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顺的故事

作者&投稿:杨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中国古代十大孝的故事!~

中国古代十大孝的故事有大孝感天、闻雷泣墓、亲尝汤药、丁兰刻木、鹿乳奉亲、江革背母、百里负米、卖身葬父、卧冰求鲤、以身喂蚊。
1、大孝感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闻雷泣墓
王裒是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3、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四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汉文帝刘恒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4、丁兰刻木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沁阳一带)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5、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 被误杀的危险。
6、江革背母
江革,东汉时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7、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种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8、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博兴县)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9、以身喂蚊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10、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扩展资料:
“孝”是古代中国,乃至现代中国一项极其重要的伦理关系准则。长期以来,国人对“孝”涵义的理解,存在着较严重的偏颇,甚至是误解。按照《礼记》等文献的记载,“孝”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概念体系。它包涵了“孝”、“敬”、“谏”、“全身”、“继志”等内容。
古人认为,最低等级的“孝”,是指向父母长辈提供衣服、食物等物质生活资料,“以其饮食忠养之”,满足父母的基本物质需求。

中华民间小故事:孝顺的媳妇

二百零四声咳嗽演绎孝心故事
这是发生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一个村庄的真实故事。 "噢……咳咳……",1月15日,晚饭的时候,徐庄镇机关干部尹彦文和家人在一起吃饭,他的父亲突然咳嗽起来,他放下饭碗,转过脸去,用手捂住嘴,沉闷地干咳了几声,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儿子和儿媳说:"你看,我吃饭吃呛了。"然后,他起身拿了衣服回村子里的老宅院休息。
尹彦文的妻子借债办了一个养猪场,白天,父亲帮着他们拌料、喂猪,帮着干些零零碎碎的杂活。晚上,爷几个在养猪场里吃完饭,再回家睡觉。吃过饭后,鲁南地区下起了2004年的第一场雪,尹老汉 "咯吱咯吱"地踩着雪回去了。
半夜里,尹彦文的妻子告诉丈夫:"哎,咱爹咳嗽好几天了,不是吃饭吃呛了,怕是有其他的病吧。" 尹彦文说:"是他的气管炎的老毛病又犯了?"这尹彦文时,起身穿了衣服,蹬上鞋,又随手拿了大衣披在身上,媳妇问他:"这么晚了,你要到哪里去?" 尹彦文说:"你自个先睡,我去村里看看咱爹。" 外面的风很大,尹彦文把手插进大衣筒里,跺了跺脚,向村子里走去。 一路上,尹彦文在想,母亲去世后,父亲就一直住在村子深处的那座房子里。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成人,现在自己争气,媳妇也很能干,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父亲应该很满足了。
尹彦文走到房子前面的那棵老槐树下,就听见父亲剧烈的咳嗽声。咳嗽了一会儿后就渐渐地平息了,像是睡着了。尹彦文想陪伴父亲呆一会,刚想叫门,但又怕吵醒了父亲,好不容易地睡个安生觉,就不打扰他了。
尹彦文决定在门口站一会儿。尹彦文想起母亲刚去世的时候,有人给父亲介绍了一个对象,父亲看着两个孩子,叹了一口气:"还是我一个人拉扯他们吧!"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姐姐出嫁了,自己也结了婚,老父亲倒只剩下一个人了。那年快过年了,人家都准备着年货,还要预备一些油炸食品。父亲外出打工没有回来,他和姐姐就在村口等。一天,父亲披着一身雪花回来的时候,看见两个孩子呆在大树下,他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别人家油炸年货,父亲不会做,盐粒没有化开,菜刚放到锅里,就啪啪地乱响,溅起大片片的油花,炸的菜半生不熟。父亲怕浪费,都吃了,结果加上风寒,落下了气管炎的毛病,这几年倒是不犯了。
自从办了养猪场,他又跟着自己整天忙活,却又经常瞒着病情,怕自己为他操心。 想到这里,尹彦文不忍打扰父亲,就站在门口听父亲睡觉。过了一会儿,父亲又咳嗽起来,不知怎的,一阵比一阵厉害。那一声声的咳嗽像是锤子敲打在儿子的心上:"一、二、三……" 尹彦文在心里默数着。 咳嗽了一阵,父亲才好一些,尹彦文的心也稍稍安宁一些。不一会,父亲的咳嗽声再度响起,"五十、五十一、五十三……" 尹彦文数着的时候,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他的脚冻木了,就在雪地里轻轻地走一走。当他数到第一百九十声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不一会儿,父亲起床了,尹彦文推开了门,问父亲:"爹,您一夜睡得还好吧?"父亲笑了笑说:"好,我一觉睡到大天亮。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尹彦文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他对父亲说:"爹,今天咱什么都不干,我陪您去县人民医院看病。"
尹彦文含泪给我们讲完这个故事,他说:"自己孝敬父母的永远没有父母给予自己的多!临近年关了,必须多关注老人的生活。多陪老人坐坐。别让老人孤孤单单的过年!"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中华德育故事



03 孝顺故事:老莱子戏彩娱亲




关于孝顺的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有哪些?
1,鹿乳奉亲周朝时,有一位叫郯子的,从小就很孝顺。 他的父母年老的时候,双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于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这样去取得鹿乳供奉双亲,没想到被打猎的人发现。 正当猎人举起了弓箭要射杀他时,他急忙喊道:”我为了取得鹿乳,...

“百善孝为先”的小故事有哪些?
1、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

关于孝顺的小故事
1、【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2、【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

关于孝敬的故事有哪些?
孝亲敬老的故事1 晋朝人吴猛,幼年母亲早逝,与父亲相依为命。由于家贫买不起蚊帐,每到夏夜,吴父常常因蚊虫叮咬而睡不好觉,吴猛年纪虽小,但非常有孝心,为了让父亲睡好,自己竟赤裸上身,让蚊子咬吸自己的血,希望蚊子喝饱了血就不再叮咬父亲。吴父去世后,吴猛为父亲守丧三年,三年里他烧纸供奉,...

讲一个孝敬的小故事不超过二十字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 姿态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假装自己跌了一跤,于是他模仿小孩子啼哭的“呜呜”声 [1] ,二老大笑。5、孝感动天 舜的母亲早亡,...

古人关于孝顺的故事有哪些?
1、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

中国十大孝顺典故
朱寿昌,字康叔,宋天长同仁乡秦栏人,是当时有名的大孝子。朱寿昌弃官寻母的故事,是《二十四孝》中流传甚广的孝道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朱寿昌7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自此母子骨肉分离,五十年未能相见。五十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每到一地为官,...

中国古代十大孝的故事有哪些
中国古代十大孝的故事有大孝感天、闻雷泣墓、亲尝汤药、丁兰刻木、鹿乳奉亲、江革背母、百里负米、卖身葬父、卧冰求鲤、以身喂蚊。1、大孝感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

古今中外有哪些孝敬父母的故事,请列举
后来,董公病故,董永因家中贫困,无钱安葬父亲,于是就到西溪镇上大财主曹长者家卖身为奴,得钱葬父。3、包拯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他在宋仁宗天圣五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

关于孝顺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1、子路负米 仲由是周朝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路。非常孝敬父母。他从小家境贫寒,非常节俭。经常吃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百里之外是...

仁布县15278978603: 孝敬老人的有关事例 -
迟果优立: 1,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舜有个弟弟叫象,也常对父亲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

仁布县15278978603: 孝敬长辈的故事 -
迟果优立: 一.孝感动天虞舜,瞽瞍(ɡǔ sǒu)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

仁布县15278978603: 请帮我找一下有关于孝的感人故事 -
迟果优立: 天地重孝孝当先, 一个孝字全家安; 孝顺能生孝顺子, 孝顺子弟必明贤. 孝是人道第一步, 孝子谢世即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 君选贤臣举孝廉. 尽心竭力孝父母, 孝道不独讲吃穿; 孝道贵在心中孝, 孝亲亲责莫回言. 惜乎人间不识孝, 回心...

仁布县15278978603: 民间孝顺的故事20字 -
迟果优立: 明朝时,余姚人黄润玉,是年纪最小中举的人.他从小就十分孝顺,母亲生病时,衣不解带,常常通宵陪护.

仁布县15278978603: 关于孝顺父母的故事 -
迟果优立:[答案] 事例一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 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

仁布县15278978603: 古今中外有许多孝敬长辈的故事,谁能帮我? -
迟果优立:[答案] “冯玉祥买肉孝父”的故事. 冯玉祥将军不仅是个著名的爱国将领,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 旧社会当兵是个苦差事,当兵的经常发不上军饷,逢五排十还要打靶.每到打靶的日子,父亲念其年幼身弱,总想方设法给儿子凑几个小钱,让他买个烧饼充...

仁布县15278978603: 古今中外,关于孝顺的故事有哪些? -
迟果优立: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孙思邈为双亲治病 孔子 孔融让梨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仁布县15278978603: 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文中有孔子的话更好!(关于孝的) -
迟果优立:[答案] 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仁布县15278978603: 写一个关于孝顺的故事 -
迟果优立: 仲由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他非常孝敬父母.因为从小家境贫寒,为人非常节俭.经常吃野菜度日.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 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