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何为大丈夫 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闻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原文加翻译~

《此之谓大丈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释义:
一个人应该居住在“仁”这所最广大的住宅里,站立在“礼”这一最正确的位置上,行在“义”这条最广阔的大路上。得志时,和人民共同前进;不得志,独自走所选择的正路。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意,贫贱不能改变他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折他的节操,这就叫大丈夫。
原文: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扩展资料:
《此之谓大丈夫》出自孟子
孟子有著述七篇传数世,《汉书·艺文志》说有十一篇。东汉末赵岐说孟子有《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四篇外书,则十一篇当是在七篇外又加外书四篇。赵岐认为外书四篇内容肤浅,与内篇不合,当是后人所作。流传至今的《孟子》,即赵岐所说的内篇。
全书虽非孟子手笔,但为孟子弟子所记,皆为孟子言行无疑。从书中看出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
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他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又说三代得天下都因为仁,由于不仁而失天下。
强调发展农业,体恤民众,关注民生,他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他又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重视人民,“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君主如有大过,臣下则谏之,如谏而不听可以易其位。至于像桀、纣一样的暴君,臣民可以起来诛灭之。他反对实行霸道,即用兼并战争去征服别的国家;
而应该行仁政,争取民心的归附,以不战而服,也即他所说的“仁者无敌”,实行王道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要以“礼义”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放弃礼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1)之冠(2)也,父命(3)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4)!'以顺为正者,妾妇(5)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6),立天下之正位(7),行天下之大道(8);得志与民由(9)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注释:1.丈夫:成年男子。2.冠:古时男子二十岁称作成年,要举行加冠礼。3.命:教导。4.夫子:丈夫。5.妾妇:妇女,这里“妾”和“妇”连用。6.广居:宽大的房子,孟子用来比喻“仁”。7.正位:正确的位置,孟子用来比喻“礼”。8.大道:大路,孟子用来比喻“义”。9.由:沿着大道走。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①”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①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历城区17514778564: 何为大丈夫的原文 -
象韵莱斯: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1)之冠(2)也,父命(3)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4...

历城区17514778564: 《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原文加翻译 -
象韵莱斯: 原文: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翻译: 一个人应该居住在“仁”这所最广大的住宅里,站立在“礼”这一最正确的位置上,行走在“义”这条最广阔的大路上.得志时,和人民共同前进;不得志,独自走所选择的正路.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意,贫贱不能改变他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折他的节操,这就叫大丈夫.

历城区17514778564: 孟子论大丈夫古文译文 -
象韵莱斯: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 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 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 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 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 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 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 样才叫做大丈夫!”

历城区17514778564: 孟子的《焉得为大丈夫》翻译 -
象韵莱斯: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

历城区17514778564: 怎样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
象韵莱斯: 孟子对何为大丈夫,做出了详细解释.他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思是: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也就是说,只有仁德宽厚,谦让守礼,正直讲理的人才配称作大丈夫.

历城区17514778564: 大丈夫 文言文翻译(选自《孟子》) -
象韵莱斯: 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上,能实现志向就与百姓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时就独自施行这一个原则,富贵不能使他折腰,贫贱不能使他改变,武力不可以使他屈服,着就是大丈夫!

历城区17514778564: 何为大丈夫? -
象韵莱斯: 指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的男子:~敢做敢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高祖)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史记·高祖本纪》 “尔辈杀吾未晚,大丈夫视死若归,无名而死,然亦可惜.”——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十 “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男子汉大丈夫不应该为一个女人来苦恼自己.”——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三章

历城区17514778564: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什么意思 -
象韵莱斯: 译文: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

历城区17514778564: 《何谓大丈夫 》文言文译文 -
象韵莱斯: 大丈夫就是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干什么事都是行的稳,站的正,顶天立地、堂堂正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大丈夫.

历城区17514778564: 孟子论仁礼义 全文翻译 -
象韵莱斯: 滕文公下·第二章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一发怒,诸侯就害怕;安居无事,天下就没有冲突.” 孟子说:“这怎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礼吗?男子行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亲自送到门口,告以顺从是为人之妻的道理.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大道上,能实现志向就与民众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固守自己的原则,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