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1号简介谁知道

作者&投稿:端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嫦娥一号的简介!~

  嫦娥一号概况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奔月是一个在中国流传的古老的神话故事。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嫦娥一号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嫦娥一号工作寿命1年,计划绕月飞行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国家、地区。

  嫦娥一号是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嫦娥一号平台以中国已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进行研制,并充分继承“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卫星平台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技术研制,对结构、推进、电源、测控和数传等8个分系统进行了适应性修改。嫦娥一号星体为一个2米×1.72米×2.2米的长方体,两侧各有一个太阳能电池帆板,完全展开后最大跨度达18.1米,重2350千克。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分组成。嫦娥一号卫星平台由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定向天线分系统和有效载荷等9个分系统组成。这些分系统各司其职、协同工作,保证月球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星上的有效载荷用于完成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试验,其它分系统则为有效载荷正常工作提供支持、控制、指令和管理保证服务。

  嫦娥一号的工程目标包括:研制、发射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初步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开展月球科学探测;建设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嫦娥一号负担的任务包括4项科学任务:拍摄三维月球地形图;探测月球上特殊元素的分布;探测月球土壤厚度以及氦-3的储量;探测距离地球40万公里的空间环境。“嫦娥一号”卫星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根据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四项科学任务,在嫦娥一号上搭载了8种24台件科学探测仪器,重130千克,即微波探测仪系统、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激光高度计、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CCD立体相机、干涉成像光谱仪。

  在初样研制阶段,有电性星和结构星这两颗初样卫星承担卫星测试工作。电性星的试验主要是用于一些带有电子性能的设备的综合测试,结构星的试验主要是要考核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温度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两颗初样星进行整星测试。整个初样测试阶段持续到2007年6月份,随后进入卫星正样星的研制阶段,进行“嫦娥一号”正样卫星的研制。

  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对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火箭进行了41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可靠性。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执行科学探测任务。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
  发射过程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将被送入一个椭圆形地球同步轨道,这一轨道离地面最近距离为200公里,最远为5.1万公里,探月卫星将用16小时环绕此轨道一圈后,通过加速再进入一个更大的椭圆轨道,距离地面最近距离为500公里,最远为12.8万公里,需要48小时才能环绕一圈。此后,探测卫星不断加速,开始“奔向”月球,大概经过114小时的飞行,在快要到达月球时,依靠控制火箭的反向助推减速。在被月球引力“俘获”后,成为环月球卫星,最终在离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的极月圆轨道绕月球飞行,开展拍摄三维影像等工作。卫星奔月总共需时114个小时,距离地球接近38.44万公里。而过去,中国发射的卫星距离地面一般都在3.58万公里左右。

  发射倒计时
  36小时:部分系统进行最后“体检”。
  12小时:进入发射前功能检查状态。
  8小时:进入发射程序,各系统进行辅助准备。
  7小时:加注液氧。
  5.5小时:加注液氢。
  2小时:进入射前系统。地面开始给系统加电,同时各种口令也在这时开始下发。
  40分钟:3号塔架回转平台开始展开。
  15分钟:最后一批人员撤离。
  90秒:转电。从地面给系统供电,变为系统内部电池供电。
  60秒:从塔架后伸向前塔的橘黄色电缆摆杆此时摆开,准备为火箭点火、发射。
  40秒:01号指挥员开始报告倒计时。
  30秒:牵动。是过去发射系统的专有命令,尽管现在已经不再使用有关系统,但这一程序沿用至今。
  10秒:点火倒计时。
  0秒:点火。

  发射过程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602秒成功发射升空!
  18:07火箭一二级分离。
  18:09整流罩分离火箭飞出大气层。
  18:10火箭二三级分离。
  18:15火箭三级发动机一次关机星箭结合体进入滑行阶段。
  18:25卫星进入初始地球轨道。
  18:26三级火箭二次点火。
  18:28三级火箭发动机二次关闭。
  18:29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周期16小时的超地球同步轨道。
  18:36卫星指控转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18:59卫星太阳能帆板打开。
  10月24日19时15分确定发射成功!
  嫦娥一号搭载歌曲
  “嫦娥一号”将搭载歌曲31首,发射成功后,通过电视和广播可接收到卫星传回来的歌曲。
  31首播放歌曲清单
  1《谁不说俺家乡好》
  2《爱我中华》
  3《歌唱祖国》
  4《梁山伯与祝英台》
  5《我的祖国》
  6《走进新时代》
  7《二泉映月》
  8《黄河颂》
  9《青藏高原》
  10《长江之歌》
  11《在希望的田野上》
  12《春天的故事》
  13《七子之歌》
  14《我的中国心》
  15《高山流水》
  16《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17《阿里山的姑娘》
  18《贵妃醉酒》选段
  19《难忘今宵》
  20《歌声与微笑》
  21《春节序曲》
  22《半个月亮爬上来》
  23《游园惊梦》选段
  24《富饶辽阔的阿拉善》
  25《良宵》
  26《十二木卡姆选曲》
  27《东方之珠》
  28《在那遥远的地方》
  29《我是中国人》
  30《但愿人长久》
  31《We Are Ready》
  特别选用曲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东方红》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编辑本段活动年表
“嫦娥一号”活动简介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执行科学探测任务。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 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2007年12月12日上午10时,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

嫦娥1号2006年底发射 将建火箭加油站

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日前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嫦娥一号”预计在2006年底或2007年初发射,如果条件允许,天文爱好者可用肉眼观测。

中国探月计划问世后,一支庞大的“科技军团”将负责把科学家的设想变为现实,中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就是领军人物之一。

每月免费发450条短信 通用网址,E通天下
俄罗斯方块邀你玩 七夕钻石男女靓丽比拼

“目前,中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的各项准备工作进展情况良好。”日前,龙乐豪院士在双星计划探测二号卫星发射现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嫦娥一号”只有成功进入月球卫星工作轨道后,才能实现对月球的探测计划。他说:“如果地面发射、飞行途中出现任何问题,整个计划都有可能前功尽弃。”作为确保嫦娥探月工程技术首席专家之一,龙乐豪告诉记者,通俗一点讲,工程有三大目标——“到得了”、“转得起”、“传得到”。龙院士说:“工程的三大目标也正是我们技术上的三大攻关难点,将向中国的航天技术提出新的挑战。”

如何奔月:长三甲火箭搭天梯

据了解,继“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之后,深空探测比如月球探测工程将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三大里程碑。龙院士讲,深空探测需要火箭把航天器送入更高的预定轨道,龙乐豪在介绍“嫦娥一号”的“助力神”——“长三甲”运载火箭时说,火箭运载系统重量241吨,全箭长度53米。火箭这样的“身材”可以将130公斤的“嫦娥一号”探测器及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龙院士解释说:“此次中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飞行轨道高度有40万公里,要求运载系统在技术上不仅能将飞行器打到这样的高度上去,而且要求测控系统测得准。”

奔月路径:将多次飞经我国上空

“天上一天,地上十年”,传说中的嫦娥奔向月亮可能也就一天工夫。龙院士介绍说:“从起飞到进入目标轨道的飞行时间大约为10天,飞行过程中‘嫦娥一号’将多次经过我国上空。”对国内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据天文学家预测,如果地理位置、天气条件允许的话,有可能用肉眼观测到现代“嫦娥”奔月的情景。龙乐豪院士透露,“嫦娥一号”探测器及火箭系统的研制工作正在稳步进行中,预计2006年年底可以待命出厂。

奔月传信:“天罗地网”接收数据

“嫦娥一号”在经过了发射、飞行、进入预定轨道等程序后,如何将探测数据传回地面,成为工程的技术难题。龙乐豪说,“嫦娥一号”的第一个工作任务是为月球拍“全景照”;另外,目前世界上还未探测到月球南北纬50度以上的区域,而此次将实施对这一地方的探测。龙院士说:“要保证这些探测数据顺利传回来,需要有先进的卫星接收系统、航天测控网、地面应用系统等做支持。目前,我们在技术上需要重点解决的就在此。”据了解,探月工程对火箭、卫星、测控、遥感、仪器研制等技术提出了创新性要求。

奔月时机:每天只有约35分钟

“嫦娥一号”发射时间是择机确定的。为什么这么说?据龙院士介绍,适合火箭发射的时间一年中仅有不多的月份,而当月每天只有约35分钟的时间适宜发射。龙乐豪说,考虑到光照、太阳入射角、测控条件以及轨道限制等因素,“嫦娥一号”首次飞行的时间有可能会在2006年年底或2007年初。据龙院士透露,“嫦娥工程”二期、三期的运载火箭可能为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龙院士说,“嫦娥一号”是我国迄今为止飞到目标轨道的距离与时间最长的航天器,其飞行时序与控制十分复杂,正所谓:“乘旧车、跑远道,安全可靠最紧要”。目前,长征五号、长征六号等长征系列火箭的研制工作正处于论证阶段。

奔月设想:二百公里高轨道建天基

如果飞行器要飞往异常遥远的星体去进行科学探测,动力燃料的使用将成为一个实际问题。带多少燃料才能满足飞行器的航程需要呢?假如中途动力不足又该如何应对?有过多年“实战经验”的火箭专家龙乐豪院士早就为飞行器的“吃饭”问题想好了对策——在距离地面大约200公里的轨道上建一座“天基”,作为飞行器的加油站。

龙院士的创意是这样的:火箭从天基上飞起的重量大约为200吨左右,而在地基上起飞时火箭重量达2800吨左右。龙乐豪预测,火箭可以在天基上做短暂停留,加注燃料后继续飞行。同时,龙院士告诉记者,天基的建设有三个前提条件:第一,从地面上向天基运送储备动力燃料,需要多次反复运输;第二,在天基上组装、加注、发射;第三,确保经济、可靠。

资料:探月工程分为三期

2004年1月,月球探测工程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后,该工程被命名为“嫦娥工程”,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

为此国家投资约14亿元人民币,准备于2007年年初以前发射“嫦娥一号”。我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一期工程启动时间2004年2月,计划将在2006年底或2007年初发射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二期工程实施时间为2007年至2010年,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第三期工程实施时间为2011年至2020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

权威刊物详解嫦娥1号探月卫星研制全过程(图)

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1号目前正按计划进行研制。卫星各关键技术已获得突破性进展,初样星的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它将在未来两年内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对于这次世人瞩目的探月行动,业内权威杂志《中国航天》刊载长文,对这次浪漫新奇之旅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科学与工程目标

中国探月卫星工程有四大科学目标:

一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从而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和构造单元,初步编制月球地质与构造纲要图,为后续优选软着陆区提供参考依据。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覆盖整个月面的影像;中国如能获取全月面三维影像,对于更好地了解月球的地质构造和演化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将争取比国外已有的此类图像做得更完整、更精细。

二是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即对月面有用元素进行探测,初步编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图。美国已做了5种有用元素的全球性分布与含量,嫦娥1号将探测月面钛和铁等14种可能有开发利用前景的重要元素的分布特点和规律。

三是探测月壤特性。中国将首次开展月面的微波辐射探测,获取月壤厚度的全月分布特征,研究月表年龄及演化,估算月壤中氦3的分布和资源量。目前月球上已知矿物有100多种,其中有5种连地球上都没有。尤其是氦3。它是一种安全、高效、清洁的新型核聚变燃料,可改变人类社会的能源结构,但在地球上十分罕见。每100吨氦3原料足可以解决全球一年的电力供应,而月球上的氦3储量据估算有500万吨,可满足人类1万年以上的供电需求。每克黄金价值11美元,而每克氦3是400美元。月球潜在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已成为各主要航天国家组织重返月球和开展月球探测的最主要动力。

四是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将记录原始太阳风数据,研究太阳活动对地月空间环境的影响。

上述前三项工作国外还未曾进行过,第四项为中国首次在地球静止轨道以外获取空间环境数据。

中国探月卫星工程还有五大工程目标:一是研制和发射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二是初步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三是首次开展月球科学探测;四是初步构建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五是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为此要突破月球探测卫星的关键技术;初步建立中国的深空探测工程大系统;验证有效载荷和数据解译等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中国深空探测技术研制体系;培养相应的人才队伍。

工程计划表

据透露,嫦娥1号工程于2004年9月以前完成工程总体和各系统的详细方案设计;2005年底完成探月卫星初样产品研制和相关试验;2006年10月前完成探月卫星正样产品的设计、研制、总装、测试和各项试验,完成运载火箭正样投产任务,完成测控和发射场系统技术改造和调试任务,完成地面应用系统组装和调试任务;力争2006年12月发射升空。

嫦娥1号卫星方案具有较好的继承性,设计的功能和技术性能指标满足任务要求;卫星总体与各分系统之间、卫星与各大系统之间接口要求明确,大型试验项目安排及试验方案合理可行;研制技术流程完整,计划流程合理可行;卫星进行了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可靠性关键项目明确,测试覆盖性分析的项目完整,因此已转入初样阶段的研制工作。

嫦娥1号卫星按方案完成初样试制后,将进入初样试验阶段。初样产品将对设计、工艺和方案进行实态验证,进一步完善方案,为飞行试验产品研制提供全面、准确的依据,为发射星奠定技术基础。

在工程的具体实施上,嫦娥1号工程系统由月球探测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组成。

日趋稳定的平台

众所周知,人造卫星由卫星平台与有效载荷两部分组成。嫦娥1号也不例外。

该探月卫星的平台以中国已成熟的东方红3号卫星平台为基础进行研制,并充分继承中国资源2号卫星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所谓适应性改造就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包括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例如三维定向技术,即使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探测头和传输信息的天线分别时刻对准太阳、月亮和地球。这样一个三维控制系统过去是没有的,技术难度相当高。另外,在地球、月球和卫星三者间进行探月卫星的轨道设计和紫外月平仪的研制等也都需要开展技术攻关。

选用东方红3号卫星平台主要是由于它的高度可靠性。自该卫星平台1997年5月首次投入使用后,中国已用其研制并发射了“北斗”等至少6颗卫星。该卫星平台采用了许多较先进的技术,如全三轴稳定、统一双组元液体推进、公用平台设计、大面积密栅太阳电池阵和高强度轻重量碳纤维多层复合材料等。不过,嫦娥1号的卫星平台比一般人造地球卫星在轨道,测控,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和热控分系统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目前,中国航天器所到达的距地球最远距离约为7万千米(2003年12月30日发射的探测1号卫星)。而要实现月球探测,须使航天器飞出地球引力场,进入到38万千米远的空间。由于月球以及月球与地球、太阳的相对关系具有其固有的特点,因此嫦娥1号卫星与一般的地球卫星有很大不同,研制并发射月球探测卫星要解决轨道设计,制导、导航与控制(包括对月姿态确定技术),测控与数据传输,星上热控和电源分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

预计卫星总重2350千克,本体尺寸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采用三轴稳定姿态控制,对月定向工作。卫星在轨运行寿命大于1年。

任务决定载荷

根据中国探月卫星工程的四大科学目标,嫦娥1号选用的有效载荷有6套24件,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成像光谱仪、伽马/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和太阳风粒子探测器等。其中CCD立体相机是拍摄全月面三维影像的专用相机,在中国属首次使用;成像光谱仪用于获取月面光波图谱;伽马/X射线谱仪用于探测月球表面元素;微波探测仪除用于获取月壤厚度信息外,还能给出月球背面的亮度温度图和月球两极地面的信息。

由激光器、望远镜和接收电路三部分组成的激光高度计,由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它在探月卫星的发射阶段和转移阶段都处在“睡眠状态”。卫星进入环月轨道后,激光高度计首先向月面发射激光束,并立刻用望远镜把反射回来的光束变成电信号;接着,接收电路盒将迅速进行精确计算,用最短时间得出该探测点的月球海拔高度。激光高度计完成绕月旅行,月面每个探测点的海拔高度就一清二楚了。这些数值一旦与CCD立体相机拍摄的平面图像相叠加,就是一幅完整而精确的月面三维地形图。只要激光高度计发射的探测点足够密,就能获得覆盖整个月球的地形图,包括人类探月活动从未涉及的月球两极区域。

据探月专家介绍,美国、欧空局、俄罗斯和日本等以前从未在探月过程中使用过可以全天候、全天时工作和具有一定穿透能力的微波遥感技术,所以嫦娥1号上的微波探测仪是世界上首次在探月卫星上装载微波遥感装置,用以实现对月面更为细致深入的探测,并将对所发回的数据进行反演和解析。不过,由于月球远离地球,对月球进行微波遥感探测有很大的技术难度和一定的风险。为确保探测成功和能稳定地发回数据,现正加强对月球微波遥感的地面仿真研究,在借鉴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做相应的技术改进。

嫦娥1号有效载荷共重130千克。早在2004年1月7日,所有24件仪器就完成了首轮联合测试,结果相当成功。测试表明,探测仪器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已基本攻克,并解决了设备间的接口技术。全部探测仪器于2004年9月交付,并与卫星平台一起进行噪声、振动、辐射和真空等各种空间环境的模拟测试。

使用成熟的火箭

按照计划,长征3号甲被选为月球探测卫星的运载火箭,发射场选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但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性改造。

根据设计,嫦娥1号的运行轨道近地点为200千米,远地点为51000千米,属于大椭圆轨道。火箭必须精确地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才能准确完成预定探测任务。为满足探月卫星的特殊要求,长征3号甲火箭控制系统增加了单机和线路备份,确保飞行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偏差,万无一失。

选择长征3号甲主要考虑到它是长征系列火箭家族中发射成功率最高的成员之一。该火箭拥有更灵活而先进的控制系统,可在星箭分离前对有效载荷进行大姿态调姿定向,并提供可调整的卫星起旋速率,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它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有效载荷,同时兼顾低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等其它轨道有效载荷的发射,也可进行一箭双星或多星发射。

目前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3号甲火箭已进入试样研制阶段,部分组件和箭体已开始投产。但由于月球探测器尚处于初样设计阶段,今后研制人员还将根随着探测器研制的深入,逐步对火箭设计进行适应性修改,预计将于两年后出厂。

嫦娥1号发射时间的选择要考虑到光照、太阳入射角、测控条件和轨道限制等因素。发射后,卫星将用8~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在经过发射、飞行和进入预定轨道等程序后,如何将探测数据传回地面,是工程的技术难题。

嫦娥1号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说,通俗一点讲,该工程有三大目标,即“到得了”、“转得起”和“传得到”。嫦娥1号从起飞到进入目标轨道将多次经过中国上空。如地理位置和天气条件允许,人们有可能用肉眼观测到现代“嫦娥奔月”的情景。

测控和应用系统

由于旅途遥远,所以测控系统尤为重要。测控系统将以中国现有的S频段航天测控网为主,辅以甚长基线干涉仪天文测量系统组成,并进行必要的适应性改造。

嫦娥1号卫星不仅需要对月球进行全天候的观测,还需要把太阳能电池板始终对准太阳,同时又要把传送天线对准地球。目前,中国在上海佘山和乌鲁木齐分别拥有一个直径25米的天线,但它们只能有4~6小时可用来接收星上信息。为了嫦娥1号计划的顺利实施,中国将分别在北京和昆明设一个直径50米(国内最大)和一个直径40米的天线。这样在我们的国土上,可用4个天线交叉干涉,对近40万千米远的嫦娥1号进行测控,并为应对外界干扰因素和意外因素留有应急的能量。

地面应用系统包括月球探测卫星运行管理中心、数据接收中心以及科学数据处理和研究中心三个部分。

四大难关

虽然卫星和火箭采用成熟技术,但还是要攻克一些技术难点。中国航天器已到达的距地球最远距离为7万千米,而月球距地球达38万千米。而且月球以及月球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关系具有其固有的特点,所以月球探测卫星与一般的地球卫星有很大不同。

据权威人士介绍,研制和发射嫦娥1号探月卫星的技术难点主要有4点:

一是轨道设计与控制。它是实现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的基本保证。在飞往月球轨道的过程中,月球卫星既不能碰着月球,也不能飞过去,因此轨道设计和控制是一个新问题。必须正确认识月球卫星轨道设计的客观规律,寻找合理的工程实施途径。

二是测控和数据传输。地月相距遥远,测控信号的空间衰减明显增大。同时为实现卫星绕月飞行,需经历复杂的轨道转移过程,其间的测控任务对星上和地面测控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38万千米外的探测带来卫星天线怎么设计和地面站怎么设计等问题。

三是制导、导航与控制。月球探测卫星从绕地飞行到准确进入绕月飞行轨道,需经历多次复杂的轨道和姿态机动,要求控制精度高和实时性强。卫星对地观测是两体定向,即太阳帆板对日定向,观测设备和测控通信设备对地定向,以观测和传输信息。而绕月卫星是三体定向,即太阳帆板对日,观测设备对月,测控通信设备对地。三体定向问题要复杂得多。

四是热控技术。卫星绕着月球转,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又带着月球和月球旁的卫星绕着太阳转,相对关系比较复杂,从而导致绕月卫星的热变化巨大。而我们只能给嫦娥1号穿一件“衣服”,不能换。这件“衣服”要做到热的时候不热,冷的时候不冷,这是个难题。由于要经历复杂的热环境,热控技术必须适应复杂的外部温度变化,以保证星上所有设备处在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

不过,上述4个技术难点,在目前的中国航天技术范围内都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飞行三阶段

为确保发射成功,中国决定采取多级推进的方式将月球探测卫星送入月球轨道。按照方案,卫星在和运载火箭分离后,将先在地球轨道上运行3~4圈,逐步加速到地-月转移轨道的入口速度,随后沿大椭圆轨道飞向月球。

具体飞行程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调相轨道段。卫星与运载火箭分离后,通过3次近地点变轨脱离地球轨道,进入奔向月球的地-月转移轨道。二是地月转移轨道段。卫星要在该阶段飞行5~6天,其间会进行2~3次中途修正,以确保正确进入预定月球轨道。三是环月轨道段。当卫星到达距月球200千米位置时,开始减速制动,通过3次近月点制动逐步降低轨道近月点,最终到达高200千米的极月圆轨道,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从发射到进入环月工作轨道,共约约8~9天。卫星将绕月运行1年,对月球的地质、土壤、环境和资源进行探测。目前卫星设计飞行速度为每秒十几千米。这一速度还可进一步提高。

由于月地距离遥远,卫星将采用一种特殊的双自由度定向天线。

回顾中国探月工程

1994年,中国曾组织相关专家对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过初步分析与论证,认为中国已有能力开展月球探测,但由于各种原因,探月计划未能启动。

当时中国已启动了载人航天工程,要在长征2E火箭的基础上发展载人航天用的长征2F火箭,但该火箭首次发射什么载荷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有人提出用有限的资金发射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并提出一个简易的月球探测方案。但最后这个方案未能实现,主要原因是当时对探月尚未提出一个完整的发展规划,缺乏长期和有深度的科学探测目标,同时当时国家的经济环境刚刚好转,航天基础还不像今天这样扎实,只能做到简单的环月飞行,对国家科技发展贡献有限。

从1998年开始,在著名天体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先生的倡议下,相关研究单位和部门组织许多相关专家与研究人员对开展中国月球探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科学目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先后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了《中国月球探测发展战略研究》和《月球资源探测卫星科学目标》等论证报告。

2000年8月,在国防科工委的组织下,由王大珩等9位院士和总装备部、航天科技集团、科技部、中科院和高等院校的5位专家组成评审组,对中国科学院提出的“月球资源探测卫星的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进行了论证评审。

2001年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组成的专家研究小组,在此基础上开始了一些关键技术(如有效载荷)的攻关和地面应用系统等的研究工作。

2001年10月,中国月球探测计划项目立项。2002年3月向国家提交“月球资源探测卫星工程可行性”的立项报告。

2004年1月,中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正式启动,国防科工委任命了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总指挥、总师和首席科学家,各项工作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目前,嫦娥1号工程各项准备工作已进入初样研制阶段,部分系统和分系统已研制出产品。现有的航天测控网和中国科学院天文测控网将联合为探月卫星发射和运行提供测控服务。用来接收探月卫星发回数据的地面接收系统的基础工程建设也基本完成,整个天线架设工作进展顺利。

前景展望

嫦娥1号工程的核心是实现从地球走向月球,充分利用中国现有的成熟航天技术,研制和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突破地月飞行、远距离测控通信、绕月飞行、月球遥感与分析等技术,并建立中国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的初步系统。

此后将在2010年前向月球发射无人探测装置,实现月面软着陆探测;在2020年前完成采集月壤样品的工作,实现月面巡视勘察采样返回。第二和第三阶段工作已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正在进行论证。

根据预想,未来第二期计划将用月球车对月面进行巡视勘察,并拟建立一个月基天文站,借助月球几乎没有大气的便利条件,对太空和地球进行观测。二期计划中采用的月球车,将采用全国招标的方式来选择。如果月球车计划能成功,那么这套方案稍作修改,就可以用到未来的火星探测中去。

月球探测是众多高技术的高度综合,将带动和促进航天技术和中国基础科学等其它高技术的发展,如大推力运载火箭、深空探测、深空测控、光电子、机器人、人工智能、遥科学、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等。这些高技术的进步将会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方面得到推广和运用,产生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推进中国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

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认为,中国月球探测的主要目的是从科学的角度去了解月球这个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发展航天工程技术。随着月球探测各期工程的分步实施,逐步突破绕月探测关键技术、月球软着陆与自动巡视勘测技术和月球自动采样与地-月往返技术,研制和发射月球探测卫星、月球软着陆器与月球车和月球采样返回器,建立并逐步健全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为未来的深空探测活动奠定技术基础。随着工程的进展,中国的航天技术将得到整体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

"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目前这颗卫星已经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在该阶段,将有电性星和结构星这两颗初样卫星来承担卫星测试工作。

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日前接受访问时表示,“嫦娥一号”预计在2006年底或2007年初发射,如果条件允许,天文爱好者可用肉眼观测。

中国探月计划问世后,一支庞大的“科技军团”将负责把科学家的设想变为现实,中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就是领军人物之一。

“目前,中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的各项准备工作进展情况良好。”日前,龙乐豪院士在双星计划探测二号卫星发射现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嫦娥一号”只有成功进入月球卫星工作轨道后,才能实现对月球的探测计划。他说:“如果地面发射、飞行途中出现任何问题,整个计划都有可能前功尽弃。”作为确保嫦娥探月工程技术首席专家之一,龙乐豪告诉记者,通俗一点讲,工程有三大目标——“到得了”、“转得起”、“传得到”。龙院士说:“工程的三大目标也正是我们技术上的三大攻关难点,将向中国的航天技术提出新的挑战。”


昆虫记每一章内容概括
第五章:记录了胡蜂所搭建的六角形蜂房,以及它的计算达到了何等符合几何学的精准度。第六章:记录了狼蛛、圆网蛛和蝎子等昆虫为了生存不懈努力的画面。第七章:记录了金步甲、松树鳃金龟、沼泽鸢尾象、萤火虫等昆虫的婚俗、产卵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八章:记录了香树蚜虫、蜂蚜蝇、彩带圆网蛛...

求游戏王第一部 分集剧情简介 分集! (不要一句话那样的)
001.战栗的青眼白龙 002.幻想师 无颜的陷阱 003.丢失的黑暗大法师 004.决斗开始!005.究级完全体巨蛾 006.华丽的神鹰女郎 007.海神俐维但 008.被夺走的青眼白龙 009.起死回生!魔术师的大礼帽!010.反击!青眼白龙 011.友情之力!野蛮人1号与2号 012.黑之炎!真红眼的黑龙!013.变形壶的陷阱...

国槐尺蛾1年什么代,以什么在什么越冬.幼虫
主要取食国槐的叶片,食量大、暴发性强。如不仔细观察或防治不及时,会在1-2天内将整株树的叶片吃光。然后抽丝下垂借风力转到其它树上为害,对树木的生产和环境美化影响很大,也对过往行人造成极大的威胁。 关于更多国槐种植的技术你可以访问http:\/\/www.jimiaomu.com\/这个网站,上面介绍的非常详细,...

衣蛾是一种怎么样的虫子?
衣蛾---幼虫 衣蛾(Tinea pellionella)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谷蛾科(Tineidae)衣蛾属(Tinea),分布广泛,是全球性的储物害虫。 [1]衣蛾,幼虫是一个小型褐色的毛毛虫,一般藏在丝质的袋状物或网状物(称为筒巢)内,在墙壁上可见到一个黏着水泥的纺锤形丝袋,内有一深褐色头的幼虫。...

单蛾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单蛾的穴位 1 拼音 dān é 2 注解 单蛾 病证名。见《儒门事亲》。《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喉蛾肿于一边者为单蛾,此其形必圆突如珠。”详乳蛾条。治疗单蛾的穴位 海泉 渴,重舌肿痛。海泉穴的配伍:海泉配少商、合谷,治...

昆虫记1一20章的简介概括
13、如果你在院子里漫步,会发现丁香花或玫瑰花的叶子上,有一些精致的小洞,有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好像是被谁用巧妙的手法剪过了一般。14、我们知道,有许多蜜蜂像樵叶蜂一样自己不会筑巢,只会借居别的动物遗留或抛弃的巢作自己的栖身之所。有的蜜蜂会借居泥匠蜂的故居,有的会借居于蚯蚓的...

...也说出来】归属于那一个家族的拜托也说出来【包括英文
简介:出自天野明的作品《家庭教师reborn》,为动漫中主角沢田纲吉继承的彭格列家族最初的一代。彭格列是由彭格列ⅰ世——giotto创立,被誉为历代最强首领,同时这时的彭格列是当时意大利最强黑手党。giotto对称心的人不管是谁都会接受,因此初代的家族成员里有国王、军人、敌对、黑手党、宗教职业者等。彭格列初代的守护者除了...

知道她不是蝴蝶,而是一种蛾。有着美丽斑斓的花纹,求科普真正的蛾...
你好,这个是箩纹蛾科昆虫青球箩纹蛾,学名Brahmophthalma hearseyi 翅展112-115mm,体青褐色,前翅中带底部球形,上有3~6个黑点,有些个体上的黑点数量不同,或左右不对称,中线顶部外侧内凹弧形,弧形外有1圆形灰色斑,上有4条横贯的白色鱼鳞纹,中带外侧有6一7行箩筐行纹,排列成5垄,翅...

请问有谁知道这是什么虫子,很大的一种飞蛾,学名是什么?
夜蛾科的,估计是苎麻夜蛾,百度可查,你看下图

《昆虫记》中每一个昆虫的特点
8、孔雀蛾是一种长得很漂亮的蛾.它们中最大的来自欧洲,全身披着红棕色的绒毛,脖子上有一个白色的领结,翅膀上洒着灰色和褐色的小点儿.横贯中间的是一条淡淡的锯齿形的线,翅膀周围有一圈灰白色的边,中央有一个大眼睛,有黑得发亮的瞳孔和许多色彩镶成的眼帘,包括黑色、白色、栗色和紫色的弧形线条....

长治县15042708961: 关于嫦娥1号的资料 -
撒樊孟鲁: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

长治县15042708961: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时间(嫦娥一号发射时间)
撒樊孟鲁: 1、嫦娥一号是中国第一颗绕月卫星.它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总重量约2,350kg,尺寸为2000mm1720mm2200mm,帆长18m,预设寿命1年.2、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征;探测月球土壤厚度和地球到月球的空间环境.本文,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时间,嫦娥一号发射时间到此就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治县15042708961: 嫦娥一号的简介要多一些,最好把嫦娥一号发射过程和嫦娥一号的结构 -
撒樊孟鲁:[答案] 嫦娥一号概况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奔月是一个在中国流传的古老的神话故事.嫦娥一号...

长治县15042708961: 嫦娥一号卫星简介 -
撒樊孟鲁:[答案] 解密8 “嫦娥一号”火箭发射时,震动相当于6-8级地震? 奔月最初时段数万居民疏散 发射“嫦娥一号”,为什么要疏散附近的村民?原因虽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只有一个:安全. “嫦娥一号”的发射台下,有一条导流槽,卫星发射...

长治县15042708961: 关于嫦娥一号的资料 -
撒樊孟鲁: 嫦娥一号,是中国的首颗探月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将于2006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预计卫星的总重量为2吨多,寿命大于1年.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长治县15042708961: 帮偶写嫦娥一号卫星的资料 -
撒樊孟鲁: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于2005年年底完成了卫星初样产品的研制和相关试验,2006年10月前完成探月卫星正样产品的设计、研制、总装、测试和各项试验,2007年8月已完成了产品研制,并通过了各项试验考核验证. 嫦娥...

长治县15042708961: 嫦娥一号简介 -
撒樊孟鲁: 中广网北京10月28日消息 “嫦娥一号卫星与地球卫星有很大的不同,研制的技术难度大大增加.”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叶培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首先,过去的卫星与地面的距离最远没有超过8万公里的,而嫦娥...

长治县15042708961: 2009年,中国“嫦娥一号”飞上太空,请你写一段话介绍“嫦娥一号”... -
撒樊孟鲁: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它是我们祖国迈向月球的重要一步.用嫦娥来命名,结合了中国古老的传说,显得富有传统文化气息.嫦娥一号将对月球进行探测,获取第一手资料.嫦娥一号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长治县15042708961: 谁知道有关嫦娥一号探月的知识 -
撒樊孟鲁: 11. 这次嫦娥一号的“首飞”花费了多少钱? 据国防科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绕月探测工程首次飞行任务的研制和建设经费为14亿元人民币.跟其他国家比我国的发射成本是最低的! 12. 嫦娥一号的具体结构是怎样的,包括重量、尺寸、构件和...

长治县15042708961: 关于嫦娥一号的资料50字小短文. -
撒樊孟鲁: 嫦娥一号升空了!它在10月24日18时5分4秒升空的,说明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我很高兴能听到了这个消息. 古时候,中国已经有了这样一个神话故事:从前,有一对夫妻,他们是嫦娥和后羿,因为后羿帮人们消灭了许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