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蓟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为: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且能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失误过错。《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文献。


  《礼记·学记》的原文节选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礼记·学记》的节选翻译


  学生往往有四种失误,老师必须明了。人们求学明道,有的人失于贪多求全,有些人失于孤陋寡闻,有些人失于轻忽随便,有的人失于固步自封。这四种情况,各人的心情是不同的。教师只有明白学生的心意,然后才能补救他的不足。教育,也就是培养、发扬学生的长处,而补救、避免学生的短处。


  善于唱歌的人,能让人情不自禁地学着唱;善于教育的人,也能使人自愿主动地学着他的志趣。教师的言语,简约而意义显达,含蓄而情意深长,设譬不多而意义明白,这样,就能让人继承其志趣。


  君子只有懂得最高境界的难与易、美与丑,然后才能广喻博晓;能广喻博晓,然后才能做老师;能做老师,然后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然后才能做君王。所以,学为人师就是学为人君。为此,选择老师不可不慎重。古《记》说:“虞夏商周三王四代所以至治就在于重视师道。”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礼记·学记》的注释


  1、寡:孤陋寡闻,思路不开。


  2、易:漫易轻忽。


  3、止:故步自封。


  4、心:心意,心情。


  5、救:帮助克服。


  6、长(zhǎng)善:培养、发扬学生的长处。


  7、继其志:继承发扬其志趣。


  8、约而达:简约而显达。


  9、微而臧:含蓄而深长。


  10、罕:少。


  《礼记·学记》的创作背景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其成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据郭沫若考证,其作者可能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顾树森支持郭沫若的说法,认为“《学记》是写作于战国后期而为乐正子一派儒者的作品,它是继承思孟一派的观点而从性善出发的,可能是孟轲弟子乐正克所作”。高时良也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学记》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具体时间在战国后期。它的作者当是乐正克,因为,第一,乐正克是孟轲的得意门生,受孟轲思想熏陶较深。第二,乐正氏亦师承曾参,‘乐正子言吾闻诸曾子也’。第三,乐正本是学官,《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学官后裔论教育,有其家学渊源”。


  不过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可能是荀子儒学派的作品,也有人认为《学记》作者是谁已难于查考。


  《礼记·学记》的赏析


  《学记》开宗明义,首先表达了儒家对教育的功能与目的的认识。它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提出教育是为了“化民成俗”和“建国君民”,就是用道德观念和知识教育人,提高人民的精神素质和文化水平,转变不良的风俗习惯,从而能够更有成效地治理国家和社会。《学记》把教育同完善个人与社会进步相联系,尤其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后来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


  性善论是《学记》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学记》把受教育者比喻为玉石,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一方面说明了学习对于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儒家认为人同玉石一样,生来具有美好的本质,从而表现了他们对人的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充满了无限信心。正是由于对于人的价值和精神的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因而《学记》在教育学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上能够提出许多卓越的见解。


  《学记》从教育的实际状况出发立论,它看到当时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一味地让学生朗读课文(“呻其占毕”);总是教训、灌输,而不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多其讯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顾赶速度,而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只按照教育者的想法,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内心需要来决定讲授内容(“使人不由其诚”);不针对学生在个性及才能上的差异因材施教,发挥其特长(“教人不尽其材”)。文章指出这些问题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厌学,缺少学习的自觉性,对教师不满,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针对这些弊端,《学记》提出了教育应遵循的方法:(1)“豫”,就是预防为主,“禁于未发”,引导学生在其不良品性尚在萌芽状态时就加以克服。(2)“时”,就是抓住时机,及时施教。要让青少年适时入学,在最佳的学习年龄读书。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则要善于抓住契机,及时点化。(3)“孙”,即循序渐进,“不凌节而施”。这就要考虑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性,安排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4)“摩”,就是要鼓励学生互相切磋琢磨,取长补短。


  与此同时,《学记》又总结了学生在学习中应当加以纠正的四种倾向。第一是“失则多”,就是贪多务博,知识面广,但浅尝辄止。第二是“失则寡”,就是贪深求精,但是知识面狭窄。第三是“失则易”,学习速度快,但是不扎实。第四是“失则止”,其优点是稳步前进,缺点是畏难止步,一曝十寒。《学记》看到这些缺点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产生的原因也各异,因此要求对学生做具体分析,针对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发扬其优点,克服其缺点,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因为“多”则知识渊博,“寡”则精深专一,“易”则充满信心,“止”则认真对待。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做转化的工作。


  《礼记·学记》的作者简介


  乐正克,姓乐正,名克,战国时鲁国人,思孟学派的重要人物。郭沫若认为,他是孟轲的高徒。据《礼记·王制》载:“乐正崇四术,立四教”。他以职业为姓,其祖世代为学官。其主要贡献是撰写教学理论专著《学记》。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出自()。
【答案】:C 本题考查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代表著作。《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题干中,“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出自《学记》,意思是教师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并且纠正他们各自缺点的人。这句话体现了长善救失原则。C项正确。A、B、D三项:均为...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是什么意思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的意思是:教师,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并且纠正他们各自缺点的人。这句话出自《礼记·学记》,作者:佚名。原句是: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

《学者有四失》文言文整篇翻译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救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释文]:学生的学习往往有四种失误,教师必须了解。有人失误于学得过多;有人失误于学得过少;有人失误于学得过易;有人失误于...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是什么意思
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译文学习的人有四种毛病,或者是不足之处,教育别人,传授知识的人一定要知道。主要是人的学习态度,有的人贪多求快,贪多而不...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是什么意思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基本解释:见《礼记·学记》。长(zhang掌):增长。这里是发扬的意思。救:补救。本句大意是:教师,就是发扬人们的优点,并且补救他们各自缺点的人。《札记·学记》说:“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后两句是什么
《学记》 前面的话是,,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道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殊性。“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了解其特殊性,并据此来弥补其缺陷。“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得其中道,发扬长处,而使缺陷不为...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是什么意思
语出《礼记·学记》意思是:所谓教师,应当是帮助学生发挥长处纠正学生在学习中的偏差的人。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这句话汉语意思是什么
教也者---教育人的人(老师)长善---长其善,就是发扬他(指学生)的长处 救其失---补救他的短处,弱点 参考资料:《礼记》学记第十八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是什么意思
出自《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其中“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为: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且能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失误...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是什么意思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生的长处,使其得到发展,增长优点来补救他的过失。

阳城县18211315619: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现代汉语翻译意思是? -
谈萧汕鮀: 语出《礼记·学记》 意思是:所谓教师,应当是帮助学生发挥长处纠正学生在学习中的偏差的人.

阳城县18211315619: 谈谈你对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句话的理解? -
谈萧汕鮀: 完整句子是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基本解释:长(zhang):增长.这里是发扬的意思.救:补救,纠正.本句大意是:教师,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并且纠正他们各自缺点的人.

阳城县18211315619: 长善救失是什么意思? -
谈萧汕鮀:[答案] 原文 出自《礼记 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编辑本段 译文 学习的人有四种毛病,或者是不足之处,教...

阳城县18211315619: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是什么意思? -
谈萧汕鮀: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增长优点挽救过失的. 摘自《学记》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就其失者也. ◎ 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在学习的时候,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这四种心理都不相同,必需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增长优点挽救过失的.

阳城县18211315619: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是什么意思呢?
谈萧汕鮀: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见《礼记•学记》. 长:增长,这里是发扬的意思.救:补救.本句大意是:教师,就是发扬人们的优点,并且补救他们各自缺点的人. 《礼记•学记》说:“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意思是:人们的学习,有的缺点在于贪多,有的缺点在于学得太少,有的缺点在于学得太容易,有的缺点在于遇到困难就停止.这四种缺点,是由于各人心理因素的不同而造成的.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然后才能补救他们的缺点.所以文章接着说:“〜.”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心理,故能发扬学生的长处而补救其缺点.这一段话充分肯定了教师在育人方面的特殊作用.

阳城县18211315619: 长善而就救其失者也的长和善什么意思 -
谈萧汕鮀:[答案]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见《礼记·学记》.长(zhang掌):增长.这里是发扬的意思.善:长处救:补救.本句大意是:教师,就是发扬人们的优点,并且补救他们各自缺点的人.《札记·学记》说:“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

阳城县18211315619: 教也者,长善而求其失者也. -
谈萧汕鮀:[答案]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意思是 教育,就是使(学生的长处)得到发展,补救他的过失

阳城县18211315619: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用现代汉语翻译意思. -
谈萧汕鮀: 教师,就是发扬人们的优点,并且补救他们各自缺点的人.

阳城县18211315619: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是什么意思 -
谈萧汕鮀: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生的长处,使其得到发展,增长优点来补救他的过失.

阳城县18211315619: 求《学者有四失》里面的“或失则多”、“或失则易”、“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的意思. -
谈萧汕鮀:[答案]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译文〕学习的人缺点有四类,教师必须知道才行:在学习中,有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