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降雪的条件是?

作者&投稿:强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就这一类的例:形成降雪的条件~

1、形成盐碱地的条件是:(1)水位上升;(2)然后气温升高,蒸发量大;(3)地表聚积盐分。
2、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1)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3)地势高,空气稀薄。

下雪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水汽饱和
饱和水汽量是指空气在某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当饱和的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时,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因为冰面饱和水汽含量比水面要低,所以冰晶生长所要求的水汽饱和程度比水滴要低。
所以在高空低温环境里,冰晶比水滴更容易产生。
二、空气中有凝结核
凝结核是一些悬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体微粒。大气凝结核由固态物质、溶液滴或两者的混合物组成,其化学成分很复杂,最常见的是氯、氮、碳、镁、钠、钙等化合物。大气中的水汽能在其上凝结而成小水滴的悬浮微粒,通常称凝结核。
若没有凝结核,空气里的水汽,过饱和到相对湿度500%以上的程度,才有可能凝聚成水滴。但这样大的过饱和现象在自然大气里是不会存在的。所以没有凝结核的话,我们地球上就很难能见到雨雪。

扩展资料:
通常人们对雪的最大是和寒冷挂钩的,但雪其实还具有保温的作用。
积雪,好像一条奇妙的地毯,铺盖在大地上,使地面温度不致因冬季的严寒而降得太低。积雪的这种保温作用,是和它本身的特性分不开的。
人们冬天穿棉袄很暖和,这是因为棉花的孔隙度很高,棉花孔隙里充填着许多空气,空气的导热性能很差,这层空气阻止了人体的热量向外扩散。
覆盖在地球上的积雪很象棉花,雪花之间的孔隙度很高,就是钻进积雪孔隙里的这层空气,保护了地面温度不会降得很低。
积雪的保温功能是随着它的密度而随时在变化着的新雪的密度低,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就多,保温作用就显得特别强。老雪呢,象旧棉袄似的,密度高,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少,保温作用就弱了。
一般刚下的新雪孔隙大,保温效应最好,到春天融雪后期,积雪为水所浸渍,这时它的导热系数就更接近于水了,积雪的保温作用便趋于消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雪

形成降雪的条件包括:

1、水汽饱和

空气在某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饱和水汽量。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饱和的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时,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因为冰面饱和水汽含量比水面要低,所以冰晶生长所要求的水汽饱和程度比水滴要低。

也就是说,水滴必须在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不小于100%时才能增长;而冰晶呢,往往相对湿度不足100%时也能增长。

例如,空气温度为-20℃时,相对湿度只有80%,冰晶就能增长了。气温越低,冰晶增长所需要的湿度越小。因此,在高空低温环境里,冰晶比水滴更容易产生。

2、空气里有凝结核

没有凝结核的话,地球上就很难能见到雨雪。凝结核是一些悬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体微粒。最理想的凝结核是那些吸收水分最强的物质微粒。比如说海盐、硫酸、氮和其它一些化学物质的微粒。所以有时会见到天空中有云,却不见降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采用人工降雪。

扩展资料

由于降落到地面上的雪花的大小、形状、以及积雪的疏密程度不同,雪是以雪融化后的水来度量的。降雪分为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四个等级。

1、小雪:0.1~2.4毫米/天;

2、中雪:2.5~4.9毫米/天;

3、大雪:5.0~9.9毫米/天;

4、暴雪:大于等于10毫米/天。

又根据积雪稳定程度,将我国积雪分为5种类型:

1、永久积雪:在雪平衡线以上降雪积累量大于当年消融量,积雪终年不化;

2、稳定积雪(连续积雪):空间分布和积雪时间(60天以上)都比较连续的季节性积雪;

3、不稳定积雪(不连续积雪):虽然每年都有降雪,而且气温较低,但在空间上积雪不连续,多呈斑状分布,在时间上积雪日数10~60天,且时断时续;

4、瞬间积雪:主要发生在华南、西南地区,这些地区平均气温较高,但在季风特别强盛的年份,因寒潮或强冷空气侵袭,发生大范围降雪,但很快消融,使地表出现短时(一般不超过10天)积雪;

5、无积雪:除个别海拔高的山岭外,多年无降雪。雪灾主要发行在稳定积雪地区和不稳定积雪山区,偶尔出现在瞬时积雪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雪



降雪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水汽饱和。空气在某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饱和水汽量。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饱和的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时,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另外,雪的形成还必须有凝结核。在混合云中,由于冰水共存使冰晶不断凝华增大,成为雪花。

天冷了。温度0度以下、

据悉,在气象上,雪被称为固体降水。由气态的水汽变成固态的水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水汽先变成水,然后水再凝结成冰晶;还有一种是水汽不经过水,直接变成冰晶,这种过程叫做水的凝华。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
  降雪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水汽饱和。另外,雪的形成还必须有凝结核。   在初春和秋末,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很高,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冬季,我国许多地区的降水,是以雪的形式出现的。由于降落到地面上的雪花的大小、形状以及积雪的疏密程度不等,因此,气象上的降雪等级是以雪融化后的水来度量的。气象上一般把雪按24小时内降水量分为4个等级:0.1-2.4毫米的降水量称为小雪;2.5-4.9毫米的降水量称为中雪;5.0-9.9毫米的降水量称为大雪;10毫米以上(含10毫米)的降水量称为暴雪。从降水量看,即使暴雪的量级也仅仅相当于雨量中的中雨。粗略地估计,10毫米深的积雪仅能融化为1毫米深的水。

温差


形成降雪的条件是?
1. 降雪的形成需要满足两个关键条件:首先,空气必须达到水汽饱和状态,即空气在特定温度下能够承载的最大水汽量,这个温度称为露点温度。当饱和的空气温度降低至露点温度以下时,多余的水汽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2. 其次,雪的形成还依赖于凝结核的存在。在混合云层中,冰晶和水滴共存,冰晶通过凝华作用不...

下雪要具备什么条件?
条件:1、大气中需含有较冷的冰晶核。2、充分的水汽。3.0℃(冰点)以下。如该冷空气相当强烈,并带着湿气,1℃至10℃的气温同样可以降雪。大气中的水蒸汽直接凝华或水滴直接凝固而成,就是雪。也可说是云中的温度过低,小水滴结成冰晶,落到地面仍然是雪花时,就是下雪了。冰融化时会吸热,所以...

形成降雪的条件
一是气温低:雪的形成与温度密切相关。气温需低于冰点,才能使大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冰晶,形成雪花。夏天不会下雪,正是因为气温较高,水蒸气无法在低于零度的条件下凝结。二是水汽饱和:空气在特定温度下所能承载的最大水汽量称为饱和水汽量,相应的温度称为露点。当饱和的空气冷却至露点以下温度时...

形成降雪的条件是?
降雪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水汽饱和.空气在某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饱和水汽量.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饱和的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时,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另外,雪的形成还必须有凝结核.在混合云中,由于冰水共存使冰晶不断凝华增大,成为雪花.

形成降雪的三个条件
1.气温低 要想形成雪花是不能有较高的温度的,这也就是夏天为什么不会下雪的原因。当然形成雪花不一定就要求温度低于零度。雪花是在混合云中,由于冰水共存使冰晶不断凝华增大形成的。当云下气温低于零度时,雪花可以一直落到地面形成降雪。如果云下气温高于零度时,则可能出现雨夹雪。2.水汽饱和 空气...

降雪的形成条件
降雪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低温、水汽饱和以及凝结核的存在。首先,低温是降雪形成的基础条件。一般来说,地面温度需要低于0°C(32°F),以使高空中的水汽在凝结过程中直接形成雪花,而不是雨滴。当冷空气流经较暖的湿空气时,湿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冷空气中凝结,形成云。随着冷空气的进一步冷却,...

形成降雪的条件
形成降雪的条件主要包括:低温、水汽和合适的抬升机制。首先,低温是降雪形成的基础条件。一般来说,地面温度需要低于冰点,也就是0摄氏度,这样才能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冰晶。当然,高空中的温度要求更低,通常需要达到零下几度甚至更低,才能确保水汽在高空中凝结成雪花。其次,水汽也是降雪形成的必要条件...

要怎样的天气条件才能下雪?
没有凝结核,空气中的水汽需要达到非常高的过饱和程度(相对湿度超过500%)才可能凝结成水滴。然而,这种极端的过饱和状态在自然大气中很少出现,因此凝结核对于降雪的形成至关重要。最有效的凝结核通常是那些具有高吸湿性的物质颗粒,如海盐、硫酸、氮和其他化学物质的颗粒。由于这些条件,有时尽管天空中有...

降雪的条件
降雪的条件主要包括低温、水汽和合适的抬升机制。首先,低温是降雪的基本条件之一。一般来说,地面温度需要低于冰点,也就是0°C,这样才能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雪。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地面温度略高于冰点,如果高空中的温度足够低,水汽也可以直接在高空凝结成雪,并在下降到地面的过程中保持雪...

下雪条件是什么呢?
下雪的两个必要条件是水汽饱和和存在凝结核。1、水汽饱和:当空气在特定温度下达到能够包含的最大水汽量时,我们称之为饱和水汽量。此时的温度称为露点。当饱和空气冷却至露点以下的温度时,多余的水汽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冰晶形成的条件比水滴更为宽松,因为冰面的饱和水汽含量低于水面,所以冰晶可以在...

长宁区19631894706: 形成降雪的条件是? -
蒯盆六合: 形成降雪的条件包括: 1、水汽饱和 空气在某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饱和水汽量.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饱和的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时,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因为冰面饱和水汽含量比水...

长宁区19631894706: 下雪的条件是什么? -
蒯盆六合: 1773年冬天,俄国彼得堡的一个舞会上,由于舞厅里又热又闷.一名男子跳上窗台,一拳打破玻璃.这时舞厅里瞬间飘起了雪花,而外面却是星光灿烂,银光如水.那么,大厅里的雪花是从哪儿飞来的呢?原来,舞厅里众人呼出气体中饱含了大量水汽,蜡烛的燃烧又散布了很多凝结核.当窗外的冷空气破窗而入的时候,迫使大厅里的饱和水汽立即凝华结晶,变成了雪花.因此,只要具备了下雪的条件,屋子里也会下雪的.

长宁区19631894706: 下雪需要什么条件 -
蒯盆六合: 下雪是一种自然现象,空中的水汽凝华后,又重新落到地面上的过程,水是地球上各种生灵存在的根本,水的变化和运动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世界.在地球上,水是不断循环运动的,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热蒸发到天空中,这些水汽又随着风运动到...

长宁区19631894706: 下雪一般要达到什么条件呢? -
蒯盆六合: 呵呵,这个吗大家都知道只要气温低于0度就达到了下雪的条件了,希望我的答案是 合适的.

长宁区19631894706: 雪的形成条件 -
蒯盆六合:[答案] 雪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1、饱和水汽以及温度 2、凝结核(就是你说的尘土之类的东西) 在天空中运动的水汽怎样才能形成降雪呢?是不是温度低于零度就可以了?不是的,水汽想要结晶,形成降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条...

长宁区19631894706: 雪是怎么形成的,下雪需要有什么条件啊? -
蒯盆六合:[答案] 雪是气体在温度骤降时形成的凝华过程,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必须要有温度骤降的过程才能形成!

长宁区19631894706: 什么条件引起下雪 -
蒯盆六合:[答案] 1.空气湿度大,水分充足 2.气温低,1500米高空气温达到-4℃至-6℃ 我国北方内陆降水要满足三个必备条件:即水汽、风向、高山冷凝系统.

长宁区19631894706: 降雪的条件. -
蒯盆六合: 降雪形成条件:1.大气中需含有较冷的冰晶核.2.充分的水汽.3.0℃(冰点)以下.如该冷空气相当强烈,并带着湿气,1℃至10℃的气温同样可以降雪.能降雪的地方:气候区属中纬度至高纬度(即大约于南回归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地方就会有降雪的机会,如果于低纬度地方中有些地势高于海拔2000米的高山或高原也有同样的机会.

长宁区19631894706: 冬天容易下雪,请问下雪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啊?除了下雪的必要条件,能讲讲雪的具体成因吗? -
蒯盆六合:[答案] 雪是降水的一种型式,其形成条件与形成下雨是一样的,差异仅在於当时空气温度的不同,雪系在0度C以下形成的.根据气象观测显示,一地下雪的近地面温度都是在冰点以下,如果当时近地面空气的温度在0度C以上,则自空中降落的雪即被融解(...

长宁区19631894706: 雪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情况下才会下雪?人工降雪是怎么回事? -
蒯盆六合:[答案] 由于雨水遇到0℃一下的冷空气 从液态水(雨水)变成固态(冰) 俗称雪 下雪条件:1下雨的条件(足够的相对湿度 足够的气体小颗粒 还有冷空气) 2气温低于0℃ 人工降雪就是先打干冰(CO2) 降温后下雨 下雨后再打干冰(吸热) 温度足够低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