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小故事?

作者&投稿:彤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没有关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小故事~

屈原 忧国忧民投江而死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文天祥在元军兵临城下时,明知前去谈判凶多吉少,考虑到“国事至此”,就“不得爱身”了.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几度挣脱元军魔掌,以期重整旗鼓,为国雪耻.临死时还一心要挽救祖国.他在《指南录后序》中发誓:“生不能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还在一首诗中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这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吗?
抗清义士夏完淳,十七岁血洒刑场.他在狱中书赠难友诗中的名句“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
西汉前期,与汉交恶多年的匈奴族且侯单于,主动送回被扣在漠北的汉朝使臣,以示和好.汉武帝遂派中郎将苏武率团出使匈奴.当苏武完成使命即将返回时,匈奴祸起萧墙:缑王乘单于出猎之机,密谋杀害重臣卫律,劫持单于之母附汉,结果事败.苏武因其副手参与此事而受牵连.单于命卫律刑讯苏武一行.苏武担心属下贪生怕死,愧对家国,便慷慨陈词,激励众人:“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归汉!”然后拔出佩刀自刎,以明心志.卫律见状大惊,速召巫医救治,后又以高官厚禄诱降.苏武对卫律变节求荣的行径痛加斥责:“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叛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卫律无奈,将苏武的表现如实上报.单于下令押送苏武去北海牧羊,佯称待公羊产下羔羊就放他南归,妄图迫其俯首就范.苏武身在异乡,但心向汉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直到汉昭帝初年,苏武才得以归汉.不辱使命的苏武,“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1、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范仲淹一生的写照。
他抛下家室与韩琦一起镇守陕西,屡次击退了西夏、契丹的侵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在那“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荒山野岭上,他也曾想过家,沉吟过“浊酒一杯家万里”的诗句,然而他想到“燕然未勒归无计”,就在那里餐风饮露度过了半辈子。
2、文天祥
文天祥在元军兵临城下时,明知前去谈判凶多吉少,考虑到“国事至此”,就“不得爱身”了。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几度挣脱元军魔掌,以期重整旗鼓,为国雪耻。
临死时还一心要挽救祖国。他在《指南录后序》中发誓:“生不能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还在一首诗中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
3、伍子胥
伍子胥,他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夫,也是知名的军事家,最初他的父亲是楚国平王的太傅,被谗臣诬陷,使得他父亲和大哥都被楚平王杀害。
伍子胥一路逃到了吴国,也是姑苏城的营造者,后来伍子胥带着吴国的军队征战四方,使得吴国成了众诸侯中的一大强国。
在最初的越国来降时候,伍子胥就向吴王进言提早杀了勾践,可是吴王不以为然,他认为越国已经来降不足畏惧,伍子胥遭到拒绝之后深知自己无法说动吴王,也知道吴国离灭亡不愿,于是就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朋友。
回来之后就被奸臣污蔑说他有谋反之心,吴王听信谗言赐伍子胥自尽,伍子胥对他说,你现在的王位是我帮忙争取,而你登基之后要分我一半我都没有要,现在你居然听信奸臣的话信我谋反,然后嘱咐家人在他自尽后把他的眼睛放在吴国的城门上,他要亲眼看着吴国灭亡。
吴王气愤不已,立马就命人把他的尸体,扔到钱塘江中,最终吴国在几年后被越国所灭。

4、狄仁杰
狄仁杰最初是唐朝的官员,后担任大理寺丞的时候,一年多的时间把大理寺堆积的陈年旧案全部处理干净,涉案人数达到一万多人,全部公正廉明,使得犯人伏法。
他做了一辈子的官,先后两次当宰相,一个是在唐朝,一个是在武周朝,是一个清廉为民请命的好官,在武则天时期也帮助武则天建立起了盛世大业,但是就因为他惩奸除恶从不手软,对付贪官的时候也不顾他人脸面。
使得他就算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使得他经常被朝廷中人和同僚陷害,使得他防不胜防,在官场的生涯也一直都是起起落落,即使有很多次威胁到了生命,但是他依旧以天下百姓为主,敢于冒犯圣上也要说实话,使得武则天对他非常的重视。
在他离世之后,武则天还曾为他罢朝三日,如此忠心又为民的朝臣的确值得人敬佩。
5、林则徐
林则徐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
1838年9月20日,湖广总督林则徐奏陈严禁吸食鸦片。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硝烟。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41年6月28日,林则徐被贬新疆伊犁。

  这年冬天,范仲淹已近五十八岁。边塞的严寒威胁着他的健康,他被允许移到稍暖的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做知州。此时,富弼已贬至青州(今山东省益都一带),欧阳修贬去滁州(今安徽省滁县等地),膝宗谅贬在岳州(今湖南省岳阳一带),尹洙则流窜筠州(今江西省高安附近),并备受凌辱。范仲淹经过申请。把尹洙接到邓州来养病,尹洙临终,极为贫困,他笑着告诉范仲淹:“死生乃是正常的规律。既无鬼神,也无恐惧。”

  富弼从青州寄来诗歌,不免感慨万端。范仲淹的和作,却对他评价很高,并劝他不厌卑微,认真工作:“枢府当年日赞襄,隐然一柱在明堂;”“直道岂求安富贵,纯诚惟赖助清光!”昔日好友滕宗谅派人送来一幅岳阳楼图,告诉说他已将该楼重新修葺,并将历代有关的赞扬诗赋,也刻石附立,希望范仲淹写一篇岳阳楼记。

  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四日夜晚,秋风送爽,月光明媚。范仲淹把岳阳楼图张挂起来,开始凝神构思。他早年随继父在澧州安乡(今湖南省安乡县)读书,曾到过岳阳一带.如今怀想起来,岳阳景色之妙,全妙在那一望无涯的洞庭湖。你看她远衔青山,近吞长江,朝辉夕雾,气象万千。若在阴霍天气登楼远望,人们常会有去国怀乡之叹,忧谗畏讥之感,真是满月萧萧,无限悲凉。若遇阳春晴日登岳阳楼,便会觉得心旷神怡、荣辱皆忘,把酒临风,喜气洋洋。这些便是岳阳楼胜景之大观。

  可是,仲淹不愿一般地触景抒情,而是想在勾勒洞庭秀色与前人情致之后,提出某些深邃的哲理见解,熔铸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借以激励自己和遭到贬黜的友人们,也启发和教育后代。于是,他乘兴挥毫撰写了千古传诵的《岳阳楼记》: 古代仁人志士与俗子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情感不轻易地随景而迁。升官发财之日,他们不会得意忘形:遭厄受穷之时,他们也不致愁眉不展,假若身居高职,他们能为民解忧:一旦流离江湖,他们还惦着替君主分愁。简直是,在位也忧,离职也忧。如果有人要问:似这般无日不忧,几时才是一乐?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将是这样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送到岳州,膝宗谅大为感动。他立即命人刻石。记中那两句格言——“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不胫而走,风也似的传诵开来。仁宗闻此,不禁慨然称颂。 全文如下: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从青年时代开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为官数十载,他在朝廷犯颜直谏,不怕因此获罪。他发动了庆历新政,这一政治改革,触及到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各个方面,虽然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改革失改,但范仲淹主持的这次新政却开创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王朝都没有坚持800年的,范仲淹家族为何能够兴旺800年呢?
因为有范仲淹这样优秀的人,他的行为举止都让人十分的称赞。他的家族里面的人以他为榜样,如果每个人都能像范仲淹那样做事,那么我觉得世上很多事情都是有可能的。可以说范仲淹是他整个家族的骄傲,是范氏家族能够兴旺800多年的原因,因此我觉得做人的节操和人格的追求是非常重要的。

范仲淹为何没进入唐宋八大家之列?
这位朋友问得很好,我作为范仲淹的崇拜者和研究者,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前面我已经回答过,入选唐宋八大家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必须是当时公认的文学泰斗,二是为古文运动做出过巨大贡献。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对比这两个条件,我们来分析一下范仲淹作为北宋一代明臣,为何没有入选唐宋八大家。【范仲淹...

范仲淹有没有到过岳阳楼
范仲淹没有到过岳阳楼。范仲淹因为得罪了当朝宰相吕夷简,被贬逐到河南邓州。也就在此时,滕子京也被贬谪到岳州巴陵。在巴陵,滕子京重新修葺了岳阳楼。完工后,他请画师把岳阳楼的景致画成图卷,送给范仲淹,并请范仲淹写一篇文章记述此事。这幅图叫《洞庭晚秋图》。范仲淹徐徐展开图卷,思绪万千,联想...

范仲淹那么有才华,为什么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并不是这八个人自封的,而是后人给他们的称号。明代时候,朱右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的文章汇编成《八先生文集》,“唐宋八大家”组合正式出道。后来在明代散文家唐顺之和茅坤的推广,这一组合也声名远扬,他们没有将范仲淹加进去,所以范仲淹自然也就不再...

有哪些关于湖南的冷知识?
范仲淹并没有真正地现场到达过岳阳楼和洞庭湖。《岳阳楼记》是滕子京请人画上洞庭湖的景象后,寄送给范仲淹,范仲淹写完后请使者寄回的。背诵《岳阳楼记》全文去岳阳楼旅游,可以免门票。背诵《岳阳楼记》全文去岳阳楼旅游,可以免门票。湖南也有大草原。一个是湖南郴州的“仰天湖大草原”。世界著名的...

范仲淹有没有去过岳阳楼?
范仲淹是没有去过岳阳楼的,他是看滕子京给他的画写的。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但是范仲淹其实没有去过岳阳楼。庆历六年六月(即1046年6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

《续资治通鉴》卷五十二有关范仲淹的原文是什么?怎样翻译?
及卒,谥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译文:范仲淹年少有很大志向,对金钱,名利和富贵都没有兴趣。,范种淹跟从他的姓,名字叫说。从小有志向节操,长大后,了解了自己的家世,就伤感流泪告别母亲,离开(家乡)...

范仲淹写桐庐古诗词
5.有没有关于范仲淹的诗句 野色 非烟亦非雾, 幂幂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 夕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 疑逐远帆来。 谁谓山公意, 登高醉始回。 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之一 圣宋非强楚, 清淮异汨罗。 平生仗忠信, 尽室任风波。 舟楫颠危甚, 蛟鼋出没多。 斜阳幸无事, 沽酒听渔歌。 赴桐庐郡淮上遇风...

有人提议删《岳阳楼记》,他们为何会有这样的提议?
赶忙发布自身观点 父母的这一建议,确实让网友们吃了一惊,没人想起,有些人会通这种原因,让一步尤其有深层的文章内容,从中学教材中清除。“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古代人归根结底都是平常人,也没法确保绝对不做错事。因为一个人的失误就否认了这一人所有,那样是以偏概全的。

范仲淹的才气和名望都很大,为什么没有入中书省为相?
范仲淹独特的人格魅力是他可以获得许多机会和赏识的重要原因。范仲淹在朝廷为官几十年,也做出了一番事业,可以说造福了许多人,但是范仲淹确实没有做过宰相的职位,不是不可以做,而是范仲淹确实不适合做一个宰相,这不仅仅是君王的意思也是范仲淹本人的意愿。二、宰相范仲淹在朝廷为官期间,朝廷的宰相是...

临沧市13577446978: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相似的诗句或名句有没有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相似的诗句啊? -
休郝金天:[答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还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都可以

临沧市13577446978: 体现“博爱”的诗词有那些?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又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诸如此类,多多益善 -
休郝金天:[答案] 1、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临沧市13577446978: 请问范仲淹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
休郝金天: 当时范仲淹和富弼、韩琦等人主持的庆历新政失败,他被贬到邓州,身体很不好,这时,他接到昔日好友 宗谅从岳州(今湖南岳阳)的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一篇记.范仲淹为了激励遭到贬黜的朋友们,便一口答应了 宗谅的请求,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范仲淹用洗炼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色,并且借景抒情,劝勉失意志士不要因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忧伤,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摆脱个人得失,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临沧市13577446978: 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谈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报负对我们的借鉴意义 -
休郝金天: 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以天下为己任.他用自己的俸禄.为此.”可见.“先忧后乐”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生活贫苦.范仲淹因此被贬离京,指斥宰相吕夷简结党营私,其核...

临沧市13577446978: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在<<范仲?
休郝金天: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的话,不是近代和现代人说的,而是九百年前范仲淹说的. 范仲淹是宋朝名臣,一位杰出的政...

临沧市13577446978: 简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休郝金天: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抒发了有志之士为祖国的领土完整和繁荣富强,为拯救人民的疾苦而奋斗的慷慨感情,它激励了无数的人为国捐躯.

临沧市13577446978: 范仲淹写的古诗里包含有先天下之优,后天下之乐而乐是那一首诗 -
休郝金天: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北宋诗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 岳阳楼记朝代:宋代 作者:范仲淹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

临沧市13577446978: 如何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话 -
休郝金天: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名言,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胸怀.这句话意思是一个仁人志士应该在天下人之前忧虑,在天下人之后享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为人民,也就是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观.在我们这个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临沧市13577446978: 范仲淹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关的诗词文
休郝金天: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近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临沧市13577446978: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全解 -
休郝金天: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发奋努力读书,有时晚上昏沉困倦,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足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