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婚姻

作者&投稿:骑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土家族结婚时有什么习俗~

湘西土家族姑娘结婚,婚礼上有很多习俗,近来瞧瞧吧

土家族婚姻制度在历史上曾经经历了群婚、普那路亚婚、对偶婚等原始婚姻形式,最后进入一夫一妻制。土家人的现代婚俗,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结婚仪式中领略其特有的民族风情。 兄弟收继婚、姊妹填房制:过去在土家族习俗中,如果哥哥死亡,弟尚未婚配,就可与寡嫂成婚,这叫“弟坐兄床”;若弟弟早亡,哥哥也可以和弟媳成婚,俗称“兄坐弟床”。只有当弟弟或哥哥不愿娶寡嫂或弟媳、夫家族中也无同辈男子愿意婚配时,女子方可外嫁。而如果妻子死亡,妻妹尚未婚礼,姐夫也可续娶妻妹,俗称“填房”。这种兄弟收继婚礼和姊妹填房制是对偶婚在土家人现代婚俗中的遗存。鄂西的“女儿会”,湘西龙山、保靖、永顺的“挑葱会”,土家婚礼中的找“摸米”以及摆手活动后钟情男女之间的幽会也都带有对偶婚色彩。� “找模米”:土语,译成汉语是找新郎代理人。花轿迎娶,新郎不能随轿前往,只能派代理人去表示迎接。陪新娘伴嫁的姑娘们,在男家花轿到来后,为看“模米”模样,蜂拥到迎亲队伍中找寻,找寻到了,就往他脸上抹黑锅烟。姑娘们找“模米”,其他小伙子们装扮成“模米”,相互戏嬉,借此相识,暗择意中人。 “还骨种”:1949年以前,舅权在土家地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表现在婚姻上,主要便是“还骨种”。土家语地区有谚语:“姑家女,伸手娶,舅家要,隔河叫”,凡是姑家之女,择偶必须首先考虑舅家之子。即使姑家之女已经到了婚龄,舅家之子尚小,也得等他长大成人。姑家之女要外嫁,一定是舅家不要求还骨种时才有可能。这时候,还得由男方提供丰厚的礼品给舅家,以代还骨种。这种还骨种习俗与同时存在于土家地区的姨表亲等都是对偶婚婚俗的遗留。� “以歌为媒”:在改土归流以前“以歌为媒”使土家青年对自己的婚姻有充分的自主权。遇节日聚会或红白喜事,青年男女都穿戴得整整齐齐,打扮得漂漂亮亮,聚集一处,自由对歌、跳舞,借此选择意中人。如果双方有意,便互相交往,最后请示父母,得到土老司许可,便可到土王庙祭拜成婚。订婚、结婚都不索取任何钱财,娶亲不用轿,背负新人。改土归流后民间土汉交流频繁,政府也加强“教化”,规定婚恋须得有媒证,嫁娶须得有花轿,婚礼仪式也繁杂了许多,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联姻方式代替了自由的婚姻择决。� 现代婚俗:现代土家人的婚俗受到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已和当地汉民族的婚恋习俗相差无几。与“以歌为媒”时代的婚俗相比,它少了许多自由婚恋的幸福,但在某些仪式中,依然不难看到土家男女对自由婚姻的留恋与向往。� 哭嫁:土家女孩自小就跟人学唱哭嫁歌,以便自己出嫁时好表现才能,哭得好听又让人伤怀感动。不会哭嫁的女子是会让人笑话的。哭嫁自婚期前半月或一个月开始,最初是断断续续地哭,婚期越近,哭得越频繁。婚礼前一天,新娘与娘家亲友离别在即,更是通宵达旦地哭唱,直到上了花轿,哭嫁才告结束。哭嫁歌的内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姊妹、哭祖先、骂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穿露水衣(露水衣、鞋、帕,是老的妇女去世的寿衣、寿鞋、寿帕,新娘穿上象征偕头到老,长寿百年),哭吃离娘饭、哭上轿等。过去哭嫁歌多是诉说离愁和女子的不幸,控诉包办婚姻、宗族制度给女子带来的痛苦,也有对男女不平等的感慨。哭嫁歌歌词通俗易懂,但却富有韵律,唱起来朗朗上口。哭嫁歌有长短句,但多是五言、七言的。整个音乐富有动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婚期迫近,新嫁娘则不分昼夜地哭。在出嫁前一天,女方家要为即将出嫁的女儿举行成年礼——“戴花酒礼”(有的地方称陪十姊妹)。表示女孩已经成年,要向姑娘时期告别,承担起生儿育女、成家立业的重任了。戴花酒礼上,女方父母请九位未婚少女来陪伴新娘,并且要给新嫁娘开脸、上头、戴上红花、穿上成年妇女的衣服。这个时期,新嫁娘要哭上头、哭戴花、哭穿露水衣。清代土家族诗人彭秋潭对戴花酒礼中的哭嫁有这样的描述:“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宁山地迈巫山峡、犹似巴娘唱竹枝”。

哭 嫁

土家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

哭嫁,源于妇女婚姻之不自由,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罪恶的婚姻制度。今天,婚姻自由了。土家族姑娘在结婚时也还要哭嫁,但现在的哭嫁仅是一种仪式罢了。

哭嫁歌

《哭嫁歌》,是土家族的习俗民歌。姑娘在出嫁前一个月里,要唱《哭嫁歌》,用歌声来诉说土家族妇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命运和对自己亲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按照习俗,姑娘要哭唱七天到半月,最多的要哭唱一个月,直哭得声音嘶哑仍不停哭。

《哭嫁歌》的哭唱形式程序则根据出嫁的进程来划分的,分为:“一人哭唱”和“两人哭唱” 和“哭团圆”三种形式,“一人哭唱”即姑娘哭泣诉自己的命运、哭唱祖宗、父母的养育恩情、兄嫂姐妹的情谊、以及哭诉封建婚姻和媒人的可恶可恨的欺骗行径等。如“哭父”:

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为我苦费心,
爹的恩情说不尽,提起话头言难尽。
一怕我们受饥饿,二怕我们生疾病;
三怕穿戴比人丑,披星戴月费苦心。
四怕我们无文化,送进学堂把书念,
把你女儿养成人,花钱费米恩情深。
一尺五寸把女盘,只差拿来口中衔;
艰苦岁月费时日,挨冻受饿费心肠!
女儿错为菜子命,枉自父母费苦心;
我今离别父母去,内心难过泪淋淋!
为女不得孝双亲,难把父母到终身;
水里点灯灯不明,空来世间枉为人!

“两人哭泣”称为“姊妹哭”,即是由出嫁姑娘先哭唱,陪哭人在一旁劝慰哭唱,从句尾插入,两人哭唱一起一落(也有二人对哭唱的)自然地形成摹仿式多声部音乐。寨里的亲友每晚都要来陪哭,非亲非友的少女们也互相邀约,成群结队来“打坡”(土家语,即参加学哭嫁),如姐妹对哭唱:

姐:“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根又同丫;
今朝姊妹要分离,离开绣楼好孤单!
妹:“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父又同娘;
今朝姐妹要离开,难舍难分情难断!
姐:“梭罗树来台对台,我姐心里难宽怀;
丢你妹妹婆家去,逢年过节又才来!
妹:“梭罗树来台以台,望姐心里多宽怀,
多承姐姐把妹待,姐的教诲记心怀!

“哭团圆”又叫“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独特形式。新娘出嫁的头天晚上,爹娘邀请亲邻中的未婚姑娘9人,连新娘共10人在新娘的闺房围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称陪十姊妹歌。 十姊妹围坐一桌,首先由新娘哭“十摆”,新娘哭“一 摆”,厨师在桌上摆一样菜,摆完后,其余九姊妹轮次哭,最后又由新娘哭“十收”,厨师再一样一样将酒菜收进,菜收完, 陪十姊妹活动即告结束。 哭嫁的歌词内容很多,“十摆”、“十收”有哭祖宗之德, 爹娘之恩,姐妹之谊,兄嫂之贤,故土之情等等,有时也骂媒人。陪哭多是难分难舍的缠绵之词。音律多用七宇八句的顺口溜,如“爹娘恩德比天地,哺育教养心操碎,树欲静而风不息,恩德未报就别离。远望故里盼归期,归来又能住几时?门前小河长流水,女儿眼泪长长滴。”

《哭嫁歌》的音乐结构属“联曲体”结构,是一个较长的乐段的多次反复,在反复哭泣唱的过程中,由于唱词变化,旋律也随之略有变化,但旋律的基音及终止音保持不变,每句旋律均由高音级进下降,旋律中装饰音运用较多,在句尾时常加进呜咽与抽泣声,以表现妇女悲痛压抑的情绪。

《哭嫁歌》的音乐形成固曲牌,哭唱词形成固定篇章,内容极为丰富,语言精炼质朴,一般五字句、七字句结构为多,押韵上口,通俗明快,易于传唱。根据出嫁程序哭唱有“哭父”、“哭母”、“哭兄嫂”、“哭姐妹”、“哭弟弟”、“哭叔伯”、“哭舅父”、“哭外祖”、“哭媒人”、“哭辞别祖宗”、“哭梳装”、“哭吃离娘饭”、“哭穿露水衣”、“哭上轿”、“哭众客人”、“哭安席”等,是一部较为系统的土家族妇女血泪史,也是一部揭露封建买办婚姻制度的控诉书。

还骨种

土家族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姑舅表婚,又称“还骨种”,在土家族中比较普遍,有“姑家女伸手取,舅家要隔河叫”之说。

填房婚

填房婚,是指兄亡收嫂、弟亡圆房之俗,这是一种强迫婚姻,建国后被强令禁止。

同姓婚规

土家族在同姓为婚的问题上十分谨慎,仅限于同姓不同宗或五服以外的通婚,五服以内通婚为大逆。事实上,到现在为止,即使是符合土家婚规的同姓婚姻,也还是不能为大多数土家人认同。

土家族历史上的婚姻是比较自由的,男女双方经过自由恋爱,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即可结为夫妻。在恩施石窑、大山顶等地,有“女儿会”的习俗,即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过“女儿会”,自由恋爱,结为终身伴侣。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被迫实行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包办婚姻,清乾隆《鹤峰县志》载:“至于选婿,由祖父母、父母主持,不必问女子愿否。如女子无耻,口称不愿,不妨依法决罚,一与聘定,终身莫改。”

其 它

土家族在改土归流前,有“背婚”之俗,即新娘由其亲属背负到男方;改土归流以后,新娘由其亲属背到大门,然后坐轿或步行。无论坐轿或步行,都要穿露水衣。

土家族迎亲时的拦门礼独具特色。土家族青年男女结婚时,男女双方各请一位能说会道的人当总管,男方总管(也称路督管)率领迎亲队伍到女方迎亲,女方要在大门外摆一张桌子,双方总管对歌或对白。如果男方总管唱嬴了或讲嬴了,就把桌子搬开,让他进大门;如果男方总管唱输了或讲输了,则要从桌子下面爬过去。

土家族新郎、新娘拜堂以后,双方要同奔洞方,抢坐新床,俗称“夺床”。其坐床习惯通常是男左女右,以床的中线为界。有心计的新娘,常抢坐在床的中线上,以象征未来在家庭中地位。新郎亦不甘示弱,尽量把新娘挤到线外,彼此互不相让,直到新郎把新娘的盖头揭开后,新娘嫣然而笑,夺床就此结束,然后夫妻共饮交杯酒。

土家族青年男女婚后三日回娘家,俗称“回门”,一般当日返回。

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为了家族利息,财阀之间的婚姻叫什么婚姻?
你好,为了家族的利益,他们之间的婚姻叫联姻,这个就是联姻,别的不会叫什么,就是联姻

家族里离婚率比较高,会影响后代对婚姻的看法吗?
父母和家族婚姻都很糟糕,下一辈的婚姻不一定一样糟糕,但是,如果下一辈的婚姻糟糕,确实会和父母家族的婚姻情况有很大的关系。也不要因为自己成长环境的缺陷,埋怨父母,因此放弃学习和追求。一个人,最终的成就,还是自身的努力所在。纵观古今,有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样优秀!勉强维持的父母关系,一...

历史上为了血统纯正近亲结婚的家族最后怎样?
为了确保皇位一直在哈普斯堡家族的控制之下,这种近亲繁殖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最终导致了王朝的覆灭。不仅仅是王冠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还有一系列相似基因产生了后代的先天缺陷。除了社会和文化禁忌之外,乱伦婚姻会导致更高的流产、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率,哈布斯堡家族的孩子只有一半能活到10岁,而同一时期...

独龙族婚俗
这里山高坡陡,交通极为不便,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独龙族的婚姻虽然确立了一夫一妻制,但同时存在非等辈婚、互姐妹婚、一夫多妻等几种婚姻形式。 同时,盛行严格的氏族外婚制,即男子只固定地与舅方家族形成婚姻关系,构成单向循环的婚姻状况。如家族中唯一已婚的儿子死亡,其妻可由公公娶为小妻;...

古代的门当户对是真的吗?
家族的教育对子女品行修养影响巨大,两个价值观差异很大的家庭,培养的孩子价值观同样差异很大,这些差异会逐渐地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虽然短期内可能被爱情的一时激情掩盖,但是长时间就会逐渐暴露出来,最终造成不可调和的矛盾。3、 婚姻家族的稳定 好的婚姻除了夫妻双方拥有理解、信任、宽容、忍耐等珍贵...

谈谈唐代李客师的家族和婚姻
我们先来谈一下李客师的家族情况。李客师的祖父是李崇义,曾经做过北魏的殷州刺史,后来还被封为永康县公。在李客师的哥哥李端的墓志中,没有提到李崇义的事迹,这也是撰写墓志的一个传统格式,一般只是追述他的前三代的祖先。李崇义(墓志写作李义)的儿子应该有好几个,李客师和李靖的父亲李诠是李崇义的次子,他后来...

罗斯柴尔德家族简史
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相比,希尔顿家族虽算不上富可敌国,但也经营着全球70多个国家的数千家酒店,是身家260亿美元的美国酒店行业巨头,而新娘妮基·希尔顿的个人身家已达15亿美元。外界称这是世界两大最负盛名的家族联姻,典型高富帅与白富美门当户对的结合,同时也印证了上流社会之间家族婚姻肥水不流外...

婚姻究竟是两个人的事,还是整个家族的事呢?婚姻中该如何相处呢?_百度...
婚姻生活代表着两个家庭的融合。不论是裸婚还是怎样,从情侣关系逐渐方案步入婚姻殿堂,两个家庭就要开始完成融入了。依照大部分婚姻生活流程,在开始结婚后,两个人需要准备见彼此的爸妈,随后双方家长要坐在一起碰面认识,进一步探讨儿女的婚姻大事应该如何推动。但对于现代家庭来讲,要么就是年青人结婚后...

婚姻有哪些礼俗?
中国古代以家族观念为重,形成了以家庭、家族为背景的婚姻习俗。当孩子长大成人后,要成家立业、传宗接代。由父母做主为子女完成人生大事,这是中国婚礼习俗的一大特色。在婚礼习俗中,还有许多程序和仪式体现了中国婚俗的“礼仪”的特点。①提亲 在中国的传统婚嫁礼俗中,婚聘程序有六礼,第一礼就是纳采...

晋商家族文化的婚姻多不幸
可见乔贵发在婚姻问题上的讲实际与精明之处。当然,一般来说晋商中的富商大族,其婚姻也是考虑要门当户对。如祁县乔氏在成为富商大族后,其子弟多与另一些富商家族通婚。景字辈乔景僖妻曹氏为富商女,景俨委赵氏为太谷同知赵某女。映字辈乔映霄妻马氏为富商女,乔映奎妻为大德恒票号掌柜之妹,乔映辉续弦为榆次富商常氏...

徽县19756393463: 土家族的婚姻法 -
於唐天晴: 土家族婚姻制度在历史上曾经经历了群婚、普那路亚婚、对偶婚等原始婚姻形式,最后进入一夫一妻制.土家人的现代婚俗,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结婚仪式中领略其特有的民族风情. 兄弟收继婚、姊妹填房制:过去在土家族习俗中,如果哥哥死亡...

徽县19756393463: 土家人的婚俗特点如何?
於唐天晴: 土家族男女青年的婚姻是很自由的.过去双方通过唱歌跳 舞,表达感情,挑选伴侣.一旦相中,只要得到“老土司”的 应允,便可当场订婚,然后再选良辰吉日结婚.在过门的时候, 也不收彩礼,只要新娘袖系一根红线,由亲兄弟或姐妹引到男方 成婚即可.婚娶一般分为求亲、踩屋场、订婚、取八字(即将女方生 庚时辰写下交给男方)、选日子、女方蒸戴花酒,男方娶亲.如 女方收了礼,这门亲事就有了七八成;婚事定下后,女方便赶做 布鞋,办嫁妆,积极准备结婚.所谓女方“蒸戴花酒”,就是女方家办酒席迎候亲朋好友的祝贺.结婚这一天,有许多规矩和禁 忌.比如说女方要“哭嫁”,要“开脸”(用线扯眉毛和汗毛), 要“上头”(有发辫梳成发髻)等,不可说不吉利的话.

徽县19756393463: 封建社会土家族有哪些婚俗?
於唐天晴: 在旧社会,土家族的婚俗与汉族有不少差别.一是“凡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叫做“接骨种”.这种婚配,对女方来说,极不平等,无论男方大小,姑家女子必须 ...

徽县19756393463: 土家族结婚时有什么习俗 -
於唐天晴: 与汉族相比较而言,虽然土家族也重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总体而言婚姻还是自由的.土家族未婚青年男女在摆手节、女儿会等大型节日和生产活动中相识、相恋,以对山歌、吹木叶表达爱情,在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便可结婚.土家族...

徽县19756393463: 谁知道湖南土家族的结婚风俗? -
於唐天晴: 无论是少小相爱,青梅竹马,自由恋爱结合的婚姻,还是所谓“明媒正娶”的联姻,土家族在婚俗上逐步形成了一种不成条文的惯例,即要请媒人说亲求婚 、打节送聘礼 、讨庚问女方生期 、定亲求女方放话允婚 、迎亲、回门等繁多的程...

徽县19756393463: 土家族结婚有什么规矩?急!急!急! -
於唐天晴: “夺床”,按照土家族婚俗,新娘跪拜天地后,新郎新娘要尽快站起来,直入新房,抢先坐在床上,叫“夺床”.夺床的规定,是男左女右,以正中为界.有心计的新娘常常坐在界线上.这时新郎也不让步,用身子尽力把新娘挤到界线以外....

徽县19756393463: 青海土族有什么结婚习俗? -
於唐天晴: 土族婚俗别具一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土族原则上只是同族之间通婚,但实际上,土族和藏族、蒙古、汉等民族通婚的也不少.土族历来禁止同曾祖的兄弟姐妹之间结婚,就是相隔几代也仍然禁止.土族的婚恋习俗大致要经过请媒、定亲、...

徽县19756393463: 湖北土家族婚俗有什么? -
於唐天晴: 在神农架各民族中,土家族的婚俗别具一格,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识产生爱情后,便以“歌为媒、鞋定情”的方式来订终身. 在热恋的过程中,土家儿女不像其他民族青年男女把爱情藏在心底,羞于启齿,而是把自己内心的感情通过情歌毫无...

徽县19756393463: 土族的婚俗有什么特点?
於唐天晴: 在土族举行婚礼时,前往接亲的年轻人都是能说会道、能歌善舞的,大家叫他们“纳什金”.娶亲的头一天晚上,两位“纳什金”带着礼物和给新娘的服装首饰,牵着一头...

徽县19756393463: 土家姑娘出嫁有什么习俗 -
於唐天晴: 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土家族婚俗女子出嫁前,有“哭嫁”的风俗.为了准备哭嫁,女孩稍懂事,就要学习哭嫁.观摩、学习如何哭,很小时就陪哭.在哭嫁时,口中念念有词,叫做“送嫁饭”.哭嫁时,同村亲友的女该都来陪哭.陪哭的人,哭得越伤心,越动听,越感人越好.在出嫁前,姑娘如果不会哭嫁,就会受到歧视和讥笑.男方必须送粑粑到女方家,参加哭嫁的人多、范围广,而且有专门的哭嫁歌.在婚前哭嫁的时间短则五、六天,长则一二个月.要与家人、亲戚、朋友之间哭.哭的内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媒人”、“满堂哭”、“表姐妹哭”、“堂姐妹哭”等等.解放后哭嫁已逐渐淡化,仅在深山僻野居住的部分土家人中还有遗风遗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