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是去三次才见到诸葛亮,还是去三次见三次?

作者&投稿:姓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三国演义中,徐庶在离开刘备前,为刘备推荐了诸葛亮,然后徐庶就离开刘备到许昌去救自己的母亲了,刘备因为见识过徐庶的神机妙算和奇谋妙计,因此很看重徐庶,同时也看重徐庶推荐的诸葛亮,刘备明白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一定要有一个军师。

所以刘备就到隆中去找诸葛亮,但是刘备去了前两次都没有见过诸葛亮,而第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与诸葛亮一番长谈,刘备恍然大悟认定诸葛亮就是他要找的人,而诸葛亮也认定刘备就是他所要效忠的主公,于是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

徐庶推荐诸葛亮

以三国演义来说,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是去了三次,只见到了一次,因为前两次诸葛亮是外出云游四方了,古代不像现在,又没有通讯设备,想碰到个人是很难的,除非双方约定好了,像刘备这样上门寻找诸葛亮是属于意外拜访,两人并没有约定,所以没有见到诸葛亮是很正常的,并不是诸葛亮故意不见刘备,玩高深,当然了,这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

现在还说一说历史上刘备的三顾茅庐,到底是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还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诸葛亮,两人才达到协议?

关于刘备见诸葛亮《三国志》中的记载非常简单,就一句话12个字而已:

三顾茅庐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于是刘备亲自前往拜访诸葛亮,一连去了三次,才得以相见。当然了,这是按照字面意思上的翻译,但是个人更倾向于刘备见诸葛亮见了三次,谈了三次,两人才谈好。

首先,得谈一谈当时天下的局势,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年已经是公元207年了,这一年,北方的袁绍残余势力已经被曹操消灭得差不多了,袁绍的儿子袁尚与袁熙向北逃往乌桓,曹操在郭嘉的建议下,准备开始北征乌桓彻底消灭袁家残余势力的战争。

曹操

到了这个时候,谁都明白,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一定会调转枪口向南攻打荆州的,曹操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荆州,荆州当时是刘表主政,诸葛亮当时是隐居在襄阳隆中,诸葛亮能在当年写出隆中对战略规划,那肯定对天下的形势非常了解,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诸葛亮当时还没有选择投靠哪一方势力。

如果曹操继续南下,诸葛亮还没有选择投靠刘备的话,就不再有时间投靠任何人了,诸葛亮所说的自比管仲、乐毅也就是一句空话, 虽然刘备还没有意识这一年的重要性,但是诸葛亮肯定意识到自己政治生涯的重要性就在这一年,如果这一年不能选择投靠刘备,就不再有机会了,所以诸葛亮投靠刘备的迫切性大于刘备接纳诸葛亮的重要性。

其实,诸葛亮是战略级别的人才,他选择投靠谁是早就内定的,绝对不是刘备三顾茅庐的临时决定,况且隆中对这种战略根本就是因人而制定的,换句话说,诸葛亮对他自己选择投靠的对象早就决定好了,就是刘备。

诸葛亮

因为东边的孙权,诸葛亮不可能投靠,因为他哥哥诸葛瑾已经在东吴效力,同时孙权手下已经有张昭这样的重要近臣,诸葛亮投靠孙权绝对不可能超过张昭的地位,诸葛亮也不可能投靠曹操,因为曹操手下人才济济,而且多是出身士族,诸葛亮这样的没落士族投靠曹操是不会得到重用的。

诸葛亮也不可能投靠刘表和刘璋,因为隆中对已经说明了刘表和刘璋是个庸主,因此整个天下的势力,诸葛亮看来看去,可以投靠的只有刘备,所以当刘备见到诸葛亮时,诸葛亮马上就能提供早已经写好的隆中对战略,而且还是为刘备量身定做的,这就是诸葛亮早就计划好的。

最后,促成刘备三顾茅庐事件中也有诸葛亮自身的策划,因为除了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之外,刘备在襄阳认识的大多数名士也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比如水镜先生司马徽、庞德公等人,这么多名士人向刘备推荐一个重要人才,刘备能不去呢?刘备本来就需要像诸葛亮这样的战略级别人才,所以刘备才三顾茅庐去找诸葛亮。

刘备与诸葛亮

司马徽、庞德公等人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原因除了他们与诸葛亮熟识之外,他们同时认为诸葛亮的才能也足以辅佐刘备,另外庞德公与诸葛亮有亲戚关系,司马徽也与诸葛亮私交甚好,诸葛亮只需要向他们表示一下愿意出山的心愿,他们就会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这个才人。

另外,诸葛亮在荆州培养了大大小小的关系网,诸葛亮娶了襄阳名士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黄承彦与刘表互为连襟,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襄阳名门望族蒯通的族兄蒯祺,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诸葛亮在襄阳的这个关系网也是非同小可,也是刘备所看重的,无论是诸葛亮的才能,还是诸葛亮的关系网,刘备都看重,所以刘备更应该请诸葛亮出山了。

所以,在时间紧迫之下,诸葛亮不可能再浪费时间,更宁愿坐在隆中的家中等着刘备上门拜访,也不会再到处云游了,如果再错过,很有可能诸葛亮这辈子都会错过刘备,所以刘备应该是见到了诸葛亮三次。

诸葛亮与刘备

刘备见到诸葛亮,想谈的话题肯定是很多,即使三天三夜也谈不完的那种,所以第一次双方见面后,就约定再次见面,第二次见面后又约定第三次见面,当三次见面后,双方已经把所有天下大事,刘备今后的发展战略,全部谈清楚了,非得谈三次才能谈得清楚,毕竟双方在交谈过程中,也会各取所需,也有所考验,毕竟时间紧迫了,没有时间再浪费这些交谈机会。

所以,三顾茅庐,刘备见诸葛亮,见了三次,谈了三次,最终双方约定,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是什么
三顾茅庐出处 三顾茅庐出自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意思是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地位、身份低微,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

三顾茅庐的故事400字 三顾茅庐的故事介绍
1、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2、刘备准备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兄弟关羽都不愿意去。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为什么刘备三次亲自去请诸葛亮出山?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拜访诸葛亮,但是一直未遇到诸葛亮,第三次去才见到诸葛亮,刘备向诸葛亮请教,最后刘备请求他相助,诸葛亮就答应了。 扩展资料: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刘备三顾草庐请诸葛亮出山后,此后三顾茅庐被传为佳话,渐成典故。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

三顾茅庐从哪里可以看出刘备渴望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结合文中两个地方...
1、第二次来拜见,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2、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

解析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是什么
正是因为当时的背景以及刘备的虚心,这才使得孔明助得刘备取得一席之地,终成三国之势。现今仍有不少后人仍在继续研究三顾茅庐发生时的背景,也是因为有环境造就人和决策这一说法。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 一听到三顾茅庐这个词我便耳熟能详,但我只是了解一个表面的肤浅的意思,就是蜀汉黄帝刘备三次去茅草...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三顾茅庐经过是怎么样的
新年过后,刘备再一次去拜访,这次诸葛亮终于在家中,可是恰恰他正在休息,因此刘备在外面等了很久,当诸葛亮醒来之后,刘备见到了诸葛亮,与诸葛亮说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可以帮助他成就霸业,经过一番谈论,诸葛亮答应了刘备的请求。刘备三顾茅庐多大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很有名,是说刘备三次去拜访诸葛亮...

三国故事:三顾茅庐
徐庶自从跟随刘备以后,极为备所器重,他这样称赞诸葛亮的才能和风格,怎能不引起刘备对诸葛亮的倾慕和向往呢!于是刘备郑重而谦逊地前往隆中求见诸葛亮,第一次没有见到,第二次又落了空,到第三次才获得了亮的接见。相见之后,刘备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

三顾茅庐出自哪个历史典故
出自刘备拜访诸葛亮的典故。诸葛亮《出师表》中写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三顾茅庐正是出自于此 。成语小故事: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

刘备为何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三顾茅庐是指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卧龙岗诸葛亮躬耕之地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该文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国志》中对此仅有“凡三往,乃见”的简略记述。《三国演义》对此事件进行了扩写。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

三顾茅庐读后感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三顾茅庐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顾茅庐读后感1 刘备,蜀汉的开国皇帝,为人诚恳,曾三顾茅庐请军师诸葛亮。 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第一次拜访他时,他的童子说他出去了。第二次诸葛亮又不在,只见得他的朋友。第三次去时,鹅毛大雪,张飞不肯愿道:“一界村夫...

北塘区15510296799: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 -
别季乙酰:[答案] 刘备三次前往诸葛亮的住处,想请诸葛亮出山做他的军师,前面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可是第三次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真心打动了决定做刘备的军师帮助刘备一统天下.

北塘区15510296799: 刘备"三顾茅庐"中,是在第几次才见到诸葛亮的 -
别季乙酰: 没有刘备三顾草庐和孔明《隆中对》,就没有《三国志》.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徐庶举荐孔明,刘备从新野南行过汉水到隆中三顾草庐,在第三次见到孔明,刘备问计,孔明答《隆中对》…… 陈寿撰《三国志》,语言洗炼,谋篇精巧....

北塘区15510296799: 刘备为何三顾茅庐才请到诸葛亮? -
别季乙酰: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会说当时徐庶走马荐诸葛,是因为徐庶这位重要谋士走了,刘备急需一位强有力的谋臣,辅助自己,所以才邀请诸葛亮出山.而且请诸葛亮还被拒绝了两次,第三次才会请到,可能是诸葛亮向来考验刘备对待人才的...

北塘区15510296799: 三顾茅庐缩写(不超过200字) -
别季乙酰:[答案] 三顾茅庐或三顾草庐是指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 建安十二年冬至十三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北上到南阳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相见.谈话中,诸葛亮为...

北塘区15510296799: 三顾茅庐中刘备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时是在什么时候 -
别季乙酰: 据《三国志》记载,是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第三次“三顾茅庐”于南阳郡邓县,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的宏伟蓝图,那时诸葛亮27岁,刘备47岁,两人相差20岁.

北塘区15510296799: 刘备入川为何不带诸葛亮一起同行?
别季乙酰: 刘备要聘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直到去了三次,诸葛亮才见他,这就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三顾茅庐”.刘备见到诸葛亮,两人有一番谈话.诸葛亮说:曹操已经强大,...

北塘区15510296799: 为什么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才肯见他? -
别季乙酰: 第一种可能,正史角度看,诸葛亮避世心态很严重.诸葛亮躬耕南阳,本就想苟且于乱世,不想出世去趟浑水,要不然他大可去东吴去投靠大哥.而他没有,在离备三顾茅庐下,不管是被感动还是被逼迫,诸葛亮投靠刘备,但由于年轻还是资历浅,早期没有取得信任,直到法正死后,诸葛亮才崭露头角. 第二种可能,正是角度看,诸葛亮攀附荆州权贵,本想大展拳脚,而刘表不用,东吴已经人才济济,他到了那里很难施展,诸葛亮只能权且伴隐居等待明主,恰逢刘备到来,他看出刘备终非池中之物,所以在他老丈人和好友的强力推荐下,刘备亲自前往,刘备也是半信半疑,录用诸葛亮. 从小说看,我就不说了,诸葛亮是个神仙.

北塘区15510296799: 刘备三顾茅庐为什么第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别季乙酰: 诚意,我认为它是在考验自己未来的东家!考验刘备的求贤诚心,凤兮凤兮非梧不栖,士兮士兮非主不依.这是他弟弟念得,也是代表诸葛亮的想法.

北塘区15510296799: 刘备是在三顾茅庐上第一次见到诸葛亮吗 -
别季乙酰: 小说中写的是第一次,不过具史料考证其实三顾毛庐之前他们两个是有过一面之缘的,不然刘皇叔也不知道诸葛亮有才啊!

北塘区15510296799: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概括? -
别季乙酰: “刘备三顾茅庐”主要讲的是刘备三次前去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的故事.最初是徐庶告诉刘备有一个叫诸葛亮的人有雄才大略可以助他夺得天下,于是,刘备第二日便去卧龙拜访诸葛先生,却因诸葛亮不在家并没有见到人.没过几天,刘备再次拜访诸葛亮,仍然因为诸葛亮与好友出游在此无功而返,刘备便留下一封信离开了.之后,第三次拜访才见到了孔明先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