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本怎样的书,它主要写的是什么,里面的一些经典句子有哪些

作者&投稿:止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书名的有哲理的句子,越多越好。~

中国古代百句经典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国学最经典的句子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
对联》3、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6、“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1、“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弟子规》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1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15、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1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1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1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20、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2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8、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3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六十四卦歌诀  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有三种, 一是朱熹《周易本义.卦名次序歌》的顺序, 一是京房易传的八宫顺序, 一是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周易顺序。
  朱熹《周易本义.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1-2]
  (一)八卦歌诀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二)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
  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
  (四)八卦五行
  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六)八卦旺衰
  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
  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
  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
  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
  八卦的八组符号代表着万物不同的性质,据《说卦》的解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xùn),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gèn),止也;兑(duì),说也。”
  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横叫初爻,中间一横叫二爻,上面一横叫三爻。

  1.《易》确立了二进制和十进制数。
  离开了十进制和二进制,今日世界的科学技术就没有了根基。可以参见聂文涛老师的网文《走出加法的世界》,全文短小精练,描述了从加法运算到高等数学的数字计算规律。天数和地数是二进制,由此确立十进制数。
  2、《易》确立了数学的任务。
  数学是用了描述世界和预见世界发展的。因此,才有数字对方位、对季节、对变化的计算。
  3.《易》开始了对除法和余数的研究。
  用四个四个数,然后观测余数,这种对数字规律的研究是从多久远的上古开始的啊!
  4.《易》启蒙了中国古代生命哲学。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黄帝内经》把这里的数字清晰的表达为万物的生成描述。由此出现了被无数中国人视为最神秘的河图。
  [原文]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故再扐而后挂。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译文](数一下)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奇数)五个,地数(偶数)五个,五个方位拥有这些数字并且与特定的数字吻合(构成河图)。天数累加起来是二十五,地数累加起来是三十,天地之数总和是五十五,据此形成的变动和转化可以施展鬼神莫测的运算。
  计算大衍的数字用(蓍草)五十,用其中的四十九,分成两份凭此取象两仪,再挂出一个取象三才,把这两部分四个四个的数取象四季,如果有不够四个的剩余用手指夹起来取象闰月,所以要重新用手挂起来。(这样两部分如有剩余,在手指所夹的和就是四)。
  计算乾卦的数字用二百一十六,坤卦的数字用百四十四,两项一共三百六十,正是一年的日子。
  计算《易》上下两篇的数字用一万一千五百二十,正是天地万物的数字。
  因此,用四来衡量就形成易数,天地之数(十)的存在和八个方位的变化就形成了卦象,八卦成为天地之道的缩小版。把八卦用以拓展,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延伸八卦的作用,天下具有生机活力的事情都可以推算了。
  (八卦)彰显道的神妙和德的作用,因此可以用来应对一切,可以用来保佑自己如同神灵一样。孔子说:“了解变动和转化规律的人,难道了解神灵的所作作为吗?”

  简介  商末,西伯侯姬昌被商纣王软禁期间,剔除《彖辞易》与〈象辞易〉之繁琐,创作《易占》六十四卦之卦辞与爻辞,原文仅有448句话,很简略,不包含“五行,干支”等推演。八卦相传是伏羲氏画的。   汉代司马迁著《史记》称周文王的作品为《周易》。现存《周易》皆附“彖辞”与“象辞”,是否文王所为?尚待考证。   东周孔子及其弟子将“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等夏商周礼教规范 写入《文言》,《系辞》,编入“周易”。汉末儒生将“周易” 改称《易经》并冠以“孔夫子作品”。包含《文言》,《系辞》,《说卦传》等杂货的“易经”,并非正宗《周易》,应当称为〈儒学易〉。其详情,请看以下诠释。   名称
  汉 帛书周易(20张)  “周”的解释:   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然而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却只称《易经》为《易》,“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周礼》;然而《周礼》的年代,学者还有争议。所以,就文献而言,“周”应该是后来加上去。若以《周礼》的系统来看,《三易》的名称皆无朝代名,所以《周易》的“周”解释为“周普”和其它两种占筮书,比较能够相应。然而夏代是否有《连山》、商代是否有《归藏》也都还是问题。两书很可能也是“古史积累说”所言的现象。所以比较肯定的是,《易经》或《周易》原来只称为《易》。   “易”的解释:   1.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而蜥蜴能够变色,俗称“变色龙”,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2.必须指出,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礼指从容之节,易即雅乐,都是统治阶级驾驭黎民百姓,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周易》保存了西周钟鼓“交响乐”的框架规制,钟鸣鼎食在西周的底层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3.日月为易,象征阴阳。   4.日出为易。陈鼓应认为这个意思,也是“干”的本义。   5.易是占卜之名。   6.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常变的,故此《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   7.交易,亦即阴消阳长、阳长阴消的相互变化。如一般的太极图所显示的一样。   8.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着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系辞传》:“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义似“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体会生命之美、日新又新。)   在《周礼》“太卜”的记载中,亦有《三易》的说法;《三易》是指《连山》、《归藏》和《周易》,三个不同朝代的占筮书。据说“连山”是夏朝的占筮书,“归藏”是殷商的占筮书,“周易”是周朝的占筮书。而现在说的《周易》本身不是道教的书籍,道教是出自与农民起义军的组织五斗米道,为了秘密传播假托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为鼻祖,以周易等古书为经典,而《周易》和老子相差千年.东汉郑玄的著作《易论》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即是说宇宙的事物存在状能的是1)顺乎自然的,表现出易和简两种性质;2)时时在变易之中;3)又保持一种恒常。如《诗经》所说“日就月将”或“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日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这是简易;其位置、形状却又时时变化,这是变易;然而总是东方出、西方落这是“不易”。   而《易经》的“经”是指经典的著作。儒家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五经》。如同前文所说,“经”是后来为了尊称这些书,而加上的称呼,原来《五经》只称为《易》、《诗》、《书》、《礼》、《春秋》。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然而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却只称《易经》为《易》,“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周礼》;然而《周礼》的年代,学者还有争议。所以,就文献而言,“周”应该是后来加上去。若以《周礼》的系统来看,《三易》的名称皆无朝代名,所以《周易》的“周”解释为“周普”和其它两种占筮书,比较能够相应。然而夏代是否有《连山》、商代是否有《归藏》也都还是问题。两书很可能也是“古史积累说”所言的现象。所以比较肯定的是,《易经》或《周易》原来只称为《易》。

  概述
  今本《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经”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   所谓的“六十四卦”,是由“八卦”两两相重而得,“八卦”则是由“阴”、“阳”二爻三叠而成。   《周易》的“阴”、“阳”,分别呈中断的与相连的线条形状,即“––”与“—”。古人用阴阳范畴来表现寒暑、日月、男女、昼夜、奇偶等众多概念,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在“阴”与“阳”的基础上,圣人将其符号三叠而成八种不同形状,分别命名为不同的卦名并拟取相应的象征,称为“八卦”(也称“经卦”),具体如下:   卦象 卦名 象征物 象征意义   乾 天 健   坤 地 顺   震 雷 动   巽 风 入   坎 水 陷   离 火 丽   艮 山 止   兑 泽 悦   接着,圣人再将“八卦”两两相叠,构成六十四个不同的六划组合体,即“六十四卦”(也称“别卦”),每卦中的两个“八卦”符号,居下者称为“下卦”(也称“内卦”,《左传》称“贞卦”),居上者称为“上卦”(也称“外卦”,《左传》称“悔卦”)。“六十四卦”每卦共有六条线条,称为“爻”。《说文解字》云:“爻,交也”;王弼云:“夫爻者何也?言乎变者也”。“爻”的原意也就是阴阳之交变。因此“––”称为“阴爻”,以“六”表示;“—”称为“阳爻”,以“九”表示。六爻的位置称为“爻位”,自下而上分别为“初”、“二”、“三”、“四”、“五”、“上”。如《蒙卦》:   自下而上的六爻分别称为“初六”、“九二”、“六三”、“六四”、“六五”、“上九”。   所谓的卦爻辞,即系于卦形符号下的文辞,其中卦辞每卦一则,总括全卦大意,爻辞每爻一则,分指各爻旨趣。《周易》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因而相应的也有六十四则卦辞和三百八十四则爻辞(由于《乾》《坤》两卦各有“用九”和“用六”的文辞,故将其并入爻辞之中,即总计三百八十六则爻辞)。   “传”实际上是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著,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计七种十篇。因其阐发经文大义,如本经之羽翼,故汉人称之“十翼”,后世统称《易传》。   彖传   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共六十四节,分释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和一卦大旨。王弼曰:“夫彖者何也?统论一卦之体,明其所由之主者也。   象传   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阐释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释卦象者称为《大象传》,释爻象者称为《小象传》。   文言   共两节,分别解说《乾》、《坤》两卦的意旨,故也称《乾文言》、《坤文言》。主要是在《彖》和《象》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阐发与拓展。   系辞传   分为上下两篇,主要申说经文要领,贯彻卦爻辞的基本义理。文中对《周易》经文作了全面的辨析与阐发,一者抒发《易》理之精微,二者展示读《易》之要例。   说卦传   是阐述八卦取象大例的专论,也是探讨《易》象产生于推展的重要依据。   序卦传   是《周易》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推衍纲要,揭示各卦之间的相承相受。前半段经《乾》至《离》共三十卦,主说天道;后半段自《咸》至《未济》三十四卦,主说人伦。   杂卦传   犹言“杂糅众卦,错综其义”。将六十四卦重新编为三十二对“错综卦”,旨在阐发事物的发展在正反相对因素中体现的变化规律。


周易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周易》是卜筮类的经典之一,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思想、文化的重要著作。它包括《易经》和《易传》两大部分。《易经》部分产生于商末周初,源于人们的求神问卜。《易传》共有十篇,内容是对《易经》进行解释和论述。《周易》用于占筮外,也经常被引用来作为说理的根据,从中表现出了社会与人生哲学,揭示...

周易是一本什么书
《周易》是一本非常博大的经书,具体如下:一、历史之书 近代学者章太炎讲。《周易古观史》讲“乾、坤、两卦是绪论,既济、未济两卦是余论。从屯卦至离卦,为蒙昧时代至殷末之史。从咸卦至小过卦,它为周初文、武、成时代之史。二、哲学之书 “易以道阴阳”,阴阳问题是易学的根本,是中国哲学...

周易是一本什么书?
《周易》经文内容涉及历史、社会、制度,范围极广,有人遂以为《周易》是一本历史书,讲述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

《周易》它是怎样的一本书?
《周易》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简称《易》、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周易》经部本是筮占书,其文字部分是对相应易卦象征意义的解说和人事吉简吉凶的判定,而传部是对“易”的理解和对《周易》文辞的发挥等内容。《周...

周易是怎样的书?
性质:一:《周易》产生及早期,是一部筮书,为人们提供行动的准则。二:经过演化,成为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典籍。筮占之书、哲学之书,历史之书。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中国传统学术的核心。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哲学教科书。《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周易》一书有《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所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一部指导人们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著作。其中,《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后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饿规律。《易传...

《周易》是怎样一本书
1、伏羲依照“河图”之启示而演成八卦,形成了《易经》典籍的核心内容,《易经》之五大规律也出自于“河图”之启示。2、《易经》以宇宙间万事万物为观察和研究的对象,用“阴”和“阳”两个基本要素,描述了一个阴阳变化的系统。“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少阳...

周易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古太极图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讲的是理、象、数、占。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宇宙万物进行性状归类,五行论,天干地支时空坐标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故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 《周易》内容十分...

《周易》是一本怎样的书?
《易经》由本文的“经”和解说的“传”构成。“经”由六十四个用象征符号(即卦画)的卦组成,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组成。《周易》也有了新的功能,因为《周易》中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经过《易传》解释和发挥,其哲理化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周易》遂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

周易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周易》是一本融合了占卜哲学和宇宙观的古典文献,对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及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该书主要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易经》成书于商末周初,起初用于占卜活动。而《易传》包含十篇论述,对《易经》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深入解释。除了作为占卜之用,《周易》也被广泛引用来...

革吉县18672963760: 易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
关芬加力: 易是变化,经为方法(或说经典).即阐述变化的经书(易之经),易经是一部严谨的哲学著作,并能在科学的范围内用作术数占卜.只是非常深奥难懂,才会有众多牵强附会之说. 《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

革吉县18672963760: 《周易》这本书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关芬加力: 《周易》,又称《易经》,简称《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的部分主要包含卦象、卦辞和爻辞.“传”的部分主要包含彖传、象传、文言、系辞传、说卦...

革吉县18672963760: 周易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主要有那几部分啊 有没有好点的讲解书 -
关芬加力:[答案] 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现在能看到的版本最古老的是汉代的《帛书易》和《石经易》.现在通俗版本的《周易》书,主要由《易经》和《易传》的合订本.易经部分是周文王作的六十四卦及卦辞,周公作爻辞,这部分被称为本经.易传部分《上彖》《下...

革吉县18672963760: 《周易》是一本怎样的书?
关芬加力: 它是古代的占筮之书,后来被列为儒家经典.《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有时称为《易经》或《古经》,是专门从事卜筮的巫史们在长期积 累经验和加以记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传》是战国时对《经》的解释说明, 又称《易传》.《易经》分六十四卦,《易传》分为七种十篇.在学术领域,《周易》把其核心内容“阴阳五行”的理论贯穿始终,其他一切思想可以说都是围绕它构建的.如何处理好物质与人类的和谐关系,是 《周易》的重点,其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这与现代建筑学提倡人与自然 环境和谐的理念是一致的.

革吉县18672963760: <<易经>>主要讲的是什么? -
关芬加力:[答案] 《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历代正统派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大致说来,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意.相反的,认为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近于巫祝的诬词,卑不足道.只是经过孔子的传述《周易》...

革吉县18672963760: 《周易》是本什么书?
关芬加力: 《周易》又称《易经》,有时《易经》也专指 《周易》中的卦爻辞.《周易》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爻 辞,即《周易》的经文,以及解释这些卦爻辞的传文.原本,为经书做...

革吉县18672963760: 你读过《周易》吗?《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
关芬加力: 《周易》对内行来说是一本经书,是一切术数的基础.不懂易经的人,不是真搞术数的.古代圣人认为周易有四大功用,以言者尚其辞,以行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而今各行各业,都可以运用周易的辩证思想处理解决问题.懂易经的人,也是崇尚科学的,但不迷信科学.认为科学是伟大的也是有限的,只有开拓思维,不断地革故鼎新,才能更好地发展科学.《周易》这本书,能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是一个智者必读之书. 《周易》对于外行来说,简直是天书,很多人想学就是不得其门径.所以,大师们长说,学习周易要靠缘分. 周易的思想,有很多外行其实也不知不觉地在生活中运用,但是他们不知道.

革吉县18672963760: 《周易》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如何评价这本书? -
关芬加力: 我认为周易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里面有很多内容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里面的东西都非常的深奥,现在的人还是很难读懂这本书的;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书,里面描写的内容或者是表达的意思,都非常的深奥.

革吉县18672963760: 周易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
关芬加力: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讲的是理、象、数、占.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宇宙万物进行性状归类,五行论,天干地支时空坐标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故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周易》是中国本源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巨著,历经七千多年的历史至今经久不衰,奠定了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开创了东方文化的特色,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和巨大影响.

革吉县18672963760: 周易是本讲什么的书 -
关芬加力: 《周易》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周易》三圣说的人认为,《周易》中《易经》与《经传》两部乃是伏羲、文王、周公(或孔子)三人合著.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孔子曾著《易传》来解说和发挥《易经》.《系辞》是今本《易传》的第4种.《系辞》认为《周易》是一部讲圣人之道的典籍,它有4种圣人之道:一是察言,二是观变,三是制器,四才是卜占.《周易》是忧患之书,是道德教训之书,读《易》要于忧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为化凶为吉的手段. 总的来说他是一本哲学著作,不同人看有不同的理解.孔子看了理解了很多大的道理,周文王看了理解了治国之道,商人看了也发现了一些商战的谋略,算命的看了也参悟了命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