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利不可两

作者&投稿:潘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翻译: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盾之说也.】

现在尧和舜不能同时称赞,是同上面讲到的矛和盾不能同时存在有着同样道理的.全文其实是说:历山一带的农民相互侵占田界,舜到那里种田.一年后,各自的田界都恢复了正常.黄河边的渔夫相互争夺水中高地,舜到那里打鱼,一年后,大家都礼让年长的人.东夷的陶工制出的陶器质量粗劣,舜到那里制陶,一年后,大家制出的陶器很牢固.孔子赞叹说:“种田、打鱼和制陶,都不是舜的职责,而舜前去干这些活,是为了纠正败坏的风气.舜确实仁厚啊!竞能亲自吃苦操劳而使民众都听从他.所以说,圣人的道德能感化人啊:”有人问儒者说:“当此之时,尧在哪里?”儒者说:“尧在做天子.”“既然这样,孔子说尧是圣人又该如何解释呢?圣人处在君位上,明察一切,会使天下没有坏风气.如果种田的、打鱼的没有争执,陶器也不粗劣,舜又何必用道德去感化他们呢?舜去纠正败坏的风气,又证明尧有过失.认为舜贤,就是否定尧的明察;认为尧圣,就是否定舜的德化。

2. 文言文中"利"与"益"的区别

利是一个会意字,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收获谷物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引申义:收获谷物、得到好处。

比方说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而益表示器皿中有水漫出。从皿,从水表示水漫出,引申为在某些方面增加。比方说吕氏春秋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这种情况下,两者相同,都可以解释为“利益、好处”

两个字本身还有其他的意项,就完全不相似了,比方说“澭水暴益”表示水涨

“时不利兮骓不逝”表示吉利,“子贡利口巧辞”表示说话敏捷。

3. 《吕氏春秋·权勋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 利不可两,忠不可兼。

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故小利,大利之残也;小忠,大忠之贼也。

圣人去小取大。 昔荆龚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荆师败,龚王伤。

临战,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①阳谷操黍酒而进之。子反受而饮之。

子反之为人也嗜酒,甘而不能绝于口,以醉。 战既罢,龚王欲复战而谋。

使召司马子反,子反辞以心疾。龚王驾而往视之,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曰:"今日之战,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若此,是忘荆国之社稷,而不恤吾众也。

"于是罢师去之。斩司马子反以为戮。

竖阳谷之进酒也,非以醉子反也,其心以忠也,而适杀之。 故曰:小忠,大忠之贼也。

昔者晋献公使荀息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②赂虞公,以假道于虞而伐虢。虞公滥于宝与马而欲许之,宫之奇谏曰:"不可许也。

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

若假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 奈何其假之道也?"虞公弗听,而假之道。

荀息伐虢,克之。还反伐虞,又克之。

荀息操璧牵马而报。献公喜曰:"璧则犹是也,马齿亦薄长矣。

"故曰:小利。大利之残也。

中山之国有套繇者,智伯欲攻之而无道也。为铸大钟,方车二轨以遗之。

套繇之君将斩岸堙溪以迎钟。赤章蔓枝谏曰:"夫智伯之为人也,贪而无信,必欲攻我而无道也,故为大钟,方车二轨以遗君。

君因斩岸堙溪以迎钟,师必随之。"弗听,有顷,谏之。

君曰:"大国为欢,而子逆之,不祥,子释之。"赤章蔓枝曰:"为人臣不忠贞,罪也;忠贞不用,远身可也。

"断毂而行,至卫七日厹而繇亡。 昌国君将五国之兵以攻齐。

齐使触子将,以迎天下之兵于济上。齐王欲战,使人赴触子,耻而訾之曰:"不战,必划③若类,掘若垄。

"触予苦之欲齐军败于是以天下兵战战合击金而却之卒北天下兵乘之。 触子因以一乘去,莫知其所,不闻其声。

达子又帅其余卒军于秦周,无以赏,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

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译文: 利不可两得,忠不可兼备。 不抛弃小利,大利就不能得到,不抛弃小忠,大忠就不能实现。

所以说小利,是大利的祸害;小忠,是大忠的祸害。圣人抛弃小的,选取大的。

从前荆龚王与晋厉公在鄢陵作战,楚军失败了,龚王受了伤。当初,战斗即将开始的时候,司马子反口渴了找水喝,童仆阳谷拿着黍子酿的酒送给他。

司马子反接过来喝了下去。司马子反为人酷爱喝酒,他觉得酒味甜美,喝起来口不能自止,因此喝醉了。

战斗停下来以后,荆龚王想重新作战要商讨对策。派人去叫司马子反,司马子反借口心痛没有去。

龚王乘车前去看望他,进入军帐中,闻到酒味就回去了。荆龚王说:"今天的战斗,能依靠的就是司马了。

可是司马又醉成这样,他这是忘记了楚国的社稷,不担忧我们大家啊。"于是收兵离去,并斩杀司马子反,将他暴尸示众。

童仆阳谷献上酒,不是借此把子反灌醉,他心里认为这是忠心,却恰好害了子反。所以说:小忠,是大忠的祸害。

从前,晋献公派荀息用垂棘产的美玉和屈邑产的良马(作为礼物)贿赂虞公,来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虞公贪图宝玉和骏马想要答应荀息。

宫之奇劝谏说:"不可以答应啊。古人有句话说:‘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虢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虞国;虞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虢国啊。如果借路给晋国,那么虢国早晨灭亡,虞国晚上也就会跟着灭亡了。

怎么能借路给晋国呢?"虞公不听,把路借给了晋国。 荀息(带兵)攻打虢国,战胜了虢国。

返回的时候攻打虞国,又战胜了虞国。荀息拿着玉壁牵着骏马回来向晋献公禀报。

晋献公高兴地说:"玉璧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马的牙齿稍微长了一点。"所以说:小利,是大利的祸害。

中山诸国有个厹繇(qiúyóu)国,智伯想攻占它,却(苦于)没有(带兵进攻)的道路。 就给厹繇国铸造了一个大钟,用两辆并排的车装载着大钟送给他们的国君。

厹繇的国君就想削平高地填平溪谷来迎接大钟。赤章蔓枝劝谏说:"智伯为人贪婪而且不守信用,一定是他想攻打我们但是没有进军的道路,所以铸造了大钟,用两辆并排的车装载着来送给您。

您于是削平高地填平溪谷来迎接大钟,(如果这样)智伯的军队必定跟随着到来。"厹繇国君不听,过了一会,赤章蔓枝再次劝谏。

厹繇国君说:"大国跟我们交好,你却拒绝人家,这不吉祥,你不要再说了。"赤章蔓枝说:"做臣子的对国君不忠诚坚贞,是罪过;忠诚而坚贞却不被采纳,脱身远离国君就可以了。

"于是,他砍掉车轴两端(表示与厹繇国君断绝关系)就走了,到了卫国七天,厹繇国就灭亡了。 昌国君率领五国的军队来攻打齐国。

齐国派触子为将,在济水边迎击各诸侯国的军队。齐王想开战,派人到触子那里去,羞辱并且斥责他说:"不开战,我一定灭掉你的族类,挖掉你的祖坟!"触子感到很痛苦,想让齐军战败,于是跟各诸侯国的军队开战。

双方刚一交战,触子就鸣金要齐军撤退。齐军败逃,诸侯军追击齐军。

触子趁机凭靠一辆兵车离开了,没有人知道他。

4. 文言文中虽的用法虽在文言文中有两种用法,一为“虽然”,二为“即

虽 "虽"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

1.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使"。例如: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2.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可译为"虽然"。

例如: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 3.复音虚词"虽然"。 现在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虽"字。

文言的"虽然","虽"是转折连词,"然"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于"虽然如此"或"话纵然这么讲"。例如: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5. 在古文中“何”可不可以翻译为“怎么”、“怎样”

⑴什么。

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⑵怎么样。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

例: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②却看妻子悉何在。

③豫州今欲何至?④何由知吾可也。 ⑷多么。

例: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③作计何不量! ⑸为什么。

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③安陵群不听寡人,何也?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⑹怎么。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8]何:通“呵”,喝问。

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何如」怎么样,怎样。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③君谓皇上何如人也?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⑤求,尔何如? 「何消」哪用得着。

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何若」如何。

怎样。例:此为何若人。

「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何为」 ⑴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 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 ⑶作什么。

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何意」 ⑴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⑵岂料,哪里料到。

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何由」 ⑴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

⑵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⑶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何乃」怎么能。

例:何乃太区区! 「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何加」有什么益处。

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何其」多么。

例:何其衰也。

6. 文言文 有来无往非利也不 什么意思

应该是“来而不往非礼也”,这句话是《礼记》中经典名句,出自《礼记·曲礼上》:“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来而不往非礼也——指的是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表示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善意,应当做出友好的反应,否则是不合乎礼节的。

造句:

1、隔壁的新邻居来探访了我们家,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家也决定去拜访他们。

2、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讲究"来而不往非礼也"。

您好!很高兴第一时间为您解答,如有问题请及时追问,如果满意,请采纳!




文言文利令智昏的解释
负责治安的小吏打了他并用绳子绑了他,问他:这么多人在这儿,你却抢人家金子,什么原因呢。他回答说:抢人家黄金的时候,我只看到了黄金,没看到旁边有人。利令智昏:是一个汉语成语,利: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意思是因贪利而失去理智,不辨一切。

文言文利令智昏解释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曰:"取金之时,徒见金,不见人。" 出自《 吕氏春秋·去宥》翻译 利:私利。 令:使。 智:理智。 昏:昏乱。 清旦:清晨。 鬻:卖。 攫:抓,夺。 被:通...

文言文利令智昏解释
那人回答官吏说:"拿金子时,我只看到金子,根本就没看到人。"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曰:"取金之时,徒见金,不见人。"出自《吕氏春秋·去宥》翻译 利:私利。令:使。智:理智。昏:...

若羌县14716932567: 古文“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怎样翻译 -
农仲芙琦: 凭我们现在的力量不能使两个孩子活下来,刘仲不能应为这样而没有后代

若羌县14716932567: 文言文利字活用情况 -
农仲芙琦: “利” 意思为:利益、好处时,名词活用做动词. 《伤仲永》:“父利其然也,日板仲永环谒于邑人.” 《苦斋记》:“良药苦口利于病.” 《冯谖客孟尝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利” 意思为:利润、盈利时,名词活用做动词. 《冯谖客孟尝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利” :名词活用做形容词:顺利.《赤壁之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若羌县14716932567: 带“利”的文言文 -
农仲芙琦: 我有利,客无利,则客不存; 我利大,客利小,则客不久; 客我利相当,则客久存,我则久利! ——墨子《商之道》

若羌县14716932567: 自相矛盾的文言文或是什么意思 -
农仲芙琦: 原文:人有鬻矛与楯者,誉楯之坚: 矛盾 “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以为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为名不可两立也. 白话翻译: 有个卖矛和盾的人,称赞他的盾的坚固:“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一会儿又赞美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他:“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刺得破的矛,这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矛:古时长柄有刃的兵器,用以刺敌.盾:古代武器名,即藤牌或皮牌,用以抵挡敌人刀剑,防护身体.

若羌县14716932567: 文言文的句式有几种?分别有哪些特征? -
农仲芙琦:[答案] 结构: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

若羌县14716932567: 文言文翻译!!! -
农仲芙琦: 1、觉得自满的人就会容易受到损害,谦卑的人就容易获得福报贪满者多损,谦卑者多福,鬼...

若羌县14716932567: 文言文《墨子.公孟》 -
农仲芙琦: 公孟第四十八公孟子谓子墨子曰:“君子共己以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子墨子曰:“是言有三物焉,子乃今知其一身也,又未知其所谓也.若大人行淫暴于国家,进而谏则谓之不逊,因左右而献谏则...

若羌县14716932567: 谁知道矛与盾古文中的一句话 -
农仲芙琦: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 然则仲尼之圣尧奈何!圣人明察,在上位,将使天下无奸也.今耕渔不争,陶器不窳,舜又何德而化?舜之救败也,则是尧有失也.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楯之说也. 那个人不能回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