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到现在有过几次改革(请说明具体的内容)

作者&投稿:达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历史上经历有几次改革?~

中国历史上改革家及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虽然中国自古就有祖宗之法不可改的传统,但仍然出现了一大批改革家。
第一,秦始皇。
看看他的改革成果吧:二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大一统的郡县制,还有车同轨、书同文和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改革。其胆识之惊人,其影响之深远,举世无双,当为第一。
第二,王莽。
托古改制好生厉害,将一切制度推倒,改得个稀巴烂,还真有勇气的。凡是不同意他的改革的,全部杀掉,结果天下大乱。
第三,王安石。
因主张变法而名扬天下。他的改革太理想主义,只从立法角度考虑,忽略了行政执法的可行性。所以受到了欧阳修、苏轼、司马光等政治家的反对。王安石仗着皇帝宠信,将他们全都轰走,算是挺有魄力的。
第四,光绪。
一百零三天的改革,搞了很多新东西,事实上这些新政也是可行的。只可惜他没实权,否则情况可能大不相同。后来,在签定了辛丑条约之后,西太后有所醒悟,百日维新所推出政策几乎都开始实行。光绪有维新之志而无维新之力,
第五,隋炀帝。
这家伙不是好人,但却发明了一个伟大的制度: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后来被西方国家加以发展,成为现在全球通行的公务员考试制度。
第六,汉武帝。
他的改革主要在思想上,即独尊儒术。这虽然不是什么大变革,但影响实在太深远了。
第七,宋太祖。
这人有点本事,居然不动声色地将长期困扰中国的藩镇问题解决了。靠的就是改革了兵制,废除府兵制,建立了禁军和以文官为主压制武官的行政制度。不过这么做内乱虽平,却为宋朝留下了贫弱的病根。
第八,商鞅。
他的变法成效最显著,很快就是使秦国成为战国中最强的国家
第九,朱元璋。
建立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特务组织,永远地废除了宰相一职。
第十,北魏孝文帝。
作为第一个全面推行汉化政策的少数民族皇帝怎么也得在排名榜上有一席之地。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原因(背景)
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⑤民族危机严重;
2.改革的过程
不否定过去,则改革无从开始,彻底否定过去,则社会进入巨大的不确定状态,所以改革的根本性难题是如何在否定过去和保持连续性之间维持平衡。
3.改革的结果
① 成功: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压力;
② 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
③ 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败。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①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② 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④ 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⑤ 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①、 成功的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农业、工业的发展,使走向近代化。
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重工业迅速发展;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管仲改革:实现了齐国的富国强兵,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鲁国“初税亩”:取得了预期效果,鲁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诸侯列国纷纷仿效。从税制改革的角度看它达到了预期目的,所以可以说是成功的。
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②、失败的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中国:魏文侯改革(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③、改革认识:第一、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第二、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第三、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第四、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5.对政治改革成与败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认识�
①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从适应的程度来看,一般有两种情况:整体适应,局部不适应下的改革,这种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或政策的局部调整,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整体不适应,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确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种改革是革命性的改革,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如商鞅变法、明治维新等。②凡是改革,都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利益者或特权阶层,必然遇到阻力。③改革有成败,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很多。如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们在北宋政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权势,坚决反对变法。
6.评价改革的标准
对于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的评价要坚持如下标准:①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②坚持历史的标准;③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④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⑤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7、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应该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8.改革和革命的主要区别
①背景不同: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
②方式、力量不同:改革是国家和政府主动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③根本目的不同: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④对生产力影响不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9.中国封建王朝地主阶级改革成败规律
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这主要是因为:①王朝初期: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王朝初期,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王权作保障中后期:②、王朝中后期改革: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
10.改革的艰巨性和多样性
所有改革都是在新旧势力冲突和斗争的背景下展开,改革过程中,陈旧观念受到猛烈冲击,旧势力的利益受到影响,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会演变成生死较量,改革者必须以大无畏的勇气战胜困难,才能完成改革。改革也具有多样性,历史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改革,改革者要实现预期目的,只有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改革。
11、历史上几种不同性质的改革
①.奴隶社会的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②.封建性质的改革
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大化改新)
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洋务运动
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
③.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
确立资本主义: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⑤.20世纪三次重大的成功的经济改革:①苏俄的新经济政策;②美国罗斯福新政;③中国的改革开放

哪有表格啊。这个你看看吧。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改革

中国古代史上的改革基本上分两大类,一是新王朝建立之初对统治政策的调整,二是王朝中后期的变法改革。

(一)商君变法

《史记·李斯列传》李斯在说秦王的《谏逐客书》中写道:“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候亲服……”可见商鞅改革在秦国的卓越成效。公孙鞅(前390年—前338年),出生贵族。“商”是以封地为姓,因其又是卫国人故又称卫鞅。孝公蠃渠梁时期,商君是法家学派杰出的政治家,少时就喜读刑名之学。他任秦相十载,先后两次变法,改革制度,发展经济,为后来的秦统一六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商鞅变法是依据李俚《法经》结合秦国实际制定出一套措施和方案。小到家庭男女有别,必须分室而居。父子兄弟姐妹,不准同睡在一个炕上。贵族富商子弟如果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律送边疆垦荒。大到全国使用统一的尺寸、升、斗、斤、两。为后来的秦始皇的统一度量衡作了准备。他还让秦孝公下令建立乡、县地方政府系统,归中央统辖。十家编一组,互相勉励生产和监督行动,一家犯法,隐匿不报九户连坐。贵族商人,若是没有战功,不能担任政府官员。改革初,秦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而商君也受孝公之十五邑封。

商鞅从“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发,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而变法,使秦国崛起西戎,称霸关内。但这一系列的新法看起来就能得罪不少权贵,以至于秦孝公死后,商鞅遭到政敌的迫害,以谋反之罪被秦惠文王车裂而死,满门受诛。后人为他留下《商君书》二十九篇。商鞅变法也可见《史记·秦本纪》。

(二)王莽新政

在变法史上王莽又是另一个历史悲剧人物。王莽(前46年—23年)曾任黄门郎、新都候、大司马等职,到“安汉公”时已大权独揽在握。他是太后王政君和侄子,是个颇有心计又好施忍术之人。汉哀帝刘欣死后,军政大权就交到了王莽的手中,他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罢免了和哀帝有“断袖之辟”还差点当上了皇帝的董贤,又把另两家外戚逐出京城。后又鸠杀平帝立孺子刘婴,自己当起了摄政王。

公元9年1月1日,王莽代汉自立,正式即位称帝。改国号叫新,都城还是长安。当上了皇帝后,他根据《周礼》改革进行设计蓝图,巩固新朝贵族的统治,是走原始社会末期的复古制度。依井田制为模式的“王田令”,“私属令”、“五均”、“六管”等都是他的新政。

但是,他的政治经济改革只是一些表面的文章,措施不明确。土地改制等没有什么人支持。在贵族、豪强的反对下,有些改革一开始就没法实行。即使他个人再用心良苦却使新法危机四伏,以至最后自己四面楚歌,国家乱上加乱。王莽还想借对外战争来缓和国内的矛盾,又引起了匈奴、西域、西南各少数族的反对。他又征用民夫,加重傜役和老百姓的刑罚。这样外患未除、内忧又起。绿林军起义了,王莽只能用军队镇压,后来农民起义军杀向洛阳和长安,攻破宣平门,王莽被一商人所杀,死无全尸。

王莽改革只是种“空想社会主义者。”

(三)临川先生变法

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王安石(1021年—1086年)变法,也是古代史上最有争议的变法。王荆公是仁宗三年的进士,做过十多年地方官。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嘉佑三年他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系统地提出变法主张。他的变法不似王莽,新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还建立一个指导变法的新机构叫制置三司条例司,他提出了“法先王之意”的口号。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次年升宰相。

新法内容有:均输法、市易法、免行法、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将兵法、保甲法等。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还实行了改革科举制、整顿学校等措施。从新法实施,到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废罢新法,前后将近十五年时间。在此期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国家也加强了对直接生产者的统治,增加了财政收入。但主要是各项新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

司马光认为王安石的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而临川先生的《答司马谏议书》中则十分有力地反驳了司马的论点则令我佩服:“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在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中,他两次出任宰相又两次被迫辞职。但由于变法操之过急,犯了“左”的错误,最终被罢废。

列宁称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还在诗词、散文等方面的独特的成就,他主张文章“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四)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一次全面改革运动。《马关条约》签定后,康有为等“公车上书”

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已任,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变法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和诗人,维新变法领袖。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康广仁、杨深秀,在北京菜市口被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说过,自古变法少不了会有流血牺牲,所以,他放弃了东渡日本为变法流血来以警世人。

历史上认为,维新变法运动是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产物,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产物与要求,是先进的中国人从学习西方器物递进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深化。

除了以上这些,我国古代用贤臣进行改革的君主也不少。《史记·平淮书》汉武帝时也有过按照桑弘羊仿照春秋时期齐相管仲的办法,实行“笼盐铁”的国家资本财政论的改革。北魏孝文帝元宏也有过“俸禄制”和教育制度等的改革。

萍踪先生曰: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维新,都不仅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调整,而是上层建筑结构利益关系的重新组织和调整,这也是改革会遭到来自各方面阻力的真正原因。中国古代历经了长期的封建社会,新事物很难彻头彻尾地更替旧事物,故而变法维新之士,往往鲜有善终者。从哲学上宏观地来说,新事物当然是先进的,是符合社会客观规矩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但微观地比较,就会发现旧事物中也含有新的成分。所以要发展新事物少不了要向旧事物学习,吸收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变法改革是一项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这说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是个别人物决定的,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胡服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成为中国军队中最早的正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改进为后来的盔甲装备。使“习胡服,求便利”成了我国服饰变化的总体倾向。减弱了华夏民族鄙视胡人的心理,增强了胡人对华夏民族的归依心理,缩短了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奠定了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服饰融合的基础,进而推进了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创造了和平的环境,各族人民交往频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为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使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变法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王安石的缺陷和变法中的种种弊端是主要原因。

张居正改革
从维持明王朝的长远统治出发,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当权人物认为,必须改革政治,寻求一条自救的道路。在这样的形势下,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得到了推行。

洋务运动
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戊戌变法
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改革开放(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
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有名的是商鞅变法:移风易俗,不过就是刑法太严了改变了秦国的历史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北魏孝文帝变法:体现的是民族的大融合,是北方牧民文化向中原农业文化的过渡。
王安石变法:改变了北宋积弱的局面为大宋的中兴创造可能。
洋务运动:是清王朝为了改变被动的局面开展的一次向西方学习技术的运动,是变法图存的一次重大见证。
戊戌变法:是清末一些志士仁人为了改变中国受外国侵略的命运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开展的一场运动是要变法图强。
20世纪的改革开放:这次改革是中国繁荣富强推向另一个高峰的伟大创举。在经济方面有了市场经济的介入,承认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洋务运动or现在的改革开发

裸考


中国古代到现在,消失的民族有哪些
只能说一点。比如商周时期有个啥“鬼方”。经常骚扰商朝。后不存。还有契丹,也大多同化。在清朝就有学者认为,达斡尔族是契丹后裔。现在也基本认同。突厥,唐朝被大多灭了。在五代时还有,五代有三家皇族,实际是突厥后裔。宋朝后不存。

古代七大文明古国是哪些?曾经复兴过的有几个,现在都如何了?
古代七大文明古国:①古埃及 ②古巴比伦 ③古希腊 ④古印度 ⑤古中国 ⑥古罗马 ⑦古玛雅 复兴过的应该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中国,其它随着岁月的长河已经慢慢的失落甚至是无从考证了 古玛雅文明,已经失落无可考证了。只是被记录并曾经确实存在过可能地外文明的证据(如玛雅历法)古巴比伦...

中国古代有几个皇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5-04-09 展开全部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

中国古往今来 有多少种酷刑, 最好能详细说几种。
姬重耳的著名朝臣颠颉很晚才到,有人认为颠颉有罪,应该给以处罚。于是,姬重耳批准,将颠颉断椎处死。晋国的士大夫们都非常害怕,他们说:颠颉跟随姬重耳流亡列国十九年,功劳很大,现在偶尔有小过尚且受到如此严厉的刑罚,何况我们哪?从此人人畏刑守法。十六、<灌铅> 在佛教关于阎罗的故事中,有阎罗...

中国古代到现在的古典家族有哪些 ?
维持到现在的古老家族基本都没有当时的地位了,最多剩下堂号和族谱了。北方著名氏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汝南袁氏、兰陵萧氏等 江南氏族:朱、张、顾、陆,四家,不过注意不是所有姓这个的都是这一家族的人,留意堂号,家谱记载是否吻合。

中国古代首都都有哪些
如果从上古的夏商时期到清朝,历代的首都有上百个,历史上比较出名的首都且现在还存在的主要有: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成都、邯郸等。一、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历史上曾经是元、明、清等朝的首都。二、南京:南京,简称“...

中国古代有几个王朝的疆土面积比现在大的啊?
四个。元朝、明朝、清朝、民国,在外蒙被袁世凯卖掉之前,所领疆域也在今天之上,而且,民国政府及当时苏联的列宁政府、斯大林政府都不承认沙俄与晚清签订的割地的不平等条约,所以那140万平方公里应该也视为我国领土。

中国古代都有哪些朝代 说全点
它是根据我国古代的勺子的形状制成的,很象我们现在用的汤匙。 司南是怎样制成的呢?古书上缺少详细的记载,又没有实物留下来,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知道它的准确形状。根据专家们的研究,司南大约是把整块的天然磁铁,轻轻地琢磨成勺子的形状,并且把它的S极琢磨成长柄,使重心落在圆而光滑的底部正中。 司南做好以后,还得...

在数学上,古代中国真的领先过世界几百年吗?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古希腊人是数学的奠基者,他们使用逻辑证明、演绎法,强调量化和系统化,使数学成为一门严密的系统的富有逻辑性的学科。直到现在,人们使用的数学方法,大部分来源于古希腊。谈到古希腊的数学,有一个人绝对不可绕开,他就是欧几里得(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65年),他著有《几何...

中国古代从秦始皇开始到清朝结束有几位皇帝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

翠屏区18436448981: 中国古代历史上共有几次重大的改革? -
恽哗伊正:[答案] 改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条件 必要性 ①铁犁牛耕的使用 ②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需要 ③秦国相对落后 ①北魏各种制度建设不完善 ②社会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 ①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②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③辽和西夏的威胁 可能...

翠屏区1843644898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
恽哗伊正: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 封建改革:中国古代的一系列改革,如商鞅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2、 资本主义改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对资本主义生产...

翠屏区18436448981: 中国古代出现过几次大的社会变革 -
恽哗伊正: 真正称得上重大的社会变革只有一个,就是春秋战国间的社会变革.与此相比,往后的古代改革和变化都不够深入和重要. 春秋战国间的社会巨大变革,概括出来就是: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的应用以及相应的技术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产生了巨大的进步;政治上由于生产力的变革,导致井田制和贵族阶级的瓦解,小农经济的产生和相应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出现;思想上为适应这一变革,产生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想,最终总结为后世的儒家统治之道. 这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为中国古代后来的社会发展(无论经济、政治和文化)构造了一个基本框架.

翠屏区18436448981: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以后四次改革名称 -
恽哗伊正: 汉武帝的大一统改革,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北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明朝神宗时期的张居正革新

翠屏区18436448981: 我过古代史上有几次重要的改革?这几次的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不说内容和意义也行.仅限于初一(有些地方是六年级) -
恽哗伊正:[答案] 1)春秋: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 (2)战国:魏国李俚、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齐国邹忌变法,泰国商峡变法(内容、作用) (3)新:王莽改制(背景、中心内容、结果). (4)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作用...

翠屏区18436448981: 从古到今有哪些朝代进行改革 -
恽哗伊正: 古代变法有很多,比较有名是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及戊戌变法. 你说的皇帝的变法可能是王安石变法. 其他变法有: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李悝变法 吴起变法 王莽改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

翠屏区18436448981: 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几次变法?
恽哗伊正: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变法事件有:魏国的李悝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齐国邹忌的改革、韩国申不害的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

翠屏区18436448981: 中国古代改革有哪些? -
恽哗伊正: 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①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②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2、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评价: ①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