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对影成三人”全诗内容是什么?

作者&投稿:竺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全诗是什么?详细解释是什么?~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文解释】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词语解释】
独酌:一个人饮酒。
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既:且。
不解:不懂。
徒:空。
将:和。
及春:趁着青春年华。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交欢:一起欢乐。
无情:忘却世情。
相期:相约。
邈:遥远。
云汉:银河。

1、“对影成三人”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其一》,全诗: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全诗译文:

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

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

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飘前飘后。

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但愿能永远尽情漫游,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见。

李白的“对影成三人”诗句出自于唐代李白的《月下独酌·其一》,全诗: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注释:

  • 独酌:一个人饮酒。酌,饮酒。

  • 间:一作“下”, 一作“前”。

  • 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 “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 既:已经。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 徒:徒然,白白的。

  • 将:和,共。

  • 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 同交欢:一起欢乐。一作“相交欢”。

  • 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 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遥远。云汉,银河。这里指遥天仙境。“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赏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

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

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相关考题:

(1)“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人”是指什么?(2分)

(2)诗题名“独”,你认为诗人究竟是“孤独”还是“不孤独”?请简述理由。(3分)

答案:

(1)“三人”是指月亮、诗人和诗人的影子(月、影、人)。

(2)孤独。(1分)诗人与明月、身影时而同饮,时而歌舞,但毕竟是自己的想象,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2分)

不孤独。(1分)月下独酌本是苦闷之事,但诗人却能邀明月和自己的影子一起饮酒、起舞,甚至定下再次的约会。抒发了诗人旷达超脱的浪漫情怀(2分)



出自唐代李白的《月下独酌·其一》。


全诗内容: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注释:

1.酌:饮酒。独酌:一个人饮酒。

2.间:一作“下”,一作“前”。

3.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4.“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5.既:已经。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6.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7.将:和,共。

8.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9.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10.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11.同交欢:一起欢乐。一作“相交欢”。

12.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13.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遥远。云汉:银河。这里指遥天仙境。“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赏析:

《月下独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诗。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全诗诗突出写一个“独”字。诗人有抱负,有才能,想做一番事业,但是既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独的包围之中,感到苦闷、徬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当时李白身居长安,正是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所以写下本诗,告诉自己及时行乐。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对影成三人”全诗内容是什么?

答: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作品原文】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 唐 ]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

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注释】

(1)独酌:一个人饮酒。酌:饮酒。

(2)间:一作“下”,一作“前”。

(3)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5)月既不解饮:既,已经。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6)徒:徒然,白白的。

(7)将:和,共。

(8)及春:趁着美好的春光。

(9)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10)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11)同交欢:一起欢乐。一作“相交欢”。

(12)无情游:忘情游,拜托世俗、不计得失利害的交往。

(13)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遥远。云汉:银河。这里指遥天仙境。“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虽然像陶潜所说的“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诗人姑且暂时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潜饮酒诗序)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诗人已经渐渐进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诗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好像在他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诗人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诗人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表现了诗人难以排解的孤独。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孤独、冷清的感受。


【作 者 简 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月下独酌·其一

李白 〔唐代〕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注释
酌:饮酒。独酌:一个人饮酒。
间:一作“下”,一作“前”。
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既:已经。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将:和,共。
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同交欢:一起欢乐。一作“相交欢”。
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遥远。云汉:银河。这里指遥天仙境。“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虽然像陶潜所说的“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诗人姑且暂时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潜饮酒诗序)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诗人已经渐渐进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诗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好像在他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诗人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诗人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表现了诗人难以排解的孤独。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孤独、冷清的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当时李白身居长安,正是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所以写下本诗,告诉自己及时行乐。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全诗内容如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出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诗歌赏析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

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表现了诗人难以排解的孤独。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孤独、冷清的感受。




对影成三人的上一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上一句是举杯邀明月,这句诗主要出自唐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而这句诗的意思是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共饮,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映照出三人。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的古诗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五言乐府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三人包括(李白对影成三人是哪首诗)
在李白的诗篇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一句令人遐想。这三人究竟是谁?答案并非简单明了,而是富含深意。李白通过诗,将自己、月光与影子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三人关系。月与影,如同他的朋友和无声的伴侣,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诗酒飘香的夜晚。影子,象征着李白的内心世界,虽然无声,却...

对影成三人是那三人啊? 如题.
白”举杯邀“明月”,此时他把月亮也比做一个客人,算上他就是两个人 然后是对“影”成三人,那么就连他的影子也成了另外一个客人,这样刚好就是“三人了”其实李白这样说的意思是,虽然他行单影只其实他并不觉得寂寞,即使是一个人在喝酒,其实也还有月亮和影子做伴,并不觉得冷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的诗句a.对b.错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的诗句,选a。《月下独酌》原文如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译文: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什么感情
译文: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作者是
李白

有白的诗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

请写出两句含有月的诗句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李白《静夜思》译文: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李白·唐《月下独酌》译文: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出自:唐·王昌龄...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的诗句 a.对 b.错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的诗句,出自《月下独酌》。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779744749: 对影成三人,这首全诗 -
昔熊福至: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779744749: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李白的哪首诗? -
昔熊福至:[答案] 《月下独酌》 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诗.共四首.其中第一首最著名.这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此诗充分表达了李白仙才旷达,物我...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779744749: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全诗是什么?详细解释是什么? -
昔熊福至: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文解释】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779744749: 李白的一句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请问"三人"是哪三人? -
昔熊福至:[答案] 李白”举杯邀“明月”,此时他把月亮也比做一个客人,算上他就是两个人 然后是对“影”成三人,那么就连他的影子也成了另外一个客人,这样刚好就是“三人了” 其实李白这样说的意思是,虽然他行单影只其实他并不觉得寂寞,即使是一个人...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779744749: 李白《月下独酌》中,“对影成三人”是什么意思?“三人”指的是什么? -
昔熊福至:[答案] 自己,影子,月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779744749: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
昔熊福至: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句,表达了诗人孤独、豁达和追求自由的情感.首先,这句诗通过“举杯邀明月”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孤独的情感.月亮是夜空中独自存在的物体,而诗人在举杯邀请明月时,并没有其...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779744749: “对影成三人”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
昔熊福至: “对影成三人”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779744749: 月下独酌 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1.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有关月亮的诗歌:《 》《 》把其中一首写下来:_____________... -
昔熊福至:[答案] 大意: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举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与我和影子成了三人.月不能与我共饮... 月,我愿与你结下忘情之友,相约在遥远的银河! 月亮的诗:古朗月行 (李白)水调歌头 (苏轼)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779744749: 对影成三人 的全文是什么 -
昔熊福至: 此乃李白代表作《对月独酌》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779744749: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什么意思 -
昔熊福至: 诗人在繁花间独自一人饮一壶酒,身边没有可以亲近的知心人,只好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同饮,再加上杯中看到的自己的倒影,这就变成了三人同饮了(明月,诗人自己,诗人在杯中看到的自己).这句诗表达的是诗人孑然一身的孤独寂苦,却用明月来聊寄宽慰,精巧的构思之中交杂着豁达与无奈,历来为人所传颂.原诗李白《月下独酌》如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