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的作者杜牧目睹三国战时的兵器,借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叹及情感

作者&投稿:吉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赤壁 杜牧的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慨?~

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感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一、二句写作者在江边淤沙之中,诗人以一柄残戟置于诗端,引发后两句的历史议论,具有历史的纵深感。三、四句是说周瑜的获胜是偶然的机遇所致,仅安凭一时侥幸并不是邦定国之策。假若不是东风骤起,蜀军相助,周瑜的火攻之计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这两句诗颇具史论意味,见解独到 。诗人对周瑜的谐谑揶揄 ,暗示了对曹操的肯定。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在那一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现在被人发现了。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战役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这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
后两句是议论。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铜雀台在邺县,邺是曹操封魏王时魏国的都城,故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后来的诗论家对于杜牧在这首诗中所发表的议论,也有一番议论。宋人许《彦周诗话》云:“杜牧之作《赤壁》诗,……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这一既浅薄而又粗暴的批评,曾经引起许多人的反对。如《四库提要》云:“(许)讥杜牧《赤壁》诗为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乃孙策妇,小乔为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故变其词耳。”这话说得很对。正因为这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
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如果按照许那种意见,我们也可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改写成“国破人亡在此朝”,平仄、韵脚虽然无一不合,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另外,有的诗论家也注意到了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如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云:“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也说:“杜牧精于兵法,此诗似有不足周郎处。”这些看法,都是值得加以考虑的。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非常隐约,不容易看出来罢了。

借此抒发诗人英雄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的情感。

空有一腔抱负而无处施展的惆怅心情


很想家的的文言文句子
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赤壁 杜牧 折戟沈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销二乔。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

景况是什么意思
出处:仰人鼻息,境况堪悲,一旦失宠必被杀。是一个谜语。谜底是狗。问题二:境况是什么意思 境况 状况。常指经济方面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 黎 府上的境况也不好,去了可以省了一口人吃饭。”问题三:雅各书的作者,在什么景况写的雅各书 《雅各书》是《圣经》新约的一卷...

冉冉凌青壁的解释冉冉凌青壁的解释是什么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目睹的南山烧畲的情况,并记录了邻舍老翁关于楚、越烧畲种田的介绍。从这些描写中,表现了农民劳动的辛勤,和农民的善良及对生活充满着希望。从这些描写中,更表现出官府剥削的严重,和官税的害人。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官府的怨恨也在这些描写之中表现出来。这首诗由三部分组成。前八句是作者谈自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中,使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两句诗中,两两相对。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出处:《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重在绘景(山河...

求一首优美的诗。
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赤壁 杜牧 折戟沈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销二乔。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

杜甫的“三吏”“三别”分别是哪几首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 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 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简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杜甫被称为什么,他的诗风格是什么?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有一个哥哥,早夭,有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和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杜甫在诗中常提到他们,但杜甫...其影响不仅是文学的也是社会的,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不仅是中华的也是世界的,千载历史的回音壁上,...

《酹江月》全文赏析
凄惨的景象,使人不忍目睹;蜀鸟的叫声,更叫人耳不忍闻。“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杜牧曾写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这本是一个大胆的历史的假设,现在居然成了现实。借历史故事,描写江山易主的悲哀。三年前元军不是早把谢、全二太后掳去了么?“金人秋泪”典出自...

急!最常识的文学常识。谢了,真急。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

兴庆区13364786121: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人“咏赤壁”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
糜雷噻奈:[答案] 答案: 解析: 1.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能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易让人发“... 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

兴庆区13364786121: 杜牧《赤壁》中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感慨的是? -
糜雷噻奈:[答案]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以小见大的手法 古物——折戟 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 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兴庆区13364786121: 杜牧的诗《赤壁》中的三国典故 -
糜雷噻奈: 杜牧《赤壁》赏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 赤壁:赤壁山,在今湖北嘉鱼县东长江南岸.当年曹操渡江攻吴,在赤壁被周瑜打败.这首诗感慨当年获胜是由于正好碰上了一阵东风,否则曹...

兴庆区13364786121: 古诗赤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糜雷噻奈:[答案]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

兴庆区13364786121: 赤壁 -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作者咏赤壁为何从折戟说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灌水别来,我只要这个的答案,不要送上一大堆没用的东西啊! -
糜雷噻奈:[答案] 这是一个切入点...表明作者是在游览赤壁的时候因为看见了折戟(也就是赤壁大战的遗物) 所以联想到了战争的情景 又更进一步引发了他的感慨... 虽然不知道杜牧是真的看到还是假的看到 不过这算是一个引子 由具体的事物引出他的感想嘛...

兴庆区13364786121: 求杜牧的 赤壁 鉴赏 100左右 -
糜雷噻奈: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诗文解释】 沉埋在沙中折断的战草还没有腐蚀,自己拿起来磨洗认出是前朝的兵器.如果不是东风给周郎方便,铜台中深锁的就会是二乔. 【词语解释】 折戟:指残...

兴庆区13364786121: 《赤壁》这首诗的意思? -
糜雷噻奈: 壁 杜牧 折戟①沉沙铁未销②,自将③磨洗④认前朝⑤. 东风⑥不与周郎便,铜雀⑦春深锁二乔⑧.注释: 选自《樊川诗集》卷四. ①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②销:销蚀.③将:拿起.④磨洗:磨光洗净.⑤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⑥东风:指火烧赤壁事.⑦铜雀:台名,曹操所建,是曹操暮年行乐处.⑧二乔:指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都是东吴美女,大乔是孙策之妻,小乔是周瑜之妻. 一、译诗: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我把它仔细磨洗,认出是三国的遗迹. 倘若当年,东风不将周瑜助, 那么铜雀高台春光深, 深锁住,江东二乔,沦为曹公妾.

兴庆区13364786121: 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中什么和什么两句世界在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感叹 -
糜雷噻奈: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赤壁”:这首诗包含人的理念的机会,意味着诗人自己生不逢时,感觉怀才不遇的感叹这首诗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二桥锁定.

兴庆区13364786121: 赤壁哪一句在现了杜牧由一只残破的兵器追忆历史的情景? -
糜雷噻奈: "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一句再现了杜牧拿着破兵器追忆历史的情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则是杜牧所思所想.

兴庆区13364786121: 赤壁的翻译,杜牧的 -
糜雷噻奈: 译文 :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原文: 《赤壁》 【作者】杜牧 【朝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