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牧民”思想如何理解

作者&投稿:澄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直观思维、类比思维、辨证思维
一、整体思维
  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联系。
  古人在这方面有许多典型的言论,例如儒家的孟子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孟子·尽心上》)道家的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我们把“上下与天地同流”跟“万物与我为一”联系起来看子可以知道无论是先秦的儒家还是道家,都是把人与天地万物看做是一个整体系统的。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先秦典籍中大量出现的“一”的含义。例如《易·系辞传下》说:“天下之物,贞乎一者也。”老子说“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从根本上看,“一”都是讲整体、系统及其贯通的。
  华夏民族在《易经》时代形成了由“天——地——人”组成和谐整体的宇宙观念。《易经》以阳爻和阴爻构成的六十四卦,象征天地万物及其变化,表明天地和同,万物化生,人与天地分而相合。
  在整体思维上,汉代使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得以完善,对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相互调节维持整体平衡的功能,都作了充分的说明。到宋代,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上篇讲天地,下篇论人,认为天地系统的秩序结构,就是人的行为道德的规范,人的思想、行为与天地秩序相合,才能真正实现“天——地——人”宇宙大系统的和谐统一。宋代把古代中国整体系统的思维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探索宇宙的本体和深层的内在联系;注重从直观体验、心性、精神去接近天理。
  二、直观思维
  所谓直观思维,是指在已往经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突发地把握事物本质,以及基于这种能力而产生的思维方式。古代整体思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对于“天——地——人”的系统,仅仅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去认知是无法穷尽其奥义的,必须凭借对于“象”的直觉、顿悟去把握。《周易.系辞传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显然,“立象”包括了对于“观象”、“体悟”的过程与结果的表述。
  儒家、道家都主张以直观为基础去领悟、把握宇宙、人生。庄子的“乘物以游心”“游心于物之初” 都是讲直观、体悟一切存在的根源与自然运行的规律。宋代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朱熹的“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陆九渊的“吾心”与“宇宙”相冥契,则是强调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
  直觉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非逻辑性。在现代科学研究中,逻辑证明和实验的方法都表现了一定的局限。许多科学家认为,唯一的道路就是直觉地把握整体,并且洞察到正确的东西。而中国传统的直觉思维,经过科学改造后也能适合现代科学的需要。如在量子力学中有不确定原理、引进了概率的概念,西方人很难掌握,而东方人极易接受,这不能不说与东方思维方式有关。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中国传统直觉思维的合理性。
  三、类比思维
  类比思维是从“天、地、人”系统整体思维衍生出来的,是指由两个对象内部属性关系的某些方面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可能相似的推理方法。
  古代汉民族很早就发现天地万物、人事习俗存在着类别,当两类事物之间的不同性和相似性都被认识得很清楚时,类比思维就会变得更加富有成果。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擅长的一个领域,表现类比的最古形式就是比喻,常常用以发现说明世界的真理。例如庄子主要依靠比喻和类比来论证哲学问题。如《齐物论》通过狙公赋芧、罔两问影、庄周梦蝶等比喻,来论证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本无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一切是非之争,都是对道的全面性的歪曲和割裂,反对认识的片面性。《逍遥游》借用大鹏和小鸠,大椿和朝菌的比喻,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自己本性和客观环境,主张各任其性,逍遥自在。《秋水》篇借河伯与海若的对话说明万物的大小、贵贱、生死、是非都是相对的。
  四、辩证思维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中曾经对中国古代光辉的辩证思维加以总结,他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 李约瑟所说的这种“辩证逻辑”就是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一个突出内容——辩证思维。所谓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中国的辩证思维起源较早,老子讲“正言若反”,就是说一句话看起来是反面的,其实有深刻的含义。他讲“反者道之动”,老子特别强调这个“反”",这个“反”用黑格尔的名词说就是“否定性”,老子认为一切事物后来都归于否定。老子又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万物负阴而抱阳”“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老子指出事物是在对立关系中造成的。孔子讲“叩其两端”,遇到什么问题,从两方面来考虑,问题就解决了。从老子、孔子开始,中国的许多思想家都有辩证思维,到宋朝张载,辩证思维尤其丰富,后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辩证思维也很丰富。中国的太极图就表示着辩证思维:两端互补,相反相成,相灭相生。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有一定的水平,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优秀遗产。在西方,也有丰富深刻的辨证思维,可是东西方讲的重点不一样,西方特别强调斗争,而中国哲学讲的辩证思维比较注重对立的统一,注重和谐,认为和谐、对立的融合是最重要的。
辩证思维是指以bai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逻辑思维中, 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 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 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
辨证思维模式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 光来看问题。 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 观点、规律完全适用于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 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辩证思维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辩证思维深深地渗透到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 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 决定传统文化的发展走向; 影响古代的军事理论和战争决策; 影响传统的中医理论; 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民族智慧的开发、文化的健康 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偏向于理性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直观思维、类比思维、辨证思维
一、整体思维
  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联系。
  古人在这方面有许多典型的言论,例如儒家的孟子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孟子·尽心上》)道家的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我们把“上下与天地同流”跟“万物与我为一”联系起来看子可以知道无论是先秦的儒家还是道家,都是把人与天地万物看做是一个整体系统的。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先秦典籍中大量出现的“一”的含义。例如《易·系辞传下》说:“天下之物,贞乎一者也。”老子说“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从根本上看,“一”都是讲整体、系统及其贯通的。
  华夏民族在《易经》时代形成了由“天——地——人”组成和谐整体的宇宙观念。《易经》以阳爻和阴爻构成的六十四卦,象征天地万物及其变化,表明天地和同,万物化生,人与天地分而相合。
  在整体思维上,汉代使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得以完善,对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相互调节维持整体平衡的功能,都作了充分的说明。到宋代,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上篇讲天地,下篇论人,认为天地系统的秩序结构,就是人的行为道德的规范,人的思想、行为与天地秩序相合,才能真正实现“天——地——人”宇宙大系统的和谐统一。宋代把古代中国整体系统的思维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探索宇宙的本体和深层的内在联系;注重从直观体验、心性、精神去接近天理。
  二、直观思维
  所谓直观思维,是指在已往经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突发地把握事物本质,以及基于这种能力而产生的思维方式。古代整体思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对于“天——地——人”的系统,仅仅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去认知是无法穷尽其奥义的,必须凭借对于“象”的直觉、顿悟去把握。《周易.系辞传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显然,“立象”包括了对于“观象”、“体悟”的过程与结果的表述。
  儒家、道家都主张以直观为基础去领悟、把握宇宙、人生。庄子的“乘物以游心”“游心于物之初” 都是讲直观、体悟一切存在的根源与自然运行的规律。宋代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朱熹的“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陆九渊的“吾心”与“宇宙”相冥契,则是强调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
  直觉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非逻辑性。在现代科学研究中,逻辑证明和实验的方法都表现了一定的局限。许多科学家认为,唯一的道路就是直觉地把握整体,并且洞察到正确的东西。而中国传统的直觉思维,经过科学改造后也能适合现代科学的需要。如在量子力学中有不确定原理、引进了概率的概念,西方人很难掌握,而东方人极易接受,这不能不说与东方思维方式有关。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中国传统直觉思维的合理性。
  三、类比思维
  类比思维是从“天、地、人”系统整体思维衍生出来的,是指由两个对象内部属性关系的某些方面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可能相似的推理方法。
  古代汉民族很早就发现天地万物、人事习俗存在着类别,当两类事物之间的不同性和相似性都被认识得很清楚时,类比思维就会变得更加富有成果。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擅长的一个领域,表现类比的最古形式就是比喻,常常用以发现说明世界的真理。例如庄子主要依靠比喻和类比来论证哲学问题。如《齐物论》通过狙公赋芧、罔两问影、庄周梦蝶等比喻,来论证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本无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一切是非之争,都是对道的全面性的歪曲和割裂,反对认识的片面性。《逍遥游》借用大鹏和小鸠,大椿和朝菌的比喻,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自己本性和客观环境,主张各任其性,逍遥自在。《秋水》篇借河伯与海若的对话说明万物的大小、贵贱、生死、是非都是相对的。
  四、辩证思维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中曾经对中国古代光辉的辩证思维加以总结,他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 李约瑟所说的这种“辩证逻辑”就是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一个突出内容——辩证思维。所谓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中国的辩证思维起源较早,老子讲“正言若反”,就是说一句话看起来是反面的,其实有深刻的含义。他讲“反者道之动”,老子特别强调这个“反”",这个“反”用黑格尔的名词说就是“否定性”,老子认为一切事物后来都归于否定。老子又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万物负阴而抱阳”“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老子指出事物是在对立关系中造成的。孔子讲“叩其两端”,遇到什么问题,从两方面来考虑,问题就解决了。从老子、孔子开始,中国的许多思想家都有辩证思维,到宋朝张载,辩证思维尤其丰富,后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辩证思维也很丰富。中国的太极图就表示着辩证思维:两端互补,相反相成,相灭相生。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有一定的水平,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优秀遗产。在西方,也有丰富深刻的辨证思维,可是东西方讲的重点不一样,西方特别强调斗争,而中国哲学讲的辩证思维比较注重对立的统一,注重和谐,认为和谐、对立的融合是最重要的。
辩证思维是指以bai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逻辑思维中, 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 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 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
辨证思维模式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 光来看问题。 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 观点、规律完全适用于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 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辩证思维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辩证思维深深地渗透到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 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 决定传统文化的发展走向; 影响古代的军事理论和战争决策; 影响传统的中医理论; 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民族智慧的开发、文化的健康 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偏向于理性思维

《管子·牧民》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孟子也说:“夫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主张“制民之产”,满足民众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法律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文化是人类在法律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习惯、规范、制度等,它包括观念形态的法律文化和规范形态的法律文化。狭义的法律文化仅指观念形态上的法律文化,包括人们对法的性质、法的作用、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的看法、评价以及人们在法律实践中的思维模式。本文所涉及的法律文化就是从狭义上讲的。世界各国的法律文化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法的渊源和结构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同样形成了自己源远流长的法律文化。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人的价值。它大致有三层含义: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本主义哲学认为,天地之间,人最重要,人是宇宙的主人。中国传统哲学历来讲“天人合一”,人不应对抗自然、破坏自然。人在自然面前也不应消极无为,而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人类依靠社会群体的力量,正确运用礼、法,就能战胜自然,治理国家,把人间的事情办好。“人能胜乎天者,法也”。二是人与神的关系。在中国从未形成一种与世俗政权相对抗,甚至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的宗教。远在三千年以前,就出现了一种重人事、轻鬼神的思想。西周时期,周公就提出:“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上天是不可信赖的,只有发扬文王之德,才能使周王朝国运长久。春秋时期,郑国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左传》昭公十八年)。孔子学生子路问如何对待鬼神,孔子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表达了他们着眼于人事,立足于人间的现实主义态度。这种重人事、轻鬼神的现实主义精神一直为后人所效法。三是国与民的关系。西周时期出现了重民思想。周公反复强调统治者一定要“敬德保民”,要“惠民”、“裕民”。当权者应以民心为镜子,来查看自己为政的得失。春秋时期出现了一股重民思潮。《管子·牧民》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孔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战国时期,在列国争霸的历史条件下,重民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西汉时期的贾谊说得更加透彻和精辟,他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儒家正是从这种民本主义出发,主张重视民心向背,关心民间疾苦,先富后教,敛从其薄,刑罚适中,反对苛政与滥罚。这种民本主义思想是人本主义的主要内容,而人本主义正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是和宗法伦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中国的人本主义重视人的价值,认为人是宇宙的主人。而伦理主义的特征就是重视人与人的关系,每个人都被置于一定的宗法伦理关系之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义、臣忠,是每个人都要恪守的道德规范和应尽的义务。所以,有人把中国古代的人本主义称为“道德的人本主义”。这种人本主义深深扎根于以血缘为纽带,以宗法伦理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度的土壤中。与这种传统文化相适应,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也是伦理主义的法律文化。以人本主义为基础,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伦理为核心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其具体表现是:礼法结合,以礼统法;德刑并用,以德为主;重人治,轻法治;重刑法,轻民法;皇权至上,以言代法。这种法律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法律实践的经验总结,表明了占社会主导地位的社会成员对法的观念、法的价值、法与其他调整方式的关系的看法和态度。对个人、集体和国家的法律实践有着直接的引导作用。

二、毋庸讳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很多。如:人治观念、皇权思想,以言代法,封建等级观念,特权思想,重刑法、轻民法,司法与行政合一等,这些因素与现代法治格格不入,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彻底根除。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许多积极因素并未失去其价值,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如:

1、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人本主义体现在法律领域,就是主张立法、司法都以民为本。早在两千六百多年前,管仲就明确提出:“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包拯说:“民者,国之本也”。他主张立法当以便民为本。这种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并不过时。我们知道,法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的需要和利益的表现,同时也是对人们的各种利益和需求进行调整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法以确认、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目的,因此,在法律实践中,必须时刻关注和尊重人的需要,既不能无视民众的需要,也不能强迫民众接受他们所不需要的东西。

2、注重道德教化,重视犯罪预防。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明德慎罚”,后经孔、孟、董仲舒等人加工为“德主刑辅”,成为封建社会的法制原则。德主刑辅理论并不反对刑罚,而是反对专任刑罚。这种理论认为,刑罚的强制作用,只能使人不敢犯罪,而道德的教育作用,却可使人对犯罪产生羞耻感而不愿犯罪。刑罚只能惩治于犯罪之后,而德教却可以禁犯罪于未萌。道德教化和刑罚制裁这两者相比较,前者对社会控制更有利。德主刑辅理论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儒家大多主张人之初,性本善,犯罪是由于后天受外界影响而造成的。人性可以改变,经过后天的教育,人就能谨慎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犯罪完全是可以预防的。

此外,思想家们还把犯罪的根源与人民的生活状况联系在一起分析,主张从经济手段上预防犯罪,这就是儒家的“富民”思想。《管子·牧民》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孟子也说:“夫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主张“制民之产”,满足民众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以达到犯罪预防的目的。可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犯罪问题的解决并不局限于一种手段,而是主张道德、法律、经济手段同时采用。这对于我们探索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社会综合治理,有效地预防和矫治犯罪,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贤人政治。《礼记·中庸》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儒家认为,尽管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之道已经定为法典,但能否实行,关键在于人。不同的人使用,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诚然,选择贤人的标准古今完全不同,但我们依然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良好的法律制定以后,应当重视为政执法者的选择,特别是对他们道德品质的考察。儒家十分注重贤人的道德感召力,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都把领导者道德品质的好坏,看作是影响民众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讲到贤人政治,经常有人认为这是典型的要人治,不要法治,其实不然。儒家在人与法的关系上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并不认为有了善,有了贤人就可以不要法,而是要求法与人兼备。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这种主张为后世提供了一条非常宝贵的治国经验:仅仅进行法律制度方面的硬件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国家官员的个人品德和素质的软件建设,由无德无能的人执政掌权,必将危害国家。

4、重义轻利。儒家的义利观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多受到批判,认为这种观念否认与限制了人们的私欲,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其实传统义利观并没有把义利绝对对立起来。孔子就坦白承认自己有求利之心,他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事吾亦为之”。荀子更明确指出:“义与利者,人之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肯定了伦理道德与物质生活皆为人的正常需要。荀子义利观的着眼点并不局限于个人,而是整个国家、社会。他强调政府不与民争利,要求天子不养牛羊,臣下不养鸡猪,上卿不从事金融,大夫不开办农场、菜园等。拿现在的话说就是国家官员一律不得经商。可见,儒家不仅没有限制民众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反而重视保护民众的利益,强调重天下之利才是义。荀子明确反对官商,就是要避免官员以权谋私,损害民众的利益。这一点在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战国时期,荀子就意识到了,非常难能可贵。对于我们今天规范政府官员的行为仍具有积极的价值。

此外,儒家的义利观还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这里的义指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对自己的求利之心有一定的道德约束,否则会助长人与人之间的争夺与冲突,对社会的和谐与安宁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由于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滋长,义与利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此,我们不应熟视无睹。在我国,法律确认了每个人都有选择和从事自己愿意做的事情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以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公益为前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以人为本。既要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又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所以依然要提倡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为一己之利而不顾国家民族的利益,损人利己。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历经几千年积淀而成,在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过程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西方法律文化中的法治观念、法治原则、法治思想等优秀的文化成果我们可以吸收借鉴,但并不能因此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全盘否定。我们既要实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价值体系的转化,也要警惕西方的文化霸权。这是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劣性
在西方历史上历经1800多年流散生涯,以强大的凝聚力固守本民族宗教文化传统而著称的犹太民族,其中的一支于北宋中叶进入开封定居,长期过着和平生活,得到汉族的平等对待,也逐渐放弃本民族的语言,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参加科举考试,娶汉族女子为妻,最终失去保持本民族特征的心态,融合到了汉族之中。在19世纪初,开封犹太人中就...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你了解的有哪些呢?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1、琴棋书画:笛子、二胡、古筝、萧笛、鼓、古琴、琵琶。中国象棋、中国围棋;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木版水印。国画、山水画、太极图等。2、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诗经》、《楚辞》。如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收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风俗习惯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多有表现合家团圆,亲友间礼尚往来的情感交流活动,这表明了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和心态可以归纳为一个字“和”,“和”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实用性也就是扣准这个“和”字。我国民俗的实用性,具体地说,可以巩固和强化家庭的世系,增强祖宗观念和家庭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展民俗...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沿革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沿革 1、经过西周幽、厉时代的大混乱,这期间直到老子、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公元前550年左右),在这三百多年时间里,周国以及所有的诸侯邦国的人民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也没有真正地得到安居乐业,一直生活在战乱中。2、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更为激烈和频繁,规模也更大...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或半农半牧民族在与先进的中原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几乎都发生了由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或飞跃。军事征服的结果,不是被征服者的文化毁灭与中断,而是征服者的文化皈依和进步。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又多方面地吸收了新鲜养料,如游牧民族的骑射技术,边疆地区的物产、...

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在冲突与动荡中,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宽恕与反省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了可能。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绝非过时,它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价值,对于解决现代社会问题、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理解和实践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们自身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介绍
中国这个具有有就历史的大国,共有56个民族,当然汉族应该是被大家所熟知的了,那么大家知道中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吗?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中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其他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

<中国文化概论> 论彩陶艺术中的"游牧法"对我国绘画与园林的深刻...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指导 一、 考试说明:《中国古代文化概论》是专业必修课。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念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中国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介绍分析,掌握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基本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引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关心和思考 考试题由四种...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

中国传统文化区中国传统文化
它不仅体现在思想观念上,如孔子的仁爱之道,老子的无为而治,佛家的慈悲为怀,更体现在日常生活、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从书法、绘画、诗词的雅致,到茶艺、中医、武术的精妙,无不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它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骨血之中,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

上思县1841604451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牧民”思想如何理解 -
幸周运德: 很难得,一般这种纯音乐比较多,笛子萧管什么的,,,歌词貌似找不到

上思县18416044510: 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则、内涵是什么? -
幸周运德: 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则是儒家孔子提出的仁爱.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上思县18416044510: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意义 -
幸周运德: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意义从历史岁月中款款走来的蒙古族,不仅具有十分浓郁的少数民族气息,而且其勇猛、彪悍、不拘小节的民族风格,也给世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个发端于公元一世纪末至二世纪初的古老民族,不仅创立了举世闻名的...

上思县18416044510: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概述其历史地位及演变过程列举对其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思想家及其贡献 -
幸周运德: 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2 地位: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一般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3 演变过程:(...

上思县18416044510: 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收获或理解1000字左右的论文 -
幸周运德:[答案] 这是一个与“现代文化”相对的名词.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它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它...

上思县18416044510: 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幸周运德: 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突出,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和不竭力量之源,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中国共产党厚德载物、坚强不屈的重要思想基础,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重要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

上思县18416044510: 从文化的角度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写篇论文2000字 -
幸周运德: 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

上思县18416044510: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是什么?概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 -
幸周运德:[答案] 以和为贵的中庸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诸说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者有诸多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

上思县184160445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
幸周运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崇尚道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道德教育,强调人的精神内涵和道德品质,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