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琪罗传 读书笔记

作者&投稿:薛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米开朗琪罗传》的读书笔记,包括心得体会!~

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活的生命,一个真实的米开朗琪罗。他平易,但又超凡脱俗。他无以伦比的艺术天赋和创造力全部献给了艺术,他追求艺术真善美之表现力的执着与忠诚更是感人。米开朗琪罗是无愧于那个时代,无愧于巨人的称号的。

他狂野,他不羁,他高贵。他欣赏自己,赞赏自己,他不答应别人把他当艺术家来看。他认为,天才这个词都不配于他。

他的父亲也劝告他不要劳作过度,但是劝告并不起作用。他从不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合人性些。他只以极少的面包与酒来支持他的生命。

米开朗基罗生于一四七五年三月六日,安息于一五六四年二月十八日下午五时。享年90岁。

他的一生就在不息的艺术冲动与创造中渡过。无数的失败,无数的成功,他走完了自已充满坎坷的一生。最终他用自已的精神和生命为人类留下了无限宝贵的财富。


好词好段

这是一个裸露的青年,生成美丽的躯体,低低的额上垂覆着鬈曲的头发。昂昂地站着,他的膝盖踞曲在一个胡髭满面的囚人背上,囚人蜷伏着,头伸向前面,如一匹牛。可是胜利者并不注视他。即在他的拳头将要击下去的一刹那,他停住了,满是沉郁之感的嘴巴和犹豫的目光转向别处去了。手臂折转去向着肩头:身子往后仰着;他不再要胜利,胜利使他厌恶。他已征服了,但亦被征服了。
这幅英雄的惶惑之像,这个折了翅翼的胜利之神,在米开朗琪罗全部作品中是永留在工作室中的惟一的作品,以后,达涅尔•特•沃尔泰雷想把它安置在米氏墓上。它即是米开朗琪罗自己,即是他全生涯的象征。


“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竣岭,风雨吹荡它,云翳包围它.但人们在那里呼吸时,比别处更加自由有力.纯洁的大气可以洗涤心灵的秽浊,而当云翳破散的进候,它威临着人类.
是这样地这痤崇高的山峰矗立在文艺复兴期的意大利,从远处我们望见它的峻险的侧影,在无垠的青天中消失.
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在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战斗的勇气.”



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爱人;他不被人爱。人们对他又是钦佩,又是畏惧。晚年,他令人发生一种宗教般的尊敬。他威临着他的时代。那时,他稍微镇静了些。他从高处看人,人们从低处看他。他从没有休息,也从没有最微贱的生灵所享受的温柔——即在一生能有一分钟的时间在别人的爱抚中睡眠。妇人的爱情于他是无缘的。在这荒漠的天空,只有维多利亚•科隆娜的冷静而纯洁的友谊,如明星一般照耀了一刹那。周围尽是黑夜,他的思想如流星一般在黑暗中剧烈旋转,他的意念与幻梦在其中回荡。贝多芬却从没有这种情境。因为这黑夜即在米开朗琪罗自己的心中。贝多芬的忧郁是人类的过失;他天性是快乐的,他希望快乐。米开朗琪罗却是内心忧郁,这忧郁令人害怕,一切的人本能地逃避他。他在周围造成一片空虚。

  在我心中,米开朗琪罗是一个传奇人物,不仅因为他一生那些伟大的作品,还有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影响力。所以我在翻开米开朗琪罗传时,用的是一种崇敬的心态。正如罗曼?罗兰所说:“我若是他,会有怎样的宿命,他艰辛痛苦德颠沛流离和他的美德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福运!”
  “大卫用他的弹弓,
  我用我的弓箭。”
  ----米开朗琪罗
  这是一句意蕴深长的话,语句中透露出骄傲,自信与一种拥有荣耀的兴奋。米开朗琪罗一生是艰苦的,毕竟,在文艺复兴时期那种疯狂的境遇之下,天才总是会被所敌对的人攻击和排挤。
  米开朗琪罗生于佛罗伦萨。佛罗伦萨是一个狂热,骄傲,神经质的城市,动辄耽于盲目的信仰,不断淫宗教与社会的歇斯底里动荡不停。佛罗伦萨也是一个动荡不安,充满自由狂妄和腥味的城市。
  在这个动荡与和平共处的城市,米开朗琪罗也和这个城市的居民一样,聪明、偏执、热情、易怒、嘴尖舌利,生性多疑。
  米开朗琪罗眼光开阔、志存高远。他看不起他们那个艺术圈子。他对他们态度粗暴,但他爱他们。他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对家乡的爱一直充斥着他的心,米开朗琪罗把他的天才归于”家乡那纯洁的空气”。他的家族在佛罗伦萨历史悠远,他对自己的血统和家族甚至比对自己的天才还要感到自豪。“他不允许别人把他看做艺术家:‘我不是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我是米开朗琪罗?博纳罗蒂’。”
  米开朗琪罗是精神上的贵族,由他的话可见;“从事艺术的应该是贵人,而不是平民。”


  他家族里所具有的一切迷信、狂热,他都具备。他整个人就是用这些迷信和狂热的泥土塑造出来的。但从这些泥土里迸射出一道光焰,将一切都给净化掉了,这就是;天才。
  米兰开朗琪罗纯粹是天才的典型,他日夜在亢奋之中,为之所困。以至于他接受难以兑现的订单。
  米开朗琪罗就是在这种令他痛苦的天才的促使下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的作品,为了给他因为这个天才而永无止尽的欲望得到满足,他什么都想做;工程师、操作工、凿石工,他样样自己动手,什么都想让自己一个人完成。修建官邸、教堂、雕像等一切可以满足自己欲望和虚荣心的工作,他都想接下。于是他就在这种天才的促使下繁忙的像蜜蜂一样转来转去,蜜蜂还有帮工而他基本上一个人,这就使他的健康成了大问题。
  他很有钱,非常富有,但他却说自己贫穷,用这种臆想的贫穷来折磨自己。
  他是孤独的。他狠人也遭人恨;他爱人却无人爱他。周围是一片黑夜,只有他炙热的思想流星-----他的欲望和疯狂的梦境飞驰而过。米开朗琪罗犹豫成性,他在自己的周围造成了一片空虚。
  “我爱死亡,生命就在其中。”
  米开朗琪罗历经沧桑之后,一种新的生活出现了,仿佛鲜花盛开的春天,燃起了明亮的爱的火焰。
  ‘亲爱的主啊,我的太阳,消除了我无谓的盲目烦恼。”
  但是他的爱情从没有温柔的静下来,安抚他如同困兽一般烦躁的心。自维多利亚死后,再没有任何伟大的感情照亮他的生命,爱已离他而去。
  “爱的火焰没有在我的心中停留,
  我已折断灵魂的翅膀,
  巨大的病痛(衰老)总能驱除微不足道的忧伤。”
  在二月的一个星期五,约下午五点钟,正式日落时分,我们伟大的米开朗琪罗“从可怕的暴风雨转入及其甜美的宁静。”
  他终于安静了,他到达了他所企盼的目标----超越了时间。
  就像幸福的灵魂,在他那儿,时光不再流逝!
  亲爱的米开朗琪罗,愿你的天才不至于让你在天上也无休止的工作!!

书籍简介
米开朗琪罗的遭遇悲惨,仍然坚持雕塑.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米开朗琪罗的艺术不同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主要经历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出生于意大利卡森蒂诺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去世了,米开朗基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他的老师甚至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基罗转入另一所赫赫有名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后来,他又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1505年3月,米开朗基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不久,又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朗基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能够理解他的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的地方找了出来,米开朗基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基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不仅如此他的爱情也不太理想。   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基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Michelangelo Bounaroti, 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 米开朗基罗
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1475年3月6日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卡波热斯),父亲是当地的一名法官,脾气爆烈,但是惧怕上帝。母亲在米开朗基罗六岁的时候就死了。他13 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基尔兰达约(Ghirlandaio)的工作室,后转入圣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学院作学徒,在那儿他接触到了古风艺术的经典作品和一大批哲人学者,并产生了崇古思想。时兴的新帕拉图主义和受到火刑惩处的多明我会教士萨伏那洛拉给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影响。米开朗基罗最初本无意做一位画家,他的志向是成为一位雕刻家,并且只在意"雕"而不在意"塑":像人们挣脱自己的肉体束缚一样,获得存在的形式。这正是新柏拉图主义的教条。

经典阅读之一
  
  “男性美崇拜”的意识形态
  ——从米开朗基罗感受古希腊文艺的美学传统
  
  
  男子的美发出炫目的光,
  使女人的时间漫长难捱。
  白昼滞缓,继之而来的夜晚分外嘈杂,
  夜空因神界和凡间失眠女子的注视而变得明亮。
  失眠者也包括众多的男人和男神。
  蛇爬行、咬啮,暗火在跳跃。
  人们渴望着占有或被占有。
  无辜的美引发嫉恨、死亡,
  使照见它的镜子砰然碎裂,
  照见它的湖面自动分开。
  它使血液欢快地奔流、
  鲜血彩霞一般飞行在空中。
  无辜的美将大地浸泡在泪水之中,
  也可以使大地陷入持久的干旱。
  锈迹斑斑的锁子发出轻微的声响自动打开,
  门栓断裂,
  以供贞洁的少女淫奔。
  它将女王的睿智化为灰烬,
  在男子美的光照之下,
  巍峨的宫殿摇摇欲坠。
  苦修的修女和行者甘愿为此放弃真理,  
  这美使神界的女人对永生如此绝望,
  她们乐意去死以换取短暂的快乐。
  已经死去的少女渴望美的垂顾,
  在坟墓中睁开双眼,
  双颊潮红,
  不可自抑地发出呻吟,
  她起身,柔弱无力的手有了力量,
  以致可以推开沉重的棺顶、上面潮湿的泥土。
  她来到大地上,随时准备再死一次。
  ……
  ——《渎神者》
  
  
  这是一曲歌唱男性美的诗篇。古希腊人对于人体美,尤其是对于男性美的崇拜也生动地体现在他们的神话和诗歌之中。而这种根植于男性美崇拜意识形态的美学传统无疑为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构思提供了最好的营养,从米开朗基罗雕塑出的那一座座巧夺天工有着完美轮廓的男体身上我们似乎可以隐约听到数千年前希腊人所传诵的那些有关男性美的传说。比如脍炙人口的水仙之神纳雪瑟斯,他是拥有无上美貌和优雅形体的男孩,由于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从而投河自尽,化作一株顾影自怜的水仙花。迷恋他的女神爱欧因为对他日久的思恋而化作山谷中悲鸣徘徊的回声。至于那场改写西方文明的特洛伊战争,现代人们相信那是基于争夺旷世美女海伦的缘故,然而在史诗《伊利亚特》中,真正的罪魁祸首却是一枚“给最美丽的人”的金苹果,有权评判苹果归属的正是被公认为人间最美貌的男子——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而美女海伦也是因为对帕里斯王子绝世俊美的欲望战胜了她对丈夫所有的思念,终于归顺了特洛伊,从而引发了那场血流成河惨绝人寰的战争。
  
  太阳神阿波罗是神界公认的美男子,他有一个热恋的同性情人许阿铿托斯,西风神嫉妒阿波罗与许阿铿托斯之间爱情的甜蜜,在阿波罗掷铁饼时,使阿波罗的铁饼击中许阿铿托斯的头。美少年许阿铿托斯倒地毙命,鲜血渗入的泥土里开出一朵紫色的野百合。这朵野百合后来化为欧洲民谣歌词中对“男色”的隐喻象征。
  
  
  水瓶座一度被星相学家们视为同性之恋的象征。传说宙斯迷恋上特洛伊城俊美的王子,为此不顾王子已有同性情人的事实,使用神力将王子俘虏,并强行将他留在身边,专为自己斟酒。王子在神界思念爱人麦西尼国王,而国王也在日夜等待王子归来,宙斯不忍王子日渐消瘦,便让王子的魂魄在梦里回麦西尼城看望国王,然后再回神界为宙斯做倒酒的工作。特洛伊王子从此在天上变成水瓶,负责给宙斯倒酒。而他的心灵,则时刻为爱人流淌着无尽的爱的泉水。
  
  
  与古希腊抒情诗人萨福齐名的阿纳克里翁及麦加拉的诗人提欧根尼在其诗作中都在热情地歌唱男孩的美和男子之间的爱慕和思恋,比如这首,咏叹阿波罗的同性情人,“紫色锦百合”许阿铿托斯,颇得东方故事“昙花一开,只为韦陀”之神韵:
  他
  好比被西风神射中的男孩
  鲜血开出淡紫色的芬芳
  茂盛了阿波罗走过的山野
  穿梭往来于野百合丛中的放牧男子
  众里寻他千百度
  浑然不觉间
  将它踏落
  
  那一朵含苞于疼痛的惊喜之中
  只为男子的到来
  千年一度的绽放
  在颤悠中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他是要照亮内在的觉醒
  还是黑暗中无法沉睡的爱情
  被践踏的凋谢
  只在这千年的幻间
  
  又比如:
  爱恋男子是甜蜜的,
  甚至众神之王、克罗诺斯的儿子,
  也热爱一个名叫伽尼美德的男孩,
  将他虏到奥林匹斯山上,封他为神,
  因为他花儿般的清新和优雅
  ……
  
  “花儿般的清新和优雅”经常被古希腊诗人们用来比喻他们心中热恋的男孩,柏拉图在他的著作中就如此写道:
  通过男子之间对彼此的夜晚之爱
  一个男人在起床之时开始看到美的真谛
  那唇上带着一点露珠的男孩
  像花儿般热烈而纯真的绽放
  ……
  
  诗人提欧根尼诗集的后一百六十四行汇集了不少短小的情诗,表达的都是诗人对英俊男孩的赞美和渴望,其中不乏像这样直抒其意的:
      你能许身于我,我很开心,
      因为爱情之故,乞求并非耻辱。
      跪在你的膝前,握着你的手,
      我请求你,美貌的男孩,满足我的要求;
      某一天你会站在另一个少年面前,
      乞求头戴紫罗兰的塞浦路斯人(阿芙罗蒂忒)的礼物,
      愿你像我一样如愿以偿。
  
  
  在古希腊的诗篇中,男子的美并非尽为花儿般的优雅和柔弱,它也表现为阳刚之美、雄壮之美,如夏日正午日光一样暴烈的男性之美:赫拉克勒斯,18岁时成为全希腊最漂亮最强壮的人,他可以令冥王为之折腰,可以折断河神的弯角,也可以在一夜之间令爱慕他的99个少女同时受孕。好战而勇猛的阿玛宗人的国王折服于其勇力和俊美,献上自己的金腰带,愿意躬身做帅哥麾下一名忠实的奴隶,但是却被高傲的赫剌克勒斯拒绝了。
  
  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人十分重视体育运动对人体健美的塑造。古希腊的教育理想是在美的体格中培育“美”的灵魂。雅典男人锻炼身体的两处著名的运动场,和他们增进智慧的学院是合而为一的,比如阿加得米运动场就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讲学的所在地;而卢基厄模运动场则成为后来亚里士多德所领导的逍遥学派的中心。
  
  古希腊著名的政治家伯利克里斯曾充满自豪感的说:“我们是爱美的男人。”(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史》)。当时不论在练身场,还是体育比赛或者敬神的舞蹈中,男子都是赤身裸体的。由于晒惯了太阳,身体经常和阳光空气雨露登接触,又经过各种体格锻炼,人体的肌肉、皮肤变得非常结实、匀称而又色泽鲜明,显示了充沛的生命力,这就为人像雕刻家研究和表现人体提供了无比优越的条件。古典时期的雕刻艺术大师菲迪亚斯就此明确地提出,人体是最美的东西。他说:“再没有比健康的人类形体更完美的了,因此我们把人的形体赋予我们的神灵” 。这一传统无疑为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提供了最好的理论支持,东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大批学者流亡西欧,带来了许多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化珍品。“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典时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希腊古代;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一时间,收集,整理,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化形成热潮。思想家们打出“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声称要把久被淹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使之“再生”。于是以米开朗琪罗为代表的一批人文主义艺术家们利用自己的创作,通过对人体艺术形象的描绘,歌颂人体的健美和肌肉力量的表达,艺术家们认识到,只有把人的体魄风采及内蕴的人格力量展现出来,才能更清楚地反映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才能真正突破中世纪教会神权的压制,从而真正理解人的价值和尊严。古希腊欣赏和追求人体美的艺术传统,被米开朗琪罗们传承下来了。
  
  在希腊的许多地方,都要定期举行体育比赛,其中规模最大的便是开始于公元前776年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就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按照当时的社会风尚,在体育或者军事竞赛中获胜的公民,可以享有最高的荣誉:得奖一次给他立一尊雕像作纪念,得奖三次的不但给他雕像,并把他的雕像放在作为公共活动场所的神庙内外。而特洛伊战争中建立奇功伟绩的英雄阿喀琉斯,他获胜的雕像就成为希腊人膜拜的偶像。
  
  
  
  英雄阿喀琉斯,他不仅有着令世间所有美丽女子黯然失色的英姿俊美,同时还有着超乎常人想象的神人般的胆魄和勇力,而他却置世人之爱于不顾,唯独钟情于战友帕特洛克罗斯。当阿喀琉斯得知帕特洛克罗斯的死讯之后,在《荷马史诗》和斯威布所著的《希腊神话与传说》中均有这样一段描述:
  一团悲愤的乌云罩住了阿基琉斯的心灵。
  他十指勾屈,抓起地上的污秽,洒抹在自己的头脸,脏浊了那令日月失色的美丽,
  灰黑的尘末纷落在洁净的衫衣上。
  他横躺在地,借大的身躯,卧盖着一片泥尘,
  抓纹和污损着自己的头发
  ……
  阿喀琉斯为挚友帕特洛克罗斯的离去悲恸欲绝,他日夜流泪呼唤着帕特洛克罗斯的名字。当阿喀琉斯的母亲来看她儿子时,阿喀琉斯对母亲倾诉道:
  不错,我的母亲,俄林波斯大神确已兑现我的祈愿,但现在,这一切于我又有什么欢乐可言?我亲爱的伴友已不在人间。帕特罗克洛斯,那位我爱他甚于爱自己的眼珠的帕特洛克罗斯,我对他的爱,就像爱我自己的生命一样!我失去了他;赫克托耳杀了他!
  当母亲警告他,为挚友复仇将导致他在战场上丧生之际,阿喀琉斯愤怒地向母亲叫道:
  母亲!如果命运女神不让我保护我的被杀的帕特洛克罗斯,我宁愿死去!
  
  阿喀琉斯和挚友帕特洛克罗斯生死不渝的情谊也成为后来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少年时代追求的理想,他后来也果真追随同性情人而去,这位如神鹰般纵横亚欧大陆的英雄终于以其对男友的情深义重结束了他叱咤风云的传奇一生。
  
  
  由此可见,对男性之间情谊的推崇是古希腊美学传统一个重要的特征,在唯美的古希腊人看来,为同性挚友而死,正是生命之美在巅峰时刻的尽情绽放,正可谓死得其所。瑞典古希腊研究专家安•邦纳认为,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崇尚人的智慧和在智慧引导下的自由,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是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在古希腊的文艺作品中,个体生命意志与欲望的放纵表现得最为突出的就是神话和史诗中关于爱欲的描写。古希腊罗马的文学传统中,情欲不像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传统那样被视为人之原罪而予以抑制,无论男女还是男男之间,爱欲均被认为是人之与生俱来的快乐之源,追求情欲的满足,与追求荣誉一样是个体生命意志与价值的体现。所以,在古希腊神话和史诗的世界里,神和英雄们追逐情欲的满足犹如飞蛾扑灯,无所畏惧,其间,人类童年时期的天真浪漫与原始生命力常常是借着情欲的追逐乃至放纵表现出来的。而男男之间的情谊备受人们的喜爱大概是源于男性之间的结合更契合希腊人心中的美学理想,在希腊人眼里,男人之间的结合是更符合他们所崇拜的阳刚美和力量美的结合,而男人身上所奔腾的野性的热血,使得传承了古希腊文艺传统的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作品中不仅弥漫着爱欲冲动的抒情旋律,也荡气回肠着男性刚健生命力勃发的激情之音。

罗曼罗兰的文字一贯像诗一般,但最出彩的是傅雷的翻译,使得这本书更像是一篇长散文,是少数可以再读一遍的传记。
  
  于普通的写法不同,书中引用几乎串联了米开朗琪罗的一生,很多诗和史实对话的引用让这本传记与众不同。
  
  米开朗琪罗敏感、忧郁、犹豫、孤独、偏执、大胆。尊享大师也颇荡不羁;做过革命领袖也臣服于各色人等。但最终留给我们的还是像《大卫》,《奴隶》,《最后的审判》等这样的神作。好了正经的写到这里。
  
  其实我非常想问,米开朗琪罗先生到底是不是双性恋。在一段让我觉得混乱的描述中,作者把其恋人称作他,后来维多利亚明显又是个女人,并且我觉得当时米先生一生的挚爱。奇怪的是他给恋人的雕塑全部都是俊朗的男性,到底?再有就是,他和达芬奇。。。???
  
  罗曼罗兰自己为这本书写的序非常值得一看。“在。。。。(此处全部省略—)”
  
  很喜欢几段话
  
  “但对于这种又惊又佩又恶又怜的感觉,谁还能比我们感得更真切呢?因为我们自幼便渗透这些悲痛的情操,便看到最亲爱的人们相斗,我们一向识得这基督教悲观主义的苦涩而又醉人的味道,我们曾在怀疑踌躇的辰光,费了多少力量,才止住自己不致和多少旁人一样堕入虚无的幻象中去."
  
  如果两个爱人中间存在着贞洁的爱情,高超的虔敬,同等的命运,如果残酷的命运打击一个时也同时打击别个,如果一种精神一种意志统治着两颗心,如果两个肉体上的一颗灵魂成为永恒。把两个以同一翅翼挟带上天,如果爱神在一枝箭上同时射中了两个人的心,如果大家相爱,如果大家不自爱,如果两人希冀他们的快乐与幸福得有同样的终局,如果千万的爱情不能及到他们的爱情的百分之一,那么一个怨恨的动作会不会永远割裂了他们的关连?"诗集卷四十四。
  
  我的生命,在波涛险恶的海上,由一叶残破的小舟渡到了彼岸,在那里大家都将对于虔敬的与冒渎的作品下一个判断.由是,我把艺术当作偶像,当作君主般的热烈的幻想,今日我承认它含有多少错误,而我显然看到一切的人都在为着他的苦难而欲求.爱情的思想,虚妄的快乐的思想,当我此刻已迫近两者之死的时光,它们究竟是什么呢?爱,我是肯定了,其他只是一种威胁.既非绘画,亦非雕塑能抚慰我的灵魂.它已转向着神明的爱,爱却在十字架上张开着臂抱等待我们!"诗集卷一百四十七。
  

孤独的流星 哪里是终点 等到焰火熄灭时
  纯洁神圣的生活,耄耋之年,由信仰与痛苦所激发的最精纯的花朵
  荏苒岁月,他持守他的创作,一个懂得爱,被爱所爱的人民的忠仆。
  
  
  他的十四行诗,总能让我泛起些许涟漪
  
  “我生活得多么幸福,爱啊,只要我能胜利地抵拒你的疯癫!而今是可怜!我涕泪沾襟,我感到了你的力......”
  
  每当看到他的西斯廷天顶画,联想到他佝偻的身躯,,仰着头,全身劲力于描绘一个个故事,他就像是说故事的神,是神的意志,没错,一定是的,灵魂与心的强大支柱,可以卸掉一切疲劳与抱怨了。
  他塑造的大卫像是大理石中挣扎要显现顽强生命的完美,他的锤头是有声音的,当你久久凝望它,它好似会慢慢移动至你眼前,告诉我们神的意指。米开朗基罗的一生经由战斗 舍弃 与死亡。
  他曾经拥有的力量,爱情,信心,最终都一一去往崩裂,绝望,孤独与死。可是他是含笑的吧,如果像他所说的,痛苦是无穷的,它具有种种形式,有时,它是由于物质的凌疟,如灾难,疾病,命运的褊狂,人类的恶意。有时,它即蕴藏在人的内心。在这种情景的痛苦,是同样的可悯,同样的无可挽救,因为人不能自己选择他的人生,人既不要求生,也不要求成为他所成为的样子。米开朗基罗的痛苦即是如此,他珍视痛苦,他懂得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世界,凡能体味如此,我们便懂得生的恬美。
  
  
  15世纪的天才 我怎能不顶礼膜拜,他们充满热狂,骄傲,神经质的气息,也易于沉溺在盲目的信仰,并且为之付出一生,他们总是做的并无胜利可言的幻梦,最后这个幻梦将在死亡的那一刻得到永恒。

拉斐尔、达·芬奇两颗巨星相继陨落,米开朗基罗还是能够凭借自身顽强的意志以及对艺术极大的热诚进而继续创作。
  
  相较有着良好出生背景、优越生活条件、爱好社交活动的拉斐尔与达·芬奇两杰,米开朗基罗类似苦行憎似的生活理应给他的健康带来重创,但是意外的是,他竟然能活到将近90岁的高龄。
  
  在那个三四十岁已经算是活得长久的时代而言,他真是个奇迹。
  有时候意志是否能够战胜体质上的折磨。
  
  
  恶劣的头痛病与心痛症。
  因长达四年之久在平台上仰头进行壁画工作,落下顽疾,脊椎受损、视力模糊、颈部不适,但是却不因身体上的一系列挫伤而停止高强度的工作。
  
  只要还活着,就依旧不放下手中的锤子,继续着雕琢。
  这已经嵌入生命。


湛河区18971535433: 《米开朗琪罗传》读后感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中旳 《米开朗琪罗传》旳读后感.紧急紧急.只要这个旳读后感. -
郟肃欧宁:[答案] 米开朗琪罗又何尝不是呢?“他有力量,他有幸生来就是为了奋斗,为了征服的,而且他也征服了——他不要胜利.那不是他所企望的.”他是精神贵族,是天才,然而他被天才所困扰,连他的精神与心灵也无能为力.这种疯狂的激发存在于一个过于柔...

湛河区18971535433: 米开朗琪罗传 读书笔记 -
郟肃欧宁: 读《米开朗基罗传》有感 阴沉的宫殿,矗立着崇高的塔尖如长矛一般,柔和而又苦索的山岗细腻地映在天际,岗上摇曳着杉树的圆盖形的峰巅,和闪闪作色、波动如水浪似的橄榄林; 热狂、骄傲、神经质的气息,易于沉溺在一切盲目的信仰中...

湛河区18971535433: 米开朗琪罗传读后感咋写? -
郟肃欧宁: 忧伤是我的享受 ——《米开朗琪罗传》读后感~ 努力着,我终于把《名人传》看完了. 我看到了“惟其痛苦,才有欢乐”的贝多芬;了解了孤独、忧伤的米开朗琪罗;懂得了托尔斯泰的正义.r{iw> 枯燥的文字,《名人传》看得我头晕目眩的,...

湛河区18971535433: 求一篇名人传中关于米开朗琪罗的读后感帮帮我
郟肃欧宁: 米开朗琪罗生于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他是一个...

湛河区18971535433: 米开朗琪罗传读后感600 -
郟肃欧宁: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卡普雷塞出生.他的父亲是地方法官,脾气暴躁,母亲在他六岁时去世.米开朗琪罗幼时寄养在一个石匠家中,石匠妻子的乳汁哺育了这位未来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从小迷恋绘画,在学校里总是画素描,为此他经常遭受家人的毒打,因为他的父亲认为从事艺术是可耻的.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进入雕塑学校.

湛河区18971535433: 《米开朗基罗传》读后感1500到2000字 -
郟肃欧宁: 米开朗基罗的一生是坎坷的,米开朗基罗的一生是充满悲剧的: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卡普雷塞出生.他的父亲是地方法官,脾气暴躁,母亲在他六岁时去世.但是他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家和...

湛河区18971535433: 名人传 米开朗琪罗 读书笔记 好句+赏析 500字 -
郟肃欧宁: <名人传》读书笔记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

湛河区18971535433: 急求:《托尔斯泰传》和《米开朗基罗传》的读书笔记 -
郟肃欧宁: 《米开朗琪罗传》摘抄(读书笔记): 囫囵吞枣般地读完了北广出版社出版的(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英文版罗曼罗兰的《米开朗琪罗传》,觉得这本书的封底印的几句话很美,于是摘抄如下: 米开朗琪罗,永远是少数最高尚的艺术大师之...

湛河区18971535433: 米开朗琪罗传读后感1000 -
郟肃欧宁: 米开朗基罗的一生是坎坷的,米开朗基罗的一生是充满悲剧的: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卡普雷塞出生.他的父亲是地方法官,脾气暴躁,母亲在他六岁时去世.但是他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家和...

湛河区18971535433: 米开朗琪罗传读后感~~急求ing -
郟肃欧宁: 罗曼.罗兰先生所著的巨人三传之一《米开朗基罗传》,是傅雷先生所译.书中除了传记原文以外,还附有米氏相关作品彩色插图一百五十余幅.读罢此书,心中感慨万千. 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活的生命,一个真实的米开朗琪罗.他平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