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作者&投稿:祝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欧阳修苦读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阅读训练】

  1、选出下列划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以荻画地以:用 B、教以书字 书:写

  C、使学为诗为:作为 D、及其稍长 及:等到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

  (2)唯读书是务。

  --------------------------------------------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二、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给划横线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 )( )

  (2)吾忘持度( ) ( )

  (3)宁信度( ) ( )

  5、翻译下列句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

  -------------------------------------------------------

  先自度其足。

  -------------------------------------------------------

  而置之其坐。

  -------------------------------------------------------

  6、《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7、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而置之其坐( ) 至之市( )

  而忘操之( ) 反归取之( )

  何不试之以足( )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三、为学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解释文段中划横线的词语。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 ②吾欲之南海: 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 ④子何恃而往_______

  9、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四、日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11、解释划横的字:

  1、是非君子之道( ) ( )

  2、以待来年然后已( )

  12、翻译下面句子:

  (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

  (2)是非君子之道。

  -------------------------------------------------------

  (3)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五、睹雁烹燔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宜燔。”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13、解释划横线的词。

  (1)将援引射之( ) (2)宜燔( )

  (3)烹燔半焉( ) (4)已而索雁( )

  1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涉及几个人物?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译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究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译文:

  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富和尚说:“您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靠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雇船而往下游走,还没有能够去成。您靠什么能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显出了惭愧神色。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译文: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做法。” 他回答说:“那我就逐渐改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

  译文:以前有个人看见雕雁在天上飞,想挽弓将它们射下来,说:“(要是)射下来了就煮来吃。”这人的弟弟争辩道:“停在地面时猎取的雁适合煮来吃,飞翔时射下来的雁适合烤来吃。”两个人就这样争吵不休,便去请社伯评理,社伯让他们把雁剖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于是他们再去找雁,但是雁已经凌空飞走很远了。

  参考答案

  1、C 2、D

  3、多读古人的文章 只是致力于读书。

  4.(1)dúo量(长短)(2)dù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

  5.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自己测量脚的尺码,然后把测量出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6.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7.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 ) 至之市( 到、往)而忘操之(脚的尺寸)

  反归取之(脚的尺寸) 何不试之以足(鞋子)

  8.①边境。②到。③反而。④所以。

  9.您凭借什么到(南海)?

  10.对比,立志。

  11(这 )( 做法)2、( 停止)

  12:(1)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 (2)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3)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鸡,来等待第二年再停止。

  13、牵引 应当 烧 寻找

  14、过了一会儿去寻找雁,而那雁已向高空飞远。

  15、三个人都不正确。因为办事要抓住时机,不能为无为的争论而贻误战机。


饶平县19163639507: 求10篇初一文言文阅读和10篇课外记叙文阅读题 要10篇初中文言文阅读题(带答案)和10篇记叙文阅读(带答案)要短的 -
不临玻璃:[答案]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3.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

饶平县19163639507: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七年级)精读篇——太守断鹅阅读答案1.“人无不惊讶”的原因2.太守辨认鹅的依据(原文回答) -
不临玻璃:[答案] 原因:钱大人命人取来店里的鹅,共四只,各给它们一张纸、笔、砚,分在四个地方,让他们写供状.原文回答:盖乡人鹅食野草,粪色青;店鹅食谷栗,粪色黄.

饶平县19163639507: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容易点的, -
不临玻璃:[答案] 华隆好弋①(yì)猎.畜(xù))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②.隆后③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④(zé)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páng huáng)嗥吠(háo fèi),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⑤委地.载归家,二日方苏....

饶平县19163639507: 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二十五篇 -
不临玻璃: 一、读拼音写汉字.二、解释句中下划线的字.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 )2.其人弗能应也.( )( )3.郑人置履.( )( )4.宁信度,无自信也.( )( )三、说说句子的意思. 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饶平县19163639507: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 第一编/新编课外文言文100篇【原文】 2.高帽一百俗①以喜人面谀者曰:“喜戴高帽”.有京朝官②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 -
不临玻璃:[答案] 好难哇,偶试试.1、其 人 曰/ 某 备 有 高 帽 一 百/ 适 人 辄 送 其 一/ 当 不 至 有 所 龃 龉 也2、(1)在…面前 (2)拜别,告别 (3)对待 (4)道理,见地3、C4、、(1)老师生气地说:“我们这一辈用忠直厚道对待...

饶平县19163639507: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失亲得学 -
不临玻璃: 【原文】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

饶平县19163639507: 初一的课外古文 -
不临玻璃: 《卖油翁》 作者: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

饶平县19163639507: 七年级下和课内文言文有关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不临玻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

饶平县19163639507: 我要初一课外古文30篇(短) -
不临玻璃: 我把初一必背文言文都写了.够详细了吧.弄了好久哦.就这五篇最重要 1.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

饶平县19163639507: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东施效颦 -
不临玻璃: ①《庄子.天运》里说: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②《红楼梦》第三十回:“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