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暮春苏轼原文赏析在线翻译解释

作者&投稿:贯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译文

春已归去,春衣几时制成?小溪弯弯水缓浪低平,盏盏蕉叶杯儿水面稳稳行。舞雩坛上风轻轻,轻轻拂动轻柔纻罗衣襟;让我们尽情高歌欢舞,歌唱天下升平。

小雨才飘过,何处农家不催耕?喧春的百舌鸟儿已无语,绚丽的桃李也已开过芬芳尽。那催春的布谷鸟啊,也早已飞进深深茂密的桑林。春天啊一片春色,已嘱托根硕叶肥的芜菁。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金奁集》入「南吕宫」。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因白乐天尝依格作《忆江南》三首,但嫌其名不雅,遂改名为《忆江南》。此调廿七字,三平韵。首句三字;次句仄起平韵五字,句法上二下三,亦有添一衬字者;第三句仄起仄收七字,第一、第三字平仄不拘;第四句平起平韵七字;第五句句法与次句同,故首字平仄不拘。此调三、四句,全与平起七言律诗之颔联无异,故多用对偶为工,历来词家,亦多其例也。宋人多用双调。

「暮春」:傅注本、元延祐本无题。兹从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

「春服几时成」句:傅子立注:「《论语》:『暮春者,春服已成。』」刘尚荣按:「见《论语·先进》。」龙榆生笺引《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曲水:傅子立注:「晋武帝问三日曲水之义。束晰曰:『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流」。,有金人自东而出,奉水心剑曰︰「令君制有西夏。」』」刘尚荣按:「事详隋杜公瞻注南朝梁·宗懔撰《荆楚岁时记》所引南朝梁·吴叔庠《续〈齐谐〉记》,又见《晋书·卷五十一·束晰传》,二者文字稍有异同。傅注系转述其事,文句与二书颇有出入。逸诗『波』下或衍『流』字者不可取。」龙榆生笺引《文选·卷四十六·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李善注:「韩诗曰:『三月桃花水之时,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于溱(Zhēn)、洧(Wěi)两水之上,执兰招魂,祓除不祥也。』《续〈齐谐〉记》曰:『晋武帝问尚书挚虞曰:「三月曲水,其义何」?答曰:「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而俱亡,一村以为怪,乃招携至水滨盥洗,遂因水以泛觞。曲水之义起于此。」帝曰:「若所谈,非好事。」尚书郎束皙曰:「仲治小生,不足以知,臣请说其始。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曰:『羽觞随流波。』又秦昭王三日置酒河曲,见有金人出,奉水心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乃因其处立为曲水。二汉相沿,皆为盛集。」帝曰:「善。」赐金五十斤,左迁仲治为阳城令。』」

蕉叶:傅子立注:「蕉叶,乃杯名耳。」刘尚荣按:「参见宋·祝和甫《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八·〈天时部·曲水流觞〉》。又《东坡文集·卷六十八·题子明诗后》:『侄安节自蜀来,云子明饮酒不过三蕉叶。吾少年望见酒盏而醉,今亦能三蕉叶矣。』」

舞雩(yú):傅子立注:「《论语》:『风乎舞雩,咏而归。』」刘尚荣按:「见《论语·先进》。」鲁国祭天求雨之坛,在今山东曲阜。此借指春游之亭台。

纻罗:毛本作「苎罗」。傅子立注:「纻,枲(xǐ)属,可为缕布。纻罗,则纻之纤缟(gǎo)者。吴有《白纻歌》。」刘尚荣按:「《南齐书·卷十一·乐志》有《白纻辞》:『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月舞瑶裳。情发金石媚笙簧,罗袿徐转红袖扬。清歌流响绕凤梁,如惊若思凝且翔。转眄流精艳辉光,将流将引双雁行。欢来何晚意何长,明君驭世永歌昌。』又《乐府诗集·卷五十五·〈舞曲歌辞·晋白纻舞歌诗〉》:『《宋书·乐志》曰:「《白纻舞》,按舞辞有巾袍之言,纻本吴地所出,宜是吴舞也。晋俳歌云:『皎皎白绪,节节为双。』吴音呼『绪』为『纻』,疑『白绪』即『白纻』也。」《南齐书·乐志》曰:「《白纻歌》,周处《风土记》云:『吴黄龙中童谣云:行白者君,追汝句骊马。后孙权征公孙渊,浮海乘舶,舶白也。今歌和声犹云行白纻焉。』」《乐府解题》曰:「古词盛称舞者之美,宜及芳时为乐,其誉白纻曰:『质如轻云色如银,制以为袍馀作巾。袍以光躯巾拂尘。』」《唐书·乐志》曰:「梁武帝令沈约改其辞为《四时白纻歌》。今中原有《白纻曲》,辞旨与此全殊。」』」

酣歌: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酣咏」。傅子立注引唐·宋考功《寒食还陆浑别业》诗:「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催耕:傅子立注:「《周礼·酂(zàn)长》、《里宰》:『趣其耕耨(nòu)。』杜少陵诗:『田家望望惜雨乾,布谷处处催春种。』」刘尚荣按:「《周礼·地官》『趣』原作『趋』,二字古多通用。杜句出《洗兵行》。」

百舌:傅子立注:「杜子美《百舌》诗:『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无则《百舌》诗:『千愁万恨过花时。』」刘尚荣按:「无则句见《百舌鸟二首(其一)》。」龙榆生笺引《虫荟》:「角舌,伯劳之一种,一名反舌。似伯劳而小,全体黑色,喙甚尖,色黄黑相杂,鸣声圆滑。人活蓄之,至冬则死。杜子美《百舌》诗:『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无则《百舌》诗:『千愁万恨过花时。』」

柘(zhè)林: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柘枝」。

鹁(bó)鸪:傅子立注:「鹁鸪,鸠也。杜子美:『鸣鸠乳燕青春深。』」刘尚荣按:「杜句出《题省中院壁》诗。」

芜菁:傅子立注:「芜菁,《本草》以为蔓菁也。方春易盛,梗短叶大,连生地上。故诸葛亮所止,必令人种此,以其才出可食,其利亦博。今三蜀人呼蔓菁为『诸葛菜』。韩退之诗:『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刘尚荣按引唐·韦文明《刘宾客嘉话录》:「公曰:『诸葛所止,令兵士独种蔓菁者何?』绚曰:『莫不是取其才出甲者可生啖,一也;叶舒可煮食,二也;久居则随以滋长,三也;弃去不惜,四也;回则易寻而采之,五也;冬有根可斸食,六也;比诸蔬属,其利不亦博乎?』曰:『信矣。』三蜀之人今呼蔓菁为『诸葛菜』,江陵亦然。」又按:「韩句出《感春三首(其二)》诗。」

赏析

这首词与名作《望江南·超然台作》不仅词调相同,起句也极为相似,只是以「未」、「已」一字之差显示了创作时间的某种差异性。不过,两篇写景的艺术视角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如果把作者比作一位高明的摄影师,那么前篇是登高览景,作者在进行定点拍摄,本篇则写晚春游兴,作者兴之所至,移步换景,因而不断变换拍摄的方位、角度和距离。

上阕以城中曲水、亭台两个景点为中心,展开叙写。起笔点明题意,并借用《论语》中的典故,写出了初试春服的心理,很像是现代影视中的「画外音」。接着用对仗分别写两个景点:在一弯曲水上,波浪微微涌动,流杯在水面上平稳地行进,——这里再现了曲水流觞的动态景物,像是在高处拍摄的鸟瞰式的镜头;在春游的亭台上,春风柔和,将人们轻便的春服轻轻飘起,——这是一个近镜头,同时伴随着人们的触觉感受(「软」)。出现在作者笔下的这两处景物,都扣住暮春的季节特点,并从侧面表现了作者春游的乐趣。「纻罗轻」与前文「春服几时成」暗相呼应,这是作品章法细密之处,也值得注意。歇拍一句是即景兴感,有歌颂升平之意,固然略嫌庸俗与陈腐,但第一,作者自熙宁七年冬移守密州,政绩斐然,社会稳定,因而在作品中感到欣慰,这恐怕是「酣咏乐升平」的实际意义指向;第二,此句重在一个「乐」字,明白地点出了作者此刻的情绪心理。所以还是差强人意的。

下阕空间背景转为郊野,写来另是一番景象。过片两句,写来到郊野后的第一印象:一场小雨过后,处处呈现出催耕的忙碌气象。作者虽未表露身份,却隐隐传达出作为地方长官的他对农事的关心。接着,他还是像摄影师那样把镜头对准了晚春的景物:百舌不再啼鸣,桃花、李花都已凋谢,只是从灌木林深处传来了水鹁鸪的叫声。这里所有的景物也都扣住了晚春的季节特点,并伴之以人的听觉感受。当作者一眼看到大片盛开的芜菁菜花时,情不自禁地感叹道:这时的春色应当是属于芜菁的!韩昌黎《感春三首(其三)》云:「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刘梦得《再游玄都观》诗亦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这篇东坡词歇拍一句可能从中化出,但更是当时情景的实录,是与镜头相配合的最强的「画外音」。纵观作者其人,喜怒哀乐固然时或有之,但总有一分「无往而不乐」的「超然」之趣,密州时期的作者更是如此。因此,「春色属芜菁」实在是作者对晚春风光,以至于对自然界的一个独特的发现,透露出作者游春的满足感和游兴的浓酣。

如果说「百舌无言桃李尽」一句略带伤春的情调,那么至此已一扫而空了的确,接受者可以超越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合理的再创造。不论东坡有意与否,「春色属芜菁」一句道出了某种自然的哲理。这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一是贬抑:大好春光已荡然无存,其馀皆不足观,「芜菁」本不值一提,「春色属芜菁」是以丑充美,可怜之至,也可恶之至;二是褒扬:春天众香国虽极可观,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未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惟有芜菁生命力最强,在晚春时节最富于生机和活力,因而春色最终属于它。




《浣溪沙》的诗意
苏轼《浣溪沙》诗意: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原文: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就这两句赏析
出自北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原文为: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

解释"总将薪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并说明出处。
1. 苏轼的《望江南》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象的作品,其中“春未老,风细柳斜斜”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细腻而生动。2. 词中提到“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这是词人站在超然台上俯瞰景色,春水与春花相映成趣,烟雨之中,千家万户的景色若隐若现。3.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关于说话方面的诗句(关于说话的诗句有哪些)
3、《望江南·暮春》宋代:苏轼 原文: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 译文:春已归去,春衣几时制成?小溪弯弯水缓浪低平,盏盏蕉叶杯儿水面稳稳行。舞雩坛上风轻轻,轻轻拂动轻柔纻罗衣襟;让我们尽情高歌...

踏春出游的心情诗句有哪些?
4. 《望江南·暮春》宋代诗人苏轼原文: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链并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译文:春已归去,春衣几时制成?小溪弯弯水缓浪低平,盏盏蕉叶杯儿水面稳稳行。舞雩坛上风轻轻,轻轻拂动轻柔纻...

望江南·超然台作赏析
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这首词为双调,比原来的单调的《望江南...

苏轼思乡的古诗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 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

望江南·春未老注释
超然台坐落在古代的密州,位于今天的山东诸城城北,这里有一道环绕城市的壕沟,象征着城市的守护与历史的痕迹。寒食节,源自古代冬至后一百零五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两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人们会在这一天禁火三天,纪念先人。这个节日与清明相连,对于在外的游子来说,寒食扫墓的日子尤其勾起思乡之情,...

苏轼的词及其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纱山下兰芽短浸溪\/满庭芳蜗角虚名\/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临江仙送钱穆父\/临江仙送王缄\/望江南超然台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沁园春孤馆灯青\/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

苏轼《菩萨蛮·回文》全文及鉴赏
“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苏轼仍以梅的品格自喻,点明了该词“红梅赠别”的主旨:虽是暮春的残枝梅,仍傲立于自然间,但应珍惜。说不定来年一到,“春风吹又生”,新枝发新芽了,暗示着苏轼傲然不屈,期望重返朝廷的美愿。与其他咏梅词一样,该词仍然是以梅格喻人品的。残梅的枯凉景象与词...

兰考县17097232696: 《望江南·超然台作》注释 -
璩废氟伐:[答案] 片段赏析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

兰考县17097232696: 苏轼 望江南 解释,要意思,不要赏析、注释 -
璩废氟伐: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翻译: 登上超然台远眺, 春色尚未褪尽, 和风习习, 吹起柳丝千条细,这一湾护城河水绕了半座城, 满城内皆是春花灿烂, 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寒食之后, 春意是该减了, 酒醒后, 面对这许许多多的无力与责任, 我也不禁要嗟叹呀!罢! 我不该在这美好的春天里, 对着朋友们说着这些严肃又沉重的事, 这样子吧! 取来寒食后的新火试煮今年初采的新茶, 我们要喝酒或是要作诗, 都得趁着美好的时节呀! 且莫辜负韶华.

兰考县17097232696: 苏轼<<望江南>>所表达的思想是什么? -
璩废氟伐: 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正是清明节.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 “风细柳斜斜”,重新点火,称为“新火” ....

兰考县17097232696: 望江南 超然台座 苏轼 请从 情 和 景 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
璩废氟伐:[答案] 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

兰考县17097232696: 望江南超然台作阅读答案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进行赏析
璩废氟伐: 望江南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苏轼赏析这首词是我国古代大诗人苏轼作...

兰考县17097232696: 望江南 苏轼 的翻译 急! -
璩废氟伐: 望江南 苏 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简析】春也未老,人也未老,于公务闲暇登台的知州,心境是否也一样"超然"?风儿以"细"状摹,可知正吹得轻冷;柳枝以"斜"勾勒,愈见得飘拂动人,漾映眼底的,是一带环城的碧水;辉照满城的,则有缤纷竞放的春花.而后看鳞次千家的檐瓦,迷蒙在飘飘洒洒的雨影之中.那情景,能不牵萦一颗"游于物外"的超然之心. 望采用.谢谢

兰考县17097232696: 苏轼写的《望江南》的所有注释解析? -
璩废氟伐: 【注释】 ⑴“风细”句:微风吹动杨柳,杨柳轻轻飘拂. 斜斜:无风时柳枝垂直,风吹动柳枝更倾斜了. ⑵超然台:密州北城有台,名超然台,苏轼让人修葺一新,经常登临游玩,并且写了《超然台记》那篇有名的散文.超然台故址在今山东...

兰考县17097232696: 苏轼的《望江南 超然台作》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此词作赏析 -
璩废氟伐: 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情感,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达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

兰考县17097232696: 望江南和武陵春的时间,事件,景物及人物情感 -
璩废氟伐:[答案]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为了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

兰考县17097232696: 望江南的译文 -
璩废氟伐: 词牌叫望江南的有很多,,不知您说的是哪首? 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翻译: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