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海南的文化

作者&投稿:盈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东坡对海南的风俗文化有着怎样的影响?~

对海南的历史进程、风俗习惯影响最大、最有成就的无疑当推苏东坡。他在海南的地位相当于孔子在中原。在苏东坡居海南的3年期间,他讲学礼,兴教化,将一个文化的不毛之地转换成了才俊辈出之乡。苏东坡还观察并记录种种原始风俗,甚至包括那些生活在丛林中的原住民。
比如,当地人十分迷信,治病的方法不是看医生而是去庙中祷告,杀牛以祭神。结果每年都有大批从内地运来的牛惨死刀下。苏东坡看到后便将其记录成文字,并设法改变这一风俗。
通过苏东坡的倡导,身体力行而改变了当地人的陋习。
 同时,苏东坡还对药物进行了研究,并为百姓开方治病,还曾专门向居住在广州城的王敏仲索来黑豆,制成辛凉解毒的中药淡豆豉,为民治病,自此以后,当地百姓纷纷种黑豆,后人称为“东坡黑豆”。
当时,中和镇的民众多取洼地的积水饮用,以致常年患病。苏东坡亲自带领乡民挖了一口井,疾病便减少了。此后,远近乡民纷纷学东坡挖井取水,改变了当地乡民饮用塘水的习惯。后来人民便把那口井命名为“东坡井”。
儋州“东坡井”

苏轼在海南吃了当地的生蚝后,特地写书信叮嘱他儿子苏叔党:“海南的生蚝太好吃了!千万不要告诉那些朝廷里那帮人跑海南来跟我抢,他们要过来那我就没得吃了。”东坡在海南,食蠔而美,贻书叔党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

苏东坡被贬的三年,在儋州所居的“载酒堂”给海南学子讲学,使得这块“蛮慌之地”开始“书声琅琅,弦声四起”。

不久,海南人读书求学蔚然成风,苏东坡离开海南后,为了纪念这位传播中原文化的先驱,海南人民在载酒堂的原址修建了东坡书院。

苏东坡的到来掀起了汉族文化向海南传播的一个高潮,苏东坡带来的汉族文化对海南文化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 在海南岛,还有两处纪念苏东坡的建筑,一是五公祠,另一处位于儋州大城中和镇的东坡书院,院里有当年苏东坡与黎民讲学的载酒堂。

扩展资料:

宋朝海南整体是半开化的蛮荒之地,当地人非常迷信,患病时没有医生,靠术士看病。唯一的治病方式就是杀牛祭神,每年从大陆运进来的牛都用于祭神,富有者多的杀牛数十头。

苏东坡是虔诚的佛教徒,设法改变这种不良风俗。他亲自到乡野采药,并考订药的种类,撰写医学笔记,为当地人探索出了治疗疾病的药物,如荨麻、苍耳等。

苏东坡到海南时,发现当地人不重视农业生产,都以贸香为业,多荒田,以打猎为生。李景新说,那时当地人还曾拿未长大的小老鼠蘸糖生吃。

为此,苏东坡向他们进行“劝农”的宣传教育,说重视种麦种稷,才能满足生活需要;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才会带来长远的福利。他还热情洋溢地写下了《劝农诗》。

苏东坡对海南文化的影响巨大,开了海南文化教育的先河。苏东坡还没来海南之前,海南没有出过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来海南后培养了海南第一位举人姜唐佐、第一位进士符确。

此后,海南人在科举考试中屡有斩获。据统计,经宋、元、明、清几代,海南共出举人767人,进士97人。这不能不归咎于苏东坡对海南教育的巨大贡献。

参考资料:人民网-海南儋州寻迹苏东坡





海南岛那时是在宋朝统治之下,但是居民则大多是黎人,在北部沿岸有少数汉人。苏东坡就被贬谪到北部沿岸一带去,这中国文化藩篱之外的地方。元佑大臣数百个受苦难折磨的,只有他一个人贬谪到此处。朝廷当政派为防止元佑诸臣再卷土重来,在那一年及以后数年,决定惩处或贬谪所有与前朝有关联的臣子。苏东坡贬谪到海南岛不久,司马光后代子孙的官爵一律被削除,好多大官都予调职,其中包括苏子由和范纯仁,调往的地方不是南方就是西南。甚至老臣文彦博,已经九十一岁高龄,也没饶过,不过只是削除了几个爵位。打击苏东坡最甚的就是凡受贬谪的臣子,其亲戚家族不得在其附近县境任官职。因为苏迈原在南雄附近为官,现在也丢了官职。
现在苏东坡所有的,几乎只有那一栋房子了。按照他名义上的官阶计算,朝廷三年来欠他两百贯当地的钱币,按京都币值计算,是一百五十贯。所欠的官俸既未发下,苏东坡写信给好友广州太守,求他帮忙请税吏付给他。这个朋友王吉曾经听苏东坡的话兴建过医院,周济过贫民,可是不久即以“妄赈饥民”的罪名遭上方罢斥了,前面已然提过。苏东坡的欠薪发下与否,已不能稽考。
他现年六十岁,这是按西方计算。到底以后他还流放在外多久,颇难预卜,生还内地之望,甚为渺茫。两个儿子一直陪伴到广州。苏造在河边向他告别,苏过则将家室留在惠州,陪伴他同到海南。为了到达任所,苏东坡必须湖西江而上,船行数百里到梧州(在现代的广西),然后南转,从雷州半岛渡海。他一到雷州,听说他弟弟子由在往雷州半岛贬谪之处,刚刚经过此地。据揣测说,苏氏兄弟被贬谪到这个地方,是因为他俩的名字与地名相似(子瞻到增州,子由到雷州),章停觉得颇有趣味。子由也带了妻子、第三个儿子,和三儿媳妇,他们几年前一直和他在高安住过的。
苏东坡到了梧州附近的藤州,与弟弟子由相遇,而今境况凄凉。当地是个穷县分,兄弟二人到一个小馆子去吃午饭。子由吃惯了讲究的饭食,对那粗糙麦面饼实在难以入口。苏东坡把自己的饼几口吃光,笑着向弟弟说:“这种美味,你还要细嚼慢咽吗?”他们站起身来走出小铺子去,带着家人慢慢向前走,尽可能慢走,因为他知道一到雷州,就要立刻渡海了。
雷州太守一向仰慕苏氏兄弟。他予二人盛大欢迎接待,送酒食,结果第二年因此遭受弹劾,调离任所。子由在雷州的住处,后来改为一座庙,是他兄弟二人死后,用以纪念他们的。
苏东坡必须出发了,子由送他到海边。离别的前夕,兄弟二人及家人在船上过了一夜。苏东坡的痔疮又发,甚为痛苦,于由劝他戒酒。二人用一部分时间一同作诗,苏东坡试探出子由最小的儿子的诗才。这次离别是生离死别,真是令人黯然销魂,一直愁坐整夜。离别之前,苏东坡给王古写了下面的文句:“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春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墓。仍留手疏与诸子,死即葬于海外,生不契棺,死不扶瞑,此亦东坡之家风也。”
那天,他向先贤调祈祷。有一个庙,供奉征南二将军的神像。凡是在此风涛险恶之处,过海的旅客,都求神谕,决定吉日良辰开船。过去发现神谕无不应验。苏东坡也遵照习俗行事。
在绍圣四年(一○九七)六月十一日,苏氏兄弟分手,苏东坡和幼子和雷州太守派的沿途侍奉他的几个兵上了船。航程很短,在此晴朗的天气,苏东坡可以看见岛上山峦的轮廓矗立于天际。他心中思潮起伏。大海对他不像对西方诗人那么富有魔力。实际上,他已经是“眩怀丧魄”了。但是一路平安无事。登岸之后,苏东坡父子向西北岸的檐州目的地前进,七月二日到达。
他到达不久,一位很好的县官张中就到了。张中不但对苏东坡这位诗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且他本人又是个围棋高手。他和苏过后来成了莫逆之交。二人常常终日下棋,苏东坡在旁观战。由于张中的热诚招待,苏东坡就住在张中公馆旁边的一所官舍里。不过也是一所小旧房子,秋雨一来,房顶就漏,所以夜里苏东坡得把床东移西移。因为是官家的房子,张中用公款修缮一番,后来因此为他招了麻烦。
由中国人看来,海南岛根本不适于人居住。在夏天极其潮湿,气闷,冬天雾气很重。秋雨连绵,一切东西无不发霉。一次苏东坡看见好多白蚁死在他的床柱上。这种有害于人的气候,颇使人想到长生之道。苏东坡写过下面一段文字:
岭南天气卑湿,地气蒸褥,而海南为甚。夏秋之交,物无不腐坏者。人非金石,其何能久?然信耳颇有老人百余岁者,八九十者不论也。乃知寿夭无定,习而安之,则冰蚕火鼠皆可以生。吾甚湛然无思,寓此觉于物表。使折胶之寒无所施其冽,流金之暑无所措其毒。百余岁岂足道哉!被愚老人者初不知此,如蚕鼠生于其中,兀然受之而已。一呼之温,一吸之凉,相续无有间断,虽长生可也。九月二十七日。
在海岸上的市镇之后,岛内居住的黎族,与内地的移民相处并不融洽。他们住在热带的山上,后来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他们为日本效力,训练丛林战术。本地人不能读书写字,但规矩老实,常受狡诈的汉人欺骗。他们懒于耕种,以打猎为生。像在四川或福建的一部分地方一样、他们也是妇女操作,男人在家照顾孩子。黎民的妇人在丛林中砍柴,背到市镇去卖。所有的金属用具如斧子、刀、五谷、布、盐、咸菜,都自内地输入。他们用乌龟壳和沉水香来交换,沉水香是中国应用甚广的有名熏香。甚至米也自内地输入,因为当地人只吃芋头喝白水当做饭食。在冬天自大陆运米船不到时,苏东坡也得以此维持生活。
当地居民非常迷信,患病时由术士看病,没有医生。土人治病的唯一办法是在庙中祷告,杀牛以祭神。结果,每年由大陆运进不少的牛专为祭神之用。苏东坡是佛教徒,设法改变此一风俗,但风俗改变,谈何容易,他曾写过下列文字:
岭外俗皆杀牛,而海南为甚。客自高化载牛渡海、百尾一舟。遇风不顺,渴饥相倚以死者无数,牛登舟皆哀鸣出涕。既至海南,耕者与屠者常相半。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富者至杀十数牛。死者不复云,幸而不死,即归德于巫。以巫为医,以牛为药。间有饮药者,巫辄云神怒,病不可复治。亲戚皆为却药禁医,不得入门,人牛皆死而后已。地产沉水香。香必以牛易之。黎人得牛皆以祭鬼,无脱者,中国人以沉水香供佛燎帝求福,此皆烧牛肉也,何福之能得?
内地人始终不能征服那些丛林中的居民。官兵一到,他们只要退入丛林中,官兵根本不想到山中居住,自然不肯深入。黎民有时因与汉人有争吵纠纷,也偶会进袭市镇。有时被商人所欺,在衙门得不到公道审判,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此人捉住不放,然后将金钱索回。苏过后来写了两千字一篇长文,论此种情形,并表示对此丛林蛮族无法征服,只有公平相待,公正管理。他认为此等土著是老实规矩的百姓,因为官府不替他们主持公道,他们才被迫而自行执法。
这次到海南岛,以身体的折磨加之于老年人身上,这才是流放。据苏东坡说,在岛上可以说要什么没有什么。他说:“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尔。惟有一幸,无甚瘴也。”
但是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达观的人生哲学,却不许他失去人生的快乐。他写信给朋友说:“尚有此身付与造物者,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不可者,故人知之,免优煎。”
使章敦和苏东坡的其他敌人烦恼的,是他们竟无奈苏东坡何。在哲宗元符元年(一○九八)十二月十二日,他在日记中写自己的坎坷说:
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日:“何时得出此岛也了”己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洲在大赢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譬如注水于地,小草浮其上,一蚁抱草叶求活。已而水干,遇他蚁而泣日:“不意尚能相见尔!”小蚁岂知瞬间竟得全哉?思及此事甚妙。与诸友人小饮后记之。
苏东坡也许是固执,也许真是克己自制,至少也从未失去那份诙谐轻松。僧人参寥派一个小沙弥到海南岛去看他,带有一封信和礼品,并说要亲身去探望。苏东坡回信说:“某到贬所半年,几百粗遣,更不能细说。大略似灵隐天竺和尚退院后,却在一个小村院子折足裆中泰糙米饭吃,便过一生也得。其余瘴疾病人,北方何尝不病,是病皆死得人,何必瘴气?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参寥闻此一笑。当不复忧我也。相知者即以此语之。”
他在此岛上的人生态度,也许在他贬居此地最后一年后,在杂记中所写的那段话表现得最清楚:
己卯上元,余在信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日:“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子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酞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便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东坡一次对他弟弟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现在他就和默默无名的读书人、匹夫匹妇相往还。和这些老实人在一起,他无须乎言语谨慎,他可以完全自由,可以名士本色示人。他从没有一天没有客人,若是没人去看他,他会出去看邻居。像以前在黄州一样,他与身份高身份低的各色人,读书人、农夫等相交往。闲谈时,他常是席地而坐。他只是以闲谈为乐。但是他也愿听别人说话。他带着一条海南种的大狗“乌嘴”,随意到处游逛。和村民在槟榔树下一坐,就畅谈起来。那些无知的穷庄稼汉,能对他说什么呢?庄稼汉震于他的学识渊博,只能说:“我们不知道说什么。”苏东坡说:“那就谈鬼。好,告诉我几个鬼故事。”那些人说并不知道什么有趣的鬼故事。苏东坡说:“没关系,随便说你听到的就行。”后来苏过告诉他的朋友说,他父亲若一天没有客人来,他就觉得父亲好像不舒服。
甚至于在如此地远天偏的地方,那群政敌小人也不让他安静消停。绍圣三年(一○九六)是迫害老臣雷厉风行的一年。在绍圣四年(一○九七),快到旧年除夕了,两个元佑大官在十天之内先后死亡,情况可疑。在春天,那两个官员的子女也遭监禁,老太后的秘书也处了死刑。所有遭贬谪的官员,都又调迁地方。那年夏天遭到调迁的官员之中,有苏子由、秦观、郑侠,我们还记得郑侠就是献图推翻王安石的宫门小吏。
三月,神奇道士吴复古,又在海南岛出现,和苏东坡住了几个月。他带来的消息是,朝廷派董必来视察并报告受贬谪的大臣的情形,如有必要,再弹劾起诉。那时檐州隶属广西省。最初朝廷打算派吕升卿到广西(吕升卿是恶迹昭彰的元佑大臣的死敌吕惠卿的弟弟)。对苏氏兄弟说,吕升卿一来,他俩不死也要脱层皮。但是曾布和另一个官员劝阻皇帝,说吕升卿必不能从公禀报,必致激起私仇大恨。那样,朝廷就是超乎极端了。因此一劝,吕升卿改派到广东,董必派到广西。果不出所料,董必找出了纸漏,他说苏子由强占民房,雷州太守厚待罪臣并善予照顾。太守乃遭撤职,苏子由改调到惠州以东地区,当年苏东坡曾谪居在那里。
董必要自雷州半岛到海南,就如瘟神下降,但是他的副手彭子明对他说:“别忘记你也有子孙。”董必听了遂停止不去,只派下属过海,察看苏东坡的情形。那个官员发现苏东坡住在官舍里,颇受太守张中优待,张中后来遂遭革职。
苏东坡被从官舍逐出,必须用仅有的一点钱搭个陋室居住。他住的地方是城南一个椰子林。当地的居民,尤其是那些穷读书人的子弟,来亲自动手帮助他盖房子。那是一栋简陋的房子,面积是五间大,但大概只盖了三间。他名此新居“槟榔庵”。房后就是槟榔林。夜里躺在床上,能听见黎民猎鹿的声音,鹿在那个地区为数甚多。有时早晨有猎人叩门。以鹿肉相赠。在五月他给朋友写信说:“初至做官屋数椽,近复遭迫逐。不免买地结茅,仅免露处。而囊为一空。困厄之中,何所不有?置之不足道,聊为一笑而已。”
苏东坡很少恨别人,但他至少不喜爱董必。他必须向把自己赶出屋去的这个朝廷官员开个玩笑。“必”字在中文其音同鳖。他写了一篇寓言,最后提到鳖相公。有一次,东坡喝醉,这篇故事就这样开始。有鱼头水怪奉龙王之命,前来把东坡拉往海中。他去时身穿道袍,头戴黄帽,足登道履,不久便觉行于水下。忽然雷声隆隆,海水沸腾。突然强光一闪,他发现自己已经站在水晶宫中。像普通所说的龙宫一样,龙宫中有好多珠宝、珊瑚、玛消,其它宝石等物,真是精工点缀,琳琅满目。不久,龙王盛装而出,二宫女随侍。苏东坡问有何吩咐。不久,龙后自屏风后出来,递给他一块绢,有十尺长,求他在上面写诗一首。对苏东坡而言,再没有比作诗容易的事。他在绢上画了水国风光和水晶宫的霞光瑞气。他写完诗,各水中精灵都围着看。虾兵蟹将莫不赞美连声。鳖相公当时也在。他迈步走出,向龙王指出东坡诗内有一个字,是龙王的名字,应当避圣讳。龙王一听,对苏东坡大怒。苏东坡退而叹曰:“到处被鳖相公厮坏!”
苏东坡写了三四个寓言故事,但是中国文人写的想象故事,直到宋时代才真有发展,苏东坡写的也和唐宋寓言作家一样,都是明显的道德教条加上微薄的一点想象而已。
在他自己盖了几间陋室之后的两年半期间,他过的倒是轻松自在的日子,只是一贫如洗而已。他有两个颇不俗气的朋友,一个是为他转信的广州道士何德顺,另一个是供给他食物、药物、米、咸菜的谦逊读书人。夏天的热带海岛上,因为潮湿的缘故,人是很受煎熬。苏东坡只有静坐在椰子林中,一天一天的数,直到秋季来临为止。秋季多雨,因为风雨大多,自广州福建来的船只都已停航。食粮不继,连稻米都不可得。苏东坡真个一筹莫展。在哲宗元符元年(一○九八)冬天,他给朋友写信说他和儿子“相对如两苦行僧尔。”那年冬天,一点食物接济也没有,父子二人直有饥饿之虞。他又采用煮青菜的老办法,开始煮苍耳为食。
他曾在杂记中写食阳光止饿办法,不知是否认真还是俚戏。人人知道,道家要决心脱离此一世界时,往往忍饥不食而自行饿死。苏东坡在杂记《辟谷之法》中说了一个故事。他说洛阳有一人,一次坠入深坑。其中有蛇有青蛙。那个人注意到,在黎明之时,这等动物都将头转向从缝隙中射的太阳光,而且好像将阳光吞食下去。此人既饥饿又好奇,也试着模仿动物吞食阳光的动作,饥饿之感竟尔消失。后来此人遇救,竟不再知饥饿为何事。苏东坡说:“此法甚易知易行,然天下莫能知,知者莫能行者何?则虚一而静者世无有也。元符二年,倪耳米贵,吾方有绝食之忧,欲与过行此法,故书以授。四月十九日记。”
实际上,苏东坡不必挨饿,他的好朋友好邻居也不会让他挨饿,他似乎是过得满轻松。有一天,他在头上顶着一个大西瓜,在田地里边唱边走时,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婆向他说:“翰林大人,你过去在朝当大官,现在想来,是不是像一场春梦?”此后苏东坡就称她“春梦婆”。他有时在朋友家遇到下雨,就借那家庄稼汉的斗笠蓑衣木屐,在泥水路上溅泥淌水而归。狗见而吠,邻人大笑吼叫。他一遇有机会,还继续用下漫步的老习惯。有时他和儿子到六里以外西北海边,那里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像一个和尚面海而望。好多船在那里失事,本地人就说那块岩石有什么灵异。那块岩石下面,长了许多荔枝橘子树。在那里正好摘水果吃。但是倘若有人打算摘得吃不了,要带着走,立刻就风涛大作。
苏东坡一向对僧人很厚道,但是他不喜欢信州一带的和尚,因为他们有妻子,并且和别的女人有暧昧情事。住在增州时,他曾写文章讽刺此事。那篇文章的题目是《记处于再生事》。据说是真有其人。那篇文章如下:
予在增耳,闻城西民处于病死两日复生。予与进士何畏往见其父问死生状。云初昏若有人引去至官府。帘下有言:“此误追。”庭下一吏云:“此无罪,当放还”。见狱在地窟,现隧而出,入系者皆僧人,僧居十之六七。有一担身皆黄毛如驴马,械而坐。处子识之,盖增僧之室也。日:“吾坐用檀越钱物,已三易毛矣。”又一僧亦处于邻里,死二年矣。其家方大祥,有人持盘飨及数千钱付某僧。僧得钱分数百遣门者,乃持饭入门,系者皆争取其饭,僧所食无几。又一僧至,见者皆擎膝作礼。僧日:“此女可差人送还。”送者以手掌墙壁便过,复见一河,有舟便登之,进者以手推之,舟跃,处子惊而寐。是僧岂所谓地藏菩萨者也?书之以为世戒。
这几年,过是父亲时刻不离的伴侣。据苏东坡说,像过那样好儿子实在是至矣尽矣,蔑以加矣。他不但做一切家中琐事,也是父亲的好秘书。在如此高明的父亲指导之下,过很快便成了诗人画家。在苏东坡的三个儿子之中,过成了一个有相当地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已然流传到今日。他遵守父命,受了父亲当年在祖父教导下的教育。他有一次将唐书抄写一遍,藉资记忆。此后,又抄写汉书。苏东坡博闻强记,他把读过的这些古史每一行都记得。有时他倚在躺椅上听儿子诵读这些书,偶尔会指出某些古代文人生平的相似细节,而评论之。
他们颇以无好笔好纸为苦,但仅以手中所有的纸笔,过也学着画些竹石冬景。大概二十年后,过到京都游历,在一座寺院里小停,几个宫廷中的兵卒忽然到来,抬着一顶小轿,要他进宫陛见徽宗皇帝。苏过完全不知是何缘故,只得遵命。一进轿,轿帘子即刻放下,所以他看不见是往何处去。轿上无顶,有人持一大阳伞遮盖。他觉得走得很快,大概过了四五里,到了一个地方。他走出轿来,见自己立在走廊之下,有人过来引他到一座极美的大殿。他一进去,看见皇帝坐在里面,身穿黄袍,头戴镶有绿玉的帽子。皇帝周围有一群宫女环绕,穿得极为艳丽。他觉得那样美的宫女为数不少,但是不敢抬头看。当时虽然是六月,殿中极为清凉。屋里有巨大冰块堆积,点燃的妙香气味弥漫在空气之中。他想自己必是在一座宫殿里。施礼问安毕,皇帝对他说:“我听说你是苏轼之子,善绘岩石。这是一座新殿,我希望你在墙壁上绘画,因此请你前来。”苏过倒吸了一口气。徽宗自己就是一位大画家,他的作品至今仍在。苏过再拜之后,开始在墙壁上作画,这时皇帝离座下来,站着看他动手。画完之后,皇帝再三赞美。告诉宫女送苏过美酒一杯,还有好多珍贵礼品。苏过自御前退出之后,又在走廊之下乘轿出宫,在路上仍然轿帘低垂。到家之后,刚才的经历,恍愧如梦。
岛上难得好墨,苏东坡自己试制。苏过后来说他父亲险些把房子烧掉。这个故事与杭州一名制墨专家有关系。这家制墨人所卖的墨价高出别家两三倍,他说他是在海南岛跟苏东坡学的制墨秘法。有些文人向苏过打听他父亲制墨的方法。苏过笑道:“家父并无何制墨秘诀。在海南岛无事时,以此为消遣而已。一天,名制墨家潘衡来访,家父即开始和他在一间小屋里制墨。烧松脂制黑烟灰。到半夜,那间屋子起了火,差点儿把房子烧掉。第二天,我们从焦黑的残物中弄到几两黑烟灰。但是我们没有胶,父亲就用牛皮胶和黑烟灰混合起来。但是凝固不好,我们只得到几十条像手指头大的墨。父亲大笑一阵。不久潘先生走了。”不过,在苏过叙述这件往事时,潘衡这家商店的墨已经很好了。显然是他从别人学得的制墨秘诀,而不是跟苏东坡学的,而只是藉苏东坡的名气卖墨而已。
现在苏东坡空闲无事,却养成到乡野采药的习惯,并考订药的种类。他考订出来一种药草,在古医书上是用别的名字提到过,别人从未找到,而他发现了,自然十分得意。在他写的各医学笔记中,有一种药可以一提,那就是用等麻治风湿的办法,尊麻含有尊麻素和黄体素,像毒藤一样,皮肤碰到就肿疼。他说把尊麻敷在风湿初起的关节上,浑身其他关节的疼痛都可以停止。他还深信苍耳的功用。苍耳极为普通,各处都长,毫无害处,吃多久都可以,怎么吃法亦无不可。(此种植物含有脂肪,少量树脂,维他命 C和苍耳酷。)他告诉人把此植物制成白粉末的办法。方法是,在文火上,把此种植物的叶子灰,加热约二十四小时,即可。此白色粉末,若内服,能使皮肤软滑如玉。他还有些笔记提到蔓菩、芦能和苦劳。他称这些东西是“葛天氏之民”的美食,营养高,味道好。
除去忙这些事之外,他还在儿子帮助下,整理条记文稿,成了《东坡志林》。过去他和弟弟子由分别为五经作注。他担任两部。在黄州滴居时,他已经注完《易经》和《论语》。现在在海南,他注完了《尚书》。最为了不起的是他的和陶诗一百二十四首。他在颖州时就开始此项工作,因为当时在被迫之下,度田园生活,他觉得自己的生活与陶潜当年的生活,可谓无独有偶,完全相似,他又极其仰慕陶潜。离开惠州之时,他已经写了一百零九首,还只剩下最后十五首没有和,这十五首是在海南岛完成的。他要子由给这些诗写一篇序言,在信里说:“然吾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纠他觉得他与陶潜的为人也颇相似,许多仰慕苏东坡的人,当必有同感。

苏轼对于海南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呢?就是他本人就是当代的一个文化巨匠。那么这样一个文化巨匠,来到这样一个偏远落后的地区,本身就是个巨大的反差。他来到这里以后,自己写诗自娱,跟周围的读书人交朋友。自己还进行学说著作的撰写,我们说即便他什么都不做,他只是自己独立地在进行这些文化活动,这本身就是像太阳一样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它必然会辐射到当地的那些读书人身上。当地的读书人跟他接触以后,长则一年,少则半年或几个月,回到他们自己的地方,比如回到琼州、万州、崖州之后,又会餐把他们自己感受到的文化精神以及苏轼的人格传递给当地人。

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就是苏轼对海南地区文化昌明的影响,主要是依靠他的人格魅力和巨大的文化影响——潜移默化。

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些非专业人士,对苏东坡的感觉就是,一说到苏东坡,就说他旷达、他豪放,他写了“大江东去”,他写了“明月几时有”。我们喜欢他的诗词,但大家很可能很少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苏东坡这样一个伟大的文化巨人,在黄州、在惠州、在儋州,一个比一个条件差的情况下,为什么依然可以创作出那么优秀的文学作品,他怎么能够保持一种在我们看来是非常旷达、令人感动的这种心境呢?

苏轼这种心境,不是到了海南以后,才慢慢形成的,也不是到了惠州以后,才慢慢形成的,而是有一个很长的历史发展阶段的。我们都知道苏轼这个人到了哪个地方,他都很喜欢说,这个地方就是我的故乡。大家都熟悉苏轼到了儋州,来到海南以后,他就说,儋州、海南是他的故乡,甚至,他认为,他只不过是四川的一个客人。其实这样一种观念,不仅仅是在海南、也不仅仅在儋州,他早在惠州、在黄州的时候,都表达过这样一种观念,就是来到一个地方,便认此乡是故乡。

大家会说这个人怎么回事,到了一个地方,便说这个地方的好话呢,不是的。我们知道他在来海南之前,写了一个很小的寓言,来开解自己。他写了什么小寓言呢,他说有这么一只小蚂蚁,有一天走在路上,碰到了这么大一圈水洼,小蚂蚁很惊慌,赶紧跳到一片小树叶上;小树叶对它来讲就是一条小船,而那片小水洼,就是一片汪洋大海,在里边苦苦挣扎,过了很久,才从里面逃出来。小蚂蚁回到家,见到另一只小蚂蚁,说:今天差点见不着你了,我遇到很大的一片汪洋大海,好容易从里面逃出来。

苏轼是说,其实我就是这只小蚂蚁,来到海南,来到儋州,感觉好象是陷入了汪洋大海,很绝望。其实从更高的角度来看,不过就是一个小水洼,没什么了不起。如果说你在儋州,觉得很孤独,那么实际上就海南岛来讲,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中原的一部分;如果说中原也太小,那它还其实是地球的一部分;如果说你觉得地球也很孤独,那么从整个宇宙来看,地球也只不过是整个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不但是儋州的人,也是海南的人,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是他的故乡。这是谁的思想呢?这是庄子的思

苏东坡,四川人是北宋文坛泰斗,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继往开来的、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人物,苏东坡的文化精神已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这样一位文化人在晚年来到海南岛,受到海南百姓的尊敬、爱戴与传颂,为海南文化增添异彩。

谈及海南文化不得不提苏东坡,苏东坡因为在政治上的先执被一路狂贬到当时称为不毛之地的儋州,没想到的是苏东坡的到来掀起了汉族文化向海南传播的一个高潮,足见苏东坡带来的汉族文化对海南文化发展的影响,也少见海南文化的渊源。

在海南岛,有两处纪念苏东坡的胜进,一是五公祠,另一处位于儋州大城中和镇的东坡书院,院里有当年苏东坡与黎民讲学的载酒堂,这是一些来来人们向往的地方,苏东坡被贬的三年,在儋州所居的“载酒堂”给海南学子讲学,使得这块“蛮慌之地”开始“书声琅琅,弦声四起”不久,海南人读书求学蔚然成风,苏东坡离开海南后,为了纪念这位传播中原文化的先驱,海南人民在载酒堂的原址修建了东坡书院。

在儋州,有关于苏东坡的“东坡井”、“东坡桥”、岸�陆帧薄ⅰ岸�绿铩钡亩�斯适隆U庑┒技耐辛撕D先硕远�碌纳钋榛衬睢U�蛭��略诤D峡�亟逃�乱担�品缫姿祝�浠�诵模�购D系慕逃�员彼我院螅�找嫘耸ⅰ6�略诤D纤�吹氖�模��D狭粝铝朔岣欢嗖实奈幕��常��碌囊欧绱��啻�?/P>

因此,在海南岛,苏东坡在海南留下的文品和人品,已成为海南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苏东坡在海南写的诗
海南万里真吾乡
苏轼

九疑联绵属衡湘,
苍梧独在天一方。
孤城吹角烟树里,
落月未落江苍茫。

幽人抚枕坐叹息,
我行忽至舜所藏。
江边父老能说子,
白发红颊如君长。

天其以我为箕子,
要使此意留要荒。
他年谁作地舆志,
海南万里真吾乡。


苏东坡与海南的文化
苏东坡与海南的文化如下:1、谈及海南文化必提苏东坡,苏东坡因为在政治上的先执被贬到当时称为不毛之地的儋州,苏东坡的到来掀起汉族文化向海南传播的高潮,足见苏东坡带来的汉族文化对海南文化发展的影响。苏东坡在晚年来到海南岛,受到海南百姓的尊敬、爱戴与传颂,为海南文化增添异彩。2、苏东坡被贬...

苏东坡与海南的文化
苏东坡的到来掀起了汉族文化向海南传播的一个高潮,苏东坡带来的汉族文化对海南文化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 在海南岛,还有两处纪念苏东坡的建筑,一是五公祠,另一处位于儋州大城中和镇的东坡书院,院里有当年苏东坡与黎民讲学的载酒堂。

海南东坡书院(文化传承的瑰宝)
海南东坡书院,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海秀西路,是一座集南宋文化、岭南文化和海南文化于一体的历史名胜,也是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海南东坡书院被誉为“文化传承的瑰宝”,它见证了海南的历史变迁,承载了海南人民的文化记忆。历史沿革 海南东坡书院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年-...

苏东坡对海南的风俗文化有着怎样的影响?
对海南的历史进程、风俗习惯影响最大、最有成就的无疑当推苏东坡。他在海南的地位相当于孔子在中原。在苏东坡居海南的3年期间,他讲学礼,兴教化,将一个文化的不毛之地转换成了才俊辈出之乡。苏东坡还观察并记录种种原始风俗,甚至包括那些生活在丛林中的原住民。比如,当地人十分迷信,治病的方法...

苏东坡被贬海南是怎样传播中原文化的?
苏东坡1097年至1100年被贬谪到海南时,他居住和讲学的场所原来叫载酒堂,位于儋州中和镇,苏东坡在海南谪居3年,在载酒堂开设学馆,讲授诗书,传播中原文化。苏东坡在在载酒堂给海南学子讲学,使得这块“蛮荒之地”开始“书声琅琅,弦声四起”。不久,海南人读书求学蔚然成风,后世才俊辈出。苏东坡...

苏东坡与海南文化
苏东坡就被贬谪到北部沿岸一带去,这中国文化藩篱之外的地方。元佑大臣数百个受苦难折磨的,只有他一个人贬谪到此处。朝廷当政派为防止元佑诸臣再卷土重来,在那一年及以后数年,决定惩处或贬谪所有与前朝有关联的臣子。苏东坡贬谪到海南岛不久,司马光后代子孙的官爵一律被削除,好多大官都予调职,其中包括苏子由和范...

什么是东坡文化?
\\r\\n2、东坡文化内涵:\\r\\n(1)最直观的是创作诗词130多首,文近百篇;设立学堂一间(桄榔庵)。这些财富,让海南人津津乐道了九个多世纪。经过岁月的发酵和不断的诠释,东坡的文化遗产不仅给海南人的心灵注入了美,也使海南的山水增添了许多想象不到的意韵。\\r\\n(2)苏东坡面对流放贬地,并...

苏东坡与粽子与海南儋州市的有关内容
《万历儋州志》载,苏东坡在儋州期间,留下了表、歌、赋、记、序、诗、传、铭等各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的“粽子馅料”便是生动的一例。相传苏东坡喜食粽子,留有“时于粽里得杨梅”、“水团冰浸砂糖裹”等有关粽子的诗句。而儋州粽子源远流长,古《儋州志》载:“儋州五月端午节,饷角黍,诸...

苏东坡为北宋眉州眉山人,为何海南岛人们对他十分崇敬?
最终,62岁的苏轼被送往荒凉的海南岛去,从宋朝发配到海南岛儋州的刑罚只是比斩首的罪行要轻一点而已。苏东坡也就将儋州作为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乡,并在这里建了一所学校,并介绍了他的研究风格,因此许多人都到儋州进行了很长的学习。人们总是视苏轼为文化儋州的开拓者和发源者,并深深地尊重他。所以...

灼灼闽粤花·海南之旅·海南岛·“海南万里真吾乡”
“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苏公祠门前的楹联道出了海南人民对苏东坡的尊崇。苏东坡在海南岛三年的时间里,热心向这荒僻海岛上的人民传授当时中原昌盛的文化。此后一百六十二年间,海南名登进士榜的有十二人,旧时海南岛有歌谣:“谁说沧海断地脉,朱崖从此破天荒”,意指苏东坡谪居海南传播中原文化...

普洱市19672629061: 苏东坡在海南传播了什么比如说传播了什么文化思想等
梁婷阿达: 谈及海南文化不得不提苏东坡,苏东坡因为在政治上的先执被一路狂贬到当时称为不毛之地的儋州,没想到的是苏东坡的到来掀起了汉族文化向海南传播的一个高潮,足见...

普洱市19672629061: 苏东坡生平在儋州有何贡献?
梁婷阿达: 苏东坡在儋州最大的贡献是促进了海南的文化教育事业.苏东坡在儋州办了书院,带去了优秀文化,所以当他离开海南以后,海南学子有了举人.去年我到儋州,参观了东坡书院,儋州的中和古镇(古儋州的府治),学生考上大学家门外都高挂门联,以示庆祝,这是受到苏东坡的影响.苏东坡教人民开挖的井,还在坡井村,经历了975年的井水依然清澈甘甜,当地农民还在用此井水.

普洱市19672629061: 谁知道苏轼被贬杭州和海南后的贡献吗? -
梁婷阿达: 苏轼在杭州修苏堤,兴水利,在海南儋州留有东坡书院,现在还在,刚旅游了.苏东坡,四川人是北宋文坛泰斗,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继往开来的、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人物,苏东坡的文化精神已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这样一位...

普洱市19672629061: 苏轼在海南享受的待遇及生活情况怎样? -
梁婷阿达: “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公元1100年,遇赦的苏东坡即将离岛北归,感慨万千的他写下了这首《别海南黎民表》,表达了他对这个流放之地的无限留恋和...

普洱市19672629061: 海南的“天涯海角”有什麽来历?
梁婷阿达: 在我国南端的海南岛上.据说,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因触犯当朝改革派的利益,被贬到偏远的海南岛任职.那段日子,他心中忧闷,常到海边散步.一日,正在散步时,突遇狂风暴雨,他连忙躲在一块巨石之下,只见海面波涛连天,汹涌澎湃,不一会儿,风停雨消,天气转晴,海面上波光粼粼,白帆点点,格外好看.诗人受到感染,诗兴大发,随手在这块大石上题了“天涯”“海阔天空”六个大字.后来,一位石匠发现了苏东坡写的字,就把它刻下来.从此,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做“天涯”,这块大石头又被称为“天涯石”.还因为这里原来叫角岭,又紧靠着海边,人们又把“天涯”和“角岭”结合在一起,起了个新名“天涯海角”.

普洱市19672629061: 什么是海南的本土文化? -
梁婷阿达: 作者:矢弓 张艺谋团队打造的《印象海南岛》不景气,由此不得不转让了.由此引发了《印象海南岛》没有海南的本土文化之说.确实,张艺谋演绎的《印象海南岛》,如果抽去了“红色娘子军”和“椰子”,可以放到任何一座滨海城市,大而...

普洱市19672629061: 苏东坡在儋州时的情况怎样?
梁婷阿达: 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六月,苏东坡从惠州贬至儋州时已年逾花甲,居儋三载,以著书 为乐,写下大量著名诗文,留下一笔珍贵的文学遗产.他不顾生活艰苦,躬耕自处,与当地人民亲密相处.他致力传播华夏文化,热心文化教育,使儋州地区“书声琅琅,弦歌四起”,为振兴儋州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极其宝贵的贡献,同时也与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当时的诗句“我本儋耳人,宿生西蜀州”,就是个人情感的真实表露.苏东坡离开海南后,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传奇故事.

普洱市19672629061: 苏东坡曾经被流放到海南的哪个地方? -
梁婷阿达: 苏东坡被贬的三年,在儋州所居的“载酒堂”给海南学子讲学,使得这块“蛮慌之地”开始“书声琅琅,弦声四起”不久,海南人读书求学蔚然成风,苏东坡离开海南后,为了纪念这位传播中原文化的先驱,海南人民在载酒堂的原址修建了东坡书院.

普洱市19672629061: 苏东坡被贬海南后的文学作品 -
梁婷阿达: 《海外集》中的《澄迈通潮阁》二首、《移廉州由澄迈渡海元符三年六月二十日》

普洱市19672629061: 海南天涯海角的资料 -
梁婷阿达: 天涯海角实有其地,在我国南端的海南岛上.据说,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因触犯当朝改革派的利益,被贬到偏远的海南岛任职.那段日子,他心中忧闷,常到海边散步.一日,正在散步时,突遇狂风暴雨,他连忙躲在一块巨石之下,只见海面波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