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文中的典故怎样积累啊?

作者&投稿:柳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考古诗鉴赏题~

  历年高考古诗鉴赏试题解析1(1990年-2005年)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注]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平风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2)、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刘诗选择了月夜摇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答案:(1)B (2)D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9.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答:8、C 9、C
  2001 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全国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幕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仁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马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着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微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9.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首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D.满前劝憧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英上白铜鞮。
  答:8.C9.B
  200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全国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理由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200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森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孤静幽寂的景象(意境)。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
  “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2(全国卷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3(广西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古人认为杜鹃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4(湖南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6分)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答: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

  5(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16—18题。(8分)
  赤壁 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 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 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 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16.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1分)
  17.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说—事。(2分)
  18.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5分)
  答:16.对仗(或:对偶)
  17.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18.从角度、内容、语言三方面综合考虑

  6(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7(天津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1)“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2)①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②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8(浙江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1)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
  (2)体现的思想情趣:
  (3)如何体现的:
  答:(1)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2)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3)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9(福建)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10(辽宁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蝶恋花 苏拭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3分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5分
  答:(1)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2)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11(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答:(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落日心犹壮”中可以看出作者虽然已届暮年,仍然壮心不已,因为“落日”比喻“暮年”。也可以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因为“不必取长途”句抒发了诗人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之情。

  05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1(全国卷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1)对偶。"芳草"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2(全国卷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向1分,画面描绘2分)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3(全国卷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8分)(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4(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
  相同点:
  不同点:
  答:①D ②C
  ③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 a 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墓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5(天津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湖州歌(其六) 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1)“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
  (2)“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
  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6(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7(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1) 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2)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3 )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1)荒村与古寺 断蔼与流萤 生与语
  (2)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

  8(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1)傍晚 西风
  (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9(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4分)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
  答:(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10(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绪,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派遣的。
  (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8.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9.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10.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11.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1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1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1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1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18.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19.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1.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2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25.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
  2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
  27.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2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前赤壁赋》)
  29.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30.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3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
  3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离骚》)
  3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3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35.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6.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潜《归园田居》)
  37.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潜《归园田居》)
  3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39.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40.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4.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
  45.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46.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兵车行》)
  47.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杜甫《兵车行》)
  48.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49.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50.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5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53.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
  54.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55.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6.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57.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58.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59.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60.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6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6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63.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64.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6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6.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7.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
  68.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69.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70.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7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7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7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
  7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
  7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7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7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7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7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8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82.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折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8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8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85.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86.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8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潜《归去来兮辞》)
  8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89.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90.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9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9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9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94.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9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9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97.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98.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99.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孔雀东南飞》)
  100.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101.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102.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10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7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
104.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105.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10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10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8.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窦娥冤》)
  109.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110.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
  1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12.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史记“ 屈原列传》)
  11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鲁迅《自嘲》)
  114.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 春”长沙》)
  115.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16.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0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104.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多背点,有备无患

典故就是经典的故事,在看典故的同时将他跟现代生活比起来,那就容易记住。

遇到的就记住,高考不会考你知识结构以外很边缘的那着那种,熟悉一下著名作家们的生平遭遇和他们作品的一般风格,重要的是从题目作出分析。窍门:注意题目和副标题

首先你的问题问的不对。积累就是平时的记忆与应用,每天只要保质保量的识记一些就可以了。关键在 坚持!


古诗文中用典有何作用?
用典,是古诗词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就是引用古代著名的故事、人物或词句,以抒发今人的思想和情感。用典不是为了显摆自己的才识,而是可以起到减语辞之繁累、增文辞之妍丽的作用。纵观唐诗宋词中的名篇佳作,用典的案例可谓不胜枚举,诸如李白、李商隐等奇幻派代表最甚喜之...

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作用
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用了4个典故,分别是“庄周蝶梦”、“杜鹃啼血”、“良玉生烟”、“沧海珠泪”。1、“庄周蝶梦”: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情境。2、“杜鹃啼血”:以冤禽兽托写很怀,来表达殷切的思念。3、“良玉生烟”:借此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惆怅情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6个典故
关键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高考古诗文背诵推荐
春季高考必备古诗文如下:1、《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注释: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体逐渐衰老。赏析:全诗的主题思想,即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

关于科举考试的诗句典故
2.关于科举的古诗词 《鹤冲天·黄金榜上》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登科后》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

“鸟宿池边树”这句诗的典故是什么?
。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mingju_816.aspx ...

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题的技巧
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题的技巧 :从例题中发现鉴赏技巧(2016年高考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金陵望汉江 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

求高考古诗文鉴赏和文言文答题的套路
马上要高考了可是我的古诗文鉴赏和文言文答题都很差想找个达人告诉我答题的套路和基本上会问些什么不要到考试的时候无从下手... 马上要高考了可是我的古诗文鉴赏和文言文答题都很差想找个达人告诉我答题的套路和基本上会问些什么不要到考试的时候无从下手 展开 ...

高中常考古诗文默写句子
高中常考古诗文默写句子如下: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李白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蜀相》中抒发了诸葛亮及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的诗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书愤》中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

简述《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的两个典故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

元宝区17748858326: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典故有哪些 -
宗政凡复方: 诗词的用典,是指在诗词中借用历史故事或神仙故事来抒情.还有一种说法,借用或点化前人的诗文佳句来抒情,也叫用典.因此,有的诗人就大量使用典故,堆砌典故.于是形成了一种堆典体.堆砌典故很使人费解,有人就说这是不太好的做...

元宝区17748858326: 高考古诗词的典故
宗政凡复方: 根据读者的意思,高考中,以你的要求的李商隐的诗居多.又以他的诗在高考里挺红.刘禹锡也偶尔.如他的乌衣巷里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西塞山怀古里的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酬乐天的那诗里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元宝区17748858326: 高考语文积累 -
宗政凡复方:呵呵,这个问题我表弟(高二)前几天吃饭的时候也问到过我,所以我就把我当时的话再复述一遍就是了,你可以看看适合不.想要学好语文,特别是我们国家这种现阶段教育制度下的语文,可能与其他国家的文字语言类学科有少许...

元宝区17748858326: 怎么样可以准确快速的积累文言文知识 -
宗政凡复方: 第一、喜爱文言,培养兴趣. 有些人抱怨我们今天不用文言文,干嘛去学“之乎者也”?此言差矣:首先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所有文化的承载形式.无论是医学、数学、天文、地理都是用文言文写成,流传至今.文言文是渊源流长的瑰丽财富,我...

元宝区17748858326: 高中语文基础应如何积累 -
宗政凡复方: 一、随时积累语文学习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发现,俯拾皆是.看电视、报刊和杂志,可以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等;逛街时,可以积累令人回味的广告词和标语等;旅游时,可以积累人文景观介绍等;回家路上,可以积累街头巷尾精妙的语言...

元宝区17748858326: 求高中古诗词中的用典例子,急谁知道高中 -
宗政凡复方: 李商隐的《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元宝区17748858326: 如何积累文言文中的成语、名句、名段 -
宗政凡复方: 文言文名言名句:1.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2.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 是可忍,孰不可忍.4.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7.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8. 己所不欲,勿施...

元宝区17748858326: 高中文言文要怎样预习和复习呢 -
宗政凡复方: 首先,学习文言文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练.古人学习文言文,讲究烂熟于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但其重视诵读的习惯无疑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所说的“多读”,...

元宝区17748858326: 唐诗宋词中最常用的典故 -
宗政凡复方: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古诗词中常见的13个典故,并说明诗中用典,贵在自然,贵在妥帖,贵在切合其事. 【关键词】古诗词;典故 典故,或称用典、用事,是指用过去的事来说明当前的问题,既要“师其意”,还须...

元宝区17748858326: 高中语文怎样才可以学好
宗政凡复方:好好听讲,然后自己要学会理解问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