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是怎么被人类发现利用的?

作者&投稿:屠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电是怎样被发现的?是谁发现的?~

阿拉伯人可能是最先了解闪电本质的族群。他们也可能比其它族群都先认出电的其它来源。早于15世纪以前,阿拉伯人就创建了“闪电”的阿拉伯字 “raad”,并将这字用来称呼电鳐。
在地中海区域的古老文化里,很早就有文字记载,将琥珀棒与猫毛摩擦后,会吸引羽毛一类的物质。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Thales, 640-546B.C.)做了一系列关于静电的观察。从这些观察中,他认为摩擦使琥珀变得磁性化。
这与矿石像磁铁矿的性质迥然不同;磁铁矿天然地具有磁性。泰勒斯的见解并不正确。但后来,科学会证实磁与电之间的密切关系。



扩展资料
起电现象:
1、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式使得物体带上电荷的物理现象。摩擦起电的步骤,是使用两种不同的绝缘体相互摩擦,使得它们的最外层电子得到足够的能量发生转移,摩擦起电后两绝缘体必带等量异性电。
2、静电吸附,是当带静电的物体靠近微小的不带静电的物体时,微小物体表面的自由电荷发生转移,感应出与带静电物体相反的电性,而被吸引贴附于带静电物体上。利用静电吸引轻小物体的原理,可以达到吸附工业粉尘的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

早在2500多年前,古希腊人就发现,用毛皮摩擦琥珀后,琥珀能吸引一些微小物品,如果摩擦够久,还有可能出现火花,这其实就是带电的现象。真正把“电”造福人类的是法拉弟,他提出了著名的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了人类的首台发电机,被誉为“电学之父”。
在十九世纪末,人类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了电气时代,如今人们的生活与电息息相关,那么人类究竟是怎么发现“电”这个事物的呢?

在物理学中,“电”有正电荷与负电荷之分,当电荷移动时就会形成电流,比如在导线中的电流,就是带负电荷的电子定向移动。古希腊人发现用毛皮摩擦琥珀后,琥珀就能吸引微小物品,这是因为摩擦后的琥珀带了负电荷。
但是古人无法正确理解其中的原理,并认为琥珀当中带有神力,在古希腊文当中,“琥珀”与“电”都是同一单词,其实现代英文单词当中的电(electric),也是由单词琥珀(elektro)演变而来。
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对常见的静电现象做了仔细观察和记录。
1752年2月,科学家富兰克林做了著名的风筝实验,证明闪电也是一种放电现象。

1791年,动物学家路易吉·伽伐尼利把静电机和青蛙肌肉相连,利用静电让死去的青蛙出现肌肉颤动,开创了生物电学领域。
1800年, 意大利教授伏打发明了首个电池组——伏打电池,此后科学家的电学实验不再限于静电研究。
1831年,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发明了人类的首台发电机,为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打下了基础。

可以说人类从发现放电现象到电力的应用,花了2000多年的时间,其中最关键的人物当属英国科学家法拉第(1791~1867),他还提出了“场”的概念,成为当今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他还发现了电、磁、光之间的效应,为麦克斯韦统一电磁学奠定了基础。
关于法拉第有一个著名的故事:
有一天,法拉第公开演示他的圆盘发电机;
听众当中有一位贵妇嘲笑到:请问法拉第先生,这东西能有什么用?
法拉第反问到:请问夫人,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

世界上第一个揭示了电的本质的人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之后由丹麦物理学家汉斯·奥斯特发现电和磁的关系、法拉利确定现代的电磁学理论、尼古拉·特斯拉发明的多相交流发电机开始为全美国提供照明和动力用电。

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使用风筝,在雷雨天进行雷电实验,因为这个实验证实了天上的雷电和我们生活中已知的静电本质上是一回事。同时,富兰克林被认为是近代第一个对电学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并非只是靠一个实验,而是一系列在电学理论上的贡献,包括这样一些成就:

1、确定了电的单向流动(而不是先前认为的双向流动)特性,并且提出了电流的概念;

2、合理地解释了摩擦生电的现象;

3、提出电量守恒定律;

4、定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正电和负电。

电和磁的关系,是被丹麦物理学家汉斯·奥斯特偶然发现的,1820年,他在给学生上完课收拾仪器时,无意间发现了通电导线旁边的磁针会改变方向,并且因此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这成为了后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把电磁关系的研究推向高潮的是法拉第,他的研究成果是发现了磁生电现象,这就为发电机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但遗憾的是,天才的法拉第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数学很差,没办法把自己的理论继续推进。他的实验成果后来被麦克斯韦应用,从而建立起了现代的电磁学理论。

1891年,美国著名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所在的西屋电气公司利用他所发明的多相交流发电机开始为全美国提供照明和动力用电。

扩展资料:

风筝实验

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的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一种东西的想法,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光辉的证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本杰明·富兰克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磁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尼古拉·特斯拉



在中国,古人认为电的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相激而生成的,《说文解字》有“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在古籍论衡(Lun Heng,约公元一世纪,即东汉时期)一书中曾有关于静电的记载,当琥珀或玳瑁经摩擦后,便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记述了以丝绸摩擦起电的现象,但古代中国对于电并没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腊的哲学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这种现象称为静电(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电(Electricity)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腊文的静电为(elektron)

近代探索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富兰克林做了多次实验,并首次提出了电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个风筝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

从物质到电场

在十八世纪电的量性方面开始发展,1767年蒲力斯特里(J.B.Priestley)与1785年库仑(C.A.Coulomb 1736-1806)发现了静态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静电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铜片和锡片浸于食盐水中,并接上导线,制成了第一个电池,他提供首次的连续性的电源,堪称现代电池的元祖。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场效应的变化,展示感应电流的产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电力线的概念。这是首次强调从电荷转移到电场的概念。

电场与磁场

1865年、苏格兰的马克斯威尔(J. C. Maxwell)提出电磁场理论的数学式,这理论提供了位移电流的观念,磁场的变化能产生电场,而电场的变化能产生磁场。马克斯威尔预测了电磁波辐射的传播存在,而在1887年德国赫兹(H.Hertz)展示出这样的电磁波。结果马克斯威尔将电学与磁学统合成一种理论,同时亦证明光是电磁波的一种。

马克斯威尔电磁理论的发展也针对微观方面的现象做出解释,并指出电荷的分裂性而非连续性的存在,1895年罗伦兹(H.A.Lorentz)假设这些分裂性的电荷是电子(electron),而电子的作用就依马克斯威尔电磁方程式的电磁场来决定。1897年英国汤姆生(J.J.Thomson)证实这些电子的电性是带负电性。而1898年由伟恩(W.Wien)在观察阳极射线的偏转中发现带正电粒子的存在。

从粒子到量子

而人类一直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粒子与波来描述“电”的世界。到了19世纪,量子学说的出现,使得原本构筑的粒子世界又重新受到考验。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所提出的“测不准原理”认为一个粒子的移动速度和位置不能被同时测得;电子不再是可数的颗粒;也不是绕著固定的轨道运行。

一九二三年,德布洛伊(Louis de Broglie)提出当微小粒子运动时,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称为“质—波二重性”,而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用数学的方法,以函数来描述电子的行为,并且用波动力学模型得到电子在空间存在的机率分布,根据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我们无法准确地测到它的位置,但可以测得在原子核外每一点电子出现的机率。在波耳的氢原子模型中,原子在基态时的电子运动半径,就是在波动力学模型里,电子最大出现机率的位置。

随著科学的演进,人类逐渐理解“电”的物理量所能取得的数值是不连续的,它们所反映的规律是属于统计性的。

电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

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的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方面:能量的获取转化和传输,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电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正电、另一种叫负电。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吸引或排斥力遵从库仑定律。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自然界的放电现象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单位是库仑。

古代发现

在中国,古人认为电的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相激而生成的,《说文解字》有“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在古籍论衡(Lun Heng,约公元一世纪,即东汉时期)一书中曾有关于静电的记载,当琥珀或玳瑁经摩擦后,便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记述了以丝绸摩擦起电的现象,但古代中国对于电并没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腊的哲学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这种现象称为静电(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电(Electricity)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腊文的静电为(elektron)

近代探索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富兰克林做了多次实验,并首次提出了电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个风筝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

从物质到电场

在十八世纪电的量性方面开始发展,1767年蒲力斯特里(J.B.Priestley)与1785年库仑(C.A.Coulomb 1736-1806)发现了静态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静电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铜片和锡片浸于食盐水中,并接上导线,制成了第一个电池,他提供首次的连续性的电源,堪称现代电池的元祖。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场效应的变化,展示感应电流的产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电力线的概念。这是首次强调从电荷转移到电场的概念。

电场与磁场

1865年、苏格兰的马克斯威尔(J. C. Maxwell)提出电磁场理论的数学式,这理论提供了位移电流的观念,磁场的变化能产生电场,而电场的变化能产生磁场。马克斯威尔预测了电磁波辐射的传播存在,而在1887年德国赫兹(H.Hertz)展示出这样的电磁波。结果马克斯威尔将电学与磁学统合成一种理论,同时亦证明光是电磁波的一种。

马克斯威尔电磁理论的发展也针对微观方面的现象做出解释,并指出电荷的分裂性而非连续性的存在,1895年罗伦兹(H.A.Lorentz)假设这些分裂性的电荷是电子(electron),而电子的作用就依马克斯威尔电磁方程式的电磁场来决定。1897年英国汤姆生(J.J.Thomson)证实这些电子的电性是带负电性。而1898年由伟恩(W.Wien)在观察阳极射线的偏转中发现带正电粒子的存在。

从粒子到量子

而人类一直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粒子与波来描述“电”的世界。到了19世纪,量子学说的出现,使得原本构筑的粒子世界又重新受到考验。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所提出的“测不准原理”认为一个粒子的移动速度和位置不能被同时测得;电子不再是可数的颗粒;也不是绕著固定的轨道运行。

一九二三年,德布洛伊(Louis de Broglie)提出当微小粒子运动时,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称为“质—波二重性”,而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用数学的方法,以函数来描述电子的行为,并且用波动力学模型得到电子在空间存在的机率分布,根据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我们无法准确地测到它的位置,但可以测得在原子核外每一点电子出现的机率。在波耳的氢原子模型中,原子在基态时的电子运动半径,就是在波动力学模型里,电子最大出现机率的位置。

随著科学的演进,人类逐渐理解“电”的物理量所能取得的数值是不连续的,它们所反映的规律是属于统计性的。

电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

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的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方面:能量的获取转化和传输,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

不是富兰克林发现的嘛?


人类的发源地在哪里(高高分)
通过对东亚古人类的化石进行排序后,金力他们有了一个发现:距今10万年到距今4万年之间这一段,在东亚地区是没有人类化石的。 由于这个断当正好是东亚的冰河期,基因学家推论,严寒极有可能杀死了北京猿人和他的后代,但这个推论受到了古人类学家的质疑。吴新智说,同时期的动物化石表明当时亚洲没那么冷,直立人怎么会冻死...

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类
五百万年前开始有人类。人(学名:Homo sapiens,意为“有智慧的人”),是一种灵长目人科人属的物种。线粒体DNA与化石证明人类大约于500万年前起源于东非。与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合趾猿同属人科的灵长目动物。发现人类2号染色体可能是黑猩猩丙条染色体着丝粒融合的产物,(平衡易位)并且有...

给人类无限的“眼界”的望远镜,最初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
1608年荷兰的眼镜匠利佩希在制造眼镜镜片时,把一块凸透镜和凹透镜合在一起往外看,远处的物体变近了...2018年8月,(LAMOST)发现一颗奇特天体,它的锂元素含量约为同类天体的3000倍,是人类已知锂元素含量最高...地球被一层大气包围着,来自于遥远星系的光要通过厚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天文望远镜,这就好比潜水员在水下...

追寻人类起源
两足直立行走的重要意义,使人类学家把是否具备这一条件作为人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准。人类的祖先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这些石器常常与动物的遗骸和人为弄碎的骨头一起被发现,由此古人类学家推断,石器的出现与早期人类的狩猎和肉食行为密切相关。在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

利大的资料。。
如果人们还不赶快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进行补救的话,人类终将会被科技所毁灭. 反方二辩:科技发展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处,这点我们并没有否认.但是我方认为科技带来的弊处大于利的.首先汽车虽方便了我们的出行,但牌坊的尾气造成环境的污染,影响人类健康.其次,电视等娱乐设施的出现,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是却无形的...

地球上的人是怎么来的
人类的起源有两大说法:一、森林古猿的分化 森林古猿分化出了巨猿、西瓦古猿和拉玛古猿等几个分支。拉玛古猿生存年代约为1400万至700万年前,最早的化石是在1932年由美国学者G.E.刘易斯在北印度的西瓦利克山地发现的一块右上颌碎片,它具有若干人类的特征。自60年代起,在肯尼亚的特南堡、匈牙利的鲁道...

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有哪些?
然而,最能支撑“走出非洲”学说的遗传学基因测序理论,也广遭质疑。正如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金昌柱所说:“在人的体内,基因序列多达30亿,现在的测序,只是抽出其中个别片段分析,概率不过亿分之一。”而在我们中国,发现过距今300万至500万年间的猿人化石,发现过龙骨坡约200万年前的能人...

“似花非花,似叶非叶”的奇妙植物
这就是植物神奇的地方,人类的眼睛常常被它们欺骗。 还有一种玉叶金花它的五个花萼裂片都变成白色的叶子的,叫异形玉叶金花,是我国的野生保护品种。 玉叶金花是缠绕藤本,经常会缠绕在其他植物身上。它的叶对生或近轮生,叶片膜质或薄纸质。野外看到它的时候,叶腋间经常有新芽长出,是比较好认的一个特征。 玉叶金花在...

人的来历,是怎么来到这,又是怎么形成的。
还有,最早发现的古猿化石也出土于欧洲,即1856年在法国发现的林猿化石。加上20世纪20年代“辟尔当人”的骗局喧嚣一时(辟尔当人被有些学者看作是最早的人,甚至称他为“曙人”。最后被揭露,所谓“曙人”,原来是来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人头骨和一个现代猿类的下颌骨凑合起来的假品),所以当时许多人认为人类起源的...

美洲什么时候被发现?
那为什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世界上并没有这种定论呢?是古代中国人的自我推销意识不强,还是由于哥伦布们的自我推销意识更强,自我推销的艺术更精,手段更高明?也许这个问题难以找到答案。可不管怎么说,古代中国人最先发现美洲大陆没有被人们所认可,而哥伦布们被认可了,有书为证!古代中国人的遭遇对...

泰安市19469768240: 电是怎么被世人发现并运用的?
盖骨慧高: 去百度百科富兰克林和贝尔还有爱迪生 很多书上都说电最早应用于照明,具体时间不清楚了,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时间是确定的;可是1831年的时候亨利就设计出了最早的电动机,所以我觉得最早电应该是用在电动机上的,电能通过电动机转化为机械能应用于生产.

泰安市19469768240: 人类最开始是怎么发现电的,怎么使用起电来得?最初用来干什么? -
盖骨慧高:[答案]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经过风筝实验得到的电 发现电是因为从空中看见了闪电的现象,于是他想得到这点 就想了办法用风筝线来引

泰安市19469768240: 电是谁发明可以让人类使用的? -
盖骨慧高: 我们最早使用的是静电,利用储电装置收集静电,用的时候再放电.然后直流电在电磁理论的诞生之后展现在人类的舞台,并且一直发展并辉煌了很长时间.著名的人类发明之父托马斯.爱迪生先生就一直热衷、发明、改进并运营着美国的直流电系统.大家可能想不到,交流电其实在直流电的运用最辉煌的时候就诞生了,但是市场决定一切.发明之父爱迪生先生出于经济目的和个人名利,利用各种手段打压和封杀交流电的运用和推广. 但是大家还想不到的是,不是技术让交流电成为了人类文明的主宰,而仍旧是经济和市场让直流落幕,交流辉煌——经济危机爆发后,国际铜价格飞涨导致交流输变电、供配电甚至电缆制造业难以支撑,最终成本廉价的交流电系统一统江湖.

泰安市19469768240: 电是怎样发明的 -
盖骨慧高: 电是被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电本来就存在,不是发明的,而是被发现的. 1732年,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

泰安市19469768240: 谁怎么发现电的 -
盖骨慧高: 远在2500多年前,古希腊人就发现用毛皮磨擦过的琥珀能吸引一些像绒毛、麦杆等一些轻小的东西,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作“电”. 公元1600年,英国医生吉尔伯特(1544~1603)做了多年的实验,发现了“电力”,“电吸引”等许多现象,并最...

泰安市19469768240: 人们是怎样发现电的的存在的啊? -
盖骨慧高: 人们对电现象的初步认识很早就有记载,早在公元前585年,古希腊哲学家塞利斯,已经发现了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我国在东汉时期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提到"顿牟掇芥"等问题,所谓顿牟就是琥珀,掇芥意即吸引籽菜,就...

泰安市19469768240: 人类何以会用上电呢?
盖骨慧高: 1831年8月26日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随后发明了第一台发电机 是直流的 西门子公司的阿特涅于1873 年发明了交流发电机 1879年10月22日,爱迪生点燃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

泰安市19469768240: 人类是如何发现并使用电?
盖骨慧高: 是法拉弟发现的电磁反应,即:电生磁、磁生电 1831年是法拉弟作出重大发现的一年.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这个现象的发现奠定了日后电工业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他还研究了电流的化学作用.1833年,法拉弟发现了电流化学的两个定律,后来这两个定律就以他的名字来命.1845年, 他经过病愈后又重新置身于研究工作之中,并发现了抗磁性. 电是自然界中一种能量体,是客观存在的!是先于人的认知而存在的.发现它的存在的人很多!只是没有人来归纳他的性质和属性!它的神秘引来了众多学者先后的研究!也就有了上面的各国先辈的实验与发现.具体到某个人身上我认为不太恰当!

泰安市19469768240: 电是怎样被发现的?是谁发现的? -
盖骨慧高: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电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正电、另一种叫负电.通...

泰安市19469768240: 人是怎么发现电的?电从哪来什么是电?
盖骨慧高: 什么是电?——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能量.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