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指出中国古代史书有哪几种体例?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作者&投稿:花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史书有哪几种体例~

1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4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5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场侵略战争。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野蛮、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社会性质的变化。在政治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后,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 。在经济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社会矛盾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三、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消极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从此在深受封建压迫的同时,又加上了西方列强的侵略,经济负担加重,政治压迫更深。
积极影响: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使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以编年体纪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如:《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简称《左传》;《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我国编年体通史的杰作,北宋司马光(1019—1086)主编,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   补充:按年月日顺序记载的中国史书体裁。起源于春秋。编年体史书数量极多。著名的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其优点是便于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可避免叙事重复。缺点是记事按年月分列杂陈,不能集中叙述每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难以记载不能按年月编排的事件,往往详于政治事件而忽略经济文化。
  编辑本段纪传体
  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   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   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也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史书,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起,一直到作者所生活的汉武帝太初年间结束,上下三千年,共计一百三十篇,篇目分别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本纪以历代帝王为中心,表为大事年表,书记礼制、官制及经济制度等,世家、列传记各诸侯国以及武帝以前的各类重要历史人物,少数民族,邻近国家的史实,其中世家与列传就占了一百篇。司马迁为了写完这一巨著,费时二十余年,多次跋涉全国各地考察古迹民俗,倾尽毕生心血。〈史记〉的古史资料价值特别高,有许多记载成为今人研究古史的珍贵文献资料;《史记》的史实分析和评价也比较客观,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科学性,例如肯定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进步作用,用「世家」体裁为之作传,这是古代史家中所罕见的。《史记》既是不朽的史着,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善用白描手法刻划人物形象,鲁迅甚至把《史记》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但《史记》只写到汉武帝为止,故汉代续补《史记》者丛出,其中以班固撰的《汉书》最为后世推崇,它是一部叙述了西汉二百二十九年史事的纪传体断代史。自《汉书》着成后,以纪、表、志、传为主要形式,以断代为史的史书体例,便成为后世修「正史」的标准形式。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的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二十四史还附志、表等作为附录。朝鲜、日本的一些史书也是以纪传体写成的。   但纪传体也有其弊端,即「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分头叙述人物,历史事件则被分记到人物传之中,产生重复矛盾的缺陷。到南宋,始出现了克服编年、纪传二体缺陷而综合其优点的纪事本末体。
  编辑本段典志体
  又叫典制体,典制体史书,以典制为中心,记述历代典章制度及其因革损益。它以分门别类为表述上的特点,曾被称为分类书。典制体史书是从纪传体史书中的书志分离来的,发展为独立的体裁。   中国古代史学上第一部有影响的典制史是唐代史家杜佑所撰的《通典》(之前有刘知几之子刘秩所著的《政典》,杜佑《通典》在其基础上加以扩充,故其书为《通典》所代,未流传于世。),共200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计九门,门下有子目,子目之下又有细目。全书内容采自五经群史,上自黄帝,下至唐代天宝之末。   元初,马端临撰《文献通考》,348卷,较《通典》有所增益。《通典》和《文献通考》都是典制体通史,后人把它们同《通志》合称“三通”。   南宋郑樵《通志》,是纪传体史书,典制部分称为“略”。从全书性质上看,属于纪传体通史。   “三通”都有续作,至清代累计为“十通”。其中官修的有续三通接正三通叙述至明末,清三通接续至成书之时,即乾隆五十年左右。因《通志》为纪传体通史,续作仅接续二十略这一部分。六部大书合计1560卷。清末刘锦藻又以个人之力成《续清文献通考》400卷,续至清末。   此外断代典制体史书始于唐代苏冕的《会要》40卷,记唐高宗至德宗时事,宣宗时,又有《续会要》40卷,因其断代成书,易于续作,后历代多有撰修。
  编辑本段纪事本末体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史书体例。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纪事本末体,既不同于编年体之以纪年为主,也不同于纪传体之以传人为主,而是以记事为主,把历史上的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无论是编年体还是纪传体,在记事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正式创立此种体例。其後,用此体改编或创作的史书很多,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张鉴《西夏纪事本末》、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近人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等,贯通古今,自成系统。这是各朝代的纪事本末。
  编辑本段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又称国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它最初的记录者可能是各国的史官,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的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的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晋陈寿《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编辑本段通史
  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与断代体史正好相反。   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也可称为通史。因为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还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著名的通史.“通史”可以理解为贯通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或世界的从最早文明到现在的历史。   既然叫通史,就首先要求叙述的内容广泛,所有重要事件和研究课题(军事、文化、艺术)涉及内容不深但都要涉及到。其次要求在叙述中体现历史发展脉络或贯穿其中线索,给人一种整体的认识。
  编辑本段断代史
  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如《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断代史,分为12篇纪、8篇表、10篇志、70篇传,共100篇,80来万字。记事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4年,共229年历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史,除了《史记》以外,均为断代史。以上的六种体例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史书体例。

  :(1)社会性质的变化。在政治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在经济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考试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任命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史书体例
1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4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5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体例是按照不同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照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体例。如《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从民族的角度和整个时空世界的角度多维度看历史:一方面,肯定是对中国有危害的,另一方面,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
一、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一八四三年七月与十月,耆英和璞鼎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对《南京条约》进行了补充和具体化,对关税税率、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又达成了协议。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耆英与美国全权代表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即《望厦条约》,一八四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耆英与拉萼尼在停泊在广州黄埔的法国兵舰上签订了《中法五口通商章程》(《黄埔条约》)美国和法国与中国达成同英国相同的权利。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消极影响深远,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的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二、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进步性

中英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尽管由于中国道光皇帝的无能和当时清政府的腐败,落后与封闭,造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作为一个失败者的中国不能不赔偿战争的费用和损失,接受外国的一些苛刻条件,甚至有些条件直接有损于中国主权的完整。但是毕竟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古老中国大门被英国用“炮舰”强行打开了,尽管这个时候打开的仅仅只是一些窗口,但是,它促进了古老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国的瓦解,对于推进世界文明在中国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其主要表现为:

(一)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大门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与专制社会,广大民众局限在有限的土地之中,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到了满清的后期,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以及腐败性更加突出,当世界在发展,特别是欧洲经济经过近几百年的迅速发展,先进的技术和现代文明,给欧洲民众不仅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而且还带给了欧洲民众较多的自由和民主,使中国与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差距更大,尽管西方各国在打开中国封闭大门时,采用了“鸦片”和“大炮”两种不文明的手段,但是中国的封闭大门毕竟是需要打开的,外部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这种进程。

(二)促进了中国商业的发展

由于《南京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先后开放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为商埠。五市的开市和开埠,促进了当时五市商业的发展,旧日的商业中心广州和新起的商业中心上海最为繁盛,其他次之,中国也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如广州的吴健彰,扬坊等人,这些拥资百万的商人,尽管有些商人是依附于外国人,但是毕竟是中国较早的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商人,他们促进了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

(三)带来了欧洲的现代文明和技术

随着中国的国门逐步被打开,一些外国的文明与技术,特别是外国的一些进步和开放的民主思想和自由的主张,也开始在中国大陆产生。比如当时著名的思想家魏源也研究了“鸦片战争”的过程,提出了对外关系方面的几个原则。第一是“听互市各国以款夷,持鸦片初约以互市”,这就是允许合法贸易,反对鸦片贸易。第二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魏源所指“夷之长技”虽然主要还是指枪炮。魏源等人的这些主张已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较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先驱者,自这以后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和新产品也开始陆续地进入中国,中国民众也开始在逐步认识西方世界。

总之,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鸦片战争也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出现了探求西方知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御外侮的新思潮。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鸦片战争在一定程度

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 鸦片战争对中国最大的影响就是中国又封建的王者统治,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

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


中国古代著名的史书典籍有哪些
史书古代史书指古籍中专门记载历史的书。史书的种类我国的史书卷帙浩繁,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下列五种。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外,大部...

中国古代四大史书的名称及地理位置
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没有“四大史书”之说。但有“前四史”之说,它们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史记》。《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

中国古代著名的史书典籍有哪些
浮生六记--古代文学史上罕见的以抒情散文笔法写作的自叙传 笑林广记--华厦笑话第一书 史 传 部 史 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战 国 策--第一部国别体史料汇编 汉 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国 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资治通鉴--现存现模和影响最大的编年体史书 左 传--第一部记事详细的史书 ...

我国古代的四书指的是
《左传》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各个国家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历史事件。它主要由侍中左丘明所撰写,是一部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的古典著作。《左传》以史为鉴,批判当时各国的奢侈、贪污、弊政等现象,对后世有较大的启示作用。《春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部经典典籍,是一...

谈谈所谓中国历代所著史书的情况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有修史的传统。而中国的史书又有自己的特点,从修史主体看,分为官修和野史。1、中国古代的官修史书,是指‍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简要介绍如下: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

求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有哪些,按时间排序
古代著名的编年体史书除了《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竹书纪年》还有汉纪,后汉纪,国榷,,明通鉴, 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

中国古代主要的三种史书是哪些哪些?
中国古代的史书主要有编年体、纪传体和国别体三种史书。

中国古代的史书按照什么分
编年体:编年体史书按年、月、日顺序编写,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 史事 件的联 系。以编年体记录历 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 国。如《左传》、《资治通鉴》等都属于这一类。《春秋》是我 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纪事本末体: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中国古代史书的类型与简介
断代史:记载一朝一代历史的史书称为断代史,创始于东汉班固的《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其余都属断代史。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另外,还有记载各种专门学科历史的史书称专史,如经济史、思想史、文学史、史学史等。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

中国古代当中的“前四史”具体包括哪些史书呢?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乐清市15856763631: 古代史书有哪几种体例 -
竹房脑血:[答案] 纪传体:纪传体史书创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它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用“本纪”叙述帝王;用“世家”记叙王侯封国和特殊人物;用“表”统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用“书”或“志”记载典章制度;用“列传”记人物、民族及外国.历代修正史...

乐清市15856763631: 中国古代史书主要分为哪几种体裁? -
竹房脑血:[答案] 你好!很高兴为您 总共六种 1纪传体:以《史记》为代表.内容分世家,列传,书,表等.世家主要描写对历史有重要影响的... 6断代史:记载一朝一带的历史.如《汉书》记载西汉一朝的历史.二十四史中大多是断代史史书. ————希望可以帮到您!觉...

乐清市15856763631: 中国古代史书体例都有什么 -
竹房脑血: 1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4国别体:以...

乐清市15856763631: 我国古代史书体例 -
竹房脑血: 主要有编年体史书、纪传体史书两类.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通史和断代史,等等.

乐清市15856763631: 古代史书的三种体例 -
竹房脑血:[答案] 编年体 国别体 纪传体 断代史和通史是一种分类 断代史不是体例

乐清市15856763631: 我国史学的基本体例有哪些?《左传》、《史记》、《汉书》是什么史学体例? -
竹房脑血:[答案] 史书常见体裁为纪传、编年二体,而可被视作史书滥觞的著作却不止这两种,譬如《尚书》、《逸周书》等,皆有极大记录历史价值,可视为最古之史书. 《春秋左氏传》为编年体,记述鲁国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

乐清市15856763631: 中国传统史书主要有哪几种体例? -
竹房脑血: 主要有四种体例: 一是编年体 :如《左传》《资治通鉴》. 再是纪传体:如《史记》. 还有纪事本末体:《通鉴纪事本末》. 以及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

乐清市15856763631: 中国古代文学的史书体例 -
竹房脑血: 1.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 2.纪传体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代表有二十五史. 3.纪事本末体 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

乐清市15856763631: 古代史书的体例一般分为几种? -
竹房脑血: 分为编年体与纪传体,纪事本末体. 编年体就是类似记流水帐,某年某月发生了什么事,哪里哪里又发生了什么事,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编制的. 例如左传“隐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这样按时...

乐清市15856763631: 中国古代历史学编纂体例有哪些 -
竹房脑血: 史书编纂体例可以分为内容体例和方法体例两种: 从内容上看,史著的编纂自《史记》创“礼”、“乐”、“律”、“历”、“卦禅”、“河渠”、“平准”等“八书”体裁始,后世史家在编纂史书时,虽在项目及名称上有所更改和新增,但体例却已基本确定. 从方法上看,史书的编纂体例主要包括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纪事本末体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