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作为四大美女之一,她出塞历史意义有哪些?

作者&投稿:繁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昭君是四大美女之一,为什么出塞呢?是自愿还是被迫?~

王昭君应该是自愿选择出塞的,王昭君在后宫,并不受重视,虽然说有一副美若天仙的容颜,但因为种种因素成为了一颗蒙尘的璞玉,所以王昭君想要改变现状,于是选择了毛遂自荐甘愿出塞。
1、王昭君是一个非常有气性的女子,不甘愿在后宫碌碌无为的度过后半生。汉元帝本身就是一个色胚子,他在打理朝政的时候,不断地往自己的后宫扩充妃子,王昭君也是被扩列之一。因为妃子太多汉元帝看不过来,就命令画工将这些妃子的画像都一一画下来,然后供汉元帝挑选。因为王昭君非常有气性,为人品行正直,不愿意去贿赂画工,于是画工就心生歪点子,把王昭君的人像画的极丑,导致了王昭君一直在后宫蒙尘。
2、王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同时也是一位巾帼英雄。对于王昭君而言,个人安危与天下太平来讲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她选择牺牲小我成就大国百年太平。况且王昭君在后宫过的并不是特别快乐,她想要通过出塞来改变自身的处境,因此初赛是她最好的选择。
3、当然在这其中也有被迫的因素出现。在古代一般和亲的时候都是由公主出席,而公主嫌弃塞外的恶劣条件,因此不愿意前往,同时皇帝也不忍心将自己的公主拱手让。所以他就选择在后宫中挑选一个长的还算可以的妃子出塞,让她冒充公主代替前往。但是当王昭君出塞之后,汉元帝就开始后悔了,这么好看的姑娘,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得到自己的招见,但此时已经是追悔莫及,王昭君已经到了塞外成为了一桩美谈。
综上所述,王昭君出塞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个人,因为在他出塞的时候他是属于毛遂自荐,并不是汉元帝直接找到她,要挟她必须前往。

王昭君出塞是为了汉朝和边疆的良好安宁发展。我们都知道当时王昭君出塞只是为了汉朝和匈奴的良好发展,毕竟匈奴人比较的强壮威猛,和匈奴打起来会造成国家劳民伤财,对双方都不好于是就派了王昭君去边塞和亲,王昭君的一生为联结汉朝与匈奴的友好关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的出塞下嫁使汉朝与匈奴归于和好,停止了边塞战争达50年之久,增强了汉族与匈奴之间的民族团结,为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的她也是被所有人铭记。

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王昭君很漂亮,很高傲,未买通画工毛延寿,所以毛延寿把她丑化了,导致君王也没有真正的看到她。其实这并不怪君王,当时君王选秀的秀女特别多,他不可能一个一个的去看,就让画工毛延寿给他画像,然后自己挑选,因为王昭君被毛延寿画的很丑,所以君王一直没看上她,最后和亲的时候也是让王昭君去和亲,谁知道皇帝在面见王昭君的时候被她的美貌所惊艳,但是匈奴的人已经见了王昭君,所以王昭君不得不去匈奴和亲。

这也就是所谓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吧。皇帝本来是想找一个丑一点的人去和匈奴和亲,但是谁曾想到王昭君如此美貌,当时的君王也是十分懊悔,最后还杀了毛延寿,只能说是天意弄人吧,大概王昭君注定要为匈奴和亲做出贡献。

王昭君是四大美女之一,她也是为当时的国家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是被世人所铭记的。

  她的历史意义至少有以下三点:
  其一,昭君出塞是汉匈双方由战争政策转向和平政策的产物,此后五六十年没有发生互相仇杀的战争。因此,无论是汉朝还是匈奴,都非常重视这次和亲。呼韩邪单于号昭君为“宁胡阏氏”(颜师古曰:“言胡得之,国以安宁也。”)就证明了这一点。汉元帝为了纪念这次大事特改元“竟宁”(边境安宁),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1954年在内蒙古包头附近麻池乡汉墓中发现了印有“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文字的瓦当。据考古工作者鉴定,是西汉末叶制造的。还有传世的单于和亲砖,上面也印有“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文字,和瓦当上的文字几乎完全相同,可能是同一时代制造的。如果这些砖瓦确属西汉末叶的遗物,那一定是为纪念昭君出塞而制作的,因为这个时期只有这么一次和亲。
  汉朝和匈奴如此重视这次事件,足见昭君出塞对当时政治产生的巨大影响及其历史作用。
  其二,从《后汉书》的记载看,昭君是由于“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的。在临辞大会上,她又是那样“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看来,她不是被迫遣嫁,至少没有哭哭啼啼。当然,现在还没有历史资料可以证明,当时她是抱着为实现汉匈和好的愿望而出塞的,她的动机很纯净,目的也很明确。这是不能妄加臆断的。但是,历史也没有记载她象细君公主那样,到乌孙后愁悲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鹤兮归故乡。”而是和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伊屠智牙师。特别在呼韩邪死后,按照匈奴习俗,复株纍若鞮单于要求复尚昭君公主,成帝勅令她“从胡俗”时,她忍受了汉族人不能接受的纲常伦理,而做了后单于的阏氏,并且生了两个女儿。我们可以想象,她当时经历了怎样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服从了大局的需要。我们不能不说,为了和平安宁,昭君忍辱作出了某种牺牲,而对巩固历史上的那段和平局面起过一定的作用。我们当然不知道昭君当时具体的思想认识,但她的行动说明她为两个民族的友好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文艺作品的《王昭君》,曹禺根据历史真实的记载加以想象,补足了产生人物行为的思想活动。他对一段简略的历史资料反复咀嚼,啜其英华,按照人物可能有的思想(当然也必须反映当今社会的时代精神),塑造了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我以为这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想象与虚构,是对历史事件和具体人物精神内蕴深入开掘的结果,是艺术的真实,也不违背历史的真实。因而不能轻率地说是拔高了古人。
  其三,昭君出塞,不仅巩固了汉与匈奴的友好关系,加强了匈奴与汉的贸易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两个民族的互相学习,而且,还以身谱史,播下了两个民族长久友好的种子。
  王昭君死后,一直到王莽执政期间,汉与匈奴双方还在利用王昭君的关系来缓和民族之间的矛盾。昭君的女儿、女婿、外孙继续为汉匈两族的和平友好而努力奔走。史载汉平帝时(公元1至5年),王莽曾邀请王昭君长女须卜居次云访问长安。王莽执政后,推行一种分化匈奴人的政策(大分匈奴为十五单于),又要把大汉习俗强加于匈奴人(如强制匈奴单于改用汉式单名),特别是为了确立他的政府对匈奴的政治统属关系而更换“匈奴单于玺”为“新匈奴单于章”,以及妄斩匈奴侍子登,使双方的关系非常紧张。发展到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以后,匈奴单于遂发兵进扰,王莽也准备以三十万兵马进行反击。双方剑拔弩张,其势一触即发。这时,昭君的女儿云、女婿须卜当挺身而出,设法弥合。始建国五年(公元13年),乌珠留单于死,云、当欲与汉和亲,又素与咸友好,见王莽曾拜咸为孝单于,故越舆而立咸(舆与咸皆为乌珠留单于之弟)为乌累若鞮单于。乌累既立,云、当劝他与汉和亲。天凤元年(公元14年),云、当派人到西河虎猛制虏塞下求见和亲侯王歙。王莽派王歙和他的弟弟展德侯王飒(歙、飒俱为昭君之兄子)使匈奴,贺单于初立,并赠黄金、衣被、缯帛。在云、当的斡旋及单于的努力下,汉匈关系又出现了一线光明。但因“其后莽复欺诈单于,和亲遂绝”。天凤二年(公元15年),王莽遣王歙与五威将王咸等送还前所斩匈奴侍子登,单于派云、当子男大且渠奢(即须卜奢)等至塞迎接。后来,汉封须卜当为后安公,当子须卜奢为后安侯。天凤五年(公元18年),乌累单于死,弟左贤王舆立,为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匈奴谓“孝”曰“若鞮”。自呼韩邪后,与汉亲密,见汉諡帝为“孝”,慕之,故皆为“若鞮”。这也是昭君和亲的一点影响。)为了再次争取汉匈关系的和好,匈奴单于又派遣须卜居次云及其婿须卜当,儿子须卜奢,还有王昭君次女当于居次的儿子醯椟王(醯椟王中途回匈奴)再度出使长安。王莽并把他的庶女陆逮公主王捷嫁给须卜奢。想出兵辅立须卜奢为匈奴单于。恰在这时,王莽被杀,云、奢亦死。
  从这段历史发展来看,汉匈双方都在利用王昭君的亲属,如女儿、女婿、外孙等充当政治交往的代表,可见昭君出塞在汉匈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深远的影响。
  王昭君曾经是两个民族的和亲使者,她在我国历史上已经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昭君出塞历史意义是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故事。后来也有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 。

王昭君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其人其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自古以来书画家、诗词家和戏剧家笔下久远的主题。但有关王昭君及昭君出塞的文化主题基调与其说是凄美,不如说是哀怨、同情。

扩展资料:

“昭君出塞”其时匈奴经历了“五单于争立”的窝里斗,国力早已江河日下;而汉元帝坐享“昭宣中兴”之成果,建昭三年(前36年)在西域又灭了郅支单于,朝野集体牛哄哄的,呼韩邪却是抱着“且喜且惧”的心态来的。

名列我国历史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出生于公元前52年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景帝孙休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两地的和平与繁荣。
《汉书·元帝纪》和《汉书·匈奴传》就没有记载昭君自愿请行,只记载了汉元帝把昭君“赐”给呼韩邪单于。
《汉书·元帝记》记载:“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乎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乎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

和亲,保证边界稳定,促进文化交流和社会稳定发展!

与匈奴联姻,促进了匈奴与汉朝的和平,经贸往来,文化交流。


王昭君为什么能位列四大美女之一?
首先,能位列四大美女的人,一定是极美丽极美丽的女子,王昭君的美能“落雁”,历史那么多的美女,她就是最出名的四个之一了。其次,另外三个著名的美女,哪一个都和政治脱不了关系。貂蝉是王司徒设的连环计其中的一计,没有她吕布和董卓就不会反目成仇。貂蝉先许吕布,再献董卓,成功的在两个“义...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是王昭君、貂蝉、西施、杨贵妃?
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汉元帝时期宫女。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

王昭君为什么能位列四大美女?
据说,四大美女各有绝活儿,羞花闭月,沉鱼落雁,羞花的是杨贵妃,闭月的是貂蝉,沉鱼的是西施,落雁的就是这位王昭君了。话说,汉元帝刘奭非常喜欢美女,把后宫嫔妃的职称,从武帝时的十级,一下子增加到十五级二十一档,每一级多少编制,估计也没有定数,所以呢,后宫美女太多,刘奭亲自见面,根本见不...

王昭君是不是四大美女之一。
是的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 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就是形容她们死四个的 沉鱼指的是西施,相传西施在溪边綄纱时,水中的鱼儿被她的美丽所吸引,看得发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落雁是指王昭君,传说昭君出塞时满腹愁怀,为抒解思乡之情,便在马背上弹起了琵琶。...

王昭君有什么故事?
王昭君作为四大美女之一,是四个美人里最有民族大义的一位,她为了汉朝可以出塞和亲,远嫁塞外成为单于之妻,是我国历史上传奇的美女子。下面是我蒐集整理的王昭君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王昭君的故事 王昭君的母亲怀她的时候年岁已高,传说她母亲曾入庙求签,当晚便梦见一轮明月投入她的怀中,因此...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分别指的是谁?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分别指的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

王昭君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嫁到匈奴后生活的怎么样?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除了杨玉环,其他三人都被赋予了爱国主义...

四大美女王昭君是怎么死的?
王昭君作为四大美女之一,是四大美女中最有民族荣誉感的一个。她得以离开长城前往汉朝,嫁给长城,成为可汗的妻子。也正因为如此,昭君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美女,所以有很多王昭君的母亲怀孕的时候已经很老了。传说她母亲有一次进庙求签,当晚梦见一轮明月投怀送抱。所以王昭君有明月之称,因为月光...

...三位美女的多,可为什么她依然被称为“四大美女”呢?
匈奴呼韩邪单于后,丰姿秀美,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也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的。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 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

王昭君本是平凡女子,为何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呢?
王昭君不仅美貌,而且对当时两国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入选“四大美女”毫不为过。中国历史几千年,美女很多,为什么选出了四大美女,因为都和政治有关。西施,是越国的间谍,帮助勾践复国,成就“春秋五霸”之一。董卓专权,王公大臣束手无策,貂蝉用美人计让吕布董卓父子反目,并让吕布杀死董卓,揭开...

宜宾县13312511830: 王昭君出塞的原因是什么? -
植诗盐酸:[答案] 王昭君是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时人也称她为明君或明妃.对于她为何出塞匈奴,历来众说纷纭,贬褒不一. 据传,王昭君是齐王襄的女儿,十七岁时,被汉元帝选入宫中.汉元帝是按画工的画像选宫奴的,深居后宫的宫女们,为了能被皇上幸召,...

宜宾县13312511830: 王昭君出塞的故事200字 -
植诗盐酸: 汉朝时有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称藩归附汉朝,来长安朝觐汉元帝,并提出和亲的要求.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个宫女当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 而宫女都不愿意嫁到匈奴去.只有一个宫女主动请求出塞,就是王昭君.出发前,王昭君向汉元...

宜宾县13312511830: 昭君出塞的故事 -
植诗盐酸: 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昭君出塞(13张)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约定“汉与匈奴为一家,勿得相诈相攻”.并三次进长安入朝,向汉元帝请...

宜宾县13312511830: 昭君出塞是什么时候? -
植诗盐酸: 汉宣帝死后,元帝即位,呼韩邪于公元前33年再次亲自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个宫女当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后宫里有很多从民间选来的宫女,整天被关在皇宫里,很想出宫,但却不愿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着急.这时,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她是谁呢?她名叫王嫱(qiáng),又叫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管事的大臣听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报元帝.元帝就吩咐大臣选择吉日,让呼韩邪和昭君在长安成了亲.

宜宾县13312511830: 王昭君为什么出塞? -
植诗盐酸: 王昭君为何出塞,历史上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上面所描述的,王昭君因自傲,未买通画工毛延寿,结果被丑化,美貌的昭君因此得不到皇上的宠爱,她久留在深宫实在无聊,于是自己请求去匈奴,经汉元帝同意,便出塞去和亲了. 其二,...

宜宾县13312511830: “昭君出塞”的始末情况如何? -
植诗盐酸: 西汉到了汉宣帝当皇帝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那时北方的匈奴由于内部相互争斗,结果越来越衰落,最后分裂为五个单于势力.其中有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一直和汉朝交好,曾亲自带部下来朝见汉宣帝.汉宣帝死后,元帝即位,...

宜宾县13312511830: 王昭君的英雄事迹 -
植诗盐酸: 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姊归(今湖北姊归)人.与西施、杨贵妃、貂婵同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汉元帝时入宫为宫女. 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汉宣帝时匈奴贵族争夺权力,势渐衰落,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韩邪单于,被他的哥哥郅...

宜宾县13312511830: 王昭君出塞的故事200字 -
植诗盐酸: 王昭君于汉元帝时期以良家子的身份被选入宫为宫女.传说画工毛延寿趁机勒索宫女.宫女们为了自己能被皇帝选中,送给毛延寿很多钱财.虽然王昭君相貌出众,但因品格高尚,不似他人用各种手段以谋求皇帝的宠爱,毛延寿得不到贿赂,便故意丑化她[1].于是“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请求和亲,昭君自愿请求嫁于匈奴.到了昭君出塞那一天,元帝见昭君美冠汉宫,不禁大吃一惊.他本想留下她,可是又怕失信,只好忍痛割爱.后来汉元帝大为恼火,杀掉了毛延寿等画工,没收了他们的财产.

宜宾县13312511830: 昭君出塞是哪个时期的故事?具体的故事! -
植诗盐酸: 朝代,背景: 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

宜宾县13312511830: 昭君出塞的经过??? -
植诗盐酸: 是汉元帝时期,匈奴分裂,一部分开始西迁,而另一部分的首领呼韩邪单于来归顺汉朝并请求和亲.汉元帝宫中当时并没有合适的公主,宫女王昭君请求前往,被批准了.于是,就有了“昭君出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