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道经第五章 【中和】怎么解释?简介最好

作者&投稿:校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能帮我用九叠篆做出“道经师宝”这四个字。万分感谢。~

看这么长时间没人回答,就为你写了一个。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第五章 中和(4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①。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②。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③,而王公以为自名也④。
勿或 之而益,或益之而 ⑤。
觐殷死,议而教人⑥。
故强良者不得死⑦,我将以为学父⑧。

①道:道是宇宙形成之前就存在的、不可名状的物质、能量和环境。 一:最小之数,朴素之数,万化之基,即德、虚无一炁(即“⊙”,由无极的道“○”化生的德“⊙”)。其用最高,其位最低。《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二:《说文》:“地之数也”。即太极之阴阳也。 三:《说文》:“天地人之道也”。三元(源),即物元(源)、体元(源)、质元(源)。三元(源)为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三”的基本象示为旋极图,图的中圆为德,外侧为阴阳互动。道○,是万物之本始;德一,是万物生成之能量;阴阳二,从德一而生,反应万物的阴阳属性;三,乃一炁含三,即“德、阴、阳”这个三,它是万物生成与发展的自然法则,万物皆由此“三”而生成。
②负:《说文》:“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一曰:受贷不偿,即负债。通“背”,与“抱”相对。
中:《说文》:“内也”。中心、中间等义。又有充满之义。乙本及通行本作“冲”。 和:谐也。
句义:道生之德畜之的万物已经离开德“一”而进入了阴阳“二”的状态中,人类对万物的认识,停留在看得见的有相物质世界,而将看不见的无相物质忘在背后。然而万物内外却是德“一”能量的炁在发挥滋养的中和作用。只有执一以为天下牧,知白守黑,执两用中,才能认识万物本质中德的营养功能和道的主宰作用。
③“天下”二字通行本与乙本均作“人”。
谷:其简体即“谷”。《说文》:“谷,百谷之总名”。天以五德养神,地以五谷养形。不谷,属於不益於他人的自贬,后演化有五谷不分之意。《战国策?齐策》载,颜斶曰:“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吕氏春秋?君守》:君名孤寡。注:人君谦称。
④“自名也”通行本作“称”。
⑤勿:《说文》:“州裏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襍帛。幅半异,所以趣民”。通行本作“故物”,甲乙本均作“勿”。
:甲本作 “ ”,据《汉语大字典》其为“损”之异体。但在此处 义与损义有别。
⑥觐殷死:礼崩乐坏也。甲本作“□□夕议而教人”,“夕”字辨误。通行本作“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觐:《说文》:“觐,诸侯秋朝曰觐,勤劳王事也”。 殷:《说文》:“作乐之盛称殷”。
⑦良:据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良,描绘半穴居延伸的两道走廊,为廊之初文,两道走廊增强了空气流通。《说文》:“善也”。通行本作“梁”。
强:通“强”。《说文》:“弓有力也。”强健、刚强;亦作强暴、强人等贬义解。
句义:修真能加强、增强身国的通炁量,营造和获得更强更好的德“一”能量,也就不易死亡。
⑧我:通行本作“吾”。 学:觉悟也。通行本作“教”。
句义:能充分获得德“一”能量的心身内环境,需要教化传授和指导实践使其觉悟,我当其责。

其实你可以不必去太刻意的理解字面句面意思,当然理解了也没什么不好,但其实德道经的内容,是给你补充能量,增长智慧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仅凭去理解字面句面意思,就变得更像是学语文了。(当然靠德道经开智慧也并不容易,因为现代人熬夜,喝酒玩乐,很多事情都不遵循自然规律,从上学开始就在消耗大量的能量,还别说我们的智慧被现世的很多东西污染掩盖了,连能量都不足怎么开智慧)道德经的内容,如果你能开智慧了,那么你会看到他真正的含义,甚至你可以内观哦~~ 总之,不断学习读诵实践德道经是很好的~随喜你


伊宁市18747799883: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
玉妹宜力: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答:天地无心于万物,任其生灭,圣人无心于爱民,任其自养自成. 天地之间如同有一个风箱,空虚而不空穷竭,越鼓动所现事物越多. 言语太多,不能做到像虚空一样,终会穷竭,这样的话不如恪守虚空虚静.也就是要得道悟道,不能太多的言语思虑,真正的道是不可以用言语和思虑得以体会的,如果太多的言语思虑反倒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越来越被动迷惑.要像天地一样虽然无心但是能成万物,虽成万物仍然无心可用.

伊宁市18747799883: 德道经第十五章的内容是什么 -
玉妹宜力: 1、主要内容 第十一章 初到时桑菲尔德府,结识府中人物关系.主人:罗切斯特;菲尔弗克斯太太是一位忠实的管家;阿黛尔是罗切斯特先生监护的孩子,她来自法国,妈妈可能是一名舞女,这一点后来从罗切斯特那儿得到了证实.后来揭示的...

伊宁市18747799883: 《道德经》第五章中是“虚而不淈”还是“虚而不屈”? -
玉妹宜力: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淈(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此间之淈(屈),意取枯竭.指风箱(橐龠)不动时,虽其怀中虚无,却如同天地永固,箱内之气不曾有一丝泄漏,永不枯竭.一旦天惊地动,则如同风箱鼓拉,其中之气外泄,天地间将一片狼藉. 淈、屈二字,皆有枯竭穷尽之意,故愚窃以为二者皆可,或许由于时代久远或通假等情况,其实际无从考究.君学道德经,当知明其意、通其情既可.是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释家亦云,一切圣贤皆因无为法而有区别. 传道者不立文字,不离文字.唯观者勿执念于文字.

伊宁市18747799883: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 -
玉妹宜力: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

伊宁市18747799883: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的意思 -
玉妹宜力: 译文: 1、"方而不割"即方正而不孤傲,喻指道者虽有所合于规矩,但并不与对立者断然划界,不相往来. 2、"廉而不刿"即突棱而不伤人,说明道者虽能耐高强却"为而不争",善于与人达成利益. 3、"直而不肆"即率直而不放肆. 4、...

伊宁市18747799883: 和其尘 同其光怎么理解? -
玉妹宜力: “和其光,同其尘”,语出《老子·第五篇道章 [王弼本四章]》、《第十九篇德章 [王弼本五十六章]》,后来变为成语“和光同尘”,王弼注:“无所特显,则物无所偏争也;无所特贱,则物无所偏耻也.”没有特别推崇的,物(生命体)的竞...

伊宁市18747799883: 道德经第56章“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应该怎么理解? -
玉妹宜力: 说实话,对于老子的这一章,我最欣赏的就是第一句啦,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他和第81章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意思近同,还有第23章的,希言自然①.故飘风②不终朝,骤雨③不终日,孰为此者...

伊宁市18747799883: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如何解读,给我们什么启示?
玉妹宜力: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译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那些深得道之精髓,将“德”深含于内的圣贤哲人,可以用刚出生的婴儿来做类比.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毒虫不...

伊宁市18747799883: 老子的《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分别指什么,是什么意思? -
玉妹宜力: 通俗地讲,道是万物的规律,而德是道的外象,一种准则.第38章的“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就含有这重意义

伊宁市18747799883: 谁能把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给我翻译下啊 -
玉妹宜力: 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遭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变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地死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