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被讨厌的勇气》随笔

作者&投稿:将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本书中存在许多我读不懂或不太认同的地方,所以只挑选了自己感觉有用的地方进行了提炼概述。

目的论

由于之前对阿德勒并不了解,也只在其他作品中浅显的接触过弗洛伊德的思想(京极夏彦的《狂骨之梦》),所以在读到书中“目的论”思想时颇为惊艳。相较于弗洛伊德的因果论,我个人是更加认同阿德勒的目的论。

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创造学术当中,他提到,我们现在所遭遇的不幸,其实是由于我们心灵在过去所受的伤害所导致的,而阿德勒则否定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我们现在的任何经历并不是由过去所导致的,而是由我们自己所赋予的意义导致的。(你并不是因为过去的心理创伤而陷入了当前的困境,而是为了某个目的才从过去的经历中选择相符合的事情用来创造了这个创伤。)

    从小家庭关系不和睦或者被家暴的孩子,是否一定会有性格缺陷,除了自卑与暴力倾向这两个结果是否还有其他正面选项?

如书中所说,自闭的孩子并不是因为过去糟糕的经历才陷入自闭状态,这是他自己选择了自闭!听起来很匪夷所思是嘛?怎么会有人自己选择了封闭自己。那么我们就从结果来看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如果孩子陷入了自闭状态,父母是不是会担心孩子的状态从而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爱。如果父母感情失和而这时候孩子却陷入了抑郁的情绪中,那么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个矛盾是否会被暂时转移缓和。只要不出门那么这个孩子就是家庭的中心,一旦踏出家门他就会被淹没在人海之中没有任何特殊的关注与优待。

同样的出于某种目的而诞生的场景还有,尚未登上演讲台就开始紧张结巴的人、一想到要表白就大脑空白的人、我性格就是如此干不了这种事的人......

用过去的经历来合理的解释现在不仅可以自我疗愈还能获得他人的认同,这样看来自闭的好处是不是太多了,既然拥有心理创伤的人在社交与生活中可以获得更多的的关心与让步,那么选择为自己创造心理创伤的行为似乎也就想得通了。当然这些并不一定是人自己心中所想的,很多时候这些目的都潜藏在潜意识当中,在每一个念头的起灭间创造了这些限制我们的心理创伤。

注:阿德勒并不是说,过去的经历对我们毫无影响,相反的影响会很大。但是如何定义过去这段经历对我们所造成的的影响的权利在你自己手上,而不是经历本身。

人如果只是一味关注过去,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是你自己选择了如今的不幸”。

你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往呢?

摘选:

你是否是一个容易失控的人?

阿德勒同时还提出,我们并不是情绪的奴隶,仔细想想如果你是一位青年,当你对父母发火时,如果这时候接到了领导或者心仪对象的电话,你的怒火能瞬间收敛么?为什么?

同时书中也举了一个例子,当一位目前在和自己女儿争吵时,接到一通电话,在意识到来电者是女儿学校老师时,目前的语气马上彬彬有礼了起来,在客客气气的与老师交谈了5分钟后,目前挂掉了电话又开始了对女儿的训斥。

摘选:

关于改变

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生出想要改变的念头,然而大多数人最后的结果也就只是想想而已了,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你无法改变的?

谈及失败的原因,可能想要减肥健身的人会说,他的时间总是不够、工作太过劳累、生活条件不允许。有着写作梦想的人工作与生活也太过忙碌,那些想学一门技艺的人会有各种原因而无法开始。甚至会归咎于自己的性格问题或者能力不足,而阿德勒却说: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你自己下定了“不改变”的决心。”

尽管现在的自己有很多不满意不自由的地方,但还是一直保持现在这样会比较轻松吧。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都可以通过以往的经验解决与推算吧,简直称得上是轻车熟路了(路径依赖)。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了新的生活方式,那么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又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加安心。

梦想着写作的人用着各种不写作的借口来保留自己“我上我也行”的可能,想要减肥的人也可以通过“我没有时间,我不喜欢运动,就一口就亿口”等理由,使自己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快乐时光。学习新知识的人同样会也可以归咎于“这东西太难,我不是学习的这块料”以此来为自己的放弃寻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固然真的去写作可能会使你的梦想破灭,选择健身学习也会使你疲惫不堪难以为继,可是明明有很简单的“去做”这个选项摆在了你的面前,你却要用各种的理由去搪塞开脱,然后在一次次念头起灭时去懊恼着悔不该,这难道不是一种更痛苦的选择。

你有过想要改变的念头嘛?

摘选:

三大课题

阿德勒将人生中遇到的人际关系进行了划分,“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而这三类课题又统称为“人生课题”。

课题分离

分清楚什么是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不要去干涉别人的课题,做好自己的课题。(“关你屁事,关我屁事,管好你自己的事”)

孩子的学习应当是孩子自己的课题,父母应该做的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与引导,而不是粗暴的横加干涉。

我听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家长向教授求助。

你喜欢一个人,你喜不喜欢她是你的课题,而她回不回应你是她的课题。不应用回报式思想去干涉别人的课题,如果你想干涉她的课题那么你的烦恼也就会随之而来。

同样的在与朋友的课题中,如果他未主动向你求助,你也不要去主动干涉他的课题。而当他向你寻求了帮助,帮不帮是你的的课题,他是否感谢你那也是他的课题,不能妄加干涉。

过多的将精力集中在别人的反馈身上,本质上就是自我意识过剩。自我意识过剩的人会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而去阉割自我,将定义自我的权利交到别人的手中。也可能是去妄加干涉他人的课题,通过对他人的操控来补偿自身的自卑。一个健全的人不应是与他人比较,世上永远有比你惨的人,比惨无下限,也永远有比你更优秀的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优无上限。你应当做的是现在的自己与理想中自己比较,自卑感也应当是与过去的自己对比,通过补全自身的不足完成对自我的超越。

摘选:

结语

本书中阿德勒的心理学就是“勇气”的心理学、是使用的心理学、是改变自我的心理学,它鼓励人们每个人都能改变,人无时无刻不是活在当下,不应当被过去的经历所束缚,你无法做到改变别人无法改变客观世界,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诚然自己主观的变动并不会直接的影响到客观世界,但是却可以通过自身的主观去诠释与定义外部客观世界。

也许我有着悲惨的童年与失败的过去,如果按照客观上的定义那么我就是个不幸、悲惨、失败的人,这个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可主观上如何定义过去是由我自己来支配,那不是不幸、悲惨与失败,是磨砺是经验是给予我前行的勇气。

卡夫卡说,一本书必须是能劈开我心中冰封的大海的利斧。现在这本书凿开了我隐藏的内心,而我也将它推荐给你,至于读与不读、信与不信,选择权在你的手中。

最后借用罗翔老师在有次谈话中引用的这段无铭碑文做结尾。


麦克斯·阿德勒阿德勒与个体心理学
麦克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强调了每个人独特的心理过程和生活目标。他认为,从幼儿时期开始,人们就形成了一种生活模式,这种模式塑造了他们的主观目标,使得每个人的目标不尽相同。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在于研究个体的特殊心理经验,而不是普遍的心理规律,因此被称为“个体心理学”。阿德勒的学说以“自卑感”...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假设包括:全面地看待人作为一个整体,人具有选择的权利和能力,人的行为都有明确目标,人是积极主动的,人能够适应和改变环境,人能主观地理解世界,个体心理学是一种社会心理学,个体心理学具有价值观,是一种研究特殊规律的心理学,是一种应用的心理学。阿德勒认为,人是一个不...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
    首先,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社会力量决定的。人天生就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进行交往,相互依赖,相互合作:而弗洛伊德则强调人的生物学本能,人的成长过程人道是本能的自然展开,其行为是先天决定的。    其次,个体心理学视人格为统一的...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一、 阿德勒及其个体心理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9),是奥地利心理治疗学家,他是第一位跳出弗洛伊德观点并提出自己理论的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认为,个体不仅受到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驱动力所影响,即一个人的心理受到“当下的存在”和“意识”...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自卑与超越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的行为的原始的决定力量或向上意志的基本动力。他认为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只要有缺陷就会带来自卑。可他认为自卑并非全然是坏事,自卑有时能摧毁一个人,有时又能激发一个人。当自卑没能摧毁一个人时,那么自卑就会...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1911年,阿德勒连续发表三篇文章,阐述他对精神分析性倾向的反对。两人的矛盾激化,最后阿德勒辞去协会主席之职,率领他的几个追随者退出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另组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鉴于“精神分析”一词已为弗洛伊德使用了,1912年,他又把组织名字改为“个体心理学学会”同年他还创办了这个学派的机关报《个体...

阿德勒以什么为中心,创立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创立个体心理学。阿德勒认为人人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他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卑感”以及对于“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他还认为,人具有寻求优越的动机,使自卑感得到补偿,强调自卑感是决定人格结构的因素。后来美国政府把这一...

关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1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儿童教育的。但不容忽视的是,每个成人的人格特征都是从儿童时期构建而来的。因此研究儿童,就是在研究成人的人格由来。研究儿童教育,就是让每个成人从自己的由来里得到启发,进而获得一种生命的觉知,更好地指导下一代的成长。这是阿德勒研究个体心理学的意义。其次,阿德勒...

阿德勒是什么心理学派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著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个体心理学的...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_意识的重要性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体独特性,否认弗洛伊德将人归因为普遍的生物性动机和目标。对阿德勒来说, 意识才是人格的核心,而非潜意识 , 我们主动地创造自我并引导我们的未来,而不是受我们看不到或无法控制的力量所驱使(即潜意识)。和所有心理学理论产生的背景相似,理论家所处的早年成长环境一定...

小河区17661995771: 被讨厌的勇气和被拒绝的勇气是同一本书吗 -
机溥喘舒: 《被讨厌的勇气》和《被拒绝的勇气》不是同一本书,它们都是应用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现代启示,但作者是不同的.《被讨厌的勇气》的作者是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而《被拒绝的勇气》作者是岸见一郎,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两本书的内容和主题也有所不同,因此读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小河区17661995771: 推荐一本系统介绍阿德勒理论的书籍? -
机溥喘舒: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

小河区17661995771: 如何评价日剧《被讨厌的勇气》? -
机溥喘舒: 日剧的立意点总是让他国编剧感到力不从心且望尘莫及,当然各有擅长是好事,但立意高下直接关系到一部剧能不能在当下及以后对观众产生深远影响,所以接触过的人都会说日剧好看,这点确实不假. 《被讨厌的勇气》光看名字就很吸睛,亚...

小河区17661995771: 本人男十六,没有脑子,想不通事情,好懒惰,思维也很混乱,觉得生活没意义.这是不是精神问题? -
机溥喘舒: 你的问题是思维混乱觉得没有意义.你是没有一个系统的人生思想,没有一个系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给你推荐介绍心理学大师阿德勒人生思想的两本书,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希望对你有帮助,当你找到生活的意义,找到人生的幸福.这两本书是以对话题写成的,写的是两个人的谈话,比较容易读.

小河区17661995771: 根据阿德勒人格理论阐述如何建立良好的人格 -
机溥喘舒: 生活风格与人格发展——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阿尔弗莱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毕业于维也纳大学的医学院,后从事精神病学,因写过赞同弗洛伊德观点的论文而被邀加入精神分析学会,成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但他对人格心理的看...

小河区17661995771: 阿德勒 -- 心理补偿 -
机溥喘舒: 其实阿德勒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从小又驼背又丑,但是最终还是了不起地开创了个体心理学.人天生就是自卑的,为了弥补而不断地努力超越,我觉得比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对人的看法积极多了.貌似我偏题了.举例这种事还是别的大人来做吧.

小河区17661995771: 儿童教育心理学第十章读后感 -
机溥喘舒: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著作.本书中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他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