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没有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就此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作者&投稿:能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看待继承传统文化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先,对于文化艺术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继承传统文化: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民族,国家,社会才会兴旺发达,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的发展,更好的创造新生活。3。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1 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历史现象与过程,但是,对于经济全球化是否会带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却成了迄今为止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关的学术著作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实际上,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因此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伴随社会存在的变迁,迟早会发生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动。所以,只要我们承认经济生活中全球化的存在,我们就无法否认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可以说文化全球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球化一样,都是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文化全球化并不就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大规模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文化的交融,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融化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导致个或那个民族文化的消失,或使本民族的文化受到削弱;相反却是在这种交融中,使本民族的文化因汲取外来文化的有益内容而更加健壮,更加生气勃勃。文化的全球化,使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化不断地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同享有的资源,加快了不同文化在全球层面上的交流与互动。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并不意味着世界必然趋向西化,外来文化的势头再猛,冲击再大,都不可能湮灭本民族的文化,相反,本民族的文化反倒有可能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得以汲取新的养分,实现新的辉煌。

  2 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机遇;中国文化作为文化全球化的受益者
  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互动与交流过程中获得发展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文化能够以更加博大的胸襟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参与到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当中。文化全球化给中国文化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使中国文化发展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变化。中国文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受益者。
  2.1.1中国文化出现新动向
  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文化在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与世界不同文化进行交流和对话,取长补短,实现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其中,中国文化发展出现的新动向,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良好势态。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封闭走向开放。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的文化发展不可能处于一个封闭的空间。全球化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时代,对外开放构成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它意味着中国文化己经不再是一个封闭自足的体系,而是一个处于开放和互动的文化全球化网络之中的民族文化。
  2) 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文化有数千年历史,它以封建社会文明为背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逐渐形成。进入近代社会,随着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中国文化受到了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次的冲击和交融,逐渐由传统走向现代。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要求将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跟上文化全球化前进的步伐,既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又不失自身传统的特色,进而对世界文化做出独特的贡献。中国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路途坎坷,却是最终要完成的。
  3) 从单一走向多样。中国几千年来的专制主义,养成了思想上定于一尊的传统。从而导致近代的中国屡次由于在思想上的不容忍和僵硬化,妨碍了自己去吸收一切可能的营养而使自己茁壮成长。但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文化在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必然也会改变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大一统”的观念,从一元思维定式向多元思维定式转变,从单一走向多样。
  2.1.2中国文化发展获得新动力
  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打破了各民族的界限,把各民族的文化都卷进了大交流、大融合的浪潮中。随着中国实行文化上的对外开放,与世界各个国家、地区、民族间的接触不断增多,交往越来越频繁,国际上的一些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新理念等也随之不断传入中国,为中国文化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动力。
  1) 中国文化发展获得新技术。正是交通和通讯手段的飞速发展使得文化交流与传播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以更快的方式得以实现,使得文化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导致当代文化交流与文化互动的新技术包括;信息和图像的数字化、卫星广播和远程电话系统、新电缆和光纤技术以及计算机与通讯网络的联合等。而在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这些新技术,特别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的传入中国,并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
  2) 中国文化发展获得新理念。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理念直到今天仍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理念。文化全球化进程发展到今天,又为中国文化提供了一种更新的理念。文化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的主体是整个人类。于是,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意识、全球理念便应运而生。中国文化应该而且必须确立全球文化发展理念,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社会领域,都应该加强培养一种共处、对话、合作的理念。在中国,从建设“和谐社会”到最近建设“和谐世界”、“和谐文化”的提出,与这种全球理念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
  2.2 挑战;中国文化作为文化全球化的受冲击者
  文化全球化进程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代表人类文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它带有浓厚的西方中心论价值倾向,那么它所带来的后果必然也是双重的。道理很简单,全球化开启于西方,今天的全球化因素多半来自于西方历史社会自身的变革,全球化对于西方文化而言是一个自然的自身发展的过程。而对于非西方世界的其他文化则是一个人为的、在外力重压之下被迫接受的过程。因此,在全球化的演进过程中各种文化之间的对话是极不平等的。中国历史悠久,文化辉煌灿烂,而且是世界现存的唯一的没有中断其古代文化发展的国家。但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却和世界其他的古老文明一样面临同样的境遇,极不情愿地放弃了传统的农本经济而融入工业化的世界大潮。这个过程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从而使我们的文化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冲击与挑战。
  (一) 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传统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是本土文化,即民族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是指历史上形成并流行至今的文化。它主要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文化,其精髓表现为“大一统”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在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实践中形成的,是伴随着中华民族及其文明的产生、形成和演变而孕育、成熟、完备和升华的。失去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就会变成无根之草,就难以在不断更新的文化新因素中形成一个系统的文化体系。我们必须重视文化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到其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这是制定适合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 意识形态受到冲击
  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或一定社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中国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西方意识形态和各种思潮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严重威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懂得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他们把中国视为“主要的新崛起的对手”和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在基本缓解军事政治对抗、致力经济科技合作的情况下,同时也加大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与瓦解,展开了“没有硝烟的意识形态战争”。二是西方强势文化的输出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冷战结束后,以文化力为焦点的综合国力较量己成为一个重要现象。历史经验证明,意识形态领域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就要去占领。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必须正确看待意识形态在国家利益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客观态度对待各种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三) 价值观念受到冲击
  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群体的成员共同遵守的规范的价值体系。中国文化具有群体取向的价值观,与人交往时要做到“卑己尊人”;做事时要求稳,行为举止要符合自身身份,严格遵循社会界定的规矩;在生活中要做到“克己守道”、循规蹈矩、安于现状,不应锋芒毕露。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追求自由,崇尚平等,重视个人权利,放任个性自由发展,讲求实现个人自我价值、自由进取。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碰撞是不可避免,并影响着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因此,从尊重文化价值观念多样化出发,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逐步树立起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认同,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以抵制西方腐朽价值观念的冲击变得至关重要。

  3“和而不同”的文化走向
  毫无疑问,目前我们已经处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历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向前发展,全球一体化则是其发展的进程和归宿。然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整合和世界文化的生成,并不意味着一切民族的本土文化彻底消亡和民族差异的大一统世界文化的建立。上文我们已经分析了,推行文化霸权的思想和行径是注定要失败的,只有实现多元文化的平等交流和相处,才能使各个国家的和谐共处成为可能。面对此种情景,当代中国文化道路到底应该走向何方,当代中国文化应该如何发展。本文认为,当代中国文化要发展其必然要走向就是要坚持文化的求同存异,实行文化的和谐共赢,即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
  在参与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对于每一个民族国家而言,都有一个正确处理全球文化统一性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古老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为文化全球化趋势下的多元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和而不同”语出《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认为,以“和为贵”而行“忠恕之道”的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应该做到能在不同中求得和谐相处;而不讲道德没有学问的人往往强迫别人接受他的主张而不能和谐相处。《国语•郑语》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由不同的要素和合而成,只有同质性,而无差别、对立,缺少异质性,则难以持续存在。把这种认识扩大到不同文化传统上来,就是要承认不同文化传承之间的差异,在“不同”的基础上通过沟通、商谈,求同存异,达成“和”,才能使之得到发展。倘如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同,不但得不到发展,反而会导致衰落。
  “和而不同”思想认为,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和民族之间应该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便于共生共长,不同以利于相辅相成。而当今人类社会需要的正是不同文化能在相互吸收和融合中发展不同的文化传统的特色,以期达到在新的基础上的文化的共生。“和而不同”思想恰恰反映了文化共生理念的要求,所高扬的正是各文化传统不论强弱都能平等地对话和交流,这一思想为我们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民族文化问题指明了方向。面对新世纪文化发展的巨大挑战,“和而不同”强调;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具有不同的传统文化和信奉不同的价值观,只要不互相对抗,就会为当代世界增添新的色彩和活力;对于人类这个大系统以及生息劳作在这个大系统中的人类来说,多样性和同一性同样是须臾不可或缺的。用“和而不同”原则来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不仅对消除矛盾、冲突甚至战争有着正面的积极意义,而且也是推动各国家、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促使其发展的动力。只有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发展之路,文化全球化才会有勃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否则,文化全球化进程将失去活力,乃至枯竭。

  4 小结
  作为一个充满争议的命题,有人反对文化全球化,有人认同文化全球化。无论承认与否,经济的全球化总是伴随着的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产生已是不容置疑的客观现实,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全球化的过程及其发展走向。文化全球化是各民族文化不断突破各自的地域界限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充满了冲突和融合的同时作用,又有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双向互动。人类文化发展史证明,拒绝文化全球化,实行文化上的闭关锁国是行不通的。中国文化只有积极参与到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实行改革开放才能获得发展。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大胆吸收和借鉴适合中国文化发展需要的有益文化成分,同时决不能忽视西方文化。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主义文化对中国文化发展造成的冲击。树立多元互补、和平共存的文化共生理念,促进世界不同文化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是中国文化发展追求的新理念。同时,我们还要在保持民族文化独立性的基础上,不断制定出中国文化发展的新战略,推动中国文化不断走向世界。


为什么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呢?有什么寓意吗?
三、民族与世界之间和谐共存综上所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离开民族来谈世界是根本不现实的问题,就像离开部分谈整体一样的道理。只有在作为个体的民族得到良好的发展的同时,整个世界才能够不断的发展、前进。当然,作为部分的民族,自身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民族自身的各项权利都要得到应有的肯定和维护。

冯骥才说:“文化是民族的一根神经。如果没有了民族文化,那这个民族就...
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但却是直接关系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言语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精神境界奋斗目标 第一节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出自哪里,谁说的?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源自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原话是:“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所谓“鲁迅名言”,数十年来,曾被无数作者反复引用,其传播率是极高的。但是,...

有句名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你怎么理解。
我并不是要阻止中国文化飞扬于世界,而若是为了这个目的,必定会有取悦于彼的意思,设计师就不会站在本民族的立场上去想问题。而会根据“国际”的喜好与口味来制作与定位,他们说好才是好,可是你怎么知道他们没有说好的就是不好,而他们说好的就真是好呢?纵然你用的元素是“东方”的,而也是用的“西方的”思维,是...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是谁说的?
郁达夫。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没有一个国家生来就是文明开化的,当一个初生的国家如同婴儿般在时间的长流中蹒跚而行时,需要一个坚强...

鲁迅先生说过什么这句话说明了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 分享1 踩 十分钟有问必答 1680人正在问 鲁迅先生说过什么这句话说明了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

为什么说没有历史的民族没有未来?
这话不太同意。历史是可以创造的,最早的开创历史的那批人,他们之前的历史也是一片空白。美国的历史只有两百多年,但是仍然不妨碍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为什么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什么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华民族蒙受了百余年的战火和灾难,中国人民遭遇了极大的痛苦和屈辱。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中国...

倘若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节日,还能说是一个民族吗?这句话出自( )之...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节日,就不能说是一个真正的、完整的民族。这句话是著名作家冯骥才说的。他指出:“文化是有根的,这个根就是民族的传统节日。”他认为,“没有文化的认同和情感的皈依,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尊重;而离开对本土文化和传统价值的弘扬与守护,也谈不上世界性的接纳”。因此,对于...

为什么人们没有民族认同感、归属感
著名苏联作家帕乌斯托夫就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本国语言的热爱,要他对自己国家热爱就是不可思议的。让苗族大山里的孩子们去领略汉字的魅力,“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③孩子们在领略普通话的语言美的同时,也要保存本民族的苗话,同时有意识地对幼儿们进行文化熏陶教育。 对于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来说,...

临澧县19834353932: 如何理解没有名族性就没有世界性这句话 -
温娣人乙: 辨证唯物主义是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更结合现实,科学等方面,探索出的一种延伸,世界的物质性也就是说世界是可知的,是人生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正是因为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的形成,才使世界认定了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是人类...

临澧县19834353932: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
温娣人乙: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民族文化即是世界文化.文化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因为世界文化是由民族文化构成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根与源,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没有世界文化. 世界性的文化首先是民族性...

临澧县19834353932: 历史与社会难题
温娣人乙: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临澧县19834353932: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成立吗?为什么? -
温娣人乙: 看怎么理解了. 通常是指能跻身世界文化之林的,必定是一个民族的有独特价值的文化. 比如,儒家学说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因此可以代表中国的学说而进入世界文化交流中. 如果缺失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就算借鉴其他民族的,那就不存在民族的这一说. 但是这还要涉及民族的定义.

临澧县19834353932: 如何理解“文化即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
温娣人乙: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似已成为一种理论,被许多人接受并频繁引用.它能被许多人接受说明自有它的合理之处,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好多东西都变成了双刃剑,所以我认为应辩证地看待这句话....

临澧县19834353932: 如何理解 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
温娣人乙: 正因为各地区各民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才构成了我们的世界. 按照我的理解....一个没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存在感的民族. 一个没有属于自己的历史的民族,是无法挺直腰杆在世界站立起来的.这种归属于民族自身的存在感、荣誉感,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这才是以民族为单位屹立于世界的基石

临澧县19834353932: 为什么说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温娣人乙: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2)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所以,文化是民族的.(3)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因此,文化又是世界的.

临澧县19834353932: 通过小肥羊被收购事件,如何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观点 -
温娣人乙: 照本宣科没意思了.其实是八竿子打不到的例子.小肥羊被收购,如果从民族世界来分析,那就够迂腐够酸秀才的了.不论民族的世界的,首先是这个星球的生态组成,那么多样性才是可持续的,仔细看看,坚持不了民族的,就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因为被同化掉了,不存在了.而世界的无不是民族的,没有背后的推动如何成为世界的?但是主次之分,这应是每个民族都应争取的.就像动物园,总是明星动物和打酱油的.

临澧县19834353932: 有人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你怎么看? -
温娣人乙: 1 民族的发扬广大 后才能成为世界的2 民族的东西理解后 世界的也能借助理解3 民族性的东西本身就是世界性的 都是财富

临澧县19834353932: 世界上有众多的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民族的也就没有世界的.这说明
温娣人乙: 答案A 解析:题干讲的是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的重要性,A符合.B、C、D不是各民族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所以不符合题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