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下教不严师之惰后面是什么?

作者&投稿:弓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教不严,师之惰后面是: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出自《三字经》。
2、《三字经》
3、王应麟
4、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5、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6、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7、翻译:
8、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9、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为什么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现代教育,是综合教育,家长,学生,和老师,自觉自强,缺一不可。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是《三字经》的一段,它的意思是指;自己养的孩子做为父母不进行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孩子入学后,教师加强严格教育是教师不负责任。 根据目前教育的现状,很明白指出了教育问题的症结。试想,父母是孩子的第...

教不严师之惰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为了使人不变坏,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的去教育孩子。出自:王应麟的《三字经》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释义: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这句...
译文】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译文】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duo.这句话什么意思。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至于教育的诸多规律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duò) 【译文】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意思?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至于教育的诸多规律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duò)【译文】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教不严师之惰是说教师应该怎么样
严格要求学生。“教不严,师之惰。”出自《三字经》。这句话指教育学生没有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失职了。说明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不能只教授不督查。《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儿童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什么意思?
最后,这句话也提醒我们,教育和成长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各方面都尽职尽责,才能够为孩子提供全面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总之,“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强调了父母和老师在教育过程中...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意思?
轶事典故 从前,有个无恶不做的强盗,在他做尽坏事后,终于被衙门的捕快捉了起来。由于他犯了许多不可原谅的罪,所以县太爷判了他死罪。临刑前,县太爷问他有什么要求,强盗说:“我想见我母亲最后一面。”县太爷命人把他母亲请来,当他们母子一见面,母亲很悲痛的抱者儿子大哭。谁知道,那个强盗...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什么意思?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一古训揭示了家庭教育和师道的重要。父母不仅应提供物质保障,更要注重子女的品德教育,否则便是过错;教师则需以严格的态度引导学生成长,否则便显懒惰。《三字经》作为国学经典,承载了丰富的历史、道德和智慧,尽管存在一些历史局限,但其深远影响和教育价值仍被...

养不教,父子过。教不严,师之情。这三字经,是那位经人写作。
养不教,父子过。教不严,师之情。这三字经是南宋经史学者王应麟写作的。王应麟(1223—1296),南宋官员、经史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王应麟与胡三省、黄震并称“宋元之际浙东学派三大家”。其为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

四会市15162164105: 三字经中师之惰的下一句是什么 -
闳袁沈阳:[答案]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duò) 【译文】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

四会市15162164105: 三字经中教不严,师之惰.接下来是些什么啊? -
闳袁沈阳: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http://wenwen.sogou.com/z/q657061987.htm?fr=ala0

四会市15162164105: 请问古语名词??
闳袁沈阳: 子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后面是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

四会市15162164105: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我想问的是 如果一个孩子长大以后没有学到什么真本事 是谁的责任?大家又怎么看标题这... -
闳袁沈阳:[答案] 我觉得社会风气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 如果大家所注重的都只是最后的一个结果或是一本证书 急功近利 就没有人会愿意去踏踏实实学真本事了 当然 孩子个人和家长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 家长和老师是孩子的直接影响人 他们的价值观、言行举止,都...

四会市15162164105: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什么意思? -
闳袁沈阳:[答案]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译文】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译文】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

四会市15162164105: 教不严下一句是? -
闳袁沈阳: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是三字经.看来你对她很不熟哦!你记得要背熟啦!

四会市15162164105: 请问古语名词?想问一下有句古语是"什么?,父之过;什么?师之惰? -
闳袁沈阳:[答案]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出自《三字经》

四会市15162164105: 养子不教父之过,教不经心师之惰,什么意思 -
闳袁沈阳: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四会市15162164105: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大意是什么? -
闳袁沈阳: 第一段的段落大意:是讲做人的基本准则,人生下来性情是一样的,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好与坏的差别,应该认真学习知识,而学习的方法就是专心致志.我们应首先学习的是孝敬父母和关心兄弟,然后在学习看到的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在的基本的算术和高深数学,以及认识文字和阅读文学.我们应该知道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十义. 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讲历朝历代留下的好书,书的作者及其书的精髓. 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讲朝代的兴亡的过程及原因. 第四段的启示: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公孙弘这样的艰苦条件都知道学习,更何况我们呢!我们应该珍惜社会给我们创造的良好条件,刻苦学习.

四会市15162164105: 说说你对教不严,师之惰的理解和感受急啊......... -
闳袁沈阳:[答案] 啊,这是三字经里的吧,前面还有一句"养不教,父之过." 其实我觉得两句一起解释比较全面 不过既然你只要后一句的,那我尽量说说看好了 "教不严,师之惰"指教育学生没有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失职了 一个人的成才与否除了与父母关系...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