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的历史

作者&投稿:成王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姓的历史来源~

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中国大陆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的最新(2007年4月)统计分析显示:王姓为现代中国第一大姓,有大约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单姓之一,但极为罕见
王姓的来源有多个,但构成现代王姓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子姓、姬姓、妫姓和外族改姓
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上谏,反遭到纣王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所以就以“王”为姓,被称为“子姓王氏”。子姓王氏的历史至今已经有约3100年了。经历了从秦朝一直到唐朝,再到今天。期间子姓王氏一直居住在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了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最多的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从这个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国中姬姓的王族中)中不断有一些人由于失势或亡国而分离出来,因为他们过去是属于王家的因此以王为姓。这一支王姓以王子乔为始祖。
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定都于镐,历史上称为西周。传二十一世至周灵王(前571年-前545年在位),国都在成周,即今河南洛阳。周灵王的儿子太子晋(也被称为王子晋或王子侨),因为直谏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当时的人们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其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就以“王”为姓。传到第八代孙王错拜了魏国将军,姬姓王氏又重新贵显。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的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了躲避战乱,分别迁徙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了最为著名的琅琊和太原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的群体。姬姓王氏至少已经历了2600年的历史。在中国,90%的有家谱的王姓都源于姬姓王氏。
姬姓王氏还可以被细分为三个分支:
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他的裔孙毕万做了晋国的司徒,功高位重,被封于魏,战国时,魏国、韩国、赵国三方瓜分了晋国。后裔中最著名的是战国时代的“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秦国灭了魏国以后,魏无忌的孙子魏卑子逃到山东泰山,汉朝初年,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被封为兰陵君。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便称其为“王家”,从此便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了。
第二分支源于春秋初年周平王的后裔。周平王在位51年(前770年-前720年),太子早夭,周平王驾崩之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即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氏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临猗王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700年的历史了。
第三分支源于周考王(前441年-前426年在位)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旧址在今天的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他的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历史上称其为西周桓公。周朝灭亡以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临汝,以居于王城而改姓王,后被称为王城王氏,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400年的历史了。
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氏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被秦国所灭之后,项羽封齐王田建的长孙田安为济北王,随后项羽被刘邦所灭,田安也随之失去了王位,子孙遂改姓王。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山东原齐国的封土为活动区域,有2300年的历史了。
“王姓”中融入了大量的游牧民族、非汉族血液,还有许多后来改姓或赐姓王的,比较著名的有:
汉朝时候的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时候的高丽拓王氏族、鲜卑族的乌丸人、隋唐时期西域月支国的胡人、唐朝回鹘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时女真人中的完颜氏、耶律氏、夹谷氏、北宋西夏国党项人、元朝的蒙古人、清朝时满州八旗的完颜氏、伊喇氏等氏族。
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间的推延和经过通婚等,多数同化为中国北方的汉族王姓。

1、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也称王子晋和王子侨,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和太原的两大王姓望族。 姬姓王有三个分支①源出东周毕公之后。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 ②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 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 ③源出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 2、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 从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3、源自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秦灭齐后,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汉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 4、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 5、出自少数民族。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外族的血液,外族用王姓的主要有: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 南北朝时高丽人, 鲜卑族人,隋唐时月氏人,唐朝时回纥族阿布思氏族, 契丹人, 金朝时女真人, 北宋时西夏党项人,元朝时蒙古人,清朝时满洲人等。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间同化为汉族王姓。我国北方地区多王姓与北方民族改用汉姓时优先使用王姓有密切关系。 王姓在先秦、汉晋时期一直以华北地区为主要的活动地区,发展十分迅猛。隋朝时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迁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祖,史称开闽王氏。明朝永乐年间,这支王姓开始进入台湾地区。

王氏出自太原。始祖太子晋,约生于公元前 565年,乃周灵王太子,本姓姬,名晋,字子乔,为黄帝第42世后人,曾避居太原。时人呼之为王家,即周王家的人。其姓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因始于太原,故称太原王氏。后人尊太子晋为王氏“系姓始祖”,尊晋公子宗敬为太原王氏立姓始祖。宗敬逝后,葬于晋阳北五里。其后裔瓜瓞绵延,人才辈出,比如王翦(秦国大将)、王允(东汉名臣)、王僧辩(南朝将领)及其孙王圭(唐初大臣)、王勃、王维(唐代诗人画家)、王审知(五代国王)、王祜(宋代兵部侍郎)等,王氏成为太原地区最显赫的望族,太原也成为海内外王氏之祖地。
王氏衍派,为数众多,就现所知的有 200多个。其中著称的衍派为“开闽王”、“郎琊王”、“三槐王”、“潮州王”、“琼崖王”、“赣湘王”等。这些衍派的后裔,在历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如郎琊支派的王充(东汉哲学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东晋书法家),太原支派临川分支的王安石、王安礼、王安国兄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赣湘支派的王夫之(明末思想家,世称“船山先生”)等。据日本栗田宽《氏族考》说,日本“山田、山田御井志、广野、三宅等六氏皆为王氏传人。”王、游、尤,沈乃同宗,由于历史上遭困避难而换姓之故形成

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妫姓和外族改姓。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姓氏的来源和历史
姓氏的历史: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就有姓了。姓起源于女系,氏起源于男系。“姓表血统,氏表职官、表居地、表职业”,如今姓氏只用于表明家族。《说文》对于姓的解释是:“人所生也”,“姓从女,从生。”因此,姬、姜、姚这些最古老的姓都与女性有关。在母系社会,同一母系的后代不能通婚,为了区...

姓与氏在古代有什么区别?姓与氏的起源是什么?
然后,姓起源于原始社会,氏起源于夏商周时期。根据历史资料可以知道在原始社会当中,主要是以女性为主导地位,当时人们是以血缘为纽带而组织在一起的,而每个氏族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族的图腾,以此来区分家族,这就是姓的起源。后来同一个女性祖先的家族后代开始散居在各地,分为多个不同的分支,社会...

姓和氏的区别、来源及发展演变
氏 (Shì): 氏是一个人的族群或部落的名称。在古代中国,一些部落或族群使用氏来标识他们的身份,通常在个人的姓之前。氏的使用在中国历史上较少见,而且在现代汉语中已经相对不常见。2、来源:姓 (Xìng):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社会。最早的姓氏可以追溯到部落社会,人们以其所居住的地区、职...

姓氏的由来和发展演变历史
中国人的姓氏渊源流长,据说起源于太古母系氏族社会,伏羲氏就开始"正姓氏,别婚姻",但先秦时代的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为同族集团的名称,氏是姓的分支,表示部落分支之名称,用于区别子孙之所出。由于人口增殖,迁居异地,身份技能的变化等,可以分裂一些支派,这些支派就是...

姓氏的来源和历史
姓氏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从土地和赐姓而来,天子就是赐姓命氏的人;二是以出生地为姓。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以姬为姓;三是以封爵、官职为姓。楚庄王少子,作上官大夫,后代就以上官为氏;四是因事物或其他原因而得姓。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

氏的起源
最初,氏是同姓部落的名称,后来则逐渐演变为专指部落首领相沿承袭的尊号。传说中父系社会英雄人物的称号,均加“氏”以尊称,如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太昊伏羲氏、少昊金天氏等,即是例证。 最初的氏与最初的姓一样都是不多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后代的长期繁衍,同姓必然越来越多,加之有些家族、部族的分徙...

简单分析中国古代姓、氏的发展简史以及姓与氏合二为一的历史背景
就以施为氏,周王直系后裔情况相同,前代周王的未继承王位的儿子称王子某,王子某的儿子称王孙某(像王孙满),而王孙某的儿子也得出氏,不再称王族,这是礼法的需要。到了秦代,这种姓氏礼法延续了800年,大量的氏族分支导致氏族数量太多了,于是秦朝就废除了姓氏的区别,不再强调氏姓之分了,向...

关于氏性的历史和现代的研究报告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氏”这个称号。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

历史上秦国人的“姓”和“氏”有何区别?
贵族为了将自己的家庭区别于周围人家,常常以自己的封邑或官职做为家庭的代号。姓与氏都是家族的标识,并非皇族专有。三代时期,人皆有姓,贵族则往往还有氏。秦国也是一样,其王族本来的姓是嬴,这是一个很古老的姓,始于远古大贤伯益,经夏商两朝传至蜚廉(纣王的近臣),蜚廉的长子叫恶来,也是纣...

古时“姓”和“氏”究竟有什么不同?
3)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复存在。4)以乡、亭之名为氏...

新北区15891406045: 王氏的由来? -
烛聪伟特:[答案] 【王】 1、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

新北区15891406045: 王姓起源于什么时候王姓起源详细
烛聪伟特: 王姓来源主要有五种: 一、是出自姬姓 1.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 《通... 因是王者之后,也都被称为王家. 2.源于太子晋的王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

新北区15891406045: 你知道“王”这个姓氏的起源吗?
烛聪伟特: "王" 姓起源繁多,分布很广. 根据考证,可以归纳为七个方面:①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②出自妫姓,为古帝虞舜之后. ③出自子姓,为商朝王子比干之后. ④历史上的外族姓氏,如王氏高丽(今朝鲜)的开国君主王建,西魏可频氏之祖王雄,钳耳氏之祖王季等. ⑤王者之子孙多号王氏,常以为姓. ⑥赐姓,如汉代燕王丹的玄孙嘉,王莽时被赐姓王; ⑦易姓.如隋代王世充本姓支, 五代时王保义本姓刘.历史上王姓曾拥一百多个著名望族,分布遍及全国.有的望族影响很大.元城王氏(汉朝王莽)、太原王氏(唐代海内第一高门)、临川王氏(宋代王安石门阀)、余姚王氏(明清时期王阳明家族)等都是影响中华历史的家族.

新北区15891406045: 王氏的来历 -
烛聪伟特: 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妫姓和外族改姓.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新北区15891406045: 姓王的历史简介 -
烛聪伟特:历史来源:王源出有许多,帝王的后裔称王子,王孙,遂为氏.姓氏起源王姓,是中国大姓,源出有五: 太子晋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属于以王族身份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因本来是王...

新北区15891406045: 王姓的历史与来源 -
烛聪伟特: 有6种来源 1.出自姬姓周文王之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又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迁居于琅琊(今山东省),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后亦以“王”为姓,称为王...

新北区15891406045: 谁能介绍下王姓的由来?
烛聪伟特: 王姓是中华第二大姓,据2002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王姓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4%,8600多万人.在王姓历史上形成的21个郡望中,三 槐堂因以堂为号而未列入,但就...

新北区15891406045: 王姓氏的来源(王姓氏的来源和历史名人和现状)
烛聪伟特: 据报道:中国是有着将近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2018年,在中国官方登记的王姓人... 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姬姓王有三个分支①源出东周毕公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