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桃花有关的典故

作者&投稿:正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古代关于桃花来源的典故或者神话,写上原著和里面的描写~

桃源仙境。出自陶潜的《桃花源记》。全文如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太平御览>引:桃者,五木之精也,古压伏邪气者,此仙木也,桃木之精气在鬼门,制百鬼,故今做桃木剑以压邪,此仙术也。桃木制鬼的传说施丰富多彩的,说"异死于桃上"东汉许慎注:“口/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的传说 ,羿以善射闻名,逢蒙拜师学艺,学成后恩将仇报,从老师身后下毒手,举起桃木大棒向羿的后脑勺猛砸。羿死后,做了阅领百鬼的官。
桃木辟邪,可能源于后羿的传说,古书记载,后羿是被桃木棒击杀,死后被封为宗布神,这种神经常在一颗桃树下,牵着一只老虎,每个鬼都要前去检验,宗布神一闻,如果是恶鬼的话,就会被虎吃掉

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传说,主宰人间寿算的南极仙翁,掌上总是捧着一个硕大的仙桃,所以桃又有避邪去病、益寿延年之说。而南极仙翁手中的这颗仙桃,据传就是产于古肥子国的肥桃。

在与桃花有关的传说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影响最为久远的。

桃花源,出自陶渊明诗《桃花源诗》。诗的序《桃花源记》记述一个世俗的渔人偶然进入与世外隔绝之地的奇遇记。

写作背景:由晋朝文人陶渊明作于永初二年(421年),文章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与世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典故】唐代孟桨在《本事诗·情感》记载了一则唐诗故事: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闷。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不—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他帐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以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

拓展资料:

桃花,即桃树盛开的花朵,属蔷薇科植物。叶椭圆状披针形,核果近球形,主要分果桃和花桃两大类。桃花原产于中国中部、北部,现已在世界温带国家及地区广泛种植,其繁殖以嫁接为主。

桃花可制成桃花丸、桃花茶等食品。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文学创作的常用素材。此外,桃花中元素有疏通经络、滋润皮肤的药用价值。其花语及代表意义为:爱情的俘虏。每年3~6月份,各地会以桃花为媒,举办不同的桃花节盛会。

桃花繁殖以嫁接为主,多用切接或盾形芽接。砧木华东多用毛桃(桃之半栽培类型),北方则用山桃,但用毛桃或山桃砧所接之桃树,皆有树龄短而病虫害多之弊;如改用杏为砧木,虽嫁接较费力,初期生长略慢,但寿命长而病虫少。砧木种子以秋播为便;或用湿砂秋后层积种子,至来年早春取出播种即可。

播种时,通常行距40~50厘米,株距10~20厘米,沟5厘米,每处一粒。春播时如芽已萌发,要用土覆好幼芽。芽接多在7~8月进行,砧木以用一年生充实的实生苗为好,二年生砧亦勉强可用。芽接成活率很高,多在95%以上;当年多不萌发,来春检查一次,成活者去砧芽使桃花接穗抽发,未活者可即补行芽接繁殖。



在与桃花有关的传说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影响最为久远的。

桃花源,出自陶渊明诗《桃花源诗》。诗的序《桃花源记》记述一个世俗的渔人偶然进入与世外隔绝之地的奇遇记。

写作背景:由晋朝文人陶渊明作于永初二年(421年),文章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与世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典故】唐代孟桨在《本事诗·情感》记载了一则唐诗故事: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闷。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不—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他帐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以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

拓展资料:

桃花,即桃树盛开的花朵,属蔷薇科植物。叶椭圆状披针形,核果近球形,主要分果桃和花桃两大类。桃花原产于中国中部、北部,现已在世界温带国家及地区广泛种植,其繁殖以嫁接为主。

桃花可制成桃花丸、桃花茶等食品。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文学创作的常用素材。此外,桃花中元素有疏通经络、滋润皮肤的药用价值。其花语及代表意义为:爱情的俘虏。每年3~6月份,各地会以桃花为媒,举办不同的桃花节盛会。

桃花繁殖以嫁接为主,多用切接或盾形芽接。砧木华东多用毛桃(桃之半栽培类型),北方则用山桃,但用毛桃或山桃砧所接之桃树,皆有树龄短而病虫害多之弊;如改用杏为砧木,虽嫁接较费力,初期生长略慢,但寿命长而病虫少。砧木种子以秋播为便;或用湿砂秋后层积种子,至来年早春取出播种即可。

播种时,通常行距40~50厘米,株距10~20厘米,沟5厘米,每处一粒。春播时如芽已萌发,要用土覆好幼芽。芽接多在7~8月进行,砧木以用一年生充实的实生苗为好,二年生砧亦勉强可用。芽接成活率很高,多在95%以上;当年多不萌发,来春检查一次,成活者去砧芽使桃花接穗抽发,未活者可即补行芽接繁殖。



【典故】唐代孟桨在《本事诗·情感》记载了一则唐诗故事: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闷。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不—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他帐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以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


关于桃花的诗句或成语典故
【桃花心木】:一种树木,常用来比喻坚韧不拔的精神。【桃花星】:传说中主宰桃花运势的星宿。【桃花汛】:桃花盛开的季节,比喻春意盎然。【桃花纸】:用以绘桃花的纸张,也比喻才子佳人的风情。【桃花妆】:形容女子妆容精致,如桃花般娇艳。【桃花扇】:指扇面上绘有桃花的扇子,也比喻爱情故事。【...

人面桃花有什么历史典故,请详细说一说?
庄园周围的风景很美,桃花盛开。崔虎走上前去,锁上了门。门打开后,一个美丽的女孩静静地看着他。崔虎说他渴了,向他要水喝。女孩性格腼腆,崔虎漫不经心地和她说话,甚至靠在桃树上不回答。两人对视了很久,直到崔虎离开。从那以后,他有一年没有去过那个庄园了。到了第二年的清明节,崔虎真的...

桃花流水的典故
桃花流水的典故 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故事讲述了大二那一年,她开始了一段如桃花般灿烂的爱情。然而再甜蜜的爱恋,终究还是敌不过世事变迁。那个完美如书中的人,那个曾疼爱她的人,却残忍地毁灭了她的世界。多年后意外重逢,恍然间变了样的男子,...

关于桃花的成语或典故有哪些?
人面只今何处去(2)宋˙袁去华˙瑞鹤仙˙郊外初初过雨词: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3)明˙梅鼎祚语玉合记˙第十七出:闪孤眠帐额芙蓉,可重逢人面桃花。成语故事: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崔护,清明日,独游长安城南,见庄居桃花绕宅,叩门求浆,有女子,开门,...

风花雪月的人和事总喜欢用桃花来形容是为什么?出于什么典故?
男女情事谓之走桃花运或交桃花运。一)“桃花运”一词的出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室人。——《国风.周南.桃夭》这是《诗经》中的一首诗,俗称诗经-周南-桃夭篇。这首诗描写的是女子...

桃花依旧,人面全非的典故和意思
她姿色艳丽,神态妩媚,极有风韵。崔护用话引逗她,她却只是默默不语。两人相互注视了许久,崔护起身告辞。送到门口后,她似有不胜之情,崔护也不住地顾盼,然后怅然而归。崔护便在左边一扇门上题诗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过了几天,他突然来到...

人面桃花历史典故
第二年清明,崔护再次踏足此地,却只见院墙依旧,门已紧闭,不见佳人。他感怀万分,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从此,“人面桃花”成为赞美女子美貌与情感寄托的典故,常被用来表达深深的爱恋和怀念之情。据古书记载,崔护曾经在茶馆遇见...

人面桃花的成语典故
1、唐朝时有一位到京城应考的读书人,有一次他到城南郊外游玩,看到一间小屋很不错,就找借口走进去看看。没想到一看就看上了屋里一位美丽的姑娘。第二年清明节他又回到那间屋子,却看见大门锁着,人已经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于是就提笔写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

古人赋予桃花怎样的意义?
桃花时常与爱情一起出现,因此桃花的花语中拥有爱情俘虏的含义。桃花外形小巧,颜色绯红,像是美丽女子脸颊上的两朵嫣红的胭脂,含羞带怯娇艳动人。如此,用桃花来代表一段不期而遇的美丽爱情再适合不过了。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也是桃花花语之一。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芳草鲜美...

为什么人们希望交桃花运?桃花运的典故是什么?
崔护回家之后告诉了父母这个情况,父母觉得非常感动,所以就让崔护取这名女子为妻,后来就取了这名女子,在这名女子的辅助下,自己事业有成,成了大官,这名女子的陪伴之下的事业越来越好,成为了一名清官,非常受到百姓的喜欢。后来人们根据这个典故,将桃花运意为是两个异性之间碰面的一种缘分,所以也是...

淅川县13613381399: 与桃花有关的典故就是关于新的开始啊、开端的一个典故或者是成语注意要和桃花有关 -
西园巨泰:[答案] 【典故】唐代孟桨在《本事诗·情感》记载了一则唐诗故事: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闷.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不—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

淅川县13613381399: 有关桃花的传说有什么 -
西园巨泰: 桃花的妖冶美艳在群芳之中是独树一帜的.早在《诗经》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描述.盛开的桃花热烈娇艳得仿佛随时会燃烧起来.作为春天和美丽的代名词,桃花自然不乏许多神奇美妙的传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

淅川县13613381399: 桃花有什么故事啊 -
西园巨泰: 《诗经》上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每到春天,轻盈的花朵染上妩媚的粉色,使大地充满了盎然春意.与桃花有关的还有很多美丽而又神奇的传说. 据传唐朝书生崔护,清明时节去郊外踏青,在一桃林内偶遇一少女,此时桃花正开,少女...

淅川县13613381399: 求古代关于桃花来源的典故或者神话,写上原著和里面的描写 -
西园巨泰: 桃源仙境.出自陶潜的《桃花源记》.全文如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淅川县13613381399: 关于桃花的爱情故事 -
西园巨泰: 有关桃花的故事有很多,但是我想在这里说一说我印象中的那个有关于桃花的古老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还得从一首诗来说起: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代有一位叫崔护的年轻书生进京赴...

淅川县13613381399: “人面桃花”背后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吗?
西园巨泰: “人面桃花”背后有段十分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唐朝孟荣《本事诗•情感》,其中记载,时人崔护清明日独行到长安城南踏青游玩.见到了一户宅院桃花环绕,正好...

淅川县13613381399: 释义如何?典故桃花运的溯源?典故桃花运的溯源、释义如何?
西园巨泰: 桃花运这个典故的溯源:古时常用“桃花”来比喻容貌美丽的女子,旧小说中亦将男子有艳遇称为“走桃花运”. 该典故释义为:现将轻易遇到合适的女友或某男被多位女友追求的现象,戏称为走“桃花运”.

淅川县13613381399: 有关桃花的成语,诗词,歌曲,俗语,故事 -
西园巨泰: 成语:人面桃花 诗词: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出自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俗语: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 故事: “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扣门久,有女子自门隙问之.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启关,以盂水至.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起,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径往寻之,门庭如故,而已扃锁之.因题'去年今日此门中'诗于其左扉”. (崔护的故事)

淅川县13613381399: 花卉方面的故事有哪些?
西园巨泰: 花卉故事 月季 早在宋代,月季花由我国的商船从南部著名的交通口岸泉州经海路传... 北宋梅尧臣曾作咏梅诗曰:“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是说梅花若与桃花相 认辨...

淅川县13613381399: 求:关于桃花的故事.谢谢了. -
西园巨泰: 《题都城南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