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北方人怎么过冬

作者&投稿:百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方人怎么过冬?~

1、北方是比较寒冷的,冬季的温度平均都在零下20度左右,最寒冷的地方是在黑龙江的漠河地区,曾经有过零下四、五十度的记录。
2、在冬天,北方人会在家里生炉子(即火炉),炉子可以直接连在火炕(用砖和泥土垒的,底部中间有空隙,表面光滑,用于睡觉,相当于床)上,还可以与一排排的暖气(铁做的中空管道)相连,通过烧炉子,暖气里的水烧热,用来取暖。现在已经不生炉子了,家里都是暖气,通过管道统一由发电厂发热取暖。
由于家里比较暖和,水管不会冻掉。如果是裸露在外的水管,通常用麻绳或保暖棉包裹好,防止里面的水结冰,冻爆水管。
3、至于手冻烂的问题,也是个别现象。通常北方的御寒衣物都比较厚,即使是手套、帽子等东西也是一样,中间基本都是棉花的,保暖效果很好,基本上不会出现冻烂的情况。
4、其实北方是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冷的,只要多穿些衣物,做好保暖措施,是不会有问题的!而且在北方,无论是家里、学校、商场,只要是室内都会有暖气,一般温度都在15度以上,根本就感觉不到寒冷的!

呵呵呵,楼上各为说的多少都有些道理,还是让我这个地道的东北人帮大家解释一下吧?!
北方是比较寒冷的,冬季的温度平均都在零下20度左右,最寒冷的地方是在黑龙江的漠河地区,曾经有过零下四、五十度的记录。
在冬天,北方人会在家里生炉子(即火炉),炉子可以直接连在火炕(用砖和泥土垒的,底部中间有空隙,表面光滑,用于睡觉,相当于床)上,还可以与一排排的暖气(铁做的中空管道)相连,通过烧炉子,暖气里的水烧热,用来取暖。现在已经不生炉子了,家里都是暖气,通过管道统一由发电厂发热取暖。
由于家里比较暖和,水管不会冻掉。如果是裸露在外的水管,通常用麻绳或保暖棉包裹好,防止里面的水结冰,冻爆水管。
至于手冻烂的问题,也是个别现象。通常北方的御寒衣物都比较厚,即使是手套、帽子等东西也是一样,中间基本都是棉花的,保暖效果很好,基本上不会出现冻烂的情况。

其实北方是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冷的,只要多穿些衣物,做好保暖措施,是不会有问题的!而且在北方,无论是家里、学校、商场,只要是室内都会有暖气,一般温度都在15度以上,根本就感觉不到寒冷的!呵呵呵

我们先来说一下衣物,毕竟,寒冷来临的时候,衣服就是最起码的御寒物品了。其实,中国古时所谓的布,一般是指“麻布”,人们用“布衣”一词形容平民百姓,是因为穷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以麻布蔽体。自秦汉迄唐宋一千五百年间,丝麻维系着数千万,甚至,上亿中国人的衣着、被褥等生活必需。
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至元明时,棉花逐渐部份取代丝麻,成为中国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古代皮衣——裘,王室贵族一般用羔羊皮、狐白裘等高档动物毛,而庶人则用劣质的羊皮或者狗皮。

我们再说下保暖的工具,在古代的时候,由于人们的身份地位和财产多少的不同,所以,取暖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平民百姓是如何取暖的。贫苦人家买不起煤炭,只能用灶炉烧剩的灰渣来取暖。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人家就会用一个泥制的盆把做饭烧剩的灶灰装起来,然后,用来取暖。
这后来就慢慢的变成了火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火炕。在北方,多数人的家里一般都会构筑一个内置孔道的火炕,通过这样的方法,把煤炭燃烧散发出来的热量引进炕道来增加室内温度。有的家庭还会配置火盆等取暖的设备。直到现在,北方的许多农村,依然在使用这种取暖方式。
富贵一点的人家因为家底丰厚,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所以,为了和平民区分开来,他们一般会用铜制的手炉和足炉来取暖。所谓的手炉,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暖和双手的。通常来说,它的外观比较精细小巧,有很多种形状。人们往往会在炉中放置一些火炭或者烧剩的、还有余温的灶灰,然后,盖上炉盖就可以放在桌子上、袖子里暖手了。所以,它又被人们称为“暖手炉”和“火笼”。

现在,只有浙西的农村还会使用这种取暖方式,人们习惯了先烧火笼,然后,用柴灰盖住红碳。到了冬天的时候,孩子们会带着它去上学以暖和手脚。
而足炉则是一种用锡或者铜制造而成的扁瓶子,它比手炉大一点,不仅可以直接灌热水以暖脚,还可以随身携带或者放进被窝里暖床。所以,足炉又被人们称为“脚婆”和“汤媪”。苏东坡就曾经送了一个足炉给自己的挚友,他说:“我送你一个铜制的暖脚炉,你每天晚上用热水把炉子注满,然后,把炉口塞住,用单布裹住它就可以整夜暖和了。”明朝有的诗人还特意为足炉写了一首诗:
困倚蒲团罢煮汤,一团和气有商量。
生来不作闲云雨,老去偏多热肺肠。
另外,还有一种暖和的炉子叫做熏炉,它是专门用来在室内取暖的。这种炉子一般由陶土或者铜铁制成,是一种专门用来贮火的器具,它又被人们称为“暖炉”或“红炉”,白居易则喜欢把它叫做“别春炉”。一般来说,铜制的器具做工更加精致,主要是皇宫使用的,民间则使用陶土制或铜制的。

其次,我们来说说文人墨客们的取暖之法。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相较于普通百姓的取暖方式,古代文人在驱寒取暖的时候更加强调情趣和意调。
比如说:宋朝的李清照在取暖的时候使用的是一种叫“瑞脑”的暖炉,不仅能够散发出香气,而且,烟量非常的小,不会损害人体健康,可以说,保暖性和实用性都十分强。清朝的李渔不仅用暖炉取暖,还设计了一种叫暖椅的发明。暖椅的下面有一个抽屉,那是专门用来放炭炉的,人们一坐到上面,全身都会变得暖和。
最后,我们来讲一讲皇帝们是如何取暖的。因为,古代的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所以,他们取暖方式十分铺张奢侈。在汉朝的时候,人们在宫中设置了一个温室殿。这个宫殿的墙壁都是用花椒来涂的,保温性很高,再挂上一些绣着山河的壁毯和用雁毛制成的幔帐,设置火齐屏风铺上西域进贡的毛毯。冬天住在这里,一点都不会感觉到寒冷。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用花椒来保温的方式被人们广泛模仿。

比如说,西晋的首富石崇和南北朝时期的庚信就曾仿效过。除此之外,古代的宫廷建筑师还会用一些科学的方法为宫中保温,比如说,在建筑的时候,把宫里的墙壁砌成空心夹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火墙”。这种墙的下面一般会挖出一条道,以保证火气的热量供给至宫内,添加柴火的炭口设置在宫殿外的廊檐之下。当人们在炭口烧柴火的时候,火的热量就会顺着墙道进入大殿,从而温暖整个宫殿。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个疑问:难道古人不怕这样会积聚过多的二氧化碳,然后,把人给活活熏死了吗?其实,古人早就想到了这点了,所以,为了使热气能够畅通,建筑师们便在火道的尽头设置了几个气孔,烟可以顺着气孔排出宫外。可见,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即使在现今,我们也受益良多。

当然,除了这些保暖衣物跟器具之外,古人为了御寒就会选择在冬季吃一些养生的食物来补充热量。在食物的选择上,会挑一些性暖的,比如:生姜、羊肉和狗肉等。除了吃以外,古人还会饮酒抗寒保暖。直到明清时期,火锅才真正兴盛起来,自此,火锅就成了全中国人民的抗寒利器!


北方人怎样过冬
现在没有什么区别了都是打工,以前好玩,我小时候,一家人可以吃火锅,去地里抓兔子,抓鸟,带着铁锹挖田鼠洞,洞里有谷子,黄豆,玉米。下点雪更好,打雪仗,滑冰,去结冰的池塘里打洞,把大冰块锹出来当足球踢。还能打羽毛球,打陀罗,哥几个一起吹着口哨逛大街,还有守着蹦暴米花的大叔,拣爆米...

中国古代的北方人是怎么过冬的?那时候没有暖气吧?以前冷还是现在冷...
肯定也冷 那时候人都比现在能吃苦耐劳 其实现在的冬天 没有暖气也没有什么 只是现在我们都习惯有这些设备了 抵抗力也降低了

没有秋裤毛衣古人如何过冬?
人要适应环境啊。 中国北方除了东北以外(东北大部分时间都是异族盘踞),大部分地区在古代并没有今天这么冷。 直到宋代,河南还曾发现过零星的野生大象。 谢谢大圣相邀! 没有秋裤毛衣古人是怎样过冬的?大圣.您怎么这样健忘呢.您不是赤身裸体出世羞于出门.您闻知棉软不如皮.比秋裤毛衣暖和.打死老虎剥皮后.草草缝制一...

没有手机和暖气的年代,民国人是怎么过冬的?
而南方就不一样了,他们那里最冷的时候也就零下一两度,所以说尽管是冬天,也是很容易就能熬过去的。北方人在民国的时候一到了冬天就不怎么忙了,因为到处冰天雪地的,想忙也没什么可忙的啊。他们就会在家里面烧上热炕,然后没事的时候就一家人坐在一起喝喝酒、打打牌,每天过得还算是比较的惬意的...

没有手机和暖气的年代,民国人是怎么过冬的?
2. 相较之下,南方的冬天就温和得多,最冷时气温也仅零下一两度,因此即便是在冬季,生活也相对容易度过。3. 在民国时期,北方一到冬季,由于外界冰天雪地,人们的生活节奏自然放慢。在家中,他们烧暖炕,全家围坐一起,饮酒打牌,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4. 也有北方人耐不住寂寞,裹着厚衣外出狩猎...

北方人过冬天如何开窗通风?
我就是北方人,三九天是冬天最冷的时侯,气温最低可达零下三十多度,为了安全越冬,室内密闭供暖,就成了当然的措施。然而密闭的房间,就必须 开窗换气,否则室内乏氧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事。题主问到如何开窗换气,其实不必有什么硬性规定,只要作到每天在窒外气温相对最高的时段开窗换气即可。至于开窗多久...

辽宁多地出现零下气温,辽宁人是如何过冬的?
1. 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相对于南方的朋友来说,北方人更能体会到冬天带来的快乐。北方冬天,这里有白雪皑皑、冰柱晶莹剔透,还有堆雪人、打雪仗等有趣的活动。2. 北方人冬季长期处于严寒之中,因此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御寒方式。辽宁作为东北三省之一,虽然靠近沿海,但严寒似乎并没有对它特别照顾。羽绒服...

古代人如何过冬
他们选择一些性暖的食材,如生姜、羊肉和狗肉等。古代人常用“布衣不完,蔬食不饱”来形容平民百姓,因为穷人常以麻布蔽体,或者采用楮皮纸做的“纸衣”来御寒。后来,棉花得到普遍种植,棉制品成为重要的御寒衣物。南方人习惯使用床,而北方人则更倾向于使用火炕取暖。据记载,火炕通常由炉灶、炕体和...

古代人不知道寒潮是什么,他们怎么过冬?
古代也没有保护野生动物一说,猎户在捕捉到野兽后,便会将其皮毛剥下,拿去卖钱。富贵人家不缺的就是钱,他们买来动物的皮毛制成毯子、被子,冬天可以舒舒服服地过冬。如《论语》中就曾说过:“狐貉之厚以居”,意思是狐貉皮毛很厚,可以拿来做垫子。那穷人怎么办呢?穷人也有穷人的办法。他们买不起...

南北方过冬的差异在哪?
2、习俗不同:南方过冬至还有一些人会祭祖拜山的风俗,寓意着家庭团聚,祈福安康。3、温度不同:北方冬至温度较低,可能绝大部分北方地区冬至这天都会下雪,所以北方人过冬至会穿得很厚,而南方地区冬至时节温度可能还不算最低的时候,像海南省和广东广西可能还是比较暖和的时候。

阜城县13133419701: 以前北方人什么过冬.
张晓小金: 北方人过冬一般呆在家里不出门,床为土床下烧火,称为炕,大部分时间坐在热炕上耍度日,或者屋内烧煤灶,也可持续取暖,菜以大白菜为主,秋天集中存放可过冬不坏,很简单.

阜城县13133419701: 北方人怎么过冬的啊? -
张晓小金: 1、北方是比较寒冷的,冬季的温度平均都在零下20度左右,最寒冷的地方是在黑龙江的漠河地区,曾经有过零下四、五十度的记录. 2、在冬天,北方人会在家里生炉子(即火炉),炉子可以直接连在火炕(用砖和泥土垒的,底部中间有空隙...

阜城县13133419701: 现代人北方有暖气过冬,那古人又是怎么御寒过冬的 -
张晓小金: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器具烧炭取暖,用具的名称叫做燎炉.燎炉一般附有炭箕,用来转移火种和添加木炭.不过,此时的人们已经聪明了许多,御寒取暖的方式也不仅仅是烧炭取暖这一种.秦朝时,在贵族以及皇宫内又出现了“壁炉”和“火墙...

阜城县13133419701: 没空调没暖气的古代人,如何度过寒冬 -
张晓小金: 没有空调的古代人,度过寒冷冬天的办法如下: 1、有钱人,用木材烧火炉取暖,西方有专门用于取暖的壁炉; 2、有钱人有羊皮大衣,穿着取暖; 3、穷人烧火炕,在床上猫冬取暖.所谓老婆孩子炕上热,就是这个意思; 4、穷人没有棉被,就用稻草,砸柔软了铺炕上,睡稻草窝里,炕下烧火,就能过冬; 5、东北的穷人,没有稻草,就会采集乌拉草铺床褥过冬,冬天尽量不出门; 6、当然,更多的穷人冬天冻死了,所以古代人的寿命都很短,只有30~40岁,即使很多贵族,只活到40岁也比比皆是. 求采纳!

阜城县13133419701: 冬天这么冷古代人是怎么过的 -
张晓小金: 对于古代人是怎样过冬的,这一点倒是很有意思.古人取暖用的最多的还是木炭,达官贵人则有用煤的(据记载,我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煤炭).一般的人家都有炭盆,宫廷富贵人家甚至还有暖墙等设施.唐代以后,又陆续出现了手炉、脚炉、汤婆子等取暖工具,或在其中放置炭火,或灌入热水,小巧精致,便于携带.更有甚者,还有用人体取暖的(让婢女围成一圈,他坐在中间).当然了,贵族们过冬相对容易一点,除了上述设施外,他们还有貂裘、锦缎可穿,而普通百姓可就没这么幸运了.《卖炭翁》这首诗大家都知道吧?这绝对是古代穷苦人家生活的真实写照.身上衣服单薄,寒风刺骨,可是却用不起炭,怎么不可悲呢?

阜城县13133419701: 古代人怎么过冬? -
张晓小金: 过去人都睡炕的 就是北方那种的 炕在做饭时就被加热了 至于火炉这种和烧木炭的火炉也很常见阿 还有过去人用很多毡毯 防潮保暖 和很多户外用的那种防潮垫是一样的功效.古人很聪明的,相比之下,现代人倒是笨了不少

阜城县13133419701: 古代没有暖气,东北人怎么过冬 -
张晓小金: 所以东北的房子建造的矮,还有炕,多穿衣服就可以御寒.

阜城县13133419701: 古代没暖气没煤炭,北方是怎么过冬的 -
张晓小金: 可以使用 火炕 家里生火炉 多盖被子

阜城县13133419701: 古代没有棉花,那么古人是穿什么御寒过冬的 -
张晓小金: 中国古代本土的纺织材料,主要是葛,麻,蚕丝,羊毛.冬天御寒这事,就拿这几样材料做文章.最常见的御寒材料就是丝絮,有高档低档之分,高档的是蚕丝絮,又叫“纩”,低档的是用螺丝用的下脚料,叫做“缊”.这种材料主要用来做绵...

阜城县13133419701: 古人是怎么御寒过冬的 -
张晓小金: 棉花传入中国的历史在公元前二世纪或更早一些,棉花及棉纺织品已经传入中国.但是在宋以前,大 约有一千余年之久,棉花的种植始终是局限于边疆的少数民族之间,而未在中原地区 广泛传播. 在较远的古代,我国人民的衣服原料主要是丝、麻和葛.御寒的衣物被褥也是用这些材料做成,里面可以充塞一些动物家禽的羽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