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粒度越粗,淬火冷却到M过程的相变阻力越大还是越小?理论依据是什么?

作者&投稿:景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材料的应变能是发生固态相变时的阻力吗?~

我可以确切的说:应变能一般来说都是驱动力,这一点可以从固态相变的实质来分析得出。

:所谓淬火,是指把经高温停留的晶体急冷到低温。在高温时金属晶体中的平衡空位数量显著增加,如果缓慢冷却下来,多余的空位将在冷却过程中因热运动而消失在晶体的自由表面、晶界体和位错等处;如果从高温急冷(淬火),则在高温时处于平衡浓度的空位将来不及消失而被“冻结”下来,可大部分保留到低温,使晶体中的空位数目远远超出该温度时的平衡浓度,通常将这样获得的过饱和空位称为。

此问题的条件是晶粒大小对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相变阻力的讨论。扩大点可以说成是晶粒度对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 相变阻力应该是越大 新相形核容易发生在晶界、相界、晶体表面、位错、空位、杂质原子、间隙原子等晶体缺陷的地方。晶粒粗大,形核率减小,致使相变阻力变小。 这些都是凭记忆想到的,这个问题更偏向于金属学的东西,已经很久没动金属学原理了 []

晶粒越粗大,相变阻力越小,理论不清楚,有淬透性计算公式可以得出此结论!

晶粒越粗大,相变阻力越小,前段时间我的试验正好要用这方面的资料,先写一点(剩下的资料明天找个时间在发上来,太晚了呵呵):固态相变时,由于新相与母相的比体积不同,使新相形成时发生的体积变化受母相的约束而引起弹性畸变,产生畸变能。共格、半共格界面两侧原子的错配也会产生应变能。 界面能和应变能均是相变的阻力,因此固态相变的相变阻力比较大。 固态相变时界面能的大小与形成的相界面结构有关。通常:非共格界面的界面能>半共格界面能>共格界面能 。 一般从两相晶格的错配度来看,当δ<0.05时才形成共格界面,若0.05<δ<0.25时形成半共格界面,在δ>0.25时形成非共格界面。 界面能越高形成新相的形成功越大。当相变的过冷度很大时,相变驱动力大,生成新相的临界尺寸小,使单位体积的新相有较大分额的界面。在这种情况下界面能对形核起着主要的阻碍作用,因而多形成可以产生界面能较低的共格或半共格界面的亚稳相,以降低形成功使形核容易。相反,当过冷度较小时,晶核临界尺寸较大,单位体积新相的界面分额小,界面能不是形核的主要阻力,这时则易于非共格形核。 由共格(半共格)界面及新旧两相体积不同所引起的弹性应变能也是相变时需要克服的能量,因此也同样影响着相变过程。在过冷度较小的情况下相变,临界晶核尺寸较大,单位体积新相的界面小,界面能对相变阻力不起支配作用,可以形成非共格界面,若此时两相比体积差较大,则新相形成薄片状以降低应变能;如果比体积差较小,应变能作用不大,则新相可以形成粒状以降低界面能。新相的形状与相变阻力的关系: 1、新相呈球状时应变能最大。 2、新相呈圆盘(片)状时应变能最小。 3、新相呈棒(针)状时应变能居中。

理工


如何确定钢的 马氏体转变温度 Mf
所以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以上(所加热达到的温度越高,保温的时间越长,A话过程越彻底,形成经历越粗大会使得Ms升高,加快M转变,冷却时转变形成珠光体则变困难晶粒度对贝氏体影响不大)再者考虑淬火冷却过程,单纯油冷效果不明显的话可以考虑:1.双液淬火,先以冷却能力强的淬火介质快速冷却到Ms点附近...

马氏体不锈钢中的马氏体为什么会不连续,不均匀?
所以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以上(所加热达到的温度越高,保温的时间越长,A话过程越彻底,形成经历越粗大会使得Ms升高,加快M转变,冷却时转变形成珠光体则变困难晶粒度对贝氏体影响不大)再者考虑淬火冷却过程,单纯油冷效果不明显的话可以考虑:1.双液淬火,先以冷却能力强的淬火介质快速冷却到Ms点附近...

宣汉县15642301547: 奥氏体晶粒大小对钢冷却后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郅物开乐: 奥氏体冷却到室温后,就不是奥氏体了,会产生不同的组织,冷却的快,其形成的组织颗粒就细小,强度、硬度就高,冷却的缓慢,其形成的组织就粗大,其金属晶粒大,其晶间间隙就大,结合力就小,强度就小.

宣汉县15642301547: 奥氏体晶粒的大小对钢热处理后的性能有何影响? -
郅物开乐: 钢在一定加热条件下获得的奥氏体晶粒称为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它的大小对于冷却转变后(热处理后)钢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奥氏体晶粒细小,冷却后产物组织的晶粒也细小.细晶粒组织不仅强度、塑性比粗晶粒高,而且冲击韧性也有明显提高.因此,钢在加热时,为了得到细小而均匀的奥氏体晶粒,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宣汉县15642301547: 为什么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在淬火时容易引起工件产生较大的变形甚至开裂
郅物开乐: 众所周知,一般淬火过程是过冷奥氏体经过无扩散型共格切变而转变为马氏体的相变过程. 在铁碳状态图范围内,所涉及的几个基本相以及转变产物之中,马氏体比容是最...

宣汉县15642301547: 机械钢铁 奥氏体化条件对马氏体临界冷却速度的影响 -
郅物开乐: 当冷却速度大于某钢种的临界冷却速度时:针对于低碳钢,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其得到的M量越多,越不易析出铁素体.这类钢的残余A量不多且不以大块状积聚对硬度影响不大;针对于高碳钢,随着冷却速度的变化,在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

宣汉县15642301547: 钢的淬火是何意? -
郅物开乐: 淬火钢是指金属经过淬火后,组织为马氏体,硬度大于HRC50的钢.通常把钢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如亚共析钢加热至AC3(表示钢在加热时铁素体全部溶入奥氏体的临界点)以上30——60℃,保持一定时间后,使其急速冷却的工艺过程称为...

宣汉县15642301547: 铁素体钢热处理能改变晶粒大小吗 -
郅物开乐: 铁素体钢不能通过热处理来改变晶粒大小的,要想通过热处理来改变晶粒大小,必须有相变,有相变才有可能进行新相的形核、长大过程,才能够改变原来的晶粒大小.其实,奥氏体钢也不能通过热处理来改变晶粒大小.这些不能通过热处理能改变晶粒大小的钢种,可以通过塑性变形来改变,比如通过轧制,包括热轧和冷轧,然后通过再结晶来改变晶粒大小.

宣汉县15642301547: 为什么细化(奥氏体)晶粒? -
郅物开乐: “在加热时可以重结晶细化晶粒”的说法是对的,钢在加热时以较快的速度越过Ac1线,到达预定温度范围离平衡点越远,新生成相奥氏体形核数目越多晶粒越细,这在感应加热淬火和其它快速加热过程可以得到证明.“而在冷却时则不能细化粗大的晶粒”的说法则是片面的,同理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在某阶段(双相区)以较快速度越过平衡点,新生成相也能增加形核数目细化晶粒,在冷却速度超越双相区过冷奥氏体发生切变生成产物是贝氏体或马氏体,这时晶粒大小不变维持冷却之前奥氏体晶粒度.

宣汉县15642301547: 在一定的常化温度,为什么常化时间越长,晶粒尺寸越大 -
郅物开乐: 因为金属分子再结晶过程中,晶粒有一个逐步合并而变大的趋势,但是这一过程需要时间,换言之,冷却的时间越长,晶粒就会长得越大;淬火就是利用金属的这一特性,以急冷的方式获得晶粒细小的致密结构.

宣汉县15642301547: 加热和冷却过程为何能细化晶粒 -
郅物开乐: 一般是在固态有相变的情况可以通过加热\冷却来细化晶粒,是因为它要经过重新形核和长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形核数目与冷却速度有很大关系,冷却越快---过冷度越大 ------形核越多,晶粒越细.

宣汉县15642301547: 淬火时加热速度快会使奥氏体晶粒粗大还是细小? -
郅物开乐: 淬火时加热速度对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影响是“双向”的.这取决于随后的保温时间的长短. 较快的加热速度会形成较细的奥氏体初始晶粒,而且通常是加热速度越快,奥氏体初始晶粒越细. 但是奥氏体初始晶粒越细,在随后的保温过程中,其长大的倾向就越大,而更容易形成粗晶. 所以小件由于保温时间短,所以可以采用较快的加热速度.大件保温时间长,则要采取分级预热等较慢的加热方式. 以上仅仅是从奥氏体晶粒大小的方面来看的.一般情况下考虑加热速度,还要从减小加热应力、减小变形、减少氧化脱碳等等方面考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