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关龙的习俗有那些

作者&投稿:佛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龙的习俗。~

1、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2、赛龙舟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3、龙船节
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为苗家龙船节的正日,而早在五月十八九日,就得将龙船洗刷一新。至二十二、二十三两天,将母船于船系为一体并安上龙头。二十四日隆重举行开划仪式。
4、晒龙袍节
鄂西土家族的六月初六为晒龙袍节,相传“六月六晒红绿”之俗起源于唐代。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佛经回国,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
开始,皇宫内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以后又从宫中传向中国民间,家家都要在这日将新衣物放在太阳下曝晒。
5、耍龙灯
耍龙灯又称舞龙、龙灯舞,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中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

1、龙须面
龙须面为传统面食,流行于北方广大地区,是一种又细又长、形似龙须的面条,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有吃龙须面之俗。今已为居民普通食品,常年食用。
2、元宵节舞龙
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中国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每逢喜庆节日都会舞龙,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

3、端午节赛龙舟
龙舟赛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活动。传说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含恨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4、生肖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位,对应的地支是辰,所以有辰龙一说。龙与凤凰、麒麟、玄武一起并称“四灵”。
5、龙的传人
所谓龙的传人,主要意思是说龙之血缘的传承人,说远古的先祖是人和龙交合的产物,次要意思是说龙之泽物无畏精神的传承人。
除了汉族,中国百越系的壮侗泰佬掸芒等族传说因为神农娶洞庭君之龙女为妻而生,苗族始祖之一的蚩尤传说头有双角也是龙,藏族蒙古人和满族等东北一些少数民族也崇拜龙。

  龙的节日
  形形色色的祷龙习俗,导致了龙的节日和庙会的形成。
  一年到头,几乎每个月都有龙的节日或庙会,有时一月内还有多次。这些节日庙会有属于某个民族的,有属于某几个民族的;有属于某片地域的,有属于多片地域的;并且集祈神、教化、生产、娱乐等于一体,体现着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
  下面我们按农历时序介绍一下这些龙的节日与庙会:
  农历正月,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山城海滨,旱埠水乡,全国各省区几乎都有“龙灯会”,也称“闹龙灯”、“盘龙灯”、“舞龙灯”、“掉龙灯”、“耍龙灯”等。除此之外,正月初五有“龙头节”。这是云南河口大瑶山地区瑶族的传统节日,当地群众在这一天用各种供品祭祀龙王。正月辰日,则有“祭龙节”,红河哈尼族群众在这一天以村为单位举行郑重的祭祀活动。祭礼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被称为“龙头”的老人主持,祭坛设在“龙树下”。各家各户自己置办齐猪、鸡、鸭等祭物,由家中男性前往献祭。祭时停产三日,祭后的第一个午日,各户派一个男性自带酒肉去“龙头”家聚餐,以示谢意。和哈尼族的“祭龙”相似,基诺族有“祭大龙”的节日。届时全寨停产三天,立两个木桩于村寨门口,表示禁止出入。第一天妇女非但不能出寨门,连家门都不能出。村寨边搭一临时草棚,草棚前有大树,树下宰水牛一头,水塘边杀母猪一头,小猪七头,将牛尾巴挂在大树上,猪骨头供在水塘边。
  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湖北武昌有“祭龙会”,形式有舞龙、烧龙和拔河比赛——以所用的绳子象征龙。另外,还有于春节期间,在北京龙潭湖公园举办的“龙潭庙会”、于龙庆峡举办的“龙庆峡冰灯会”——这些庙会、灯会、不仅名称与龙有关,内容也多有龙参与,如舞龙、赛龙、龙灯造型等。
  正月二月之间,有“祭龙潭节”。这是云南兰坪普米族的传统节日(宁蒗普米族一般在三月、七月举行)。普米族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龙潭”(亦称“灵泉”),地点大多在深山老林峡谷涧畔。届时全家同往,在“龙潭”附近歇宿三日。他们用木棍和木板搭成高台,称作“龙塔”,即“龙宫”。塔前立一个百尺标竿,上挂七个用鸡毛麻线扎成的七角斗架,作为龙神的住处。将牛奶、清酒、酥油、乳饼、茶叶、鸡蛋等祭物摆在龙塔上,先请巫师登坛念经,然后全家祈祷,祷毕,将涂有酥油的五十个面偶投入龙潭。各家祭祀后,全村还要举行更隆重的祭祀。
  二月初一是“春龙节”。旧时山东惠民一带的乡民取灶灰作青龙状,以图吉祥。《中国全国风俗志》有记:“二月朔日为青龙节,取灶围物,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
  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节”。这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覆盖面广,影响也大。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记》云:“二日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都人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曰薰虫。”这一天,北方农村普遍流行吃炒豆的习俗,并有“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还有“龙抬头日兆”的俗信,即以是日之阴晴卜一岁之潦旱,以为天晴则主旱,阴雨则主潦涝。在大巴山黄官一带,人们把二月二称为“春龙节”。为了喜迎春龙,山民们全家起大早,将居室内外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趁早吃“龙须面”,面拉得越长越好,意思是龙须绵长,象征吉祥。吃面时,由年长者率先端碗,站在堂屋中间,面向室外天空,念唱一段“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包谷棒子粗又大,高梁谷子舞龙头”之类的吉言歌诀。中午吃“龙鳞饼”,饼上有村妇们精心制作的“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图案花纹。这一天还禁止妇女做针线活,因为传说神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同日还是云南苗族群众举办“祭龙会”的日子。一般是以村寨为单位,以大树作为龙的象征,以猪、鸡、狗等为祭品。

一、“三月三,祭龙王”

我国有的少数民族,把农历三月初三作为祭龙日,特别是水族,在这一天各村寨都聚集到龙王庙举行祭龙仪式,用猪羊供奉龙神,族长念祭词,集体祷告,祈求风调雨顺、无灾无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二、赛龙舟

“五月五,赛龙舟”。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节日。每到这一天,尤其在江南水乡,都要举行隆重的龙舟竞渡盛会,是时,群“龙”下水,整装待命,一声炮响,比赛开始,条条长“龙”如箭齐发,鞭炮阵阵鸣响,两岸欢呼雷动,一片龙腾人欢的节日气氛。

三、舞草龙

“七八月,舞草龙”。七月里我国一些地方尤其是土家族以舞草把龙的仪式来驱逐稻瘟病,久之成习,聚众娱乐。土家舞草把龙驱瘟,从村寨到田野,每片稻田区、每丘田坎上都要依次舞到,舞的动作与舞龙灯相同。舞龙队伍在吹牛角号、放三眼炮、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声中表演舞技,颇为壮观。在各自村寨的所有田间舞完后,将草把龙抬到溪沟边烧掉,谓之送龙归海。

四、六月六,晒龙袍

“六月六,晒龙袍”。这一天人们都要把衣服、书籍搬出来晒一晒。据说,在这一天被晒过的东西整个春秋不生虫。此俗在民间流行至今,有民谣曰:“六月六,日头红,晒了衣物不生虫。”

五、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据说冬眠的龙,在这天抬头升天,故有民间信奉的“龙头节”,又称“春龙节”。此节是龙文化意识最浓厚的一个节日。民间有“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二月二,不懒床,懒床压在龙头上”“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之说。



龙舟,舞龙,我记得南宁好象就只有这些了吧。

'我什么爷不知道

龙的文化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龙成为了一种文化。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龙这一虚幻的神物,盘旋人们心中已有几千年之久。
中国龙起源于距今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出于对大自然的崇拜与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在心中构造了一种拥有马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鱼尾等特征的神兽,并赋予它翻云赋雨,兴风作浪的神力,这就是龙。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频繁出现,它成为了开天辟地的神,帮助黄帝统一了中国,又力保大禹治水,为千千万万人民造福。
在封建时代,龙象征着皇权、神权,是不可侵犯的威严,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龙更成为一种吉祥物,飞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人们舞龙、赛龙舟,在灯谜、对联、图画中,龙成为了不朽的主题。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该将流传千年的龙文化发扬光大,弘扬一种浩穷天宇的民族之气。
龙,集日月之精华,汇天地之灵气,具百兽之形,兼包容四海、吐纳百川之胸襟。在这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它将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还将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为新世纪的中华魂。
有关龙的记载
根据古代的经文,龙是一种创造物,它有鹿一样的角,骆驼的头,野兔的眼睛以及巨蛇的颈。它的腹部看上去像一种“Shen”(一种类似鳄鱼的虚构的水龙)。它的爪像鹰,指间像老虎,而它的耳朵则类似于一种水牛。龙有能力在瞬间从一种物体变成另一种;从胖到瘦,从高到矮。它也可以飞上天以及下到海底。看上去,龙似乎是一种具有超能力的创造物,能变换成各种形式。在中国,龙的标志诞生在商、殷朝(公元前16-11世纪,中国出现最早的象形文字期间),它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与海龟的外壳上。这些刻花描述了一种有角的爬虫动物,它有牙齿、鳞,有的也有爪子。上述符号通常指明龙被视为一种残酷的、罪恶的,带来不幸的创造物。基于这些符号,中国科学家总结出其实是一种短吻鳄鱼。在几个世纪中,科学家提出过许多关于龙的解释与推测。无疑,龙在它最初的形象中一定是一种爬虫动物、一种蛇、一种短吻鳄或是蜥蜴。距今5000-6000年的化石与古迹说明,蜥蜴、短吻鳄及龙是由象征荣誉的图腾以及宗教中改编而成的。通过研究这些发现上的画像,我们可以追溯到龙最早的形象,它的进化史到它现在的外貌。
虽然第一条龙只有一种单一的形象,但随着中国古人彼此间的联系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把他们的图腾描绘地更具有想象力。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图象就演化成了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龙或图腾。
因此,龙是人们想象力的结晶,是被人们崇拜了几个世纪的神秘创造物。在现代国画中,龙也以各种形式出现。少数民族把龙描述成各种样子,从一条鱼到鳄和人。
为什么说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人类是由女娲捏黄土造出来的。女娲创造了人类,那么女娲她自己又是谁创造的呢?按普遍的说法,女娲最早应是奉蛇为图腾的民族创造出来的。
什么是图腾呢?图腾(totem)是原始社会氏族的一种标志。图腾信仰是一种非常原始的信仰。而蛇图腾的色彩在女娲、伏羲等的形象上能明显地看出。蛇图腾分布很广,现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在几千年的不断迁徙中,各民族的文化互相交融,蛇图腾传遍了长江南北,在台湾的高山族、海南的黎族中都有蛇图腾的遗迹或习俗。在奉蛇为图腾的地区,人们一般认为"蛇"是"龙"的原形,"龙"是"蛇"的神性显示。所以在江苏、浙江、安徽一带称家蛇为"苍龙"、"天龙"、"家龙"等等,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些民族自称"龙种"、"龙人"、"龙户"并建蛇庙,祭祀蛇神。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而且有深厚的历史渊源。龙是中国人的象征,中华民族骄傲地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 龙的起源
相传在七千年左右,帝太昊伏羲氏生于成纪(甘肃天水)常年活动在中原地区,以木德王建都于宛丘(河南淮阳)。

伏羲智勇双全、力大无比在中原地区征服了许多部落,他集中了当时人们喜爱的几种动物特征创造了马的头、蛇的身、鸡的爪待许多动物的综合体,自称“龙师”并将龙作为华夏族的族徽——图腾,为此中华民族始称龙的传人。

伏羲的另一功绩在于,他正姓氏,自姓为风,;制嫁娶,男婚女嫁;做网罟,教民渔猎;画八卦,代替结绳;造琴瑟,功成作乐;定官职,分理海内……从此,我们的先人从荒蛮转入了早期文明。
龙的节日
形形色色的祷龙习俗,导致了龙的节日和庙会的形成。
一年到头,几乎每个月都有龙的节日或庙会,有时一月内还有多次。这些节日庙会有属于某个民族的,有属于某几个民族的;有属于某片地域的,有属于多片地域的;并且集祈神、教化、生产、娱乐等于一体,体现着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
下面我们按农历时序介绍一下这些龙的节日与庙会:
农历正月,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山城海滨,旱埠水乡,全国各省区几乎都有“龙灯会”,也称“闹龙灯”、“盘龙灯”、“舞龙灯”、“掉龙灯”、“耍龙灯”等。除此之外,正月初五有“龙头节”。这是云南河口大瑶山地区瑶族的传统节日,当地群众在这一天用各种供品祭祀龙王。正月辰日,则有“祭龙节”,红河哈尼族群众在这一天以村为单位举行郑重的祭祀活动。祭礼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被称为“龙头”的老人主持,祭坛设在“龙树下”。各家各户自己置办齐猪、鸡、鸭等祭物,由家中男性前往献祭。祭时停产三日,祭后的第一个午日,各户派一个男性自带酒肉去“龙头”家聚餐,以示谢意。和哈尼族的“祭龙”相似,基诺族有“祭大龙”的节日。届时全寨停产三天,立两个木桩于村寨门口,表示禁止出入。第一天妇女非但不能出寨门,连家门都不能出。村寨边搭一临时草棚,草棚前有大树,树下宰水牛一头,水塘边杀母猪一头,小猪七头,将牛尾巴挂在大树上,猪骨头供在水塘边。
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湖北武昌有“祭龙会”,形式有舞龙、烧龙和拔河比赛——以所用的绳子象征龙。另外,还有于春节期间,在北京龙潭湖公园举办的“龙潭庙会”、于龙庆峡举办的“龙庆峡冰灯会”——这些庙会、灯会、不仅名称与龙有关,内容也多有龙参与,如舞龙、赛龙、龙灯造型等。
正月二月之间,有“祭龙潭节”。这是云南兰坪普米族的传统节日(宁蒗普米族一般在三月、七月举行)。普米族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龙潭”(亦称“灵泉”),地点大多在深山老林峡谷涧畔。届时全家同往,在“龙潭”附近歇宿三日。他们用木棍和木板搭成高台,称作“龙塔”,即“龙宫”。塔前立一个百尺标竿,上挂七个用鸡毛麻线扎成的七角斗架,作为龙神的住处。将牛奶、清酒、酥油、乳饼、茶叶、鸡蛋等祭物摆在龙塔上,先请巫师登坛念经,然后全家祈祷,祷毕,将涂有酥油的五十个面偶投入龙潭。各家祭祀后,全村还要举行更隆重的祭祀。
二月初一是“春龙节”。旧时山东惠民一带的乡民取灶灰作青龙状,以图吉祥。《中国全国风俗志》有记:“二月朔日为青龙节,取灶围物,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
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节”。这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覆盖面广,影响也大。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记》云:“二日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都人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曰薰虫。”这一天,北方农村普遍流行吃炒豆的习俗,并有“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还有“龙抬头日兆”的俗信,即以是日之阴晴卜一岁之潦旱,以为天晴则主旱,阴雨则主潦涝。在大巴山黄官一带,人们把二月二称为“春龙节”。为了喜迎春龙,山民们全家起大早,将居室内外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趁早吃“龙须面”,面拉得越长越好,意思是龙须绵长,象征吉祥。吃面时,由年长者率先端碗,站在堂屋中间,面向室外天空,念唱一段“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包谷棒子粗又大,高梁谷子舞龙头”之类的吉言歌诀。中午吃“龙鳞饼”,饼上有村妇们精心制作的“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图案花纹。这一天还禁止妇女做针线活,因为传说神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同日还是云南苗族群众举办“祭龙会”的日子。一般是以村寨为单位,以大树作为龙的象征,以猪、鸡、狗等为祭品。

龙的传说
1、北宿成龙

传说很久以前,舟山金塘岛上有个孤儿,名叫北宿。虽说性情孤僻,不喜言语,却勤劳能干,待人忠厚老实,四邻乡亲没一个不称赞的。

有一年,北宿在傍海的荒坡上栽了十八棵杨梅树,又在附近挖了一眼淡水潭,每天早晚两次担水浇灌。不到三年工夫,这些杨梅树都长得枝繁叶茂,煞是惹人喜爱。夏至杨梅满树红,北宿像得了十八颗珍珠似的,高兴极了!他在杨梅林中搭了一张高铺,日夜精心看护着。一天,附近的洋面上腾起了一阵狂风,霎时间天昏地暗,狂涛怒卷,大有翻江倒海之势。北宿不免暗暗吃惊,赶紧摘起熟透的杨梅来。摘呀摘呀,摘了一箩又一箩,却不见风暴袭上岸来。正在纳闷,不知从哪儿慌慌张张地跑过来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只见她口喘粗气,脸淌汗珠,一边跑一边不断回头张望,跑到杨梅树下刚想止步,不料被青苔滑了个趔趄。北宿一看,急忙上前扶住。“你真好!”姑娘惊魂未定地揩着汗珠,不胜感激地说,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直盯着北宿。羞得北宿满面通红,慌忙埋下头去。姑娘看他这副憨态不禁璞哧一笑,甜甜地叫了一声北宿哥。北宿听了,一颗心越发跳得厉害,捧着杨梅箩不知如何是好,心里暗暗忖道:哪来的这么个美女?她怎么会认识我呢?

北宿哪里晓得,这姑娘原来就是东海龙王的第三个女儿,叫三公主。因久居龙宫深感寂寞,时常悄悄出宫,到金塘洋面闲游消遣。这天,她正在那里玩得高兴,突然窜来了一条小孽龙,那孽龙作恶多端,经常兴风作浪,翻船伤人。他见三公主如此美貌,遂生交念,拦着她胡缠起来。三公主气极啦!顿时就同他搏斗起来。可是斗来斗去,终不是小孽龙的对手。眼看就要吃亏了,忽然灵机一动,趁小孽龙不备,抱着一只白玉圣水瓶,呼地窜出水面,随即摇身一变,化作一个人间民女逃上岸来……此刻,她见北宿窘在那里,便指着杨梅树,笑着搭讪道:“北宿哥,你的杨梅种得真好哇!肯让我尝尝味道吗?”北宿这才醒过神来,忙从树上摘了一大捧赤紫的杨梅递了过去:“你吃,你吃。”三公主嫣然一笑,接过杨悔就往嘴里送,一边美滋滋地尝着味道,这杨悔多甜啊!一直甜到她的心里。三公主越吃越有味,越吃越想吃,索性到树枝上,大大方方,边摘边吃起来。一双水灵灵的大眼却不停地盯着北宿转动。北宿慌忙拿了一只杨梅箩,转到另一棵树上摘杨梅去了。

三公主见北宿如此温厚、善良,又想到刚才那轻狂、凶残的小孽龙,不禁暗叹道:唉!谁知堂堂神龙还不如凡人好呢!”于是轻轻跳下杨梅树,走到北宿跟前,闪着那对水灵灵的大眼,含情脉脉地说:“北宿哥,我来帮你一起摘杨梅吧!”北宿轻轻嗯了一声,连头也没敢抬,只管自己忙活。三公主娇填地瞪了他一眼,随手揽过一只杨梅箩,挨着北宿轻快地摘起杨梅来。摘呀摘呀,不一会就摘了满满一大箩。

北宿又惊又喜,憨笑着对三公主说:“你的手真巧?”

“哪有你巧呵!”三公主笑着回敬道:“我可没本事种出那么好的杨梅来。”说得北宿心跳耳热,顿时没词了。

两个人叉默默地摘了一会儿,三公主看天色已晚,洋面上被小孽龙搅起的风浪也早已平息,便向北宿告辞。北宿涨红着脸,默默地摘了一大捧杨梅送她三公主回到龙宫,心里像缺了什么似的,烦闷极了!不吃不喝,成天没精打采的,独自躺在水晶床上叹气。什么琼浆玉液,山珍海味,到了她唇边都好像变了味,一张嘴巴总是淡得出奇,只一味地想着北宿种的那嫣红玛瑙似的大杨梅。眼看着花容失色,玉体一天天消瘦,这可急坏了龙王、龙母,赶紧派人采来仙草调治,却终不见好。

一天,三公主趁四周无人,便把自己的心事偷偷告诉了一个贴心宫女。宫女不禁吓了一跳,但见公主花容憔悴,便壮大胆子,带着三公主的圣水宝瓶,变作一个丫环模样,偷偷地到杨梅林中来找北宿。谁知到了杨悔树下,左顾右盼,却不见北宿的踪影。正在焦虑,忽见远远走来一个挑杨梅箩的小子,忙迎上去拦住问道:“这位大哥,你可叫北宿吗?”北宿茫然地点了点头,心里十分诧异,正想开口问,却听那宫女急切地说道:“北宿哥,我家小姐病得厉害,你就设法救她一救吧!”

北宿吃了一惊,忙道:"大姐休要取笑!我一不是神仙,二不是妙医,怎救得你家小姐?”宫女急了,一把扯住北宿的衣襟,嗔道:“你这人真糊涂,我家公主的痛就是为了……”宫女心如火燎,差点说漏了嘴,亏得北宿是个老实人,没听出其中的味来,便急忙改口道:“我家小姐的痛只有你那杨梅能治哩!”北宿听了,心里想道:听老人讲,“桃李能伤人,杨梅能医病”这杨梅或许真能治她家小姐的痛呢!便给那个丫环摘了满满一篮杨梅。丫环随即从怀中取出一串珍珠递到北宿手中。

北宿一愣,结结巴巴地说:“你,如这是件啥?”“给你的杨梅钱呀!”丫环笑道。“谁要你的钱来!”北宿红着脸,把珍珠塞还给她:“你就快点拿去给病人吃吧!”丫环见他如此诚恳慷慨,心里十分敬佩,又不便多说,就千恩万谢地回去了。说也奇怪,那三公主吃了杨悔,病情顿时好了大半,心里更加思念起北宿。第二天,她瞒过父母,带着那只白玉圣水瓶,偷偷溜出龙宫,来到杨梅林中……北宿有个习惯,不管春夏秋冬,总是鸡叫头遍就起来忙碌。这天不知啥缘故,或许是人劳累了,太阳升起老高,竟还在高铺上呼噜呼噜地睡觉。睡梦中,他看到几天前来过的那位姑娘,又飘然来到眼前,提着篮子,一边帮他采摘杨梅,一边愉快地唱道:杨梅甜,杨悔红,尝一颗,醉三分;哥种杨梅多辛勤,颗颗牵动阿妹心……”这歌多美呵,北宿正听得入神,忽闻耳边响起咯咯一串笑声。北宿猛地惊醒过来,见身边真的站着那位如花似玉的姑娘,闪看大眼正对着他嘻笑不禁吃了一惊,慌忙滚下高铺,垂着头一言不发。

三公主温柔她笑道:“北宿哥,怪我不好,惊醒了你的好梦。”北宿惊疑未定眨了眨惺松睡眼说:“啊!你……你吃杨梅吧!”随即要去摘杨梅。三公主见状,又咯咯她笑了起来说:“看你,也不问问我是谁,就尽让我吃杨梅,不心疼吗?”“你爱吃,就吃吧!”北宿递过一捧杨梅。“那好,我就天天在这里吃杨梅。”“你不回家?”“这里就是我的家!”“啊?”北宿到底是老实人,越听越糊涂了。三公主冲着他抚媚地一笑说:“北宿哥,你一个人成天守在杨悔杯中,不觉得寂寞吗?”北宿苦笑了一下道:“惯了!”“我来与你作伴好吗?”三公主望着北宿,诚挚地间道。“这……”北宿慌得连连后退,盯着她愣愣地问道:“你,你到底是谁?”“我就是东海龙王的三公主。要是你愿意,我们就结为夫妻吧!”三公主坦然一笑,身子几乎靠着北宿,两颗晶亮的晖子闪着热切期待的光。

北宿听了,怔得半晌说不出话来,搓着手不知如何是好。三公主羞涩地一笑,一把拄过它的手,撒娇地摇着问道:“你说呀!倒底愿不愿意?”北宿火烫似的抽回手,一迭声嚷道:“公主休要取笑!公主你要取笑!”三公主叹了口气说:“你这个人呀!我真心爱你,怎说是取笑来?世上有哪个姑娘拿自己的终身大事取笑人哩!”北宿见公主生气,连忙解释道:“我,从小没爹没娘的,家境一贫如洗,只怕日后要连累公主受苦呀!”三公主转嗔为喜,连忙堵住北宿的嘴道:“快别这样说!要图富贵,龙宫里有的是奇珍异宝,我何必要离开呢!”北宿见三公主说的句句情真意切,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他朝三公主憨厚地一笑,猛转过身子,一口气摘了一大捧最大最甜的杨梅献给三公主。三公主含笑接过畅悔,也从项链上取下一颗光彩夺目的宝珠赠给了北宿。两个人情投意合,当即就在杨悔树下订了婚。乡亲们听说北宿找了个称心如意、品貌绝世的贤惠妻子,都打心眼里为北宿感到高兴。谁知这件事又被小孽龙知道了。他顿时妒火中烧,便匆匆赶往龙宫,加油添醋地把三公主私奔之事禀告了龙王。龙王听了勃然大怒,立即点兵遣将要去捉拿三公主。坐在一旁的龙母急了,慌忙奏道:“龙君息怒,此事须得三思而行,万万不可张扬开去。”龙王嗯的一声问道:“那么依你之见呢?”龙母道:“女儿擅离龙宫,必然带去白玉圣水瓶,否则一刻不能留在人间。依妾愚见,只消差人去把那只宝瓶盗来即可。”龙王点头,立即吩咐小孽龙去偷宝瓶。那小孽龙早想得到三公主,只是没有一个适当的时机向龙王提出来。此刻见龙王正要用着他,便斗胆求婚:“宝瓶即刻送到龙宫,可是公主的终身大事……还望龙王恩允!”龙母已看透小孽龙的心思,不等龙王回答就说:“婚姻大事日后再议,你先速将宝瓶取来!”小孽龙一听,以为事情有了眉目,便沾沾自喜地离开龙宫,连夜赶往金塘岛。再说三公主与北宿成亲那天,亲朋乡邻都来贺喜,好不热闹!俗话说:“新婚三日无大小。”大家见新娘像仙女一般美丽,又落落大方,知书识礼,更是嬉闹不休。有唱小曲打趣的,有出谜语要新娘子猜的,有要新郎新娘同吃一粒杨梅的……客堂里喜气融融,笑声不绝。

此时,小孽龙变作一只野猫,趁机溜进新房,悄悄偷走了白玉圣水瓶。三公主只顾应酬,全然不觉。等到乡亲们陆续散尽,才和北宿双双进入洞房。两人刚要喝合欢酒,三公主忽然感到一阵目眩,顿时舌乾口渴。她慌忙打开箱盖,不由啊的一声栽倒在地。北宿急忙抱起三公主,见她花容失色,满面憔悴,分不清是怎么一回事,一时慌了神。只听三公主抽泣说:“北宿哥,你我才做夫妻,想不到就要分别了!”说罢,喘息不停,泪如雨下。北宿忙间:“公主呀!你到底是怎么啦?”三公主噙着眼泪说:“我的白玉圣水瓶被贼人偷走了!没有了它,我再也不能留在人间了!”北宿听了,如雷击顶。他把三公主紧紧地泡在怀里,失声痛哭道:“公主呀!性命交关,你就快回龙宫去吧!”三公主泣不成声说:“不!我死也要死在你的怀里!”未说完便昏死在北宿怀中。北宿吓得面如死灰,抱着三公主快步奔到海边,将她轻轻放到海里。片刻,三公主悠悠苏醒过来,却慢慢现了本相一条洁白的龙。北宿见了,正要招呼,突然风起浪涌,小孽龙带着无数虾兵蟹将,簇拥着三公主而去。小白龙频频回头,无限悲痛……北宿失去了三公主,心里伤心极啦!整天似痴似呆地坐在杨悔树下,捧着三公主赠给他的那颗珍珠,望着大海流泪。一天又一天,转眼到了第二年夏至,满树的杨梅又开始成熟了。可是北宿却没心思去摘,只抚摸着珍珠,呆呆地望着杨梅出神…心里多么希望三公主能像往常一样,又嬉笑着突然来到他跟前啊!一天夜里,北宿正坐在杨梅树下思念三公主。忽见月光下影影绰绰地走来一个女子,仔细一看,竟是三公主!北宿惊喜万分,赶紧飞奔前去。两人悲喜交集,在杨悔树下抱头痛哭。三公主依偎着北宿哭诉说:“北宿哥,我被迫归海,父王责我离宫私奔,将我打入冷宫。今天放我出来,要我嫁给凶恶的小孽龙。我冒死特来与你见上一面。北宿哥呀!我宁愿一生禁铜冷宫,也绝不嫁给偷我宝瓶,活拆我夫妻的小孽龙!”北宿不等三公主说完,猛地抱紧双拳,愤恨地说:“公主啊!快告诉我,怎样才能除掉那条小孽龙?”三公主畴曙了一会说:“你若真有此心,倒也不难,只需把我赠给你的宝珠吞下,定能除此孽龙:”说着,与北宿又抱头痛哭了一阵,说声多多保重,就悄然离去了。北宿把十八棵杨梅树抚摸了一遍,然后含泪吞下宝珠。霎时,他感到浑身火辣辣的,便在清水潭舀了一瓢清水喝了下去。谁知越喝越渴,索性伏在潭边大喝起来。喝着喝着,还是不过瘾,就纵身跳进了水潭。

不一会,它的头上就长出了两只龙角,身上长出了鳞斑,一阵翻滚,变成了一条大赤龙,窜到东海大洋里去了。当天夜里,金塘海面上波涛汹涌,直到第二天黎明才平息。从此,那里变得风平浪静,过往船只安然无恙。传说,这是因为北宿和三公主一起把作恶多端的小孽龙杀死了。北宿成了龙,却再也回不到人间了。凶残的龙王派鲨鱼大将日夜看管他们。只有在每年夏至,满树的杨梅红了,才允许他们夫妻俩到杨梅林中相会一面。直至今天,每当杨梅成熟季节,从午后到傍晚,在金塘岛西北角的洋面上,总会升起一片变幻莫测的云层,渐渐地向北宿当年种杨梅的地方移来。当地老百姓见到这种情景,就说那是北宿与三公主天妻双双来吃杨梅啦!

2、巧妹绣龙

从前,东海渔岛上有个姑娘名叫巧妹。她从小爱绣花,天天绣,年年绣,越绣越爱绣见啥绣啥。绣出红虾蹦蹦跳,带出青蟹横着爬,绣出鱼儿摇尾巴,真是绣活啦!有一年,海岛大旱,五月不下雨,六月不刮风,七月不见一丝云。火辣辣的太阳,晒得泥土龟裂,石头冒烟,水井乾了,禾苗枯了,巧妹绣的牡丹花也枯谢了。巧妹十分忧忠,饭吃不香,觉睡不安,人也消瘦了。母亲心疼地问她:“女儿呀!你有啥心事,快对我说吧!”巧妹抹着眼泪说:“你看,河水乾了,庄稼枯了;大人叹苦,小孩哭渴,谁不忧愁呢!”母亲叹了口气说:“老天降旱灾,凡人活受罚。这个月来,大家都到白龙溪去求雨,可是越求越旱,有啥办法呵!”巧妹说:“我想绣条龙,要是绣活了,让绣龙喷水化雨,那有多好呀!”母亲为了宽慰巧妹,顺口附和说:“巧妹呀!你就绣吧!”巧妹为难地说:“唉!可惜我从来没有看见过龙,怎么绣呵?”是呀!这龙是什么样于的呢?巧妹想呀想呀,就是想像不出。突然地想到白龙溪,既然大家都到那里去求雨,说不定那里真有龙哩!第二天,巧妹辞别爹娘,背起乾粮,到白龙溪寻龙去了。

翻过一道岭,转过三个弯,看见一条又深又长的山溪坑。可惜啊!这白龙溪的水乾了,溪边的草枯了。巧妹沿着白龙溪爬上山顶,坐在一块岩石上,望着溪底发呆。“巧妹呀!大热天你到深山里来做什么呢?”巧妹抬头一看是位老爷爷笑谜谜站在自己面前。巧妹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来找白老龙哩!”老爷爷摇了摇头说:“山溪的水早已乾了,哪会有白老龙呢?快回去吧!”巧妹望着老爷爷崛强地说:“不!我不回去,我要找白老龙。找到了白老龙就有水了。”老爷爷听了叹口气,悄悄地走了。一天、两天、三天,巧妹还是找不到白老龙。巧妹找累了,寻乏了,又回到岩石边坐下,望着白龙溪发呆。那位老爷爷又来了,看巧妹嘴唇乾裂,精神疲乏,慈祥地劝道:“巧妹呀!白老龙来无影去无踪,你找不着他,还是回家去吧!”巧妹抹一把汗珠说:“今天找不着,明天找;明天找不着,后天找,总有一天会找着白老龙的!”老爷爷听了叹口气,又悄悄地走了。一天、两天、三天,巧妹找遍了山里山,寻遍了弯里弯,还是不见白老龙的影子。她淌着汗,喘着气,再也走不动了,终于昏倒在岩石旁。老爷爷又悄悄地来了,他疼爱地用手指按摩着巧妹的眉心,巧妹醒过来了,一见这位老爷爷又坐在身旁,哇地一声哭了。老爷爷难过地劝慰巧妹:“莫哭,莫哭!不是白老龙不肯见你,实在是玉帝旨意、龙王法令管得严呀!来,我送你下山去吧!”巧妹说:“不!不!找不到白老龙,我死也不回家!”老爷爷听了,一阵心酸,感动得落下两滴眼泪。一滴眼泪一阵雨呵,泪雨??在巧妹嘴里,乃妹不乾渴了;泪雨??在山陌里,禾苗转青了;泪雨??在枯井里,井里有水了。老爷爷一看,神色惊慌地向巧妹说:“我该走了,你快回家吧!”说罢不见了。眼泪化雨,虽未解除旱害,人们都感激不尽。可是,东海龙王知道了,气得龙眼突出,龙须直翘,大骂白老龙私降泪雨,触犯天规。龙太子见龙王气疯了,连忙讨好地说:“父王息怒,我去把白老龙抓来,挖它的鳞,抽它的筋,让父王解恨!”龙王忙说:“不!你去把白老龙叫到龙宫来,我自有道理!”龙太子离开龙宫,打了个滚,冲出海面,直朝白龙溪飞去。白老龙听到风声呼呼,张开龙眼一看,只见一朵乌云从海面飘来。他知道来者不善,便把头一抬,尾一摇,忽喇喇一声飞了起来。龙太子喊道:“白老龙!你胆子真不小呀!竟敢私降泪雨,你可知罪呀?”白老龙施礼说:“太子息怒,老龙并未降雨,只掉了两滴眼泪!”龙太子怒道:“哼!掉两滴眼泪也是违反天规!”白老龙道:“太子呀!百姓无水,日子怎么过呵!你就没有一点点怜悯之心吗?”龙太子听了,大发雷霆:“胡说!你触犯天规,还敢强辩,快跟我去见龙王!”白老龙知道再说也无益,于是恳求道:“请太子先回去,我随后就到。”“谅你也逃不到什么地方去!”龙太子冷笑了一声,回龙宫去了。再说巧妹,见下起雨来,心里一高兴,也不再找白老龙了,便兴冲冲地跑回家来。谁知道刚到家门口,雨停天睛,火辣辣的太阳烤得人直冒汗。巧妹正要转身再去找白老龙,却见老爷爷急匆匆朝她走来。巧妹连忙让进屋里,端把椅子请老爷爷坐。老爷爷说:“巧妹呀!我有急事哩!”巧妹说:“老爷爷,什么事要我帮忙,尽管说吧!”“巧妹呀!我就是白龙溪的白老龙,只因那天掉了两滴眼泪,下了一阵小雨,触犯了天规,龙王要拿我治罪哩!”“阿!”“别慌,别慌,还有办法。”“有什么办法?”“你不是要绣龙吗?绣吧!绣一条白龙,和我一模一样。要是龙王来抓我,你就放出绣龙,我便有救了!”巧妹听了又惊又喜说:“白老龙爷爷,我一定绣好龙像!”老爷爷微微点头,轻轻地打个滚,现了龙形,霎时满屋银闪闪,亮晃晃。巧妹细细看,牢牢记,摇摇玲珑角,摸摸白玉鳞,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一遍,喜孜孜地说:“白老龙爷爷,我全记住了。”白老龙满意地说:“巧妹呀!快快绣呵!绣好了快来找我!”说罢,收了龙形匆匆走了。巧


十二生肖龙的风俗有哪些?
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物和象征,被视为吉祥之兆,而在中国十二生肖中,龙被看作是顶尖的存在。以下是关于龙的一些风俗和习俗:1. 龙舟节:端午节时,人们会组织龙舟竞渡的比赛,以纪念古代文化英雄屈原,并向龙神祈求平安和丰收。2. 庆祝龙年生肖: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代表,每逢龙年,中国人...

与龙有关的节日有哪些
关于龙的节日有:1、龙抬头(臧月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2、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习俗主要...

与龙有关的节日习俗
等,直至“看三龙”。在这一天,人们会休息一天,积极参与到观看龙的活动中去,认为这是犯忌的行为。龙抬头这一节日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农业节气有关,大约从唐朝起,中国人就有在二月初二庆祝龙抬头的习俗。唐朝人将这一天视为“迎富贵”的日子,并食用所谓的“迎富贵果子”,即现今的点心类食品。

关于龙的节日有什么
3. 端午节:虽然这个节日不直接称为龙节,但在这个节日中有龙舟竞渡的习俗,据说是为纪念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4. 看龙场:这是湘西一带功族的传统节日。每年从农历三月谷雨那天算起,头次逢辰日即为看龙日,习惯称“看头龙”;过十二天又轮到辰日,再看一次,称“看二龙”;依此算去,看到三龙...

与龙有关的习俗有哪些
龙的节日 形形色色的祷龙习俗,导致了龙的节日和庙会的形成。一年到头,几乎每个月都有龙的节日或庙会,有时一月内还有多次。这些节日庙会有属于某个民族的,有属于某几个民族的;有属于某片地域的,有属于多片地域的;并且集祈神、教化、生产、娱乐等于一体,体现着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下面我们按...

有关龙年习俗
随着佛教的传入,“龙王”受到欢迎,各地出现了龙王庙,祷龙祈雨习俗流传至今。在江南农村,祷龙祈雨仪式包括“请龙”、“晒龙”、“送龙”等步骤。祷龙祈雨的习俗各地大同小异,体现了人们对龙的敬仰和对雨水的重要性的认识。这些习俗在历史长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至今仍在某些地区流传。

龙抬头的习俗有哪些?
3. 因此,历年来,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敬龙祈雨的活动,以及放生仪式,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五谷丰登。4. 龙抬头也被视为一个吉祥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各种习俗,以期带来好运和转变。5. 在古代北方的一些地区,二月二这一天有围绕粮囤、引导田龙、敲打房梁、理发等习俗。6. 此外,还会食用...

与龙相关的生活习俗 民谣、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对联、带龙...
日常生活中,龙的形象无处不在。衣着有龙袍、龙冠;饮食有龙虾、龙眼、龙须面;建筑有龙宫、龙亭;出行有龙舟、龙车。正月十五舞龙灯,五月端午赛龙舟,都是民间流传的风俗。传说中的龙 古人把龙看成神物,能变化无常,兴云布雨,呼风唤雨。龙王是海底世界的主宰,也是祥瑞的象征。许多传说故事把各种美德...

有关于龙的习俗
龙章凤彩、龙章凤函、龙章凤姿、龙章麟角、龙章秀骨、龙争虎斗、龙姿凤采、潜龙在渊、威龙出海、猛龙过江等等等等。舞草龙的习俗:龙用稻草扎成得名。用一大把稻草扎成有嘴、有角、有眼睛、有胡须的龙头,用一捆稻草索扎成与龙头颈一般粗尺多长的七节龙身,再用一把稻草扎成鱼尾形的龙尾,一共...

龙抬头的节日风俗是什么 龙抬头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2、吃龙食 二月二这天北方百姓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吃龙须”,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有些地方还有吃“龙须”、“龙舌”吃猪头肉的习俗,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3、敲龙头 东北部分地区在二月二早晨以长竿击打房梁,即“敲龙头”把龙唤醒,佑...

襄樊市15245414181: 与龙有关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
谷莉复方: 1.【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六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据说经过冬眼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故这一天人们便到江河水畔祭龙神.《中华全国...

襄樊市15245414181: 关于龙的民族风俗 -
谷莉复方: 龙的节日 形形色色的祷龙习俗,导致了龙的节日和庙会的形成. 一年到头,几乎每个月都有龙的节日或庙会,有时一月内还有多次.这些节日庙会有属于某个民族的,有属于某几个民族的;有属于某片地域的,有属于多片地域的;并且集祈神...

襄樊市15245414181: 与龙有关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
谷莉复方: 3.一个与龙有关的风俗习惯 端午节 过端午节,bai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du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zhi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dao咸蛋、粽子和时内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容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襄樊市15245414181: 你还知道哪些与“龙”有关的事物或习俗?在过节的时候,人们通常用龙来举行一个节目,我们也有啊,如:成语接龙等等有戏. -
谷莉复方:[答案] 中国图腾龙眼,可以治健忘哦 龙井,杭州特长呢 龙舟,端午就可以见到了

襄樊市15245414181: 与龙有关的习俗有哪些? -
谷莉复方: 正月初五吃龙须面 农谚:正月初五龙睁眼,家家户户把面擀. 据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龙睁眼的日子,大家小户都擀面条、下汤圆(元宵).面条是龙须,汤圆是龙眼.吃了面条和汤圆,龙才睁眼. 正月十五蒸龙 农谚:正月十五把龙蒸,保得...

襄樊市15245414181: 龙抬头的民间习俗及传统食物
谷莉复方: 龙抬头的民间习俗一、剃龙头演变到民俗上,就认为在二月二这天剃头,会像龙一样从冬眠中醒来,开始活动.所以人们对“二月二,剃龙头”很重视,谁都想图个好兆头...

襄樊市15245414181: 关于龙的民俗
谷莉复方: 龙是中华民族进入农业社会后创造的一种虚拟动物,属于水物,它的产生与农业对水的需求有关.《说文》:龙,鳞虫之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鳞虫”即水蛇、鳄鱼之类.龙平时住在水里,春分时节登天化雨滋润禾苗.龙的形象相当泛化,但标准的龙形体现在帝王身上:伏羲女娲人首蛇身.“蛇身”即蛇形纹身,是古越族习俗.后世帝王不再纹身,但黄袍上的龙还是细长蟠曲的蛇形之身.《说文》:南蛮、东南越,蛇种.《路史》:三皇蛇身.《乙巳占》:越云如龙.这些记载表明帝王身上的龙纹来源于越文化的蛇.自古龙凤连称.龙为雨,凤即风.

襄樊市15245414181: 汉族有关龙的习俗有哪些 -
谷莉复方: 二月二这一天,是春节过后的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是汉族龙的节日,被称之为“龙抬头节”,或称龙头节,龙与民俗 .这一天北方农村普遍流行吃炒豆(苞谷花)、吃猪头、啖春饼的习俗.杀年猪的猪头要等到二月二来吃.即使是在城市,人...

襄樊市15245414181: 有关龙的民俗 -
谷莉复方: 二月二 龙抬头 二月二又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故称龙抬头日.

襄樊市15245414181: 带龙的民俗有哪些? -
谷莉复方: 舞龙灯,划龙船,赛龙舟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