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生物组织,为什么要选用颜较浅或者近于白色的材料?

作者&投稿:商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中为什么要选择含糖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选择含糖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是因为更容易观察,防止有其它颜色的干扰

没说不能用

还原性糖的鉴定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相同,但二者的使用方法及原理不尽相同。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都是检验还原性糖的试剂,二者的使用方法及原理、成分也有区别,下面就从这几种试剂的使用原理、成分及使用方法等方面做一简单总结。
1.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都由溶液和溶液组成,但二者有如下三点不同:
(1)溶液浓度不同
斐林试剂中溶液称为斐林试剂甲,其浓度为溶液称为斐林试剂乙,其浓度为;双缩脲试剂中溶液(双缩脲试剂A)的浓度为,溶液(双缩脲试剂B)的浓度为。
(2)使用原理不同
斐林试剂是新配制的溶液,它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沉淀,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发生的是双缩脲反应。双缩脲反应实质是在碱性环境下的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的紫色反应。而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所以蛋白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3)使用方法不同
斐林试剂使用时,先反溶液和溶液混合(将滴溶液滴入溶液中),而后立即使用: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入溶液(2mL),振荡摇匀,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然后再加入3~4滴溶液,振荡摇匀后观察现象。

2. 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
关于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可用下面的例题引出其异同点:例:你可用什么方法,检验人的尿液中是否含有糖?
答案:
方法一:在试管中加入人的尿液0.1mL,加入班氏糖定性试剂1mL,混合均匀后,将试管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加热煮沸1min~2min,若试管中溶液在加热后产生了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糖。

方法二:取少许尿液加水稀释后,加入刚配制好的斐林试剂,沸水浴加热后,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尿液中含有糖。

方法三:取少许尿液加水稀释后,加入少许悬浊液(新制)加热,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尿液中含有糖。
因斐林试剂实质上是新配制的溶液,所以方法二与方法三的实质是相同的,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由以上例题可以看出,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都能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上题中检验的是葡萄糖)的存在,二者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二者的不同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班氏试剂常用于尿糖的鉴定,其配方与斐林试剂不一样,其配方为:
①400mL水中加85g柠檬钠和50g无水碳酸钠;
②50mL加热的水中加入8.5g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
③把溶液倒入柠檬酸钠溶液中,边加边搅,如产生沉淀可滤去。
(2)其反应原理与斐林试剂略有差别。利用斐林试剂鉴定时,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直接反应生成和可溶性还原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班氏试剂中的产生却是这样的:柠檬酸钠和碳酸钠均为强碱弱酸盐,在水中它们均可水解产生,与柠檬酸钠溶液和溶液混合时,结合,生成与葡萄糖中的醛基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3)两种试剂的保存方式不同。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可强烈产生,很容易沉淀析出,因此斐林试剂一般为现用现配;而班氏试剂的配方中,柠檬酸钠为一对缓冲物质,产生的数量有限,与溶液混合后产生的浓度相对较低,不易析出,因此该试剂可长期保存。
当然,无论用班氏试剂还是斐林试剂,归根结底都是与醛基在沸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而生成砖红色的沉淀,两者反应现象一样,这就是二者的相同之处。

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材料准备
植物组织是常用的实验材料,但必须加以选择。在双子叶植物中,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葡萄糖形成后合成为淀粉,暂时储藏在叶子内,因此最好不用双子叶植物的叶子作实验材料。有些单子叶植物,如韭菜、鸢尾,并不将光合作用的初始产物转变为淀粉,因此叶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单糖,但是,由于叶片中叶绿素的颜色较深,对于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掩盖作用,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因此,也不宜用单子叶植物的叶子作实验材料。
本实验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如苹果和梨的果实。经试验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

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是:可溶性糖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
故答案为:斐林
砖红色
橘黄
双缩脲
紫色

首先检验还原性糖要用斐林试剂
(0.1g/ml NaOH+0.05g/mlCuSO4)
其次检验时颜色变化为
浅蓝色。。。棕色。。。。加热后变为砖红色

这样用白色或浅色样品就可以清楚的看见颜色的变化,使实验现象更准确。。。

颜较浅或者近于白色的材料容易区分呀
颜较浅或者近于白色的材料,你鉴别了之后,颜色发生变化,你比较容易观察,所以。。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颜色变化
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是二价铜离子的酒石酸钾钠配合物,可以被脂肪醛或还原性糖还原为氧化亚铜。斐林试剂为深蓝色溶液,与可溶性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斐林试剂配制方法...

可溶性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什么来判断
可溶性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斐林试剂来判断。详细内容如下: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斐林试剂的详细内容 1、斐林试剂是一种用于鉴定...

斐林试剂的原理
斐林试剂的原理如下:一、斐林试剂 斐林试剂是一种可以鉴别还原性物质的试剂,一般由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配成,由德国化学家赫尔曼·冯·斐林在1849年发明的。斐林试剂常用于鉴定可溶性的还原性糖的存在,可与还原性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1849年,德国化学家斐林发明了斐林试剂。它是由氢氧化钠的含量...

fehling试剂,是什么试剂
斐林试剂(Fehling's solution)是德国化学家赫尔曼·冯·斐林(Hermann von Fehling,1812年~1885年)在1849年发明的。常用于鉴定可溶性的还原性糖的存在。斐林试剂与单糖中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等)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配制 将34.6gCuSO₄·5H₂O溶于200mL水中,用0.5mL浓硫酸酸化...

斐林试剂是鉴别什么的?
斐林试剂与可溶性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因此斐林试剂常用于鉴定可溶性的还原性糖的存在与否。斐林试剂配置方法 配制方法:0.1 g\/mI NaOH(甲液)和0.05 g\/mI CuSO4(乙液)。甲液配制方法是将125 g氢氧化钠和137 g酒石酸钾钠溶于500 ...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有什么区别
1、作用不同:斐林试剂是新配制的溶液,它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沉淀,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发生的是双缩脲...

高一生物,检测还原糖用斐林试剂,使用时应注意?
斐林试剂中溶液为斐林试剂甲(NaOH溶液)其浓度为0.1g\/ml,斐林试剂乙(CuSO₄溶液)其浓度为0.05g\/ml。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沉淀,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用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是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如何用双缩脲反应鉴别还原糖和蛋白质。
双缩脲反应主要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这是因为双缩脲反应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即可以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发生反应。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和变量,如温度、酸碱度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和整理实验器材,做好实验记录和总结,以便后续分析...

检测还原糖用什么试剂
05g\/mL硫酸铜溶液,该试剂的使用方法是向试管内注入待测组织样液、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注入试管、水浴加热。斐林试剂(Fehling's solution)是德国化学家赫尔曼·冯·斐林在1849年发明的。常用于鉴定可溶性的还原性糖的存在。斐林试剂与单糖中的还原性糖(即醛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_百度知 ...
A、斐林试剂甲液和双缩脲试剂A液的成分及浓度都相同,斐林试剂乙液和双缩脲试剂B液的成分相同但浓度不同,因此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错误;B、蔗糖浓度较高时,可使质壁分离速率加快,但高浓度蔗糖溶液会使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导致细胞无法发生质...

奉化市13242773607: 费林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器材;数据处理 -
陈没肿喜络:[答案] 配制方法: 将36.4g CuSO4.5H2O溶于200mL水中,用0.5mL浓硫酸酸化,再用水稀释到500mL待用;取173g酒石酸钾钠... 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深蓝色→黄色(CuOH沉淀)→砖红色(沉淀).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

奉化市13242773607: 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生物组织,为什么要选用颜较浅或者近于白色的?
陈没肿喜络: 还原性糖的鉴定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相同,但二者的使用方法及原理不尽相同.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都是检验还原性糖的试剂,二者的使用方法及原理、成分也有...

奉化市13242773607: 班氏试剂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 -
陈没肿喜络:[答案] 班氏试剂的配制与鉴定结果 班氏试剂的配制 取无水硫酸铜1.47g,溶于100ml热水中,冷却后稀释到150ml,取柠檬酸钠173g,无水碳酸钠100g和600ml水共热,溶后冷却并加水至850ml,再将冷却的150ml硫酸铜倾入即可. 鉴定糖尿的结果 沸水浴加...

奉化市13242773607: 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三大有机物的鉴定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 -
陈没肿喜络: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已将甲液和乙液混和,且B液浓度大,因而不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错误; B、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A液(1ml),造成碱性环境,再加B液(4滴),双缩脲试剂和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B错误; C、鉴定可溶性葡萄糖时,应向待检测溶液中加入新配制的斐林试剂,并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观察颜色变化,C错误; D、检测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先滴加苏丹Ⅲ进行染色,再用酒精清洗子叶,洗去浮色,最后制成临时装片,并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D正确. 故选:D.

奉化市13242773607: 求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的鉴定原理 -
陈没肿喜络: 1.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分子内没有,为非还原糖.实验中所用的斐林试剂,只能鉴定...

奉化市13242773607: 为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下列①~④是实验的选材,⑤~⑧中是用于检验的试剂,实验现象较为理想的一组是() ①苹果或梨②花生种子③黄豆种子④芝... -
陈没肿喜络:[选项] A. ②⑤ B. ③⑥ C. ①⑦ D. ④⑧

奉化市13242773607: 甘薯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喊有较多的糖,因此可以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是吗?为何? -
陈没肿喜络: 不是的,可溶性还原性糖是是一些分子量较小并且具有还原性醛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蔗糖因其水溶条件下不具有醛基而没有还原性;多糖如淀粉也不具有还原性.甘薯的薄壁组织细胞和甜菜的块根细胞中大量储存的是淀粉,淀粉是多糖,没有还原性,所以不能作为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材料.做这个实验我们选择材料的原则是材料本身白色或接近白色,实验材料的细胞中含有大量还原性糖,所以容易获得实验结果又便于鉴别的材料应该是苹果、梨等果肉.

奉化市13242773607: 高中生物问题可用于鉴定生物组织中 -
陈没肿喜络: A 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实际是Cu2+的碱性溶液,能使具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氧化,Cu2+则被还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反应式为:CH2OH—(CHOH)4—CHO+2Cu(OH)2→...

奉化市13242773607: 蔗糖是否是还原糖 -
陈没肿喜络: 不是,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还原性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 斐林试剂以及由柠檬酸、硫酸铜与氢氧化钠配制的本尼迪特试...

奉化市13242773607: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有何不同 -
陈没肿喜络: 斐林试剂用来检验还原性糖. 双缩脲试剂用来检验蛋白质. 不同: (1)溶液浓度不同 斐林试剂浓度为0.1mol/LNaOH+0.05mol/LCuSO4;双缩脲试剂浓度0.1mol/LNaOH+0.01mol/LCuSO4 (2)使用原理不同 斐林试剂是新配制的溶液,它在加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