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如何成长起来的?朱元璋是运用什么手段把天下管起来的?

作者&投稿:阳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朱元璋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首先我们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朱元璋的成长之路吧。

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个贫农家庭,几代贫农生活,他从小给地主放牛,造就了他出吃苦耐劳的品质,元末的国家动乱,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导致农民食不果腹,最终爆发农民起义,后来濠州发生旱灾,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最终朱元璋背井离乡。他流浪江湖,走遍了淮西的名城,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各种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也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5岁那年,他参加了起义军,朱元璋凭借着作战勇敢,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一步步走上领导地位,最终脱离郭子兴,独挑大梁,攻下应天府,高筑墙,广聚粮,缓称王,先后大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统一江南,有了可以跟元廷分庭抗礼的资本.

1367年命徐达北伐,取得了大胜,1368年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年中元顺帝逃亡大漠,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中国再次回归到汉族建立的王朝的统治之下。朱元璋史称之为“明太祖”。

  朱元璋到了10岁时,其父亲朱世珍为了躲避沉重的赋役,再次搬家。后来就在太平乡的孤庄为地主刘德种地,朱元璋就为刘德家放牛。

  在放牛的过程中,朱元璋结识了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并成为要好的朋友。日后,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为建立明朝南征北战,立下了功勋,成为开国元老。

  朱元璋自幼聪明顽皮,并曾经读过几天书,所以鬼主意最多。常玩的游戏就是扮皇帝,他穿着破衣烂衫,把棕树叶撕成丝丝缕缕,粘在嘴上当胡子,用一块车辐板放在头上顶着当作平天冠,然后往土堆上一坐,就装模作样称起皇帝来,还让伙伴每人捡一木块,用双手捧着,三跪九叩,并高呼万岁。

  当放牛娃,不仅常挨主人打骂,而且经常吃不饱,只有饿肚子放牛,于是发生了朱元璋宰牛的事情。一天放牛时,朱元璋和徐达、汤和、周德兴都觉得肚子饿,于是朱元璋出点子,将一头小牛犊杀掉,大家烤着吃了。没多久,只剩下一张牛皮、一堆骨头和一条牛尾巴。吃完了,但回去怎么向地主交待呢?大家都发愁了,于是互相埋怨。朱元璋于是站出来,想了个办法,他让大家把牛骨和牛皮埋了,把血迹掩盖起来,然后把牛尾巴插到山上的岩缝里,就说小牛钻进山洞里去了,拉不出来。小伙伴都纷纷赞同。这个天真的想法当然瞒不过地主刘德,结果是朱元璋被毒打一顿并赶回了家,而且给父亲增添了赔偿小牛的债务。但是朱元璋却因敢作敢当而深得小伙伴的信任。

  流浪行童

  蒙古帝国统治时期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南人是贱民。杀蒙古人偿命,杀回回罚银八十两,杀汉人罚交一餐头毛驴价钱。汉人村里新媳妇的头一夜一定要给蒙古保长,中国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武器,只能几家合用一把菜刀。赋役沉重,再加上灾荒不断,广大汉人在死亡线上挣扎。

  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不料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庄稼被蝗虫吃得干干净净。祸不单行,接着又发生了瘟疫。一时间,家家户户都死人,一个村子中一天中竟死去十几人,甚至几十人。

  不久,朱元璋家也染上了瘟疫,不到半个月,其64岁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陈氏先后去世。朱元璋和二哥眼看着亲人一个个死去,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可叹朱世珍一生劳苦,生无立足之地,死无葬身之处。朱元璋和二哥放声痛哭,惊动邻居刘继祖,于是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他们兄弟二人好不容易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三十五年以后,朱元璋回忆起此事时,仍难抑悲痛之情,他在《皇陵碑》中写道:“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不到半个月,昔日和睦温暖的家不存在了,父母的疼爱也一去不复返了。家破人亡的惨痛,深深地影响着朱元璋的心境,使他仿佛跌进了无底深渊。这时,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朱元璋实在走投无路之下,想起幼时曾经许愿舍身的皇觉寺,于是就去投奔了高彬和尚,在寺里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他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整天忙得团团转,有时仍会受到老和尚的斥责。日子一长,朱元璋憋了一肚子气。一天,他扫地,被伽蓝神座绊了一下,于是他就顺手打了伽蓝神几扫帚。

  还有一次,老和尚见大殿上的蜡烛让老鼠咬坏了,就当众训斥了朱元璋。朱元璋心想,伽蓝神连自己面前的东西都管不住,还怎么管殿宇?更害得自己受骂,越想越气。于是,朱元璋就找管笔,在伽蓝神的背后写了“发配三千里”几个字。这些都反映了朱元璋不甘于受压迫的性格。

  可是,朱元璋做行童不久,寺里的粮食不够和尚们吃了,寺里也得不到施舍,主持高彬法师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这样,朱元璋才做五十天行童,而且还不会念经、做佛事,但是没有办法,也只好扮成和尚的样子,离开寺院托钵流浪。这时朱元璋年仅17岁。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他听人说哪里年景好就往哪里走,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于1347年又回到了皇觉寺。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元璋在外云游的三年,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朱元璋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他目睹国是日非、人民生活恶化的现状,意识到天下大乱很快就会来临了。于是在回到皇觉寺后,朱元璋发奋勤学,广交朋友,准备干出一番事业来。

  1351年,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在颖州(今安徽阜阳)发动起义,并推韩山童为明王。同年八月,彭莹玉、徐寿辉在蕲水(今湖北浠水)起义。这些起义者用红巾裹头,故称红巾军。1352年,郭子兴和孙德崖在濠州起义。

  朱元璋闻听起义的消息,不由心想,老在寺院里,随时可能被元官军抓走,性命难保。正在此时,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信,汤和在信中邀请朱元璋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朱元璋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元璋放下钵盂,赶紧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25岁。

  将帅之才

  朱元璋入伍后,因为他作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郭子兴就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朱元璋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获得的战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兴元帅,得了赏赐,又说功劳是大家的,就把赏赐分给大家。不久,朱元璋在部队中的好名声传播开来。郭子兴也把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元璋商量 。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此时,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对自己的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于是便把21岁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有了身份,便不能再用从前的小名重八了,于是就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当时,在濠州城中,红巾军有五个元帅。郭子兴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两派之间矛盾重重。这年九月,徐州红巾军主将芝麻李被元军杀害,其部将彭大和赵均用率兵到了濠州,彭大与郭子兴交好,而孙德崖等人则拉拢赵均用。在孙德崖的鼓动挑拨下,赵均用绑架了郭子兴,并将郭子兴弄到孙家毒打一顿,准备杀掉郭子兴。朱元璋闻讯后,在彭大的支持下,率兵救回了郭子兴。从此,两派结怨更深了。

  朱元璋见濠州城诸将争权夺利,矛盾重重,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新局面。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六月中旬,朱元璋回乡募兵,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和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于是朱元璋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兴十分高兴,就提升朱元璋做了镇抚。

  这年冬天,彭大的儿子彭旱住自称鲁淮王,赵均用自称永义王,而郭子兴等仍是元帅。

  朱元璋见这些人半年没出濠州城,于是他从自己招募的新兵中挑选了心腹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南略定远。在南略定远途中,朱元璋先招抚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后又招降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统率着这支队伍,朱元璋向东进发,乘夜攻破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元帅缪大亨投降。朱元璋从降军中挑选了精壮汉人二万人编入了自己的队伍,并南下滁州(今安徽滁县)。

  在南下滁州途中,定远名人李善长到军门求见。李善长和朱元璋一见如故,李善长以汉高祖刘邦为例劝说朱元璋:只要效法刘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很快便可平定天下。朱元璋认为很有道理,于是留李善长做了幕府的书记,并嘱咐李善长好好协调将领间的关系,共创大业。

  朱元璋很快攻下了滁州,其亲侄儿文正、姐夫李贞带着外甥保儿(后来取名文忠)前来投靠。从他们口中,朱元璋得知二哥、三哥、姐姐都去世了,不免伤心。其时还有定远孤儿沐英,甚是可怜,于是,朱元璋就将这三个孩子收作养子,改姓朱。后来,朱元璋又收养了二十几个义子。

  在朱元璋进攻滁州时,郭子兴受到赵均用、孙德崖等人的排挤,所以,朱元璋攻下滁州城不多久,郭子兴也来到了滁州。朱元璋立即交出兵权,三万人的队伍,纪律严明,军容肃整,郭子兴见了十分欢喜。

  1353年,朱元璋任命虹县(今安徽泗县)人胡大海为前锋,一举攻克了和州。消息传来,郭子兴即刻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一次,朱元璋外出,看到一个小孩在哭,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哭,答说是等父亲。朱元璋仔细一询问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父亲和母亲都在军营,父亲在营中养马,母亲和父亲不敢相认,只好以兄妹相称。朱元璋意识到,部队军纪存在问题,他们攻破城池后,扰民滋事,掳掠妇女,这样下去,部队将失去民心。于是,朱元璋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此事广为传颂,朱元璋深得民心。

  此年三月,郭子兴病逝,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名义上,都元帅是军中之主,右副元帅的地位也比左副元帅高。但是滁州和和州的军队,多是由朱元璋招募收编的,而且朱元璋比郭天叙和张天有勇有谋,并且手下又有人才。所以,朱元璋事实上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

  朱升献策

  在朱元璋称帝之前,所奉行的策略是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是指加强军事防备,巩固后方;广积粮是指发展经济生产,储备粮食,增强经济实力;缓称王则是指不要过早称帝,以免树敌过多。这三条建议极具战略眼光,是朱元璋发展初期的指导思想。

  朱元璋在和州驻守几个月后,粮食供应成了问题。与和州相对,紧靠长江南岸的太平(今安徽当涂)、芜湖是盛产稻米的地方,但是没有船只,只能望江兴叹。这时恰好两支红巾军的巢湖水军前来归附,朱元璋亲自处理合并事宜。七月间,巢湖水军千余只战舰突破元军封锁抵达和州。朱元璋的步马军登上巢湖水军的船只,从和州东渡长江。到达对岸的采石,常遇春一马当先,率军冲杀,攻克采石,获得大量粮食。将士想把粮食和战利品运回和州慢慢享用。见此,朱元璋果断地命人砍断船缆,任船顺流而下,断绝退路。将士们见无路可退,一鼓作气,在朱元璋率领下攻克太平。进入太平,朱元璋重申军纪,严禁掳掠,有个别兵士犯禁,立即处死,因此,朱元璋的军队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朱元璋于是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做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这样,朱元璋便开始了稳固根据地的工作。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发起攻势,进攻江南元军。乘此机会,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集庆(今江苏南京)。在第三天,攻破城外的陈兆先军营,其部三万六千人归降朱元璋。但是,朱元璋看出降军心存疑虑,军心不定。于是朱元璋就从降军中挑选了五百名勇士当亲军,在夜里守卫,而自己身边,只留有亲兵统领冯国用一人。

  第二天,降军知道此事,都十分感动,疑虑全消,甘愿跟随朱元璋打天下。于是,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不到十天,朱元璋便攻下集庆。

  朱元璋进城后,下令安抚百姓,改集庆为应天府。小明王韩林儿获报后,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朱元璋在应天则设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以廖小安为统军元帅,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

  此时,尽管朱元璋拥有十万兵力,声势比过去大了很多,但是占有的地盘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敌。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虽然同是反元武装,但是张、徐二人同小明王却相互敌视。不过,北面小明王、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主力,大大牵制了元军,而且,张士诚、徐寿辉的力量还不足以兼并朱元璋。这样一来,朱元璋暂时没有对付不了的敌人,并且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朱元璋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巩固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于是在占领应天不久,朱元璋立即派徐达攻取镇江。出战前,为了严明军纪,朱元璋故意以放纵士卒的罪名将徐达抓起来,并准备以军法处斩。此时,李善长出来求情,众将不知是计,也一起求情。于是朱元璋就顺水推舟,说看在众人的面上,暂时免去徐达死罪,不过要徐达攻下镇江后,做到不烧不抢,方可完全赦免徐达之罪。众将见对待主将尚且如此严厉,因此,无不严守军纪,镇江很快攻下。到1357年冬,朱元璋在一年的时间里先后攻下了金坛、丹阳、江阴、常州、常熟、扬州等地,控制了应天周围的战略据点。到1359年,从现在的地图看,朱元璋已经占领了江苏南京、太湖以西,往南经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交界处,到浙东的一块长方形地区。与四年前刚占领应天时相比,形势已大有改观。

  在完成了“高筑墙”的部署后,朱元璋便着手实行“广积粮”了。在初期,军粮的解决主要是靠强征,即征收“寨粮”。但是长此以往,军队就会成为纯粹的破坏力量,失去民心。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进行生产外,决定推行屯田法,大力开展军队屯田,任命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几年工夫,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在1360年,朱元璋下令不再征收“寨粮”,以减轻农民负担。为了积粮,朱元璋明令禁酒,但是其手下大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与别人违法犯禁,私自酿酒获利,朱元璋知道后,下令杀了胡三舍,有人进谏说胡大海此时正在攻打绍兴,希望朱元璋可以看在胡大海的面子上放了胡三舍。朱元璋大怒,坚决严明军纪,于是自己动手将胡三舍杀掉。

  在争取民心的同时,朱元璋还不断网罗人才,特别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朱元璋在应天还专门修建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这些人在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如李善长、朱升。朱元璋十分尊重儒士,他曾在1358年召见儒生唐解实,询问汉高帝、汉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平定天下之道,这也表明朱元璋决心要开创一个新的封建皇朝。

  削陈平张

  朱元璋建立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在长江上游有陈友谅,长江下游有张士诚,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方国珍、陈友定的目标在于保土割据,张士诚则对元朝首鼠两端,没有多大雄心;陈友谅最强,是朱元璋占领应天后遇到的最危险的敌人。

  陈友谅本是徐寿辉手下大将倪文俊的部下。后来他杀死倪文俊,并于1360年挟持徐寿辉,攻占了太平、采石。于是陈友谅以为应天唾手可得,就杀了徐寿辉,在采石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

  接着,陈友谅约张士诚东西夹击应天,平分朱元璋的领地,应天大震。朱元璋只好召集众将商量对策,一时众说纷纭。惟有刘基默不作声,朱元璋知道刘基有主张,于是征求他的意见,刘基认为目前最危险的敌人莫过于陈友谅,必须集中力量消灭他。虽然陈友谅势力强大,但是他杀君自立,部众离心,人民疲敝,故而不难战胜,只要等他们深入,再以伏兵击之,不难取胜。

  朱元璋同意刘基的判断,于是设计诱敌深入,制造战机。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和陈友谅是老朋友,于是康茂才修书一封,派人送到陈友谅营中,约陈攻击应天,并说愿意在江东桥作内应。

  六月二十三日早晨,陈友谅率舰队主力赶到应天郊外的江东桥,才发现桥是石桥而非木桥,方知受骗中计。但为时已晚,朱元璋的伏兵奋起攻击,陈友谅大败。朱元璋收太平,占领信州、安庆。陈友谅败逃九江,第二年八月攻下安庆,于是朱元璋率军直取陈友谅的老巢江州,陈友谅逃往武昌,朱元璋攻克江西和湖北东南部。

  正在这时,中原红巾军发生分裂,力量削弱。至正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乘人之危,派部将吕珍进攻安丰,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待到朱元璋率军赶到安丰时,刘福通已被吕珍杀死,朱元璋只救出小明王韩林儿,把他安排在滁州居住。

  朱元璋率主力营救小明王时,陈友谅认为反攻时机已到,于是率兵进攻洪都(今江西南昌)。

  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率领将士坚守八十五天。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七月,朱元璋统兵二十万,进发洪都,陈友谅获悉后,撤出围军,迎战朱元璋,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决战。

  鄱阳湖水战,从八月二十九日开始,至十月三日结束,进行了三十六天。朱元璋的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长处,火攻陈军,最终取胜,陈友谅被乱箭射死。

  1364年元旦,朱元璋称吴王,建百官司属,仍以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因1363年张士诚早已自立为吴王,故历史上称张士诚为东吴,朱元璋为西吴。

  至正二十四年三月,朱元璋再次到武昌督兵攻城,陈理最终出城投降。在吞并了陈友谅后,朱元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

  张士诚是泰州(今属江苏大半)人,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1356年,建都平江(今苏州)。消灭陈友谅父子后,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五年十月进攻张士诚,一举攻下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安丰诸州县,将东吴的势力赶出江北地区。

  至正二十六年五月,朱元璋发表檄文声讨张士诚。檄文列举了张士诚八大罪状,除了第四款和第八款与西吴有关外,其余的全都是指责张士诚背叛元朝。不看开头和结尾,非常容易使人误以为是元朝的讨伐令。这表明朱元璋已经以顺承天命的王自居,准备继承王朝的正统。

  朱元璋的军队攻势迅猛,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杭州、湖州先后投降,平江成为孤城。于是朱元璋以重兵包围平江,发动平江战役。

  在围城的同时,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到应天来,但在瓜州渡江时悄悄将船底凿漏,小明王沉于江底。接着,朱元璋宣布不再以龙凤纪年,称1367年为吴元年。平江战役开始时,朱元璋筑墙围城,并造有三层的木塔楼,高过城墙,以弓弩、火铳向城内射击,还设襄阳炮日夜轰击。城内一片恐慌,张士诚几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张士诚反复无常,贪图享受,对部下也十分放纵。平江被围困的最后一天,张士诚弟弟张士信在城头督战,仍不忘享乐,坐在银椅上饮酒,左右侍奉的人递桃子给他,结果桃子还没到口,恰好一炮打来,脑袋被打得粉碎。朱元璋曾多次派人劝降,都被张士诚拒绝。张士诚死守平江,粮尽后,便以老鼠、枯草为食;箭尽了,便以屋瓦为弹。直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初八,朱元璋率军攻入平江城,张士诚则展开巷战相抵抗。最后,张士诚被俘,解往应天。朱元璋问话,他不搭理;李善长问他,他则破口谩骂。无奈,朱元璋只得命手下卫士以乱棍打死张士诚。当时张士诚47岁,东吴灭亡。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原来只是一个平民百姓,后来却慢慢成长为一个皇帝,他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首先得从朱元璋的出身开始说起,他出身平民,小时候给地主家放牛勉强度日,后来随着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他被逼无奈就成为了一个和尚。

谁知道和尚的日子也不好过,加上外面兵荒马乱,朱元璋索性就加入了起义军,成为了起义军的一份子,因为朱元璋的命本来就是捡来的,所以他打起仗来也是不怕死,渐渐地就因为战功显赫得到了主帅的赏识,被起义军的首领培养成为了接班人,最后朱元璋成为了这支起义军的首领,经过连年的征战,终于平定了天下,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成为皇帝之后,朱元璋还要去治理天下,他治理天下的主要手段就是使用残酷的刑法和废除了丞相制度。朱元璋来自民间,知道民间百姓的疾苦,所以他使用残酷的刑法来遏制贪官污吏,防止官员去鱼肉百姓,在明朝,就算只是贪污了一点点的银子,都会被判处死刑。

废除丞相制度则是加强中央集权,这样一来,普天之下就只有皇帝的权力是最大的了,没有人可以和他抗衡。后来朱元璋为了能够更好地治理天下,把一些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功臣都给杀了,就是防止这些有权力的将军会造反,影响他的统治,最终朱元璋成功的守住了江山。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小的时候他其实就是一个好吃懒做,不所事事的小混混,从小就不受自己亲爹的待见,甚至被沦落为了乞丐,正是因为他从小的这些坏习惯让他结识了好多的武林上的英雄好汉,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他跑到一个寺庙里面去避雪,一个出家人收留了她,但是他在寺庙的饱受欺负,最后他被人赶下山,离开了寺庙,就在这时候他收到了一个往日的朋友写个他的一封信,让他也去擦那几朱重八的起义军,就这样朱元璋就加入到了起义军中。

朱元璋加入到起义军以后如鱼得水,这时候,他的才能得到了发挥,正是因为朱元璋战斗英勇,身先士卒,为人忠义,有足够的朋友,战斗后战利品从自己私藏,一向是很积极的向上级汇报,上司的奖赏也会分给他的兄弟们。和他的粗糙的墨水,机智和灵活性,战略,很快就会承认郭司令自雄,朱元璋做自己的士兵,郭自雄马将养女史之后,也就是说,军队的人叫他朱少爷,他改名为朱元璋。

后来在大规模起义爆发末期,朱元璋应发小汤的邀请参加定远起义军首领郭子兴的队伍,因为朱元璋战斗勇敢,郭子兴器重,并把他的养女马氏嫁给了他。后来由于造反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朱元璋决定自己创业,随后毛小汤和徐达离开造反,开始东征。

最后在打败了吴王陈友谅之后,朱元璋就自称为吴王,朱元璋率领武将又扫平了多股起义军后,挥师北伐,彻底地将元朝的残余势力赶出中原。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至此中华大地又重回汉家天下。



朱元璋出身贫苦的底层社会,做了皇帝后就知道体恤百姓,理解民间的疾苦。

用自己的经历。朱元璋是靠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的打拼下来,不同的是,他出生在最底层。

朱元璋成长起来的关键因素主要是五个方面:教育,云游四方与婚姻,而且关键性的因素是婚姻。


乒乓球运动员李元璋简介是谁
1. 乒乓球运动员李元璋持有中国国籍。2. 李元璋代表中国国家队参加国际乒乓球赛事。3. 李元璋在中国乒乓球文化的熏陶下成长为一名杰出运动员。4. 通过官方资料和事实证据,可以确定李元璋是中国人。

朱元璋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沿途警备森严,跸护的军士排成长阵。皆因这群男女个个都是朱明王朝的核心人物,男的是朱元璋和他的儿子们,女的是他的后妃和公主。朱元璋共有四十六个后妃,二十六个儿子和十六个公主。在中国所有皇帝中,他几乎可以说是生育能力最为旺盛的一个。一百年后,他的家族就繁衍到八千多人。这些人都由王朝...

哪些古人讨过饭?
明太祖朱元璋早年家境贫穷,为了谋生不得不出家当和尚,但是由于出现饥荒,寺庙也得不到施舍,朱元璋只好离开寺院,到合肥、固始、信阳、汝州等地乞讨,流浪三年又回到皇觉寺,之后才参加义军反元。春秋时期,伍子胥被楚王陷害,在逃亡吴国的路上,盘缠用尽,只好一边乞讨,一边赶路,最终到达吴国,成为吴国...

如果没有朱元璋,中国的命运会改变吗
当然打仗时骂元廷为外夷,当取得天下后,为了达到稳定明朝所控制的蒙古地区的人心,又在元顺帝死后又亲自为其写悼文,以表现出自己取得天下的正统地位。无论怎么说,洪武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其成就了一个持续百年的大明王朝,为中国历史写下光辉的一页。可以说这是“天时”给朱元璋的历史机遇。

朱元璋真的很爱马皇后吗?
明太祖朱元璋后宫嫔妃众多,一共生育26个儿子16个女儿,其中马皇后所生儿子朱标最为喜欢疼爱,让朱标享受帝王般的待遇,更让朱标辅佐朝中政事,随着朱标的成长,也不负大家所望,表现十分优秀,可偏偏英年早逝在1392年5月17日去世。明朝南北榜之争:明洪武30年,明朝迎来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考,经考核考官们...

朱元璋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
扩张皇权,集军政法三权于一身,如此专制必成封建制国家的政体,自然是按照封建统治者统治天下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封建的国家行政机构,处处都要体现统治者一人独裁的意志。为了使行政机构更适合君主的需要,历史上很多帝王都曾对政体做过削足适履的改革,以防止个别成长起来的势力危害君主的权威地位。朱元璋强化集权统治...

夏元章变坏是因为朱传杰变坏吗?
朱传杰是朱开山的三儿子,深得春和盛老板夏元章老板的喜爱,从夏老板那里学到了许多经商的道理和知识,变得十分精明,最后成为夏老板的女婿,夏老板破产后,不久便去世,是朱传杰等人掩埋了夏老板。演员是齐奎扮演。相关赏析:朱传杰代表了辛苦经商的民族企业家一步步成长的历程。从早期的一口干粮起缘定...

1953年,南京古玩商陈新民捐出一件文物,按照专家估价,值十个亿以上_百度...
墨元璋敌手下的赃官,都是剥皮实草,挂正在里面示寡的。沐英敢收礼,那的确就是活得不耐心了。对那只“萧何月下逃韩信”梅瓶,到底如何落正在沐英手中的,一向众口纷纭,到此刻都没有同一的说法。最初让文物专家们难堪的,也是年夜家最想晓得的,那只无价之宝的梅瓶,到底能值几多钱。昔时陈新民用了8根金条,共...

朱元璋陵墓600多年了,为何没人敢挖?
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帝王无数,这些生前备极荣耀的帝王希望在自己死后,也能享受无限的尊荣,于是在中华大地上就出现了大量帝王陵墓。以明清为例,明有十三陵,清有东西陵,但是令人感到有些奇怪的是,清帝陵屡遭破坏盗挖,而明帝陵特别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却是完好无损。算一算,从朱元璋时代到现在已...

朱元璋 明朝
有了身份,便不能再用从前的小名重八了,于是就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朱,为“诛”,元,指大元朝,璋,一种尖锐玉器,意思就是诛杀元的利器)。当时,在濠州城中,红巾军有五个元帅。郭子兴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两派之间矛盾重重。这年九月,徐州红巾军主将芝麻李被元军杀害,其部将彭大和赵均用率...

复兴区18758401402: 为什么说朱元璋是乞丐皇帝?为什么说朱元璋是乞丐皇帝?
依古来立: 朱元璋(1328~1398),安徽凤阳人,幼时因家庭贫困,便落发为僧乞讨度日.元朝末年,各地起义军纷纷兴起,据守在漳州的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也日益壮大.一天,在凛冽的寒风中,匆匆赶来了一位衣衫槛楼的年轻和尚.城卫怀疑他是元军的奸细,将他捆了起来.起义军元帅郭子兴见绳索紧缚的和尚相貌奇伟,心里不禁暗暗称绝.这个和尚便是后来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后来,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得到重用,并成为郭子兴的女婿.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成为起军领导,他采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转战南北,最终于公元1368年夺得天下,建立明朝.因朱元璋曾有落发为僧、乞讨度日的经历,也被后人称为”乞丐皇帝”.

复兴区18758401402: 关于快板的详细资料 -
依古来立: 快板有“数来宝”、快板书、小快板、天津快板等多种形式.“数来宝”是两个人表演的;快板书是一个人表演的;小快板除了作返场小段以外,主要是群众文艺活动的一种形式;天津快板是用天津方言演唱的,除竹板外还有扬琴伴奏.“快...

复兴区18758401402: 中秋节代表什么? -
依古来立: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

复兴区18758401402: 为什么俗称中秋节? -
依古来立: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

复兴区18758401402: 请问朱元璋是否是明教中人?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中记载朱元璋当时是
依古来立: 朱元璋确实曾是明教徒. 这就涉及到了历史知识:明朝的“明”,来自于元朝末年的小明王.朱元璋最初投到郭子兴麾下,郭子兴的红巾军所奉之主就是小明王韩林儿. ...

复兴区18758401402: 朱元璋为什么要定国号为“明”啊?是不是金庸说的明教出身啊?我们国
依古来立: 在轰轰烈烈的北伐中,朱元璋于1368年正月在金陵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这 常遇春像个当初的放牛娃、小沙弥终于跃上了权力的巅峰.这里顺带提一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