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皱和断裂

作者&投稿:欧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褶皱:断裂:~

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

顾名思义,断裂是指岩层被断错或发生裂开。据其发育的程度和两侧的岩层相对位错的情况把断裂分为三类。一类叫劈理,是微细的断裂变动,还没有明显破坏岩石的连续性。最常见的劈理是在褶曲的核部发育的轴面劈理,常呈扇形(以褶皱轴面为对称轴)。第二类称节理,是岩层发生了裂开但两盘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按其形成的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节理常成组出现

区内褶皱断裂构造,在展布规律上有以二叠纪坳拉槽为界,北部所属构造单元均以近东西和部分北东向展布为主,这也包括大量各类脉岩的产出。南侧除塔里木古陆陆缘裂陷带中的褶皱断裂系统也呈近东西向展布外,处于其间的砂井地区则以北西向断裂和褶皱构造组合为特征。脉岩群除南侧和东侧呈近东西和近南北向外,总体上也呈北西向展布,与帚状构造系统的应力场作用方式大体相一致。
(一)褶皱构造
研究区褶皱构造以古生界地层系统表现最为典型。前寒武纪的古老变质岩系,由于多期构造事件叠加变形,变质改造已无完整的褶皱构造形迹。古生界地层的褶皱形迹相对以砂井和交瑞口布地段保留较完整或可观察追踪。而火石山以北地区,除二叠纪哲斯组地层的褶皱形迹尚较清晰外,早古生界地层的褶皱形迹也因多期断裂构造叠加和逆冲推覆断裂构造的破坏使其残缺不全。各时代地层常以构造块体形式相互叠置拼贴。
在测区内的东天山古陆系统地层的褶皱构造,除由早-中元古界和中-晚元古界间的不整合所反映的前晋宁和晋宁两期构造事件外,主要以加里东和中-晚华力西期的造山褶皱运动为主要峰期时段,而印支期的造山褶皱作用则以二叠系地层的褶皱形迹为代表。
按地层发育、缺失或不整合情况,被卷入地层时段性,以及所伴随的岩浆作用事件等分析,加里东期造山褶皱事件可由平头山-砂井地段内的蓟县系平头山群和震旦系洗肠井群地层间的不整合,地层呈现的短轴背、向斜褶皱,区内有700~550Ma中酸性岩浆侵入事件,以及缺失青白口纪地层沉积等地质现象予以反映。当然,此时段发生的褶皱造山事件,在时限上部分可跨越晋宁期时段内。而作为盛世时段的中-晚华力西期褶皱形迹是以寒武-志留系地层背、向斜复式褶皱形迹,缺少泥盆纪和部分石炭纪地层沉积,岩浆活动以大量超基性-中酸性岩浆侵入事件而代之,明显呈现一种岩浆底侵隆升造山过程,这已在前面讨论过。而印支期的褶皱构造形迹可以区内一些侏罗纪偏碱性S型钾长花岗岩侵入事件提供的时段为依据。不过属性上已完全属一种陆内后碰撞造山演化过程中的地质构造事件。
与东天山古陆系统比较,发育于塔里木古陆系统内褶皱构造形迹主要由一复式向斜褶皱构成。轴向近东西,产状北翼稍缓,南翼稍陡,但由始受一系列近东西向逆冲推覆断裂构造破坏,相关岩石地层单元多呈叠瓦状构造岩片产出,原始褶皱形态已不完整。
据北侧敦煌岩群内有419Ma花岗闪长岩古侵入体变质年龄,南侧塔里木古陆前陆基底带有大量400Ma的中酸性岩浆侵入事件,说明其褶皱造山事件可能主要发生在晚加里东至华力西早期,同东天山古陆系统的褶皱造山事件时限上有些错时。
(二)断裂构造
正如前面所述,研究区主要断裂系统性质,无论在产状、性质还是组合形式上都同所在构造单元的动力学体制相匹配,或者说是这些构造单元形成过程地质事件表征。诸如发育于砂井-平头山地段的北西向帚状构造系统中的断裂系,它们的排列组合、位移方式完全是砂井-平头山张扭性帚状构造或旋扭性应力场和运动学过程的必然仿照。又如发育于塔里木古陆陆缘裂陷带中的一组近东西逆冲推覆断裂,实际上是反映塔里木古陆系统向东天山古陆系统之下俯冲碰撞过程中,由硬基底和软表壳两种不同物性结构层所引起的一种垂向剪切应力作用产物。再如火石山以北地区近东西向褶皱断裂系统,正好是与火石山-牛圈子早古生代裂谷和二叠纪坳拉槽闭合过程相关的构造配置模型。
除上外,具有分割I—Ⅲ级构造单元意义的F3、F14断层,以及可作为火石山-牛圈子早古生代裂谷北界的克力特格下格西格-哈尔根头口布的隐伏断裂,它们在重力、航磁和遥感影像上还明显表现有分界性深大断裂的特性。如:
F3断层:空间上不仅具有高山(北)和河谷冲积平原(南)两种地貌、近东西(北)和北西两组方向褶皱断裂、航磁△T高低异常以及重力梯度的交接分界线,且从近旁有基性超基性岩发育情况表明,它具一种分界深断裂的属性,是区内一条Ⅲ级构造单元的分界断裂。该断裂最早可能发生于早华力西期,即志留纪的隆升造山阶段,并属一种逆冲压扭性断裂。至印支期可能由于受北东向阿尔金断裂系统的影响和复合叠置关系而转变为左行剪切并显示某些韧性剪切断裂性质。
F14断层:为东天山和塔里木的古陆系统的I—Ⅲ级构造单元分界断裂。空间上也具分割高山(北)与低山丘陵(南)两种地貌、重力、航磁异常及近东西和北西两组方向断裂褶皱系统的界面性深大断裂特性。该断裂初始发育时限可能在晋宁期或南华纪,这可由古堡泉一带有857Ma的榴辉岩产出所说明。属一种挤压逆冲属性,并控制着塔里木古陆北缘前陆裂陷盆地的形成和发展演化。其强烈活动时期可能在华力西早期,即在区内逆冲推覆构造的盛世同时,而大体结束于印支期,并以侏罗纪陆相煤系盆地的发育和左行逆冲走滑为其标志。
控制火石山—牛圈子早古生代裂谷北界的克力特格下格西格-哈尔根头口布断裂,除有界面性的航磁、重力梯度异常显示外,测区大部分由于第四系覆盖,地表无明显裸露,属一种隐伏界面断裂,其详情不明。

由于新构造运动的水平挤压作用,新构造期产生的褶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古构造期的褶皱进一步产生褶皱而形成叠加褶皱;另一方面是上新世、早更新世或古近-新近纪松散沉积和尚未完全固结的地层产生褶皱。新构造期形成的褶皱构造规模、数量和强烈程度均不及古近纪以前的古构造。一般只形成小褶曲或穹形背斜隆起。中国西部由于受印度板块向北的挤压作用,使中国大陆刚性块体的周边形成的新构造褶皱轴向多呈北西向-近东西向,而中国东部尤其是在台湾岛附近,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西向运动,形成北北东 南北轴向褶皱。

新构造运动产生的断裂包括节理和断层(图10-1)。新构造产生的节理(裂隙)主要分布在新近系或第四系中,地表也偶有出现,但规模较小。新构造运动产生的断层为脆性破裂,多为老断层的重新活动及产生在新近系-第四系中的新断层。我国新构造期断层,西部地区主要是大型走滑断层,而东部地区则以正断层为主。




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2.倾斜构造:是指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岩层层面与水平面间具有一定的夹角(5度-85度)。当单斜构造上部的岩层较坚硬或软硬相间时,在差异剥蚀作用下常形成单面山和猪背脊等典型地貌。3.褶皱构造:岩层的连续弯曲。褶曲的基本类型:背斜和向斜。后期会重点介绍背斜和向斜的区别、特征和影响。4.断裂构造:...

地壳活动的踪迹—断层与褶皱分别理解?
6. 褶皱是地壳运动产生的另一种地质构造,它是岩层因受到挤压而弯曲形成的。褶皱的形态复杂,可以根据其在剖面上的形状分为直立型、斜歪型、倒转型和平卧型等。7. 地壳运动包括振荡运动、褶皱运动和断裂运动。这些运动导致了地壳岩层的各种变形,形成了不同的地质构造。8. 褶皱和断裂常常伴生,它们是...

《公路工程地质》中,由褶皱和断裂构造组合形态构成的山岭称什么?_百度...
由褶皱和断裂构造组合形态构成的山岭称褶皱断块山。

与褶皱、断层有关的劈理
图7-21 西藏当雄斯米夺温泉断裂带中的劈理(据宋鸿林、王新华)1—大理岩;2—绿泥石片岩(断裂带宽约1~1.5m);3—板岩夹大理岩 2.区域性劈理 区域性劈理一般是指与个别褶皱和断裂无一定成因关系,而是以其稳定产状叠加在前期褶皱、断裂和岩体之上的劈理。它一般都是在岩石变质变形后期,在区域性...

断裂陷落和褶皱凹陷的区别?
形成背斜;中心部位地层年龄较轻,两侧逐渐变老,形成向斜。13. 在没有地层倒转等特殊情况的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它们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14. 褶皱的规模跨度极大,从显微镜下的显微褶皱到卫星相片上的区域性褶皱都有。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断裂陷落和褶皱凹陷的区别。

生活中的“褶皱”与“断层”
在我们生活中,工程隧道在选址时优先选背斜,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流,隧道内就不会有积水;而在打井的时候优先选择向斜,因为向斜两侧的水向中间汇集,这种构造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断层 断层是另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通常是指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而发生断裂,并且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

简述褶皱与断层的特点及形成过程
断层是构造运动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态。它大小不一、规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数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断层带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常发育为沟谷,有时出现泉或湖泊。是什么力量导致岩层断裂错位呢?原来是地壳运动中产生强大的压力和张力,超过岩层...

褶皱、断层的野外识别方法是什么?
二、两者的概述不同:1、褶皱的概述: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2、断层的概述:断层地壳受力发生断裂,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构造。断层的规模大小不等,大者沿走向延长可达上千...

褶皱 节理 断层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褶皱构造是组织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弯曲且未丧失连续性的构造。节理,岩石中的裂隙,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断层是岩层或岩体顺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这三种都属于地质构造的类型,都是由于受到构造了的做...

褶皱—断裂系统的形成和改造
雪峰山—湘东南地区现存的褶皱—断裂系统和大量局部构造,除有些明显产生于前印支期外,大都形成于中生代的印支期—燕山期,各期古隆坳都卷入了这些褶皱—断裂系统之中,其原来的面貌悉被掩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雪峰山西北缘——浏阳一线之北的武陵山区为升降运动;界线之南卷入的中泥盆统—下三叠...

丹巴县13626721971: 褶皱:断裂: -
暨鸣奥硝: 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 顾名思义,断裂是指岩层被断错或发生裂开.据其发育的程度和两侧的岩层相对位错的情况把断裂分为三类.一类叫劈理,是微细的断裂变动,还没有明显破坏岩石的连续性.最常见的劈理是在褶曲的核部发育的轴面劈理,常呈扇形(以褶皱轴面为对称轴).第二类称节理,是岩层发生了裂开但两盘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按其形成的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节理常成组出现

丹巴县13626721971: 褶皱和断层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它们主要有哪些特征? -
暨鸣奥硝: 褶皱:向斜褶皱 背斜褶皱 复式褶皱 穹窿 断层:正断层 逆断层 走滑断层

丹巴县13626721971: 褶皱与断层的构造和地貌有何异同 -
暨鸣奥硝: 褶皱是岩层的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而断层岩层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丹巴县13626721971: 褶皱和断层的关系 -
暨鸣奥硝: 褶皱的形成主要是在挤压应力环境下,例如,楼主拿本书放在桌上,从两边挤,书就会拱起来,这就是大多数褶皱形成的机理.而断层则在张应力和挤压应力下都可以形成,张应力下形成正断层,挤压应力下形成逆断层,总的说来,断层和褶皱的区别从外观上来看就是有无地层的错断.有时候,在断层处也可以形成小的褶皱,例如地层在断裂时,再受到挤压,就会在断层的上下盘处形成小的褶皱.

丹巴县13626721971: 褶皱的基本形态是() -
暨鸣奥硝:[选项] A. 地垒和地堑 B. 背斜和向斜 C. 地堑和背斜 D. 断层和断裂

丹巴县13626721971: 地质构造分为什么构造和什么构造??? -
暨鸣奥硝: 1、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2、褶皱构造.

丹巴县13626721971: 地壳褶皱和断层会形成什么 -
暨鸣奥硝: 地壳变动后的地质会形成(褶皱)(断层) 构造褶皱是地壳( 岩层弯曲形成的构造 ).断层( 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 ),由于褶皱和断层的作用形成搞大的山脉及盆地. 2.在海底或海滨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 海啸 ).地震时及其平凡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3...[详细]

丹巴县13626721971: 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的特征?高分求解. -
暨鸣奥硝: 摺皱是两个板块挤压形成,常见地貌特征是山脉,如喜玛拉雅山脉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版块冲撞挤压形成.断裂是由于地壳下陷形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