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先生神道表 —顾炎武手不释卷翻译

作者&投稿:舟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顾炎武手不释卷 原文及翻译~

原文: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翻译: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马三骡装书。到了险要的关口,就叫来身边退役的老兵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走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核对校正。(他)有时自己走在平原旷野时,不值得留心,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及注释注解与阐发。偶尔有忘记的,就立即前往小镇店铺反复复习。
厄塞:险要的地方。曲折:详细情况。或:有的。即:靠近,引申为走向。
出自:清 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

扩展资料主题思想:
文章主要表现了顾炎武勤奋、刻苦、严谨、专注,认真好学的特点,并写了顾炎武读书,考察的内容。
人物成就: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成为开启一代学术先路的杰出大师。
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
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终结了晚明空疏的学风,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

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⑴,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⑵,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⑶;或与平日所闻不合⑷,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⑸。或径行平原大野⑹,无足留意⑺,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⑻;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⑼。
(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注释〕
⑴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旅行。先生,指顾炎武。
⑵厄塞:险要的地方。
⑶曲折:详细情况。
⑷或:有的。
⑸即:靠近,引申为走向。坊肆:街市中的客店。对勘:核对校正。
⑹径行:直接行走。
⑺无足:没有值得。
⑻诸经注疏: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
⑼熟:仔细认真。
〔解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许多人对顾炎武的最初认识,恐怕就源于这句充满爱国激情的名言。这位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对待读书做学问老老实实,认认真真。《顾炎武手不释卷》一文,用非常精简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好学不倦的顾炎武。凡顾炎武所到之处,书始终伴随左右,“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坐在马背上背诵经黄,“偶有遗忘”,还要找书认真复习。可贵的是顾炎武并不是读死书,一旦发现与平日所闻不合,还要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正是有这一精神,顾炎武根据实地考察,完成一部集文献资料与实地历史考察相结合的著作——《天下郡书》。

译文: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匹马三头骡子装书。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向退休的差役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对着书进行核对校正。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没有值得什么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看书仔细认真的查看。

1作品原文
凡先生之游⑴,以⑵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⑶,即呼老兵退卒询⑷其曲折⑸;或⑹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⑺坊肆⑻中发⑼书而对勘⑽之。或径行⑾平原大野,无足⑿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17)经注疏⒀;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⒁复⒂之.  ——选自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
2注释译文注释
(1)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游历。先生,对比自己年长的人的尊称,指顾炎武。凡,凡是。
(2)以:用 。
(3)厄塞:险要的地方。
(4)询:询问。
(5)曲折:详细情况。
(6)或:有的(时候)。
(7)即:靠近,引申为走向。
(8)坊肆:街市中的客店。
(9)发:打开。
(10)对勘:核对校正。
(11)径行:直接行走。
(12)无足:不值得。
(13)诸经注疏: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
(14)熟:仔细认真。
(15)复:再次。
(17)诸:众,各。
译文
凡是顾炎武外出游历,(都要)用许多马和骡子载书随行。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向退伍的老兵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他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时,没有什么值得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有忘记的,就立即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反复查看。
3中心思想
亭林先生手不释书体现了他书本不离手,形容他勤奋好学,学而不厌的精神。
文章主要表现了顾炎武勤奋、严谨、专注,认真好学的特点,并写了顾炎武读书,考察的内容。
4作品鉴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许多人对顾炎武的最初认识,恐怕就源于这句充满爱国激情的名言。这位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对待读书做学问老老实实,认认真真。《顾炎武手不释卷》一文,用非常精简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好学不倦的顾炎武。凡顾炎武所到之处,书始终伴随左右,“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坐在马背上背诵经书,“偶有遗忘”,还要找书认真复习。可贵的是顾炎武并不是读死书,一旦发现与平日所闻不合,还要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正是有这一精神,顾炎武根据实地考察,完成一部集文献资料与实地历史考察相结合的著作《天下郡书》。
5人物简介

顾炎武(1613—1682)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感事之作。 代表作《日知录》《音学五书》 《顾亭林诗文集》。[1]

凡先生之游1.,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2.,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3.;或4.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5.坊肆6.中发书而对勘7.之。或径行8.平原大野,无足9.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10.;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11.复之。
Any Sir swim, carrying the book with two horses three mules from with.The 厄 go to fill, then shout the old soldier to back the 卒询 its turns and twists;Or out of accordance with in normal times smell, then namely.Workshop four.Medium the hair book but to 勘 it.Or act straightaway the plain big and wild, have no foot to keep in mind, then read silently in the saddle various through note the 疏 ;Accidentally forget, then namely workshop four medium hair book but familiar reply it.


独山子区15229589149: 顾炎武手不释卷中文全文翻译 -
林杨活血: 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⑴,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⑵,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⑶;或与平日所闻不合⑷,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⑸.或径行平原大野⑹,无足留意⑺,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⑻;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

独山子区15229589149: 顾炎武手不释书文言文翻译 -
林杨活血: 《顾炎武手不释书》,又称为《顾炎武手不释卷》,选自清代文学家全祖望的《亭林先生神道表》. 原文是: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育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译文是: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马三骡装书.到了险要的关口,就叫来身边退役的老兵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走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核对校正.他有时自己走在平原旷野时,不值得留心,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及注释注解与阐发.偶尔有忘记的,就立即前往小镇店铺反复复习.

独山子区15229589149: 顾炎武手不释卷译文
林杨活血: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马三骡装书.到了险要的地方,立即叫老士兵询问其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发书核对校正.有的直接走过平原大野,没有值得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发书仔细认真复习.

独山子区15229589149: 古文《顾炎武手不释卷》的原文和翻译? -
林杨活血: 原文: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1;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译文: 凡是先生外出旅行,总是用两三骡马载着书本跟随着.走到险要的地方,就叫他的随从人员(退役的老兵)去打听详细的情况;有时(打听来的情况)与自己以前所知道的不 一致,就到住宿的客店里打开书核对矫正.有时,行走在平原地区开阔的野外,没有值得可以留意的事情,就在马鞍上默默地背诵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发现有遗忘的(文句),就到客店中打开书本仔细认真地复习.

独山子区15229589149: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翻译 -
林杨活血: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亭林先生从年轻到年老手不释卷

独山子区15229589149: 顾炎武手不释卷讲了什么事 -
林杨活血: 出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原文: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

独山子区15229589149: 《顾炎武治学》翻译 -
林杨活血: 我的回答是: 古文《顾炎武治学》 【译文】 (此回答选自百度百科,如需详细内容,请上百度查“顾炎武治学”)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匹马三头骡子装书.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向退休的差役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对着书进行核对校正.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没有值得什么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看书仔细认真的查看. 祝您学习愉快!

独山子区15229589149: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中,表现了顾炎帝得什么特点? -
林杨活血: 表现了他喜欢实事求是,特立独行,追溯求源,孜孜求学,严格灵活做学问,的特点 凡先生之游⑴,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⑵,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⑶;或与平日所闻不合⑷,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⑸.或径行平原大野⑹,无足留...

独山子区15229589149: 顾炎武治学的翻译和理解 -
林杨活血: 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⑴,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⑵,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⑶;或与平日所闻不合⑷,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⑸.或径行平原大野⑹,无足留意⑺,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⑻;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