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做事注重积累的事例

作者&投稿:商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名人做事注重积累的事例~

1、袁枚积累语言,积累的“数量”是创作“质量”的保证
。袁枚十分注重积累语言
,
他许多的好词佳句都是从村夫僧人那里得到的。有一次,在二月梅花盛开的时节,站在梅树下的一个村夫很高兴地对袁枚说:“你看,梅树有了一身花了!”袁枚听了,心想:“这不是诗吗?”他便默默地记下,久久咀嚼,后来就写出了“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名句。

【名人事例】
1、袁枚十分注重积累语言 , 一次在二月梅花盛开的时节,站在梅树下的一个村夫很高兴地对袁枚说:“你看,梅树有了一身花了!”袁枚听了,心想:“这不是诗吗?”他便默默地记下,久久咀嚼,后来就写出了“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名句。
2、拿破仑于巴黎军校攻读炮兵攻略,学习海军知识时,一直是勤勉地苦学,用心地积累。当室友们吃午餐的时候,拿破仑依旧潜心于对地理、历史和数学的研究并乐此不疲。这一直持续了他整个学习生涯的积累过程,为他今后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王充家里很穷,没有钱来买书,经常到洛阳的书店里去读书。只要当时存世的书,他几乎都一一读过。因此,在他的脑海里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王充从 34 岁开始写《论衡》,拒绝一切应酬活动,他为《论衡》这部书积累不少的素材,使得这部巨著得以顺利完成。
4、马克思为了动手写《资本论》,阅读了 1500 种以上的书,在书中引用了十几个学科、数百个作者的观点,留下了 100 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对自然科学也有很深的造诣,这些有益的积累,对成就他的事业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5、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是俄罗斯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有青年问他是如何获得创作题材时,他拿出一本厚厚的日记说:题材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每个题材都是作者本人深入生活积累的结果。

【名言】
1、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时间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进。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王业宁
2、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绩的人,总是十分留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当像过眼烟云。——邓拓
3、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
翻译:不积累一步半步,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
4、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留意有扎实的基础,要留意温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谷超豪
5、战术之为物,一言以蔽之是若干世纪以来的军事经验的积累。——戴吉伯

1、袁枚积累语言,积累的“数量”是创作“质量”的保证 。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袁枚十分注重积累语言 , 他许多的好词佳句都是从村夫僧人那里得到的。有一次,在二月梅花盛开的时节,站在梅树下的一个村夫很高兴地对袁枚说:“你看,梅树有了一身花了!”袁枚听了,心想:“这不是诗吗?”他便默默地记下,久久咀嚼,后来就写出了“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名句。

2、苏步青的“零布头” ,时间是积累不可缺少的“支出” 。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苏步青教授把会前会后、饭前饭后的时间比喻为零布头,并加以利用。他在参加五届三次人大会议期间,抓紧空隙时间完成了《仿射学微分几何》的后半部分。他说:“别看时间零碎,分分秒秒的时间好比零布头,只要充分利用,能做不少事情呢。”

3、拿破仑的知识积累,成功离不开积累。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在拿破仑于巴黎军校攻读炮兵攻略,学习海军知识时,一直是勤勉地苦学,用心地积累。当室友们吃午餐的时候,拿破仑依旧潜心于对地理、历史和数学的研究并乐此不疲。这一直持续了他整个学习生涯的积累过程,为他今后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昆山无书,积累要从点滴开始。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首屈一指的大学问家。他生长在江苏昆山,据传说,他从小就如饥似渴地勤奋读书,没有多少年,昆山所能找到的书都被他读完了,至今还流传着“昆山无书”的美谈。 顾炎武的著作《日知录.自序》说:“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他不仅每天读书,而且遇到难题,一定弄懂弄通;发现疑点,更是反复琢磨,直到完全清楚、恰当为止。 

5、杰克·伦敦的“笨工夫”,点滴积累成就事业。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年1月12日-1916年11月22日),原名约翰·格利菲斯·伦敦(John Griffith London),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他一共写过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和故事,3部剧本等。主要作品有:小说集《狼的儿子》,中篇小说《野性的呼唤》、《热爱生命》、《白牙》,长篇小说《海狼》、《铁蹄》和《马丁·伊登》等。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学识全是靠自修得来的。他经常把词典和书里的词句抄在小小的纸片上,然后把这些纸片挂在窗帘上、衣架上、柜橱上、床帐上,甚至塞在镜子缝里,以便在刮脸、穿衣、睡觉前后都能随时看一看,记一记。他把一些纸片放在衣兜里,外出参加音乐会、拜访亲友或散步时,抽出空闲的时间念一念。

6、王充注重积累,厚积才能薄发。 

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战斗的无神论者。 字仲任,汉族,会稽上虞(今浙江绍兴上虞)人。王充年少时就失去了父亲,乡里人都称赞他对母亲很孝顺。后来到京城,进太学学习,拜班彪为师。

王充是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是在非常清贫的情况下开始治学的。他的家里很穷,没有钱来买书,于是,他就到洛阳的书店里去读书。读完一本就背一本书,看完一个店里的书就到另一个店里去。他读的书非常多,在《汉书·艺文志》中列出的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等六类书,共 13000 卷,只要当时存世的书,他几乎都一一读过。

因此,在他的脑海里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王充从 34 岁开始写《论衡》。为了能够专心致志地著作,他闭门谢客,拒绝一切应酬活动。在他的卧室的窗台书架上,到处放着刀笔和竹木简,一旦有好的想法,就及时地记录下来,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坚持这么做。因此,他为《论衡》这部书积累不少的素材,使得这部巨著得以顺利完成。 

7、果戈里的笔记簿,创作的成功离不开材料的大量积累。

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亚诺夫斯基(英译:Nikolai Vasilievich Gogol-Anovskii),笔名果戈理(俄文:Гоголь,英译Gogol),俄国批判主义作家,代表作有《死魂灵》(或译:《死农奴》)和《钦差大臣》。

果戈里曾经很好地利用自己的广泛观察过后悉心记录的笔记簿进行了成功的文学创作。 这位作家的一个习惯就是身边常备一个本子,随时记下一切在社会上观察、体验到的事情。除了眼见的各种景物外,还有耳闻的各种有意义的话语。在这些记录里,天文地理花鸟虫鱼无所不有,既有多种动植物的名字和它们展示给作家并拨动他心弦的特别之处,也有挂在捕鱼狩猎者口头的俗语和朴实的但是耐人寻味的语言,还记录下了作者对社会、人生和事情的思考。

8、马克思的广博涉猎,广泛的积累非常有用。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马克思为了动手写《资本论》,阅读了 1500 种以上的书,在书中引用了十几个学科、数百个作者的观点,留下了 100 多本读书笔记。他有极为丰富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并对文学艺术有极高的修养,海涅、歌德、但丁、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他能如数家珍,随口吟诵。

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能够用流畅的英语、法语著述立说,对自然科学也有很深的造诣,在他的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这些有益的积累,对成就他的事业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9、契诃夫的创作题材,创作需要实际的积累。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qì)诃(hē)夫 (Anton Pavlovich Chekhov,(1860年1月17日-1904年7月15日),俄罗斯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杰出的剧作家,是俄罗斯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有一天,几个青年问俄国作家契诃夫:“怎样才能获得创作题材?”契诃夫顺手拿出一本厚厚的日记说:“这里有 100 个题材。”这几个文学青年看着这珍贵的日记本入了迷,日记中所记的每一个材料都生动、感人。有个青年说:“真想买几个回去,这些材料太好了。”契诃夫笑着说:“题材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每个题材都是作者本人深入生活积累的结果。” 

10、白居易陶罐积累资料,知识的积累有时候比创新更重要。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为了积累诗作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并分门别类贴切着标签,整齐地放在一个七层的架子上,他平时收集到了资料,按不同门类投到各自的陶罐中,等到资料积累的足够写作时,就把陶罐清空完成作品,然后再重新开始新一轮的资料搜集。



1、汉代的王充是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是在非常清贫的情况下开始自学的。他家里很穷,没有钱来买书,于是,他就到洛阳的书店里去读书。读完一本书就背一本书,看完一个店里的书就到另一个店里去。

他读的书非常多,在《汉书·艺文志》中列出的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等六类书、共13000卷,只要当时存世的书,他几乎都一一读过。因此,在他的脑海里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王充从34岁开始写《论衡》、为了能专心致志的著作,他闭门谢客,拒绝一切应酬活动。

在他的卧室的窗台书架上,到处放着刀笔和竹木筒,一旦有好的想法,就及时地记录下来,知道临死前不久还在坚持这么做。因为,他为《论衡》这部书积累不少的素材,使得这部巨著得以顺利完成。

2、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

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3、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学识全是靠自修得来的。他经常把词典和书里的词句抄在小小的纸片上,然后把这些纸片挂在窗帘上、衣架上、柜橱上、床帐上,甚至塞在镜子缝里,以便在刮脸、穿衣、睡觉前后都能随时看一看,记一记。

他把一些纸片放在衣兜里,外出参加音乐会、拜访亲友或散步时,抽出空闲的时间念一念。他由于不断地记诵,终于掌握了大量的词语,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了。看来,杰克·伦敦有些笨,但是世界上有什么东西能不经过笨工夫就可以学到的呢。

4、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生卒均于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代尔夫特自营绸布。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

这种工作收入不少且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同时代人。他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其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有一架简单的凸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

5、温特沃斯·米勒生在英国长在美国,父母都是教师,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他都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中度过。高中毕业后,他成绩优异,顺利进入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思想保守的父母,对他期待甚高。一直希望他日后可以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律师或政府官员。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大学时期,对表演突然产生浓厚兴趣的他。却从此树立了一生的志向——当一名伟大的演员。他的父亲从小时候就教育他“做每一件事都要做到最好不能,半途而废”。他开始参加大量的演员面试,2004年,当他走进《越狱》选角现场的时候,在场的30多位官员大多数都对他有印象,马上他就被定为《越狱》的主角。

在这部反映家庭、勇气的剧集中,文特沃斯将个人魅力发挥到极致。机智、冷静、重情重义的他在黑人与白人两派之间游走,有条不紊地实施着越狱计划。自从《越狱》在FOX播放以后,他的名字在著名搜索引擎Lycos上的排名上升了614%。



1、美国作家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房间里有着奇怪的装饰,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还是厨具都挂着纸片,每片纸上都记录了一些美妙的词汇,他把纸片放在房间的每个角落,为的是每时每刻都随时记诵,杰克.伦敦正是这种对语言和素材的不断积累,才能在写作时得心应手,写出象《热爱生命》、《铁蹄》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

2、列宁

列宁为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曾浏览了数以百计的书籍,其中重点对 148 本书和 49 种刊物上的 232 篇文章认真进行了阅读,作了笔记摘录和批注,写下了 60 多万字的札记。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批判、吸收,完成了著名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写作。

3、蒲松龄

清朝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就在自家的道路旁设了茶烟 , “见行者过 , 必强与语 , 搜奇说异 , 随人所知”。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 , 这种闲聊使作者积累到了广泛的素材 , 才使他写出了这部伟大的书。

4、徐霞客

徐霞客开始了对祖国万里河山的游历。他 30 多年不避寒暑,不畏艰险,靠两条腿考察了华东、华北、东南沿海、西南云贵等 17 个省区,对大半个中国的地理、水文、地质、动植物,特别是有关我国石灰岩地貌作了数百万字的游记记录,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5、齐白石

齐白石年轻时是个篆刻爱好者,他向一位篆刻家求教,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刻了磨,磨了刻,等到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那时你的印就刻好了。” 齐白石真的去挑了一担础石回来,夜以继日地刻着,一边刻,一边拿出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而地上淤泥越来越厚。最后,一担础石统统都“化石为泥”了。 这坚硬的础石磨砺了齐白石的意志,他的篆刻艺术也在磨炼中不断长进,他治的印雄健、洗练,独树一帜,渐渐地,他的篆刻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6、李时珍

明朝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有 1892 种药物,附 11096 付方剂,共计 190 万字。这是他穷尽 30 年精力完成的。期间他阅书 800 余卷,为实地调查、核实和搜集验方,遍游数十省的原野山谷,访求无数老农、渔夫、樵者、。全书渗透其一生的心血,也汇集劳动人民大量实践经验。

扩展资料

关于积累的名言

1、聪明在于学习 , 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合抱之木 , 生于毫末 ; 九层之台 , 起于累土 ; 千里之行 , 始于足下。——老子 

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5、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得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巴甫洛夫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袁枚积累语言

——积累的“数量”是创作“质量”的保证

清代的袁枚十分注重积累语言 , 他许多的好词佳句都是从村夫僧人那里得到的。有一次,在二月梅花盛开的时节,站在梅树下的一个村夫很高兴地对袁枚说:“你看,梅树有了一身花了!”袁枚听了,心想:“这不是诗吗?”他便默默地记下,久久咀嚼,后来就写出了“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名句。还有一次,一位给袁枚送行的僧人,惋惜地说:“可惜园里梅花正盛开,您带不去!”袁枚吟得“只怜香梅千百树,不得随身带上船”的诗句,一直为人称道。

苏步青的“零布头”

——时间是积累不可缺少的“支出”

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把会前会后、饭前饭后的时间比喻为零布头,并加以利用。他在参加五届三次人大会议期间,抓紧空隙时间完成了《仿射学微分几何》的后半部分。他说:“别看时间零碎,分分秒秒的时间好比零布头,只要充分利用,能做不少事情呢。”时间本来是一定的,但是,对于善于利用它的人来说,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助跑器”。

拿破仑的知识积累

——成功离不开积累

当年叱咤疆场,横扫欧洲大陆的拿破仑,一个给法兰西人民带来无限荣耀,一个向世人发出“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的誓言的“自信家”,早年是何等勤苦地积累。在他于巴黎军校攻读炮兵攻略,学习海军知识时,一直是勤勉地苦学,用心地积累。当室友们吃午餐的时候,拿破仑依旧潜心于对地理、历史和数学的研究并乐此不疲。这一直持续了他整个学习生涯的积累过程,为他今后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终于,拿破仑成就了法兰西帝国,而长期的积累则成就了拿破仑,成就了他近似疯狂的自信。

昆山无书

——积累要从点滴开始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首屈一指的大学问家。他生长在江苏昆山,据传说,他从小就如饥似渴地勤奋读书,没有多少年,昆山所能找到的书都被他读完了,至今还流传着“昆山无书”的美谈。

顾炎武的著作《日知录.自序》说:“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他不仅每天读书,而且遇到难题,一定弄懂弄通;发现疑点,更是反复琢磨,直到完全清楚、恰当为止。由于不知疲倦地勤奋学习,顾炎武十多岁时就把一部令人望而生畏的《资治通鉴》读完,并且全部抄了一遍。他一生所读过的书,有好几万卷,可以装满一间屋子。

杰克·伦敦的“笨工夫”

——点滴积累成就事业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学识全是靠自修得来的。他经常把词典和书里的词句抄在小小的纸片上,然后把这些纸片挂在窗帘上、衣架上、柜橱上、床帐上,甚至塞在镜子缝里,以便在刮脸、穿衣、睡觉前后都能随时看一看,记一记。他把一些纸片放在衣兜里,外出参加音乐会、拜访亲友或散步时,抽出空闲的时间念一念。他由于不断地记诵,终于掌握了大量的词语,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了。看来,杰克·伦敦有些笨,但是世界上有什么东西能不经过笨工夫就可以学到的呢。

王充注重积累

——厚积才能薄发

汉代的王充是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是在非常清贫的情况下开始治学的。他的家里很穷,没有钱来买书,于是,他就到洛阳的书店里去读书。读完一本就背一本书,看完一个店里的书就到另一个店里去。他读的书非常多,在《汉书·艺文志》中列出的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等六类书,共 13000 卷,只要当时存世的书,他几乎都一一读过。因此,在他的脑海里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王充从 34 岁开始写《论衡》。为了能够专心致志地著作,他闭门谢客,拒绝一切应酬活动。在他的卧室的窗台书架上,到处放着刀笔和竹木简,一旦有好的想法,就及时地记录下来,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坚持这么做。因此,他为《论衡》这部书积累不少的素材,使得这部巨著得以顺利完成。

果戈里的笔记簿

——创作的成功离不开材料的大量积累

俄国著名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很好地利用自己的广泛观察过后悉心记录的笔记簿进行了成功的文学创作。

这位作家的一个习惯就是身边常备一个本子,随时记下一切在社会上观察、体验到的事情。除了眼见的各种景物外,还有耳闻的各种有意义的话语。在这些记录里,天文地理花鸟虫鱼无所不有,既有多种动植物的名字和它们展示给作家并拨动他心弦的特别之处,也有挂在捕鱼狩猎者口头的俗语和朴实的但是耐人寻味的语言,还记录下了作者对社会、人生和事情的思考。这些记录为果戈里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的有用的素材,他曾经不无得意地把自己心爱的笔记簿称为“手头的百科辞典”。

马克思的广博涉猎

——广泛的积累非常有用

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动手写《资本论》,阅读了 1500 种以上的书,在书中引用了十几个学科、数百个作者的观点,留下了 100 多本读书笔记。他有极为丰富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并对文学艺术有极高的修养,海涅、歌德、但丁、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他能如数家珍,随口吟诵。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能够用流畅的英语、法语著述立说,对自然科学也有很深的造诣,在他的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这些有益的积累,对成就他的事业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契诃夫的创作题材

——创作需要实际的积累

有一天,几个青年问俄国作家契诃夫:“怎样才能获得创作题材?”契诃夫顺手拿出一本厚厚的日记说:“这里有 100 个题材。”这几个文学青年看着这珍贵的日记本入了迷,日记中所记的每一个材料都生动、感人。有个青年说:“真想买几个回去,这些材料太好了。”契诃夫笑着说:“题材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每个题材都是作者本人深入生活积累的结果。”

白居易陶罐积累资料

——知识的积累有时候比创新更重要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了积累诗作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并分门别类贴切着标签,整齐地放在一个七层的架子上,他平时收集到了资料,按不同门类投到各自的陶罐中,等到资料积累的足够写作时,就把陶罐清空完成作品,然后再重新开始新一轮的资料搜集。

1、美国作家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房间里有着奇怪的装饰,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还是厨具都挂着纸片,每片纸上都记录了一些美妙的词汇,他把纸片放在房间的每个角落,为的是每时每刻都随时记诵,杰克.伦敦正是这种对语言和素材的不断积累,才能在写作时得心应手,写出象《热爱生命》、《铁蹄》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
2、列宁
列宁为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曾浏览了数以百计的书籍,其中重点对
148
本书和
49
种刊物上的
232
篇文章认真进行了阅读,作了笔记摘录和批注,写下了
60
多万字的札记。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批判、吸收,完成了著名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写作。
3、蒲松龄
清朝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就在自家的道路旁设了茶烟
,
“见行者过
,
必强与语
,
搜奇说异
,
随人所知”。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
,
这种闲聊使作者积累到了广泛的素材
,
才使他写出了这部伟大的书。
4、徐霞客
徐霞客开始了对祖国万里河山的游历。他
30
多年不避寒暑,不畏艰险,靠两条腿考察了华东、华北、东南沿海、西南云贵等
17
个省区,对大半个中国的地理、水文、地质、动植物,特别是有关我国石灰岩地貌作了数百万字的游记记录,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5、齐白石
齐白石年轻时是个篆刻爱好者,他向一位篆刻家求教,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刻了磨,磨了刻,等到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那时你的印就刻好了。” 齐白石真的去挑了一担础石回来,夜以继日地刻着,一边刻,一边拿出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而地上淤泥越来越厚。最后,一担础石统统都“化石为泥”了。
这坚硬的础石磨砺了齐白石的意志,他的篆刻艺术也在磨炼中不断长进,他治的印雄健、洗练,独树一帜,渐渐地,他的篆刻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6、李时珍
明朝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有
1892
种药物,附
11096
付方剂,共计
190
万字。这是他穷尽
30
年精力完成的。期间他阅书
800
余卷,为实地调查、核实和搜集验方,遍游数十省的原野山谷,访求无数老农、渔夫、樵者、。全书渗透其一生的心血,也汇集劳动人民大量实践经验。

扩展资料
关于积累的名言
1、聪明在于学习
,
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合抱之木
,
生于毫末
;
九层之台
,
起于累土
;
千里之行
,
始于足下。——老子
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5、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得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巴甫洛夫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人过五十,要学会积累福报,这句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我们从小就可以听到这句话,而且我一直相信,当人们在做事情时,天空在注视着。只要你是善良的,并且经常做善事,上帝肯定会好运的。回顾那些恶人,做所有恶事,上帝绝对不会给他们一个好结局。尤其是在五十岁以上的人们之后,他们相信良好的报应一词。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无论在任何...

工作能力强的人,都有哪些特点
1、做人做事,光明磊落,从不背后伤人,不背后议论人。 2、心胸豁达开朗,为人心地善良,能够包容别人。 3、工作文件有意识地归纳整理,分类井井有条,所有重要文件10秒内都能找到。 4、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所以早睡早起,上班时从不迟到早退。 5、一个优秀的人,不是因为你是什么类型的人去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反而是你...

做事注重细节
人生在世被人尊重是最重要的。”      因此,无论做什么事,就算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也应该注重事情的细节。因为,任何成功就是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积累而成。    东津实验中学七七班      郭明迪爸爸    

怎么样成为一个做事严谨的人
3. 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计划虽好,但变化往往出人意料,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以上几点,若能持之以恒,渐渐地,严谨做事的习惯就会形成。如何做一个做事严谨的人?成为一个做事严谨的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制定计划并且考虑周到,准备多个方案,做好万全准备。2. 面对...

俞敏洪关于做事的经典句子30条
8、大事业往往要从小事情一步步做起来。没有做小事打下牢固基础,大事业难以一步登天。创大业者往往是从小事做起。会做事的人,具备以下三个做事特点:一是愿意从小做起,知道做小事是成大事的必经之路;二是胸中有目标,知道所做小事积累起来最终结果是什么;三是要有一种精神,把事情从量变带向质变。 9、但求成长,不...

细节决定成败的名言
8.大事皆由小事累积而成,没有小事的积累,也难成大事。 9.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 10.个人素质一小步,民族素质一大步。 11.关注细节,成就大事。 12.机会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 13.简单的招式炼到极至就是绝招。 14.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

关于细节决定成败的名言
14、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向成功之路。15、简单的招式炼到极至就是绝招。16、机会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17、关注细节,成就大事。18、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19、成功是细节之子。20、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

有过脚踏实地的积累,才有城府颇深的内心,做事会下苦功的星座都有哪些...
可以说,她们将在白羊座生动地展现一件事。金牛座虽然做起事情来或许有些慢慢吞吞,但是金牛座长期以来积累的对于金融的敏感程度使得他们在投资理财方面往往会拥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很多人觉得金牛座很抠门,一旦她们掏钱,她们便会犹豫不定。但是,金牛座在项目投资层面有天资,在许多人来看,一美元可能会...

真正做事的人能量最大
而且他身上有一股能量,就像“定海神针”一样,只要他在,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能让大家安心。而且他只要坐在那里,不用发号施令,大家也都愿意听他的。我想是因为他更多的是为了做事情,而不是想要显摆自己的能力吧!这位老师身上之所以具有的这么大的能量,就是因为他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也是因为他...

高人指点.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其中的真正含义!
做事高调: 列:当一件事情摆在你面前的时候,首先自己要有信心承担下来,并把他做好,领导门看在眼里,明在心里,这是一个人追求更好的工作或是说更好的职位的前提。也就是得到别人的认可、 可能我的列子是有点理论上的,但是如果巨现实列子的话就有点长了,你做事业低调,自己做了,说别人做的,领导以为是别人的...

肇庆市19157827808: 关于积累的名人事例 -
强英迪都: 1、苏步青的“零布头”,时间是积累不可缺少的“支出”. 苏步青,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

肇庆市19157827808: 名人事例关于不断积累不断吸取新知识达到新境界 -
强英迪都:[答案] 地动仪的发明者东汉张衡.在家传的学知中不断进取反复试验在积累的经验中.终于在二千多前前一项伟大发明诞生.

肇庆市19157827808: 关于“积累”的名人故事 -
强英迪都: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此后,鲁迅几乎...

肇庆市19157827808: 关于积累的名人事例 -
强英迪都: 苏步青不放过一个错标点——严谨治学,一丝不苟. 李白铁杵磨针——坚持不懈,勤奋不已,学习自成. 李政道兴趣广泛——学有所长,广泛涉猎,辨证统一.

肇庆市19157827808: 有关积累的名人故事200字左右急 -
强英迪都:[答案] ◎王亚南苦读成才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

肇庆市19157827808: 沉淀自己的名人事例 -
强英迪都: 袁枚积累语言 ——积累的“数量”是创作“质量”的保证 清代的袁枚十分注重积累语言 , 他许多的好词佳句都是从村夫僧人那里得到的.有一次,在二月梅花盛开的时节,站在梅树下的一个村夫很高兴地对袁枚说:“你看,梅树有了一身花了...

肇庆市19157827808: 求,有关【积累】的名人事例4则 -
强英迪都: 一直以来,总有一种被社会忽略的感觉.总感觉这个世界是没有我存在的必要的.在无我的世界里面,所有人都生活的很好.每次走出教室,会照面无数的熟人.有时我也暗自吃惊,自己会有这么泛泛的交际圈.似乎每个人都很熟知我,我就...

肇庆市19157827808: 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勤学苦练成才的事迹有哪些 -
强英迪都: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

肇庆市19157827808: 需累积才成功的名人事例 -
强英迪都: 爱语文学学

肇庆市19157827808: 古今中外名人学习或工作专注的事迹 -
强英迪都: 居里夫人名满天下,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共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便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