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巨伯探友的习题解答 1.‘’以‘’作为文言虚词,在古文中的用法很灵活,我们要结合具体的语言加以解释

作者&投稿:春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⑴【代词】他,她,它(们)。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⑥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⑦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⑧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翻译为:的。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动词】往,到......去。例: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⑧然后驱而之善,固民之从之也轻。(本义项指第一个“之”)



⑷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⑸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读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⑺用在句末补足音节,无实义。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
①云之崔嵬。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⑽用在句中(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例:
①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③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在文言文里,“以”起初是个实词,多属动词;后来演化成虚词,多属介词。由此可见,文言文“以”既可充当实词,也可充当虚词,其主要用法如下:

一、当“以”是实词时

1、可以充当动词
1)本义:用。例如:《说文》:以,用也。又如:《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再如:《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使,令。例如:《战国策》:向欲以齐事王攻宋也。又如:以夷攻夷(使夷人自相攻伐)
3)凭借;仗恃。例如:《韩非子》:富国以农,距敌恃卒。
4)认为,以为。例如:《列子·汤问》:我以日始出。又如:《战国策》: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再如:《战国策》:皆以美于徐公。

2、可以充当名词
1) 原因,缘故。例如:《诗·邶风》: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又如: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
2) 无固定职业的人。例如:《拾雅》:以闲民。又如:《诗·周颂》:候疆候以。

二、当“以”是虚词时

1、可以充当介词
1)把,拿。主要用来表示对事物的处置。例如:《世说新语·自新》:俱以情告。又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再如:《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刀劈狼。
2)依,按,凭。主要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依据。犹言凭、根据。例如:《论语》:何以谓之文。又如:《列子·汤问》:以残年余力。再如:《史记·屈原列传》: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3)在,于。主要用来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例如:柳宗元《断刑论》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4)从,自,由。主要用来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例如:《潜夫论》:自古于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仁者。又如:《史记》: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5)因为,由于。主要用来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例如:《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又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以贪勤民。再如:《史记·陈涉世家》:以数谏故。

2、可以充当连词
1)为。例如: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又如:以为后圆(为以后作打算)
2)常用在复句的前分句,表示因果关系,或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史记·信陵君列传》: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又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再如: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和,而。主要用来表示并列关系。例如: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夷以近。又如:《聊斋志异·促织》: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4)则,那么。主要用来表示表示条件关系。例如:《战国策》: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
5)才。主要用来表示紧承关系。例如:宋·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又如:《后汉书·列女传》:以至于寸。(才达到一寸。)
6)用、用来、以使。主要用来表示目的或结果等。例如:《列子·汤问》:智叟无以应。又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再如:宋 苏洵《六国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3、可以充当助词
1)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例如:清·姚鼐《登泰山记》:日观以西峰。
2)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例如:《诗·邶风》: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3)加在句尾,表示不肯定语气。例如:《战国策》:夫晴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
4)加在能愿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例如:可以;得以;能以。

1. 败义以求生,以应该是第4种解释,而,两者是转折的关系。败坏道义而去求得生存。
宁以我身代友人命,以是第一种解释,用。宁愿用我的身家性命代替友人的性命。
2. 你让我离开,败坏道义而求得生存,这岂(难道)是我荀巨伯的作为吗?
3. 班军而还,原因可是胡贼都被他们高尚的道义所感动,不愿伤害他们,所以就撤军了。
4. 重视友情道义,甚至愿意为挚友舍弃生命,有大丈夫言行不二,君子舍生取义之风范。

粗略回答,未必正确,仅供参考。


文言文阅读(12分)荀巨伯探友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
小题1:B 小题2:(1)我现在要死了,你赶快离开。(2)(我)从老远的地方来看你,可你却让我离开,使我成为一个不讲道义而只顾求生的人,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应该做的吗?(3) 朋友有病,(我)不忍心丢下他(独自离开)。小题3:友情无价。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赤城的友爱,它比生命还值得...

荀巨伯探友 习题
(一)荀巨伯探病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与,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荀巨伯探友) 题目及答案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

荀巨伯探友文言文翻译阅读答案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世说新语》)荀巨伯探友译文他远道探望生病的朋友,恰逢胡人攻打城池.朋友对他说,“我今天就要死了,你可以离开了.”荀巨伯说,“我远道来是看你的,你让我离...

荀巨伯探友文言文阅读答案
1. 荀巨伯探友文言文全部答案 急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

荀巨伯探友 文言文 阅读答案。要详细,有多少回答多少,是七年级一课一...
回答: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B) A、子可去(离开) B、贼既(既然)至 C、败(败坏)义以求生 D、一郡并获全(保全) 2.下列对“友人有疾,不忍委之”正确的一项是(C) A.朋友有病,不忍心委托他。 B.朋友跑得快,不忍心拉住他。 C.朋友有病,不忍心丢弃他。 D.朋友跑得...

文言文:苟巨伯探病友、练习题、初中生水平..我不会做呀...
已经 ③全:保全 20.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败义以求生,岂苟巨伯所行耶?损害正义求得活命,难道是我可以做的吗?22.用简明的语言评价荀伯的行为。(3分)舍生取义。

苟巨伯探友答案
知道答主 回答量:7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1.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苟巨伯重义而轻生,胡人羞愧而退;以凶恶的胡人知耻退军,更衬托出苟巨伯的舍生取义,忠于友情。希望能赞一个0-0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文言文荀巨伯探友
1. 荀巨伯探友 古文翻译 《荀巨伯探友》译文 荀巨伯(1)远看友人疾,值(2)胡贼(3)攻郡,友人语(4)巨伯曰:“吾今死矣,子(5)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6)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荀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7)何男子,而敢独止(8)?”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

荀巨伯探病友阅读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去,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1)荀巨伯远看友人疾(疾)(2)直胡贼攻郡(直)2.解释划线句子 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1.(1)病(2)通值,正好,正赶上 2....

沛县13435801991: 荀巨伯探友的习题解答 1.''以''作为文言虚词,在古文中的用法很灵活,我们要结合具体的语言加以解释,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用法.(1)介词,用(2... -
池旺大蒜:[答案] 1.败义以求生,以应该是第4种解释,而,两者是转折的关系.败坏道义而去求得生存.宁以我身代友人命,以是第一种解释,用.宁愿用我的身家性命代替友人的性命.2.你让我离开,败坏道义而求得生存,这岂(难道)是我荀巨伯的作为...

沛县13435801991: 关于《荀巨伯探友》的一些问题.1、本文作者把人物的生活常态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来写,所写生活常态是( ),特定环境是指( ),这样写有利于刻画人物.... -
池旺大蒜:[答案] 1生活常态是友人生病去看望,特定环境是战乱 2不肯离去的原因是不愿意丢下生病的友人自己独自逃生 3被感动: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沛县13435801991: 荀巨伯探友 练习文中写“胡贼”放弃攻打并且成长荀巨伯属于什么描写?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成长”该为“称赞” -
池旺大蒜:[答案] 侧面 衬托出荀巨伯十分讲义气,都感动了胡贼 .

沛县13435801991: 阅读《荀巨伯探友》,完成文后练习.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 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③,子令吾去,... -
池旺大蒜:[答案] 答案:解析: 1.B(都作“的”) 2.(1)告诉,对……说…… (2)离开 (3)已经 (4)遇到 (5)你 3.朋友有病在身,(我)不忍心抛下他. 4.我辈无义之人,而...

沛县13435801991: 荀巨伯探友 文言文 1.() -
池旺大蒜:[选项] A.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委:丢下 B. 吾今死矣,子可去!去:离开 C.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疾:离开 D. 一郡并获全 全:全部

沛县13435801991: 文言文 荀巨伯探病友(1)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大 军 至 一 郡 尽 空 汝 何 男 子 而 敢 独 止(2)胡贼为什么班军而还? -
池旺大蒜:[答案] 1.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沛县13435801991: 《世说新语,德行》中的古文“荀巨伯探友”的意思? -
池旺大蒜:[答案] 荀巨伯探友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做人应该坚守信义、大义凛然、对友忠诚、舍生取义、重情义、把情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沛县13435801991: 急!荀巨伯探病友一.荀巨伯的行为感动了胡贼,从()一句可看出.二.荀巨伯不肯离去的原因是(). -
池旺大蒜:[答案] 1,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2,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沛县13435801991: 《荀巨伯探友》中荀巨伯不肯离去的原因是什么 -
池旺大蒜:[答案] 不忍心丢下生病的朋友,也不肯败坏道义

沛县13435801991: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荀巨伯探友) 题目及答案
池旺大蒜: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