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童年>>里的阿廖沙的分析评价

作者&投稿:戎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童年对阿廖沙的评价~

阿廖沙善良、勇敢、坚强,对生活有积极态度与反抗精神,并在逆境中磨练了自己的意志,不安于现状。小阿廖沙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挨打、受欺辱,悲惨一幕又一幕,也许正是这一切铸就了高尔基坚强、不屈的品质,也许从小经受了意志、品质上的磨练才使高尔基成了享誉世界的大文豪!

作品主要塑造了两大类人物形象,作者通过对这两大类人物的叙述表达了对他们的爱憎之情。两大类人物一类以外公为代表的自私残暴的人,一类是以外婆为代表的正直、善良的人。外公是阿廖沙十分讨厌的一个人,对他无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内心世界的刻化,总有作者辛辣的讽刺意味在里面。他矮小、干瘦,只有外婆的肩膀高,走起路来步子快而细,自私残忍,野蛮粗暴,动辄就打人骂人,哪怕遇上一点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的发作。破产后更加贪婪吝啬,品格底下。物质上破产,精神上也完全垮掉。尽管在这个市侩气十足的人身上还有一点人性的闪光,如他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当纤夫,经历了贫困和沉重的生活,是一个生活的斗士与勇士。当他给阿廖沙讲到那时的经历时,露出一种真诚而兴奋的表情。再如他叫阿廖沙识字也体现对阿廖沙的疼爱。但这一切并不能掩盖他整体人性上的残忍与自私。对于外公的种种恶劣行为,阿廖沙是非常讨厌的,尤其是外公无故殴打善良的外婆时,他无比愤怒,报复外公。这种厌恶、愤怒同样也存在于作者心中,通过对阿廖沙反抗外公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以外公为代表的那一类人的蔑视、厌恶、否定,也表达了作者对小市民阶层肮脏、龌龊不良品性的否定。与对外公那类人的厌恶相反,作者通过对外婆等人的回忆,表达了对以外婆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崇敬之情。外婆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她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诗意的劳动妇女,她能歌善舞,善于讲形形色色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她还是一个勇敢的人,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盐。因此,尽管她有对恶势力顺从忍耐,对上帝盲目信仰的缺点,这并不影响她整体人性上的光辉。与外婆同类的人还有小伙子茨冈与房客“好事儿”。小伙子茨冈是个弃婴,被外婆收养,长大后就成了外公的雇工,他勤劳能干,力大无穷,虽然被外公与舅舅当成牛马使唤,仍很善良乐观。相对于小伙子茨冈来说,房客“好事儿”则是一个成年人,对生活有透彻的了解与感悟。他是祖国无数优秀人物中的一个,见识远大,教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教他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技巧。这些人都是阿廖沙所喜欢与崇敬的,他们对阿廖沙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从正面唤起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热烈向往。这些人都不同程度的向阿廖沙敞开自己的心灵,帮助他了解到在生活中除丑事之外,还存在着健康与富有创造性的东西。作者在作品里写道:“在童年,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蜂窝,一些普通、平凡的人们象蜜蜂一样,把自己的知识和关于生活的想法的蜜送到那里,每个人尽自己的力量慷慨大方的充实着我的心灵,这种蜜往往是肮脏而苦涩的,但这一切知识仍然是蜜。”因此,高尔基在作品中流露出对这些人的热爱、赞美之情,通过阿廖沙的与他们的交往热情讴歌了他们。作品通过对阿廖沙童年经历的描写从侧面也暴露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当时的俄国社会处于19世纪70—90年代,正是俄国大革命的前夕,整个社会处于沙皇的统治之,下人民流离失所。偷窃在村民中已形成一种风气,已经不算是罪恶,而且对于半饥半饱的小市民来说差不多是唯一谋生的手段。儿童无钱上学,沦落街头,靠捡破烂为生。从广义上讲,也正是这种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造成了阿廖沙的个人悲剧。

(1)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逐渐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使小阿廖沙饱受惊吓。这一幕真实反映了俄国下层人民沉重的生活状况,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有温暖与光明。这就是阿廖沙的外祖母和另外一些人,过的另外一种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外祖母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2)这是个小孩写的读后感
看了《童年》这本书,我心绪不宁,感慨万千,心情难于平静。使我有了许多启发,对这本书的作者有了钦佩之情。

这本书的作者是高尔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是幸福快乐的,而且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与世长辞了,他就寄居在外祖父家。他是自学成才的,饱尝了人生的辛酸,才登上了文学圣坛。想必他吃了许多苦才会有这么大的成就,这种乐学的精神可敬可佩,值得我们学习。

《童年》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题材,都是关于他的童年生活。因为高尔基三岁丧父,就跟随母亲和外祖母到了外祖父的家。他的外祖父卡什林是一个小染坊主,他贪财、自私;他的两个舅舅和他的外祖父一样,而且影响了第三代的人。外祖父经常凶狠地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有一次把高尔基打得非常惨,因此生了一场大病。外祖母给了年幼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善良而又坚强。在他的心目中慈祥的外祖母就像温暖的阳光一样。高尔基和徒工伊凡是好朋友。每次外祖父打他,伊凡都会替他挡着,他每次手臂都会青一块紫一块。伊凡受了外祖父和两个舅舅的坏影响学会了偷窃,他每天过着艰难的生活。后来因为两个舅舅把十字架的主干放到了伊凡的肩上,最后可怜的伊凡活生生地被十字架压着悲惨地死了。

我想:高尔基之所以能自学成才,是因为他没有学会外祖父的坏习惯,仍然有一颗善良的心。在他的身边也有良师益友,让他对生活有了积极态度和反抗精神。他在逆境中磨练了自己的意志;而大都数人有幸福的童年,他们有些人却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意志薄弱。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运用良好的生活条件,创造出自己美好的未来呢?我们比高尔基不知幸福多少倍,有些人却不像他一样努力学习,勇敢地面对挫折,克服困难。学习知识能使人进步。“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应该学习高尔基的优点,好好学习。

阿廖沙善良、勇敢、坚强,对生活有积极态度与反抗精神,并在逆境中磨练了自己的意志,不安于现状。小阿廖沙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挨打、受欺辱,悲惨一幕又一幕,也许正是这一切铸就了高尔基坚强、不屈的品质,也许从小经受了意志、品质上的磨练才使高尔基成了享誉世界的大文豪!

阿廖沙善良、勇敢、坚强,对生活有积极态度与反抗精神,并在逆境中磨练了自己的意志,不安于现状。小阿廖沙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挨打、受欺辱,悲惨一幕又一幕,也许正是这一切铸就了高尔基坚强、不屈的品质,也许从小经受了意志、品质上的磨练才使高尔基成了享誉世界的大文豪!我们的孩子犹如温室中的花朵,一旦离开长辈创造的“温室”会怎么样呢?


六安市17891412341: 对高尔基的《童年》的理解50字左右,要精简一点哦,谢谢 -
石炕肿节: 《童年》是作者高尔基以自己童年为基础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高尔基却没有对...

六安市17891412341: 关于小说《童年》的评价 -
石炕肿节: 文学批评家丘科特斯基对《童年》的评价是(不仅是一部艺术珍品,而且是高尔基的传记,是他全部创作的注解,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 额,参考参考吧: 这是阿廖沙刚来到外祖父家所经历的一幕生活场景,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

六安市17891412341: 急!急!急!求《童年》感悟,两百字之内 -
石炕肿节: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对于我来说童年会是我最宝贵的收藏,就高尔基写的《童年 》这本书来说,童年应该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在“十一”假期中我看了不少书,对《童年》这本书最感兴趣.据我了解,我读完《童年》,感受到了作者儿时的悲惨遭遇,觉得我是幸运的,起码我比他幸福.因为作者3岁时,父亲病故,而自己的母亲就带他回了娘家.可惜外公是个自私、贪婪而又专横的小业主,残酷剥削雇工,放高利贷,但是资本主义俄国的发展打断了外公的发财梦,从此破产以至于贫困潦倒.可怜的母亲改嫁之后,生病而死,十一岁的作者被外公残忍地赶出了家门,到社会上自谋生路……

六安市17891412341: 关于<<童年>>的对联 -
石炕肿节: 童年无忌 茨冈结友阿廖沙

六安市17891412341: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 400字 -
石炕肿节: 我读了高尔基的《童年》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小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环境是让人心酸的,他三岁上父亲生病去世了,便跟着妈妈来到外婆家.外公是一个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两个舅舅也同样是粗暴、自私的人,...

六安市17891412341: 《童年》名家评说 -
石炕肿节: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一部.早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一九○八年至一九一○年间,列宁到高尔基在意大利卡普里岛的寓所作客,高尔基不止一...

六安市17891412341: 《童年》读后感 -
石炕肿节: 这几天,我读了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写的《童年》.它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一个叫阿廖沙的孩子的童年故事.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它让我了解了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家庭. 这本书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写照,高尔基根据自己...

六安市17891412341: 《童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石炕肿节: 《童年》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

六安市17891412341: 关于“童年”的作文 -
石炕肿节: 你自己选吧1. 童年的生活犹如一条清澈的小溪,欢快的哼着小曲向前奔腾,而童年的趣事,就像一叶叶片舟,荡漾在欢腾着的小溪上.每当我回忆起那些童年趣事时,嘴角上就不由自主地露出一抹抹笑容.六七岁时,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件“傻...

六安市17891412341: <<童年>>这篇心得应该怎样去写? -
石炕肿节: 一、读后感写法指导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首诗……而后将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形成文字,就是读后感.读后感,顾名思义,要先有“读”,而后才有“感”可言,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