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采石一中首任校长叫什么

作者&投稿:仉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马鞍山市第一中学的校史沿革~

1945年春天,南京中央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曹冉功与家居采石镇的内弟鲁亚鹤经过一番精心筹划,用日寇遗留下来的木材,在翠螺山南麓杨公祠的地基上盖了十四间麦秸草房,并借用彭公祠、李公祠、杨公祠三公祠的房舍,创立了安徽省当涂县私立采石中学(简称采石中学)。学校成立董事会,鲁亚鹤任董事长兼校长,下设校务主任和教务主任负责处理行政和教学的日常事务。教师有十来人,主要聘请南京教育界有一定名望并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任教,使用中央大学实验中学教材。该年9月4日学校开学,从初一到高三,为完全中学,共7个班,有学生180多人。设有公民、国文、小代数、范氏大代数、三S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三角、物理、化学、植物、动物、生理卫生、英语、历史、地理、美术、体育等课程。1948年12月至1949年10月,谌汉初、马维玲、谢锦畴先后任校长、代理校长,主持学校工作。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为了阻止解放军渡江南下,沿江布防,在采石太白楼、观音阁、广济寺等处驻军,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教学。1948年底,学校迁往南京中山东路逸仙桥附近一栋楼房内继续办学。采石解放后,学校于1949年4月从南京迁回原址。1949年10月至1950年3月,彭建文任校长。解放后,校长柯育甫和周介仁同志认为“刚直”两字是前清官僚彭玉麟的谥号,不宜用于校名,因学校傍依长江,提议改名为“大江中学”,并于 1951年元月学校易名为“皖南当涂县私立大江中学”。撤销董事会和训育处。柯育甫为校长,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为推进办学的民主化,增设校务委员会,由学校各方面代表组成,大事由校务委员会讨论决定。1949年10月,解放后的第一届学生会成立;11月学校成立了团支部,王传舜为支部书记;成立首届工会。大江中学时期学生骤减,初高中6个班,学生人数最少时仅有80多人,最多时也只有140多人。1951年9月,高中停办,仅有3个初中班。这段时期,学校确立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为学生的学习目的,以为工农兵服务的观点教育学生,以拥护工人阶级领导为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根据人民政府的指示,把时政教育作为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班成立读报小组,每天下午半小时读报,定期进行时事测验。

张维(1906—1908)武进士,受太平府汪麟荃委任为首任太平府中学堂监督刘镇(1909—1912)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师范专科,曾任当涂县教育会会长鲁嵩云(1913—1914)(1923—1926)采石镇人,光绪末由庠生,两江师范学堂毕业,师范科举人,一内阁中书用汪应声(1920—1923)当涂人,生平不详黄宜家(1926—1928)(1930—1934)当涂人,北京国立大学数学科毕业,授学士汪懋猷(1928—1929)当涂人,生平不详张凯(1934—1936)当涂人,毕业于两江优级师范,抗战前任当涂县财政委员会委员长,战后任当涂县临时参议会议长唐师铭(1943—1944)上海大夏大学教育系毕业授教育学学士,曾任当涂县教育局长胡新懦(1944—1945)当涂人,安徽大学教育系毕业,后调当涂二中任总务主任丁绩咸(1945—1946)当涂人,曾任国民党当涂县政府县长邹功鼎(1946—1948)当涂人,北平大学化学系肄业,曾任芜关中学训育主任、教务主任,静仁中学训育主任、教务主任等职徐先瑞(1948—1949)当涂人,安徽大学文学院外语系毕业,建国后调至安徽大学图书馆工作韦俊甫(1949—1950)合肥人,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院教育系,曾任合肥县立女子初中文史教员黄礼勖(1950—1952)解放后后第一任校长,英语特级教师,后调任六安师范任校长高启沃(1952—1957)巢县人,光华大学毕业,后为安大古籍所研究员,完成多项国家及省古籍整理项目王龙(1958—1958)(1959—1960)曾任无为中学副校长,宣城县委宣传部长张茂兴(1960—1961)河南东光县人,省化工研究员党委副书记,省五金矿产机械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享受厅级待遇陈法周(1952—1965)青阳人,任职最长的一位校长张恩康(1966—1969)巢县人,毕业于巢县黄麓师范专科学校黄杰(1970—1972)沭阳县人,1940年参加工作景凤鸣(1972—1975)1975年调入省供销合作总社邢诚(1975—1979)马鞍山市人,曾任当涂县文化馆长,县委宣传部干事王少荫(1979—1980)宣城人,1944年参加工作蒋平(1980—1983)无为人,曾任乡长、区长,文教科长仲伟连(1984—1993)濉溪人,毕业于安徽大学,曾任当涂县查湾中学行政负责人,县教委主任张明(1993—1999)滨海县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曾任县教研室教研员,县教委督学室督学

1945年春天,南京中央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曹冉功与家居采石镇的内弟鲁亚鹤经过一番精心筹划,用日寇遗留下来的木材,在翠螺山南麓杨公祠的地基上盖了十四间麦秸草房,并借用彭公祠、李公祠、杨公祠三公祠的房舍,创立了安徽省当涂县私立采石中学(简称采石中学)。学校成立董事会,鲁亚鹤任董事长兼校长,下设校务主任和教务主任负责处理行政和教学的日常事务。教师有十来人,主要聘请南京教育界有一定名望并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任教,使用中央大学实验中学教材。该年9月4日学校开学,从初一到高三,为完全中学,共7个班,有学生180多人。设有公民、国文、小代数、范氏大代数、三S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三角、物理、化学、植物、动物、生理卫生、英语、历史、地理、美术、体育等课程。
日寇投降,抗战胜利。1945年12月,国民政府派邓吴明以皖南行署专员身份对采石中学进行接管。设在芜湖县的湖南同乡会认为日寇投降后,复兴工作应以教育为第一要义,并于1946年元月召开理鉴联席会议,决定继续在采石三公祠创办一所中学,以一千多亩祠田和其他收入为办学基金;会上选聘了校董,成立了校董会,以邓吴明为董事长,李培云任副董事长,鲁亚鹤等为董事;推举李君素女士为校长。由李校长建议经会议讨论通过,校名定为“安徽省当涂县私立刚直中学”。意为“培养学生有刚毅正直的品德,热爱祖国有作为的新青年”。学校以“刚毅正直”为校训;邓吴明作词,江某某作曲写了刚直中学校歌,其词如下:扬子江上,采石矶头,屹立着刚直中学,这里滋生亲爱精诚,且做且学。
学校设教务处、训育处、总务处,管理日常教学、思想、生活工作。学生成立学生会。1948年是刚直中学全盛时期,从初一到高三共8个班,有300多学生,学生来源除本县外,还有相当部分来自湖南、芜湖、南京、上海等地。
学校篮球队“鹰队”经常赴南京、芜湖、合肥比赛,甚至和当时的国家队也赛过球,球技名震宁芜,久盛不衰。
刚直中学时期,中共地下党员冯介然、赵寅明在校活动。当时南京《大刚报》记者陆平经常来校逗留,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跟踪。
1948年12月至1949年10月,谌汉初、马维玲、谢锦畴先后任校长、代理校长,主持学校工作。
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为了阻止解放军渡江南下,沿江布防,在采石太白楼、观音阁、广济寺等处驻军,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教学。1948年底,学校迁往南京中山东路逸仙桥附近一栋楼房内继续办学。采石解放后,学校于1949年4月从南京迁回原址。
1949年10月至1950年3月,彭建文任校长。
解放后,校长柯育甫和周介仁同志认为“刚直”两字是前清官僚彭玉麟的谥号,不宜用于校名,因学校傍依长江,提议改名为“大江中学”,并于 1951年元月学校易名为“皖南当涂县私立大江中学”。撤销董事会和训育处。柯育甫为校长,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为推进办学的民主化,增设校务委员会,由学校各方面代表组成,大事由校务委员会讨论决定。1949年10月,解放后的第一届学生会成立;11月学校成立了团支部,王传舜为支部书记;成立首届工会。大江中学时期学生骤减,初高中6个班,学生人数最少时仅有80多人,最多时也只有140多人。1951年9月,高中停办,仅有3个初中班。这段时期,学校确立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为学生的学习目的,以为工农兵服务的观点教育学生,以拥护工人阶级领导为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根据人民政府的指示,把时政教育作为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班成立读报小组,每天下午半小时读报,定期进行时事测验。
1951年9月,大江中学的高中各班并入当涂中学,学校易名为皖南区当涂县私立大江初级中学。由地方主管学校行政部门任命周介仁同志为校长。1952年有4个初中班,150名学生。地区团组织派徐瑞麟任学校专职团干。由于私立学校经费十分拮据,教学质量下降,多次报告要求改为公办。1953年11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芜湖专区专员公署发文通知学校改为公办,学校易名为安徽省当涂县第二初级中学。从此,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学校改为公办后,属芜湖专区专员公署教育行政部门管辖。顾非任校长。1954年成立团总支,徐瑞麟同志任第一任团总支书记,协助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学校有了初步发展,相继盖了六栋平房,增加了教室,改善了办公和住宿条件;建立了物理、化学实验室和动植物标本室。1955年有学生480多人,7个班,教职员工38人。
这其间,学校以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作为学校教育方针。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生产技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一代。学校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祖国前途教育和加强自觉纪律教育;教导处、共青团、少先队、班级通过班会、周会、报告会、故事会、座谈会等形式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重理轻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读初中就是为了上高中进大学”等思想展开批判。1953年下半年,根据全国中学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对学生加强爱祖国、爱劳动教育,校长和上级团组织向学生作了“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报告,组织学生学习方志敏烈士的《可爱的中国》、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等文章,学习了毛主席的儿子上劳动大学,徐建春、吕根泽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等事迹。利用课余时间,开垦荒地种向日葵,进行公益劳动,给植物园、花圃浇水、除草,修理课桌板凳,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1954年上半年,学校组织师生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宪法,组织师生参加抗议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台湾的活动。该年夏,长江发生罕见的洪水,给学校带来严重困难。下半年,学校开展抗洪救灾教育和遵守《学生守则》教育。全校师生员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战胜了灾荒,克服了困难,坚持了教学。
1955年,学校组织师生参加农业合作化活动,组织教职员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这一时期,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组织教师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倡导直观教学法,教师人人动手自制教具,共制作教具204件。自然学科教研组自制的动物标本被选送到合肥参加安徽省教育展览。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持久的听课活动,教师一般每周听1节课,教研组长听2节课,分管教学的领导听3节课。通过听课、看教学笔记、查学生作业和试卷,开学生座谈会等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扎实、全面检查。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明显提高。1955年毕业生116人,各科平均成绩80分以上的有38人,占32.8%,70分到80到的有52人,占44.8%。1956年初三学生不仅全部毕业而且都考取高中。
1956年6月尤建国任校长。同年10月,马鞍山建市。1957年三月学校易名为马鞍山市第二初级中学。因无第一而“第二”不妥,7月份始定名为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一中学。
1964年5月16日,郭沫若同志游览采石公园,时任校长吴廉生请其为学校题校名,现有“安徽省马鞍山第一中学”校牌字体即郭沫若手迹。


鲁亚鹤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的学校历史
北京海淀区作为中国的教育重镇,拥有众多优秀的学校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海淀区的学校教学水平普遍较高,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 名校云集:海淀区有众多著名的中小学,这些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2. 师资力量强大:海淀区的学校聚集了众多优秀的教师和教育专家。这些...

蚌山区18291536544: 柳州龙王商务酒店离马鞍山有多远 -
丘榕三黄: 驾车路线:全程约1502.2公里起点:柳州龙王商务大酒店1.柳州市内驾车方案1) 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行驶20米,右后方转弯进入广场路2) 沿广场路行驶170米,调头进入广场路3) 沿广场路...

蚌山区18291536544: 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现任校长.首任校长是谁?
丘榕三黄: 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第一任校长:梁玉志 1975年——1976年 现任校长:孙宏辉

蚌山区18291536544: 马鞍山八中首任校长 -
丘榕三黄: 王如升,1968-1971担任马鞍山八中革委会主任兼书记

蚌山区18291536544: 马鞍山中加学校学费一年多少(马鞍山中加学校学费)
丘榕三黄: 1、不知道你家小孩 离中佳的分数线还差多少2、基本学费是要的 差1分500 你懂得

蚌山区18291536544: 安徽最好的高中是那一所 -
丘榕三黄: 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毛坦厂中学!你都可以选择

蚌山区18291536544: 从齐鲁到西门.不倒车的话,做坐几路公交 -
丘榕三黄:济南41路 [电子地图] 市区线路 山东医专11-2月5:30-21:003-10月5:30-21:30 历黄路11-2月5:30-21:303-10月5:30-22:00 投币1元刷卡9角月票有效 公交公司 上行:山东医专 - 二环南路(七里山西路) - 郎茂山小区南区 - 郎茂山小区 - 郎茂山小区北...

蚌山区18291536544: 姚家寨生态园 - 请问马鞍山还有原始点的地方吗?山或者什么风景好点的地方,渴望马鞍?
丘榕三黄: 采石矶 雨山湖 朱然墓公园

蚌山区18291536544: 采石矶要花多少钱 -
丘榕三黄: 采石矶门票80元/预订价66元 旅游互联免费预订马鞍山采石矶优惠门票 采石矶开放时间: 景区大门:6:00——18:00 景区内各馆:8:30——17:15 古栈道:9:00——17:00 索道服务: 采石矶索道位于翠螺山中,自翠螺轩饭店至山顶三台阁,单程...

蚌山区18291536544: 从淮南西上高速到马鞍山采石叽下高速过路费是多少 -
丘榕三黄: 淮南西上高速到马鞍山采石叽下 共248.6公里,3小时39分钟 收费100元

蚌山区18291536544: 要对联要好的多的
丘榕三黄: 狗年春联大全 作者:溢满风采 金鸡报晓;神犬驱邪. 闻鸡起舞;放犬缉私. 犬守平安日;梅开如意春. 犬守平安夜;雀鸣幸福年. 犬守太平世;梅开如意春. 犬守良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