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死前说满足一要求就投降,忽必烈为什么没答应?

作者&投稿:说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我们这个受尽外族欺凌而多难的民族中,文天祥是一个杰出的存在,就像漫漫黑夜的星辰,让我们感到黑夜虽长,但依然有光明和希望。

文天祥,字宋瑞,江西吉安人,南宋状元宰相,伟大的抗蒙民族英雄。1256年,20岁的文天祥意气风发,满腹经纶,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便高中进士第一,状元及第, 成为天下学子艳羡和满朝文武交赞的对象。

步入仕途后,文天祥历任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瑞州知州、江南西路提刑、尚书左司郎官、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等职。

1259年,蒙古大军攻破襄阳重镇,在京西撕开了一个进入南宋京都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口子,随后进攻京西门户鄂州(今湖北武昌),警报拉响,朝野恐慌。

惶恐之际,有大臣劝时为皇帝的宋理宗迁都,所谓迁都,其实就是逃跑。文天祥闻之义愤填膺,不顾当时还是末吏之身,大胆上书,痛斥这种逃跑行为,并提出了具体的抗敌对策,宋理宗却置之不理。

不久,文天祥又因为在起草皇帝的诏书中,有讽刺主降宰相、也就是那个著名的蟋蟀宰相贾似道之语,连皇帝都受贾似道左右,文天祥开罪如此权臣,自然葬送美好前程,贾似道便使了个小手腕,安排御史弹劾文天祥。

文天祥受不了这种鸟气,主动上书,自请辞职。当时,文天祥才37岁,年纪轻轻就辞官归里,这无疑成了南宋官场的一种莫大讽刺。

然而,文天祥毕竟是状元,学识和才能都铁板钉钉摆在那。因此,朝廷稍后又重新起用他为荆湖南路提刑,不久又转任赣州知州。

1275年,蒙军大举进犯,沿长江东下,京都危急,朝廷别无他法,只得号召天下兵马勤王。文天祥获悉,倾其家财,广为招募,共组织兵马3万人,入卫杭州,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稍后,改任平江知府。但蒙军太凶太猛太快,文天祥像一个救火队长,带兵到处驰援,但迎接他的是一个个城陷将降的消息,常州、平江先后失守,他只得率军急返杭州,准备与蒙军决一死战。

然而,当文天祥历经千辛万苦赶到杭州城后,才发现平日里那些“忠于”挂在嘴上的满朝文武,已经纷纷逃亡,武官逃失殆尽,文官仅剩6人。

1276年正月,掌权的谢太后执意投降,蒙军统帅伯颜指定必须由宰相来蒙军大营商议,宰相陈宜中竟然连夜逃跑,不知去向。

文天祥临危受命,以宰相身份出城,到蒙军大营谈判。谈判时,面对凶神恶煞的蒙古兵,文天祥毫无畏惧,当面痛斥伯颜,表示拼命抵抗到底,被当场扣押。文天祥被扣后,蒙军将他押到船上。

文天祥开始以绝食抗议,后来,船到镇江后,他借机逃上岸来。这时,南宋已经正式投降,蒙古人像当年金兵对待北宋的徽、钦二帝一样,将谢太后和宋恭帝赵显等全部俘虏,押往大都(今北京)。

随后,宰相张世杰、陆秀夫拥立年仅7岁的赵昰在福州称帝,是为宋端宗。文天祥历经万苦,赶往福州,被任命为枢密使,并都督各路军马。于是,文天祥派人到各地筹钱招兵,号召各地起兵反抗蒙军。1276年,蒙军攻入福建,赵昰随陆秀夫乘船逃往海上,一路漂泊到广东沿海。而文天祥却始终坚持到处招兵,抗击蒙军。

1277年,文天祥率军移驻龙岩、梅州一带,随后挺进江西,在雩都挫败蒙军,接连收复了10多个州县,声势大振。

不久,蒙军集结优势兵力,开始猛攻文天祥的义军,义军寡不敌众,损失惨重,被迫退到福建长汀、漳州一带。南宋投降蒙古的降将吴浚受蒙古人之命,专程前往漳州游说文天祥,说服他投降,文天祥立刻将吴浚斩首示众。

蒙军知道文天祥是个死敌,灭亡南宋,必先降伏文天祥,又专门派人把文天祥的妻子欧阳氏和两个女儿抓为人质,逼他投降。

文天祥听说后,不但没受威胁,反而对蒙古侵略者更痛恨,反抗更激烈。1278年,赵昰病死,张世杰、陆秀夫又拥立6岁的赵昺继位,是为祥兴帝。是年冬,文天祥率军前往海丰,准备进山据险坚守。当行军至海丰以北的五坡岭时,蒙军铺天盖地而来,将文天祥和他的部众团团围住,激战过后,文天祥被俘。

然而,就在他吟出这首悲愤的诗歌同时,1279年二月初六,蒙军在海上将南宋最后的朝廷和最后的军队围困在崖山一隅,就像凶残的老虎玩弄一只到手的绵羊一样,先慢慢的撕,再慢慢的吃,将这个曾经辉煌过的朝廷的最后一点精英,逼到了死亡的悬崖边,最后,不堪其辱的陆秀夫背着8岁的祥兴帝,带领十万南宋精英,投入了汹涌浩瀚的大海,南宋灭亡。

取而代之的,是蒙古人的元朝。

而文天祥呢?

此时,带着亡国之痛的他,早已过了零丁洋。

当年十月初一,蒙古人将这个南宋最著名的囚犯,千里迢迢押解到了元朝首都:大都北京。

之所以对文天祥如此郑重其事,是因为元世祖忽必烈对文天祥的勇气、能力和事迹耳熟能详,他对这个曾经把蒙古人打得十分头疼的勇猛忠烈的汉子饶有兴趣,一心想招降他,争为己用。

开始,忽必烈发动已经投降的宋恭帝赵显前来劝降,文天祥一口拒绝。

元朝宰相和权臣等先后亲审,耐心诱降,文天祥慷慨陈词,义薄云天。

文天祥前后被关押了3年时间。

他的夫人和孩子也都被拘禁在大都。

他知道,只要他文天祥一点头,一屈膝,立马就能家人团聚,飞黄腾达,但他咬紧牙关,誓死不从。

1282年1月8日,忽必烈亲自召见了文天祥,进行了最后一次劝降。

说实话,忽必烈对铁骨铮铮的文天祥确实颇有好感,既有心保全,更希望为己所用,因此亲自出面,耐心说服,想感化他。

不料,文天祥的心依然和石头一样顽固,意志依然和钢铁一样坚硬,他说:“天祥为大宋状元宰相,宋亡,只能死,不能活”。

然而,经过狱中3年的前思后想,他还是对忽必烈提出了一条变通的要求,他说:“国亡,吾分一死矣。倘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

意思是说:国家已经灭亡,我自当以身殉国。但如果你忽必烈把我放了,我还是愿出家为道,再以道士的身份回到故乡,之后我可以以一个方外人的身份,为你效劳。

当然,忽必烈完全可以按照文天祥提出的要求放了他,既可博得一个宽宏大量的好名声,又能消减汉人的反抗情绪,还能让文天祥以出家人的身份为元朝出力。

然而,忽必烈一双阴险的眼睛,看穿了文天祥的“诡计”,文天祥用的是缓兵之计呀。因为,以文天祥这3年来誓死不从的刚烈表现和一贯固执的性格,怎么可能会因为寻求苟活而投降呢?

倘若真放了他,回去后一定又是一只骁勇的猛虎。

纵虎易,捉虎难啊!

因此,忽必烈拒绝了文天祥的提议,并且最后下定杀他的决心。

第二天,文天祥被斩于北京柴市,年仅47岁。

史载,文天祥被押到刑场后,先向刽子手问明了方向,然后,面朝南方,行跪拜大礼,方从容赴死。

几天后,文天祥的妻子欧阳氏收敛丈夫尸体,在口袋中找到了文天祥的遗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诸葛亮明知不可为,却仍坚持北伐;文天祥明知大势已去,却仍坚持抗蒙,这是一种大义。所以,清末民初的著名历史学家蔡东藩在《宋史通俗演义》中评价道:“六合全覆而争之一隅,城守不能而争之海岛,明知无益事,翻作有情痴。”

明知是无益之事,却要誓死作为,这就是“义薄云天”的大义,这就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丹心”,蔡东藩先生之语,可谓精准之评!



小人可以诱之以利,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而文天祥不是一般的君子,不会被利益和名声所驱使,忽必烈也明白,都知道这是假的。
不过这种真英雄可以以大义压之,名声和利益都不行。
假设:
忽必烈:若不降,屠尽赵宋皇室,城破,则数十万人皆屠戮殆尽。若汝自杀亦当如此。
此时文天祥大概率会降的,只是心不甘情不愿,出工不出力而已。

我认为忽必烈是看穿了文天祥的计谋。因为当时的文天祥被抓之后关了三年,在这三年之中他一直不投降,突然想要投降忽必烈就猜到了,他想要先摆脱囚禁之后再对他进行抗争。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一要求非常的难以实现,还有忽必烈一答应了这个要求就动摇了他的国本所造成的结果。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曾向忽必烈提过一个投降条件,要求很简单,为何还是被杀?_百度知 ...
但是忽必烈仔细想了想,感觉不对劲,你就这样以道士的身份跑了,你要是再组织军队抗击我,那我岂不是亏大了,白白地放走一个敌人。再加上忽必烈手下的谋士也说,文天祥是一个非常忠诚于以前朝廷的人,如果放走他,他必然会组织军队抗击元朝,忽必烈就狠狠心咬咬牙,直接杀了文天祥。

文天祥他死前经历了什么?
虽然环境恶劣,但文天祥内心坚定,完成了流传千古的“《正气歌》”。282年11月,元政府得到消息,要起义救文天祥。一方面,元朝廷调赵松宗的房;另一方面,元世祖忽必烈最后一次亲自交出了文天祥。面对忽必烈,文天祥不让步,说忠臣不负二主。现在他的愿望只是去死。忽必烈见投降无望,只得下令将其杀死。那是1283年1月9日...

文天祥就义前说了句什么话?
文天祥被押到枢密院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对孛罗行了一个拱手礼。孛罗喝令左右强制文天祥下跪。文天祥竭力挣扎,坐在地上,始终不肯屈服。孛罗问文天祥:“你现在还有甚么话可说?”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兴有衰。国亡受戮,历代皆有。我为宋尽忠,只愿早死!”孛罗大发雷霆,说:“你要死?我偏...

文言文翻译。谢谢!
就会落入俗套.有押韵就会读起来朗朗上口,没有的话,读起来会令人感觉沉闷.有押韵的话,诗歌会有比较悠远的蕴味,没有的话,意思会显得很局促.事物出色在于有点有染,意念和姿态在于有转折,情理事理要有给人犹豫和思考,风采有致在于影形绰约飘忽,言语气势在于有吞有吐,体裁和文笔的走势要游走连贯....

宋史文天祥传中文天祥最后说的话体现了他怎样的形象?
文天祥就义前的话,当他被押解到柴巿口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其有遗言说:孔...

文天祥到底是怎么死的?
当时大盗刚刚暗杀了元朝左丞相阿合马,于是命令撤除城苇,迁徙瀛国公及宋宗室到开平,元朝廷怀疑信上说的丞相就是文天祥。元廷召见文天祥告谕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然而忽必烈还不忍心,急忙挥手要他退去。有的说...

少年岳飞文言文精神品质
中 华上下五千年,不知出了多少有骨气 的人,如南宋的丞相文天祥,临死前 还对着南边慷慨的说:“我的事业到 此完结了”,还有那位“粉身碎骨浑 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都 是有骨气的英雄。一个人从生到死都 要有骨气,不能为了一点点利益就失 去了气节。 书中秦桧杀害岳飞、陷害 忠良仅仅只是为了报答...

天祥临死前作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仍然是你做宰相.文天祥潸然泪下,说:国家灭亡而不能救,作为人臣即使死了,也不能免除自己的罪过,怎能苟且偷生,另事他主呢?弘范感其义,派人将其护送至京师,文天祥在路上八日未食一饭,仍然没有饿死,文天祥就开始吃饭了.到了北京(即燕京),其所押解住处的人提供给他好衣好食,但天祥并不为所动,...

文天祥是怎么去世的?他临死前经历了哪些事情?
他是从容殉国的。他经历了战败被俘,并被押到了潮阳,他非常的有骨气,一直不行跪拜之礼。后来又被送到了京师。

文天祥是怎么死的,文天祥为什么要写过零丁洋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也算是一首千古名篇了,这首诗读起来就有一种遗憾的悲愤,和很大气的慷慨,尤其是最后两句,一直以来想必都是很多人的信念吧。那作者文天祥又经历过些什么,为什么会写下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名作?《过零丁洋》这首诗也是文天祥死前所写,那他是怎么死的,临死之前的他又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12...

北海市18488265437: 文天祥的一件事 -
悟全立生: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三月,权臣阿合马被刺,元世祖下令籍没阿合马的家财、追查阿合马的罪恶,并任命和礼霍孙为右丞相.和礼霍孙提出以儒家思想治国,颇得元世祖赞同.八月,元世祖问议事大臣:“南方、北方宰相,谁是渠能?”...

北海市18488265437: 文天祥的事迹和他受人们敬仰的原因 -
悟全立生: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

北海市18488265437: 甘之如饴成语故事 -
悟全立生: 宋朝末年,文天祥率军抗元,不幸被捕,关入元军的土牢,汉奸张弘范劝他投降,他坚决拒绝.他在又矮又窄的地牢里呆了三年,始终不投降,最后被元朝皇帝忽必烈下令杀害,他在狱中写下《正气歌》:鼎钁甘如饴,求之不可得.【出处】《诗经·大雅·绵》:“堇茶如饴.”郑玄笺:“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 宋·真德秀《送周天骥序》:“非义之富贵;远之如垢污;不幸而贱贫;甘之如饴蜜.”

北海市18488265437: 明朝那些事儿 描写“文天祥”的出现在哪章 -
悟全立生: 你问那些没看过书的,他们能知道吗?谁还不知道文天祥是宋朝的,我记不清章节了,把那一段发给你吧,此时的文天祥已经在元的监狱里待了很久,他是在南宋最危急的时刻起兵的,组织义兵抗元,战败后被俘. 这样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

北海市18488265437: 关于文天祥的悲剧故事 -
悟全立生: 1259年,元军渡江围鄂州,皇帝宠幸的内侍董宋臣怂勇宋帝迁都,文天祥勇敢地上疏,乞斩董宋臣.1275年,朝廷追封投降元军大将吕文德为和义郡王,又提拔他的侄子吕师孟为后部尚书,投降气氛一时弥漫京城,文天祥又上书乞斩吕师孟,...

北海市18488265437: 为了让文天祥投降,元朝统治者都做了什么?文天祥是怎样应对的?(课文《文天祥》) -
悟全立生: 文天祥从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抵达大都到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被杀,一共被囚禁了三年两个月.这段期间,元朝千方百计地对文天祥劝降、逼降、诱降,参与劝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诱的手段之毒、许诺的条件之优厚、等待的...

北海市18488265437: 文天祥 舍身取义的故事 -
悟全立生: 文天祥在狱中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但文天祥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 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

北海市18488265437: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千秋祭中忽必烈为什么不亲自劝说文天祥投降
悟全立生: 有亲自劝降啊,还说了一句:“现在你如能用对待宋朝那样对我,立即任你为丞相

北海市18488265437: 元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劝降文天祥
悟全立生: 元朝统治者十分看重文天祥威武不屈的气节和尽忠报国的 精神,因此对他十分优待,尊为上宾,希望他能为元朝所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