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道语文题,速求答案!

作者&投稿:封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两道高一语文题目答案。~

1选C
A: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B:形容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
C: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D: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个人觉得小错误可以导致大错,比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但这跟积少成多没什么关系,要是说犯多了小错会酿成大错,感觉说不过去。)
2选A
A: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B: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C: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鼎力”指能够扛(gāng)鼎的巨大力气、能力,是赞美他人之辞。属于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D: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多指不好的事。

LZ请绝对放心,绝对木有问题,电脑智能目前智能判选择题。但是,主观题呢可以先扫描到电脑,然后老师直接再电脑看,说白了就是老师在电脑里批改试卷,所以没什么

《红叶》
这首小诗很精炼,只选取了自然界的一个小小的镜头,抒发了诗人瞬间的一种感受。小诗虽然短小,内涵却很丰富。作者独具慧眼,让“绿”和“红”这两种色彩在一片枫叶中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并翻空出奇,提高了诗歌的思想境界,且能以小见大,发掘出了新意,这种即景抒情,托物咏怀的手法,读来让人感物又感人,使得全诗隽永有味,令人不忍释卷。红梅在隆冬到来时方见其傲霜英姿,鲲鹏展翅尚待雷霆万钧,这里的霜重色愈浓,作者睹物感怀,想到红叶的娇艳正是经历了严霜的袭击,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
李健吾先生曾经认为,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李健吾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实际上,无论是诗人所自陈的“相对”,还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装饰”,都是对于“确定性”的消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在,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如此种种,却又落入了“诗人”的“观看”之中,诗作以“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对”。从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诗句,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
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使得诗歌含蓄深沉,颇具情调。(南京师范大学何言宏)

《断章》的主旨曾引起歧义的理解。刘西渭开始解释这首诗,着重“装饰”的意思,认为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悲哀。诗人卞之琳自己撰文回答不是这样。他说:“‘装饰'的意思我不甚着重,正如在《断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看来,诗的“言外之旨”是不能*字面上一两句话完全捕捉到的。它的深层内涵往往隐藏在意象和文字的背后。诚然如作者说明的那样,表达形而上层面上“相对”的哲学观念,是这首《断章》的主旨。
这首短短的四行小诗,所以会在读者中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至今仍给人一种很强的美感,首先是因为诗人避去了抽象的说明,而创造了象征性的美的画面。画面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诗分两段独立的图景并列地展示或暗喻诗人的思想。第一幅是完整的图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描。这幅画没有明丽的颜色,画面却配置得错落有致,透明清晰。当你被这单纯朴素的画面所吸引时,你不会忘记去追寻这图画背后的象征意义,这时才惊讶地发现作者怎样巧妙地传达了他的哲学沉思:这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一切事物又是互为关联的。是啊,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你”理所当然的是看风景的主体,那些美丽的“风景”则是被看的“客体”;到了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里,人物与景物依旧,而他们的感知地位却发生了变化。同一时间里,另一个在楼上“看风景人”已经变成了“看”的主体,而“你”这个原是看风景的人物此时又变成被看的风景了,主体同时又变成了客体。为了强化这一哲学思想,诗人紧接着又推出第二节诗,这是现实与想象图景的结合:“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画面,但已不再是一个构架里,但就大的时间与空间还是一样的。两句诗里的“装饰”,只是诗歌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法,如果写成“照进”,“进入”,就不成为诗的句子了。也许是看风景归来的人,或许径是无关的另外的人,总之这“你”可以是“他”,也可以换成“我”,这些不关重要。重要的仍是主客位置的互换所表现的相对性。第一句诗,“你”是这幅“窗边月色”图中的主体,照进窗子的“明月”是客体,殊不知就在此时此夜,你已进入哪一位朋友的好梦之中,成为他梦中的“装饰”了。那个梦见你的“别人”已成为主体,而变为梦中人的“你”,又扮起客体的角色了。诗人在隽永的图画里,传达了他智性思考所获得的人生哲理,即超越诗人情感的诗的经验: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一切都能是相对的,又都是互相关联的。在感情的结合中,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在玄学的领域里,如诗人布莱克(W·Blake)讲的“一粒砂石一个世界”,在人生与道德的领域中,生与死、喜与悲、善与恶、美与丑……等等,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对的、互相关联的。诗人想说,人洞察了这番道理,也就不会被一些世俗的观念所束缚,斤斤计较于是非有无,一时的得失哀乐,而应透悟人生与世界,获得自由与超越。
这首《断章》完全写的是常见物、眼前景,表达的人生哲学也并非诗人的独创,读了之后却有一种新奇感,除了象征诗的“意寓象外”这一点之外,秘密在哪里呢?我以为,关键在于诗人以现代意识对人们熟悉的材料(象征寓体),作了适当的巧妙安排。诗人说过:“旧材料,甚至用烂了的材料,不一定不可以用,只要你能自出心裁,安排得当。只要是新的、聪明的安排,破布头也可以造成白纸。”诗人所说的“新的、聪明的安排”也就是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巧妙的语言调度。《断章》中的事物都是常见的,甚至是古典诗歌中咏得烂熟的:人物、小桥、风景、楼房、窗子、明月、梦……经过作者精心的选择、调度安排,组织在两幅图景中,就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关联性。两节诗分别通过“看”、“装饰”,把不相关的事物各自联在一起,内容与时序上,两节诗之间又是若即若离,可并可分,各自独立而又互相映衬,充分发挥了现代艺术的意象迭加与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艺术功能。一首《断章》实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断章》中语言形式的安排与内容的暗示意义有一种协调的不可分离的关系。这使我们想起了一些古典诗歌名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商隐《子夜郊墅》中有:“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清人陆昆曾在评解后两句用了“对举中之互文”这个说法,这两个人的两行诗,都有这种“对举互文”的特征,即前后两句主宾语在内涵上相同而在功能上却发生了互换的倒置。卞之琳《断章》语言安排即用了这样的方法。“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看”这一动词没有变,而看的主体与客体却发生了移位;“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和“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也是同样的句法。这样做的结果,不单句子的首尾相联,加强了语言的密度,主语和宾语、主体意象与客体意象的互换,增强了诗画意境的效果,在视觉与听觉上都产生了一种音义回旋的美感效果,隐喻的相对关联的哲理也得到了形象的深邃性和具体性。
卞之琳很喜欢晚唐五代诗人、词家李商隐、温庭筠、冯延巳等人的作品。他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性吸收与转化的能力。翻开俞平伯先生的《唐诗选释》,我们读到冯延巳的《蝶恋花》后半阙:“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不禁惊讶地发现,《断章》中的立桥眺望、月色透窗两幅图画的意境,与冯词的“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之间,有着多么神似的联系啊!但是,卞之琳毕竟是现代诗人,他的创造性吸收与转化达到了不露痕迹的程度。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断章》即是冯延巳《蝶恋花》中两句诗的现代口语的“稀释”,正如不能简单地认为戴望舒的《雨巷》就是李璟的“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口语的“稀释”一样。冯词《蝶恋花》写别情愁绪,没有更幽深的含义,《断章》拓展成意境相联的两幅图,画中的人物、桥头、楼上、风景、明月、以及想象中的梦境,不仅比原来两句词显得丰富多姿,且都在这些景物的状写之外寄托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自然景物与人物主体的构图,造成了一种象征暗示境界。每句诗或每个意象都是在整体的组织中才起到了象征作用,甚至“断章”这个题目本身都蕴有似断似联的相对性内涵。这种幽深的思考与追求,是现代诗人所特有的。其次,冯词“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还是以写情为主,友人别后(“平林新月”之时),一种无法排遣的忧愁含于诗句之中,而卞之琳的《断章》则以传智为主,诗人已将感情“淘洗”与“升华”结晶为诗的经验,虽然是抒情诗,却表现了极大的情感的“克制”,淡化了个人的感情色彩,增添了诗的智性化倾向。诗并不去说明哲学观念,《断章》却于常见的图景中暗示了大的哲学。它包蕴了诗人对宇宙人生整体性思考的哲学命题,而“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精致、优美,却陷入了个人窄小的感情天地,不能与《断章》的意境与思想层次相比拟。第三,由于诗人“淘洗”了个人感情,即实践诗的“非个人化”,而增强了诗的普遍性。如作者说明的,由于“非个人化”,诗中的“你”可以代表或换成“我”或“他”(她),就与读者更为亲切,因为用了“你”,又使读者有一定的欣赏距离,诗人于是跳出了艺术境界的小我,诗本身的思想境界也具有了更大的开放性,为读者美丽的想象留下了更开阔的创造空间。一旦读懂了《断章》,哪一个富于想象的读者不会在自己的精神空间升起一座“灵魂的海市蜃楼”呢?(孙玉石文,见《中国现代诗导读》)

红叶》
这首小诗很精炼,只选取了自然界的一个小小的镜头,抒发了诗人瞬间的一种感受。小诗虽然短小,内涵却很丰富。作者独具慧眼,让“绿”和“红”这两种色彩在一片枫叶中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并翻空出奇,提高了诗歌的思想境界,且能以小见大,发掘出了新意,这种即景抒情,托物咏怀的手法,读来让人感物又感人,使得全诗隽永有味,令人不忍释卷。红梅在隆冬到来时方见其傲霜英姿,鲲鹏展翅尚待雷霆万钧,这里的霜重色愈浓,作者睹物感怀,想到红叶的娇艳正是经历了严霜的袭击,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
李健吾先生曾经认为,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李健吾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实际上,无论是诗人所自陈的“相对”,还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装饰”,都是对于“确定性”的消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在,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如此种种,却又落入了“诗人”的“观看”之中,诗作以“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对”。从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诗句,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
《断章》中语言形式的安排与内容的暗示意义有一种协调的不可分离的关系。这使我们想起了一些古典诗歌名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商隐《子夜郊墅》中有:“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清人陆昆曾在评解后两句用了“对举中之互文”这个说法,这两个人的两行诗,都有这种“对举互文”的特征,即前后两句主宾语在内涵上相同而在功能上却发生了互换的倒置。卞之琳《断章》语言安排即用了这样的方法。“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看”这一动词没有变,而看的主体与客体却发生了移位;“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和“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也是同样的句法。这样做的结果,不单句子的首尾相联,加强了语言的密度,主语和宾语、主体意象与客体意象的互换,增强了诗画意境的效果,在视觉与听觉上都产生了一种音义回旋的美感效果,隐喻的相对关联的哲理也得到了形象的深邃性和具体性。

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观景的画面。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而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
《断章》看作是一首意蕴艰深的哲理诗,其实作为言情诗来读,诗味才足呢!那优美如画的意境,那浓郁隽永的情思,那把玩不尽的戏味,那独出机杼的题旨,细细品来,的确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只有经历了磨难才能体会生命充满了意义

1不畏严寒,不惧困难.
2要善于别人服务.


八年级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趁八年级语文考试来临前,做好每份语文试卷的练习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八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7题,共2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栖xī 脊椎jí 褶皱zhě 遗骸hái B翩然piān 匀称chèng 藻井zǎo 矗立...

速求小学六年级上期期末考试语文 题及答案
速求小学六年级上期期末考试语文 题及答案 5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 2856270 2010-12-24 · TA获得超过17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6.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一、基础知识(共20分)1、看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

学校八年级语文期中的试题及答案
(二)阅读《低头与昂首》,完成11-14题。(9分) (二) 低头与昂首 ①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gū 犀 chèn 玛瑙 2、①归思方悠哉 ② 泥香带落花 ③敬人者恒敬之 ④功亏一篑 ⑤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⑥草色入帘青 ⑦...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
以“检查人员”开头,不超过120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需要高中语文语句连贯题及解析答案,最好稍微多一点
从给定的语境上看,这道题的陈述对象(主语)是“小明”,要找到衔接恰当的语句,必须把握这一特点。A、D两项是以妈妈为陈述对象的,与给定的语句衔接欠佳,先排掉。再比较B、C,C项后一分句“终于把他找到了”的陈述对象是“妈妈”;而B项有“但”,能连接上句构成语意本身存在的转折关系,这样全句的陈述对象是“...

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语文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语文版含答案)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作为女性,你生活中有感受到“不安全感”的时刻吗?优点教育17 2022-08-12 · TA获得超过113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9.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一、语文知识积累。(20分...

高中语文趣味题,求答案。。。
最大的嘴——气吞山河,最高大的巨人—— 顶天立地 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 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斤 最大的谎言——瞒天过海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 最悬殊的区别——天壤之别 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 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斤 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

几道初二语文题,速度求解!!!
1、暗自祷告,难以抉择,美轮美奂 2、有的暗自哂笑,露出不可名状的神态。3、春雨贵如油。4、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5、弟子盈门;深谷负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6、A 7、这篇“说”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

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提示和要求:①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考虑到文章内容的充实,最好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15年春八年级期末测试语文参考答案 亲爱的阅卷老师,如果说此前是我们在考学生,那么,此刻就是学生在考我们。这份试卷许多处没有所谓标准答案,我们不...

语文阅读题。求答案。求速度。加分。。【3道】
1.. 时间暑假的一天 地点是西双版纳的油棕林里 主要人物是 我以及傣家小姑娘 起因是;傣族小姑娘想要我买菠萝,经过时 小姑娘向我 叙说让我买菠萝是因为自己对只是的渴求 结果是我受到启发把书送给小姑娘 2...渴求。。。小姑娘对知识的渴求 3.起到衬托的作用,以及对小姑娘渴求知...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9874895337: 两道语文题1:根据意思写词语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不说( )2:“补充”的近义词( ) -
况翠诺百:[答案] 一言不发 补给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9874895337: 两道语文题帮忙啦(如下)1.穷人的生活是( ),但精神上却是( ).2.多么希望自己的生活不再( ),而变得( )起来. 填反义词 -
况翠诺百:[答案] 1.穷人的生活是(贫苦),但精神上却是(富足). 2.多么希望自己的生活不再(贫困),而变得(富裕)起来.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9874895337: 两道语文题1)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回敬道:“有痰不吐更不卫生.”如果你在场你会说:( )2)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向里... -
况翠诺百:[答案] 1)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回敬道:“有痰不吐更不卫生.”如果你在场你会说:(你卫生了自己,却把不卫生给了别人 )2)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向里挤.别人说:“不要挤吗降一点社会公...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9874895337: 两道语文题1、写出三个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如“手不释卷”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2、千百年来,《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广... -
况翠诺百:[答案] 1.入木三分 负荆请罪 完壁归赵 2.诚实,脚踏实地的做人. 做一个虚假,在被人的唾骂中死去的人.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9874895337: 两道语文题 1.你陪朋友游览时,听见他把一副对联读倒了,他先读左联再读右联,一句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他说明该怎样读.2.请参照下文,从春节... -
况翠诺百:[答案] 1,和他说平仄(不过有的对联还真是平仄不分) 或者说,中国自古以来,以右为尊,右联为上联 2,岁岁端午,江边河畔,人人争相赛龙舟、食粽子;九九重阳,登高怀古,幽思难尽茱萸情.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9874895337: 帮忙两道语文题1按课文内容填空: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____.白日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__________... -
况翠诺百:[答案] 第一个横线:漫卷诗书喜若狂 第二个横线 :须纵酒 第三个 :青春作伴好还乡 第四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第五个 :春夜喜雨 第六个 :旅夜书怀 珍惜时间的名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的珍惜时间的名句还真难找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9874895337: 两道语文题,快~~~~~~~~~~!急~~~~~~~~!①《十五夜望月》中前两句写景,虽不带一个“月”字,却处处含“月”,请试做分析.《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 -
况翠诺百:[答案] 1."地白"是皎洁的月光洒下的结果,"树栖鸦"说明鸟儿都休息了,必定是晚上;"冷露"是对露水的描写,露水出现的时间是日出前."桂花"开的时间是中秋时分,因此描写的是中秋的月. 2."我的思念是圆的"为中心句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9874895337: 五年级语文题两道1)有高尚德行的人永远不会丧失孩子一般的纯洁善良的品行.(根据以上写文言文)2)等到重阳节那天,再来观赏菊花.(改写成古诗诗... -
况翠诺百:[答案] 第一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第二个是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9874895337: 两道语文题,如下,求解 -
况翠诺百: 1.B 本题需要考虑到基本篇章结构知识,逻辑知识等知识.从动物受到伤害的程度这一角度出发,按由轻到重的逻辑排序,故选b 2.沈石溪 动物小说 故事性、趣味性 知识性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9874895337: 两道有趣的初二语文题,进来看看1.读下面的诗句,任选其中四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写在下面横先上.李白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 -
况翠诺百:[答案]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联营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夜阑卧听风吹鱼,铁马冰河入梦来 5、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 222、、、这是地势高低的差异造成的,在同一纬度,地势越高,天气越冷,所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