分的简略写作手法不完全是缺乏史料的原因,而很大的可能是陈寿故意为之。这还不够,陈寿这伟大的著史哥们,还整了一个让古今无数历史学者目瞪口呆的记载:蜀汉不置史。《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偏偏同在《后主传》中却又有完全与此矛盾的记载:“景耀元年,姜维还成都。史官言景星见,於是大赦,改年。”同一个传记中出现如此重大的相互矛盾的记载,笔误?怎么可能!?故意?!根据陈寿一贯的善意曲笔作风,我们相信,出现如此重大的矛盾叙述,其中必然存在重大隐秘!!今天我们就试着来揭开陈寿这个“国不置史”其中隐藏的巨大秘密。陈寿作黄门散骑侍郎时,正值蜀汉国力日削,北边曹魏强兵逼压的危急之秋。而后主终日荒嬉,不预朝政,宦官黄皓借机专擅威权,蜀汉政治陷入空前混乱之中。刘禅的弟弟刘永,对黄皓专政十分不满,刘禅竟然听信阉坚谗言,把刘永逐出朝廷,迁到地方做官,并不让他回都城。大将军姜维见黄皓大树朋党,权势熏天,曾建议刘禅除掉黄皓以保长治久安,而刘禅根本听不进去。黄皓因此更加仇恨姜维。陈寿也因不愿趋附而仕途受挫。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中国历经汉末以来百余年的分裂,重归统一。为了政治上的需要,陈寿便现无旁贷地担当起了研究和撰著三国史的重任。他不舍昼夜地大量搜集整理三国时期的档案文献,四出访问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民间传闻歌谣,踏访三国名人遗迹,考核旧史所达人物姓氏年里、官爵行事,开始进行一部传大的历史巨著《三国志》的撰著工作。历经十年艰辛,大致在太康十年之前,才基本完成。这部书共有六十五卷,外《叙录》一卷(已佚),总计近37万字,简明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之后,陈寿又进行了修订补正,直到病死洛阳炎止。因此,可以说,《三国志》的撰写成功,前后历时近二十年,在陈寿寿六十五个春秋的生命途程中,他把三分之一的心血都倾注到了这部不巧之作上。




明末时期,李自成为什么要杀死谋士李岩呢?
其实,关于明末农民战争的史籍中,李岩的争议最大,问题也最多。而说李岩是李自成的这个论断,就来自于顾诚先生的《李岩质疑明清易代史事探微》一文。(顾诚先生)其一:康熙年间史学家郑廉先生有话说。郑廉先生,生于1628年,死于1710年,历经明末动荡直至清康熙年间,活了82岁。他15岁当年,李自成进攻...

曹操为什么要杀他的“大臣”杨修?
有人说曹植很有才华。其实也有隐藏的原因。人们都说曹操一生奸诈。这种背信弃义有很多方面,因为他滥杀无辜。在被曹操杀死的人当中,最著名的是曹操因为嫉妒而杀死了杨修。但是杨修的死真的是因为曹操嫉妒人才吗?曹植称杨修的文采“优于进京”,不在七子之下;一般史学家认为略逊于七子,但却是一时之...

岳飞是怎么被杀的?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
但究竟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擅杀岳飞之谜的谜底究竟是什么?没有答案。事实上,也很难能够寻找到正确答案。所以,在论及这一桩千古冤案时,后代的史学家多半在为岳飞鸣冤叫屈的同时,也对宋高宗赵构的这一行径颇为不解,如元朝史臣在《宋史·岳飞列传》结尾处论说道: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怨哉!呜呼怨哉...

赵高为什么要杀胡亥呢?
但是赵高错了,他以为杀了胡亥自己就能当皇帝了,没想到满朝大臣还是不支持他,他不可能把所有人全杀了吧,那不是孤家寡人了,于是他又想到找一个傀儡来缓和一下,于是把子婴扶为秦王,自己在幕后操纵,没想到的是这个子婴太聪明了,策划了自己生病,倒逼赵高来看望,然后联合宦官韩谈和自己两个儿子一...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
胡惟庸案是指洪武十三年爆发的诛杀宰相胡惟庸事件,随后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牵连甚广。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邀请明太祖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

李隆基登基后,为什么要杀掉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其人虽后世多有争议,但终究是被载入史册,名传至今。不仅因为她娴于诗词歌赋,更是因为她能够在那个以男子为尊的时代成就自己的一番功名。那么唐玄宗李隆基上位后为啥第一时间就要除掉上官婉儿呢?史学家说你看她都做了啥,换你也忍不了。上官婉儿出生于公元664年,时处唐高宗当政。据《旧...

曹操为什么要杀陈宫(陈宫当年也救了曹操一命放了他不行吗)
陈宫不肯再度归顺于曹操(之前背叛曹操),曹操怕放了陈宫,陈宫会投靠别的势力来对抗他,因为陈宫对曹操那是咬牙切齿恨之入骨。最终曹操再三好言无果,只能杀了陈宫。陈宫当年也救了曹操一命,所以陈宫死后,陈宫的家人一直由曹操供养。三国人物中,陈宫是一个出场时间并不长的人物。他的活跃期很短,从...

清朝历史上的康熙皇帝为何要杀忠诚如狗的鳌拜?
但孝庄皇太后分明觉得这还不够,还要再给鳌拜上点儿眼药。……尝托病不朝,要上亲往问疾。上幸其笫,入其寝,御前侍卫和公托见其貌变色,乃急趋至榻前,揭席刃见。上笑曰:刀不离身乃满洲故俗,不足异也。因即返驾。这一瓶眼药,是后世的史学家们必须要引用的,以此来证明鳌拜这厮不是个东西。你看看他,...

袁崇焕为什么会被杀害?
\\x0d\\x0a但杀死袁崇焕的,就是这份谈话记录。\\x0d\\x0a崇祯二年(1629)十二月七日,御史高捷上疏,弹劾钱龙锡与袁崇焕互相勾结,一番争论之后,钱龙锡被迫辞职。\\x0d\\x0a著名史学家孟森曾说过,明朝有两大祸患:第一是太监,其次是言官。\\x0d\\x0a我认为,这句话是错的。言官应该排在太监的前面,如太监是流氓,...

中国历史故事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今天的许多史学家也大都认为,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时刻心系天下百姓的疾苦。 不肯服侍权贵,专门为曹操一个人看病。于是借口妻子病重离开了曹操,曹操屡次催他回来他都不肯,最后曹操一怒之下把他给杀了。 华佗之死责任果真全在曹操吗?华佗真的没有任何过失吗?南京审计学院教授徐少...

福清市17345444785: 李斯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
秘雁克倍: 这件事情其实要分开来讨论.先说焚书资治通鉴-秦记二是这么记载李斯的建议的:丞相李斯上书曰:异时诸侯争并,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今诸生不师...

福清市17345444785: 广德英语培训班周超
秘雁克倍: 两汉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叫班彪,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是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系统地整理纂写西汉的历史,得到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赏识.班彪有两个儿...

福清市17345444785: 关于《史记》的资料 -
秘雁克倍:【基本概况】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鲁迅誉为...

福清市17345444785: 姓司马的名人有谁? -
秘雁克倍: 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

福清市17345444785: 关于司马光与司马懿. -
秘雁克倍: 司马池是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自称是晋朝安平王司马孚的后代,而晋朝皇族均是司马懿的后人,从这一点上说,司马光是司马懿的后人.1、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

福清市17345444785: 史家绝唱是怎样“炼”成的 -
秘雁克倍: 两千多年前,一位史官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但他“不坠青云之志”,以血做墨,以心为纸,完成了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这,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的三大特点 第一是爱憎实录.相对于《二十四史》其他...

福清市17345444785: 司马迁能够成为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原因有哪些 -
秘雁克倍: 1、家庭的熏陶 司马迁祖上世代就为史官,从小就接触史学,这对司马迁培养史学兴趣十分有利.2、聪敏好学,游历四方 司马迁小的时候就接受父亲的教诲,通读《左传》等古籍,后来司马谈又为他请了两位大师:孔安国和董仲舒,有了大师...

福清市17345444785: 《隆中对》 诸葛亮 -
秘雁克倍: 隆中对诸葛亮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

福清市17345444785: 逍遥津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双方采取了哪些行动?
秘雁克倍: 公元215年,曹魏名将张辽率领七千人迎击东吴十万大军,先后两次大破东吴,史称... 晋朝史学家陈寿将这场发生在合肥被围城时的战斗称之为“孙权围合肥,张辽、李典...

福清市17345444785: 古代史家是如何在坚持"秉笔直书"史家操守时又?
秘雁克倍: 也只有秦朝及其以前的史官是世代家传的,所以能秉笔直书,之后的都不能了,加入了很多主观的东西,包过司马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